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数学家曾炯博士

今年4月2日是我国已故数学家、中国第一个研究抽象代数的曾炯博士99岁诞辰纪念日。曾炯,字炯之,江西省新建县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渔民家庭。曾炯早年留学德国,随世界一流名师、抽象代数之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女数学家(犹太人)艾密·诺特学习研究抽象代数。他一生中,用德文撰写发表了三篇震动世界数坛的着名论文,创建了“曾定理”、“曾层次”和大小33个定理,是世界上对近世代数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十一位代数学家中唯一的一个中国人。曾炯博士用德文撰写发表的三篇论着是:1.《论函数域上可除代数》,1933年发表在哥庭根大学学报上;2.《函数域上的代数》(博士论文),1934年发表于哥庭根大学学报上;3.《论交换域的拟代数闭性层次理论》发表于1936年中国数学会学报第一卷上。以上三篇论文,最近收进《着名数学家曾炯博士纪念文集》一书中。苏步青教授为《纪念文集》题词:“创新海外 为国争光 曾氏定理 举世流芳”下面介绍一点曾博士的趣闻轶事,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一、不去美国要求去德国1926年,曾炯在原国立武昌师范大学毕业时,参加了欧美公费留学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被录取为赴美留学生。按照规定,师范毕业要执教两年才能去留学。1928年,曾炯办出国手续时,提出了去德国的要求。为什么曾炯要求去德国留学呢?原因是曾炯的老师陈建功先生在课堂上曾对学生们说:“我本人是个日本博士,但德国数学博士最难得!现在德国哥庭根大学是世界数学的中心!”在老师的影响下,曾炯于1928年赴德国留学。二、中国的留学生最用功曾炯先在柏林大学攻读,一年之后(1929年)转到哥庭根大学读研究生,指导教师是诺特。哥庭根大学创建于1734年,是德国一所非常有名的大学,着名抒情诗人海涅在该校学过法律,自然科学家洪堡亦在该校学习过,杰出数学家高斯、希尔伯特等是该校教授。听说诺特和曾炯师生第一次见面时,诺特问:“你很象日本人!是吗?”曾炯回答:“不,先生,我是中国人!”“呵,对不起,大家都说日本留学生最用功,学得最好!”“先生,是的,学习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愿跟世界各国的同学们比一比!”“好!祝你成功!”“谢谢先生!”曾炯在哥大刻苦攻读了五年,获得了博士学位。这是我们中国人攀登数学高峰的五年!他的成名之作,第一篇用德文撰写的论文是在哥大完成发表的,他的博士论文亦是在哥大完成发表的。欧洲跨国性科学基金组织,亦称“万国科学基金会”,为表彰曾炯对世界数学的贡献,当时发给他奖金1万6千英镑。听说,当年在大会上,曾炯头戴博士帽,身穿博士服,诺特坐在台上,掌声四起。诺特讲话:“我要对我亲爱的学生孩子曾炯改正地说,中国的留学生最用功,学得最好!”曾炯致答词:“非常感谢我敬爱的慈母般的老师诺特先生,您是我的最好最好的老师!我是您的永久永久的学生!”曾炯博士1934年到汉堡大学作博士后研究一年,艾米尔·阿庭大师是他的老师。1935年7月,曾炯博士辞谢哥大劝他留校工作的美意,毅然回到祖国,先后在浙江大学、西北联大、西北工学院和西康技艺专科学校任教,教高等数学。1940年11月,因胃穿孔出血不止,不幸病逝于西昌,时年43岁。当年12月23日竺可桢先生在日记中写道:“中国代数后起之秀将乏人矣!”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在回忆文章中指出:“他回国后没有充分发展他的才能,是国家的损失!”三、炽热的爱国心曾炯早在1919年“ ... ”运动在南昌第一师范读书时,就参加了学生的爱国行动,他上街演说,反对军阀战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二十一条”,他身穿的粗布大褂被反动势力的爪牙撕成了碎片。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曾炯和一些爱国师生,走上九江街头,要求团结,反对分裂;要求统一,反对割据。曾炯在街头上登高一站,用嘶哑的乡音大声讲演,市民们一边听讲,一边鼓掌。不料霎时间,一些身份不明的人跳上前去,围攻毒打曾炯,他被打得头破血流,师生们很快将他抬到医院急救。当时在北伐国民革命军担任政治部主任的郭沫若,听说被毒打的人中有一个考取官费留学的年轻人,还专程跑到医院探望过曾炯。1940年上半年曾炯在西昌任教时,还抱病支持学生的爱国行为,反对开除学生。曾炯留学回国后对人谈道:“人生在世,对国家要尽忠,对父母要尽孝,我就是为了尽忠尽孝才回国的!”最后,本文还要提及两件事:一是曾炯用所得奖金购买了七大铁皮箱的外文数学原着,运回国后存放在江西老家乡间,抗战时被日寇焚烧一空。太可惜了!太可恨了!二是曾炯1936年用德文撰写发表的第三篇论文中新提出来的“定理”,长期不为国外同行所知,埋没了十六年之久,直到1951年,美国数学家S·兰在他的老师指导下,依据曾炯的定理,作了一些改进发表了,国际数学界才广为知道了兰定理。直到1972年,世界数学会才把该定理正名为“曾一兰定理”,其“层次论”命名为“曾层次”。1986年张奠宙教授在题为《二十世纪的中国数学与世界数学的主流》的论文中指出:“环顾中国三十年代的数学界,尽管成绩很大,但能进入代数、拓扑、泛涵分析三项主流的人很少。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曾炯之。他的好几项工作被人称为曾定理,列入世界许多抽象代数教科书中。”曾炯博士英年早逝,他对充满人类智慧结晶的数学事业的重大贡献,永载史册,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数学家曾炯博士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胡克:牛顿剽窃他的研究成果,死不承认,在他死后烧毁他的实验室

