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明辨文房用具之伪文房用具成为收藏品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各式文房用具价格的火爆及赝品的出现,则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文房用具中以笔墨纸砚为主要构成。我们今天收藏的文房用具,多为旧时文人之常用品。对有些年青收藏者来说,古代文房用具只是一种投资产品的符号,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使用过它们。纸寿千年,成为中国文房用具之骄傲。古墨在文房用具中存世量较多,只要有钱,明代古墨亦能寻到。只要熟知绘画颜料呈色,自可明辨真伪。
明辨文房用具之伪
文房用具成为收藏品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各式文房用具价格的火爆及赝品的出现,则是近几年才出现的。
文房用具中以笔墨纸砚为主要构成。在实际收藏和使用中,笔与纸绢不易保存,损耗较大,故墨与砚的收藏相对较多。
旧时无电脑打印设备,文化传播多依靠笔墨书写,就是印刷书籍,也先雕版后刷墨印在纸上。我们今天收藏的文房用具,多为旧时文人之常用品。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已让我们离这些书写工具越来越远。对有些年青收藏者来说,古代文房用具只是一种投资产品的符号,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使用过它们。这也给收藏中如何明辨真伪优劣带来了许多不便。
毛笔的使用标准以圆、尖、齐、健为基础。再配上名贵的毫颖、笔杆及手工,方可称之为好笔。而今人追逐御用笔具,价格不菲,但市场空间不大,赝品出现率不高。
纸寿千年,成为中国文房用具之骄傲。纸在宋、元、明、清几代又衍生出许多品种,各有不同用途。一张古纸时价不菲,但未见赝品。一则古纸需求量少,主要是自用作画与摹仿他人作品者。二则古纸无挂起欣赏的功能,且仿制古纸需具备很高的手工技能。如今许多手工制纸作坊难寻古时生存空间,自然无人仿制古纸牟利。
砚为研墨之工具,今除书画工作者外,已无人使用,且许多书画也使用墨汁完成。砚的使用空间渐狭,但由于对砚的收藏有着几百年传统,且砚材多为石质,坚硬不易损坏,有一定的传承数量,市场价格逐年上升,并出现了一定数量的赝品。
从实物鉴定实例而言,古砚赝品总体质量较低,但上当藏友不少,这主要是收藏者接触的真品实物少,专业知识缺乏。经常可以从赝品上看到王羲之、董其昌、纪晓岚等名人题记,或有某位皇帝御用、御制题记。细究起来,古砚作伪者的文学艺术水平低,不是摹仿的字体拙劣,就是用一块普通的石头刻上“某某”御用字句。作伪水平稍高的用名砚产地所出的劣料仿刻古样后做旧,当成旧时中低档用砚,若能找到旧砚木盒真品更好,若没有也可仿个木盒。这些伎俩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都能达到惑人的目的。
更高档的古砚“仿品”曾出现在某电视节目中,被专家定为真品,雕工纹饰精细,但内容相互矛盾。
古墨在文房用具中存世量较多,只要有钱,明代古墨亦能寻到。且明、清名墨的出产地徽州地区还完好保存了大量当时制墨的墨模。这为造假者们提供了便利。鉴别古墨不难,尤其是明清名家制墨,更易辨识,前提是古墨收藏者应具备一定的知识。
古代名家制墨,墨中掺有冰片、麝香等名贵药材,墨烟与胶质混和时,工艺费时耗力。所以,一块名墨,闻之药香异常,质地坚硬,光泽温润,年代久远者有开裂纹。今人作伪,尚无用名贵药材者,用料用工能简则简,能廉则廉,嗅之一股臭味冲鼻。藏者如无古墨真品比对,可买一块国营商店售价约百元的新墨,把玩比对。
古墨锦盒有原装和后配,但锦盒用料价值与盒内古墨价值应是相匹配的——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不会拿一个价值10元的盒子装10万元的古墨。所谓收藏界中“新盒装旧墨”的拣漏奇闻,只能当故事听听。
色墨系矿物制成,红者为硃砂,绿者为石绿。只要熟知绘画颜料呈色,自可明辨真伪。
此盒 ... 用料低廉,盒内古墨 ... 粗糙,墨模为现代臆造,非古墨模所用。墨的呈色与真品差异很大,为化学材料替代,既无收藏保值,也不能实用。
古墨收藏古已有之,但多集中于文人墨客,有些书画家收之实用,其市场价值很高。今则随着书写工具的革命性变化,藏墨者甚少,市场价值上升幅度并不大,但这仍不能构成古墨收藏的必要条件。古墨中的许多明清旧墨,已堪称博物馆级藏品。市场中流通者不多。能够买卖者,多为清中期以后制墨。徽州几家老字号制墨名品,既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又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捷足先登者,已在古墨收藏方面形成了一定规模。如果你现在还没有开展古墨收藏,还处于一知半解之时,建议您临渊慕鱼后,退而解网,远看即可。
来源:《文物天地》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