    如果说17世界最杰出的科学家是谁?那当然是牛顿莫属。

  2. 一位民国数学家,他身边人全是大师,杨振宁:当年读他文章受教了

    民国时期的大师,多如繁星,每一位都是名满天下的人物,在皓月之光的照耀下,还有一些知名度不那么高的教育家,他们的实力非常强,只是知名度不高罢了,今天野哥的这篇文章,就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声传播不那么广泛,但是却一直未我国教育作出贡献的数学家,他的名字叫刘薰宇。杂志面世以来,得到了广大的师生好评,除了刘薰宇等人外,还吸引不少各个领域的大咖来为《中学生》杂志撰稿。

  3. 1500年前的数学家如何计算球体积?中国古代这三位真是数学神仙

    《易·系辞》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明古人结绳和契刻的方式记数和记事。西安半坡村出土的陶器上有直线、三角、方、菱形及一些复杂的几何图形,同时期人们创造了画圆和画方的工具规和工具矩,中国的数学可以追溯到5000到6000年前。半坡陶符光影图然而,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古代数学其实不是数学,最多被称为算术或者算学,不同于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基于逻辑推理下的数学。比如:勾股定理,无论是

  4. 从「 ”轻重缓急”看古代数理文化中的数的维度思考

    轻重缓急这个成语出自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古之人有至于张空弮、罗雀鼠而民无二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结其心乎?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通常被解释为: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这种解释实际并不是很确切。轻重、缓急两个思考的侧面被分隔开来,但是古代的数理文化并非这种理解。轻重缓解的二维思考按照轻重缓急的方式进行的四种分类基于线性逻辑思考,事情可以被这样

  5. 1+1为什么等于2?你真的了解哥德巴赫猜想吗

    陈景润证明的不是1+1=2,也不是1+2=3,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要理解1+1的意思,首先要回到哥德巴赫本身。1742年,哥德巴赫给欧拉的信中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然而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

  6. 160年前德国一文科生提出的数学理论,至今无人能够证明

    费马的这一断定,直到他去世300多年后,人们才第做出了一次证明。和上述两位数学家一样神奇的是,德国的一位文科生,像费马一样提出了一个数学猜想,而这个猜想至今还没有人能够证明。根据现有的数据,截止2017年,从哥廷根大学走出的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为45人,数量为德国第2位、世界第15位。

  7. 97岁杨振宁:和爱因斯坦交谈1.5小时,我却没有得到智慧,很遗憾

    我国历史上杨振宁的出现,应该称得上是一个传奇,他23岁留美,在35岁的时候就获得了诺贝尔奖,其成就可想而知。那么他和爱因斯坦是怎样扯上关系的呢?两人在爱因斯坦的办公室里,与他谈了一个半小时。

  8. 他的文史、英语双满分,数学只有0分,被北大拒绝却被清华录取

    提及到我国近代的「”偏科学霸”们,大家心中肯定有很多人选。臧克家先生、钱钟书先生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今天要说的这位「”偏科学霸”却有点儿不一样,让咱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吧。这位「”偏科学霸”叫做吴晗。吴晗,浙江省义乌市人。他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尤其是在研究明史上,吴晗是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和其他「”偏科学霸”不一样的是,吴晗在小的时候学习并不是一帆风顺。吴晗的父亲是秀才出身

  9. 韩信的数学天赋究竟有多厉害?他留下两道题,到现在都是经典

    韩信的数学天赋究竟有多厉害?他留下两道题,到现在都是经典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天赋毋庸置疑,在跟随刘邦之后,韩信也帮助刘邦击败了项羽,赢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韩信也因为超高的...天赋被人们誉为「”兵仙”,不过韩信除了超高的...天赋外,在数学方面也有很高的天赋,韩信的一生曾留下两道著名的数学题,至今都被奉为教科书式的经典。第一道数学题就是韩信点兵的故事,一次,韩信率军碰上了龙且的军队,双方

  10. 高斯不敢发表的数学原理,他发表后被权威打压,死后十二年被承认

    1823年一位三十岁出头的数学家发表了一篇论文《几何学原理》,当这篇论文被送到俄罗斯科学院进行审读时,在场的专家给出了一致的评价——狗屁不通。托西蒙诺夫、古普费尔和博拉斯曼纷纷对此表示惊讶,随后就给予了全盘否定。他的名字,他学校的名字,他研究的课题,被全天下的人知道了,罗巴切夫斯基、喀山大学、非欧几何。

随机推荐

  1. 十大美味让你暴瘦一夏

    它们会让你在这个夏天暴瘦一圈。4.芦笋热量:66cal/一磅芦笋含丰富维他命A同C,用来做沙律是个不错之选,或者闲时煲熟做一杯芦笋,看电视听歌时可当小食充饥,健康又不会肥。

  2. 梦见白色的裤子

    周公解梦梦见白色的裤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白色的裤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惹尘埃

    慧能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 那个吃着好炖流着泪的姑娘

    >>然后,我遇到了一个真正的姑娘。那个几乎已经被逼到角落里的女孩突然流下泪来,我清楚地看到眼泪从她黑色的眸子里流出来,淌过脸颊后,落进了盛着好炖的碗里,她就这样站在7-11的门口,在8月的风口里,就着自己的眼泪一口一口地、艰难地把那碗好炖吃完。我突然就理解了多年前那个在7-11门口边吃边流泪的姑娘,理解了她全部的压力和无助,理解了她饿着肚子加班到10点只能吃一碗不再温热的好炖的自怜感。

  5. 带有伦字的成语

    包含有“伦”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天伦之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拟于不伦——用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绝世超伦——绝世:当世所没有,指冠绝当世;超伦:超过同辈的人。语妙绝伦——指言语精妙,无与伦比。言无伦次——语言杂乱无章。拟非其伦——指比拟不当。无可比伦——没有可以相比的。精美绝伦——绝伦:没有比得上的。负类反伦——和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性相悖逆。

  6. 捨身救人的金毛獸

    一天夜晚,他做了個奇怪的夢,夢中出現一隻金光閃耀、莊嚴非常的金毛獸。獵人經過幾日的尋覓,不但沒有找到金毛獸,還不幸地被困在荒地當中。他痛苦的癱在沙地上,用盡最後一點力量求救:「救命啊!誰能來救救我呢?」獵人不斷的呼喊,忽然眼前出現一片金光──一頭金光晃耀的金毛獸站立在他眼前。這隻名叫鋸陀的金毛獸,將尚留餘息的獵人揹至泉水邊,為其洗浴,並撿來許多美味的野果讓他充飢。

  7. 梦见葬礼现场

    周公解梦梦见葬礼现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葬礼现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蝴蝶效應——大明朝的滅亡也許因爲一隻雞

    很多人之一次聽“蝴蝶效應”這個名詞,那麼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蝴蝶效應又叫拓撲學連鎖反應。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現象。任何事物發展均存在定數與變數,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其發展軌跡有規律可循,同時也存在不可測的"變數",往往還會適得其反,一個微小的變化能影響事物的發展,說明事物的發展具有複雜性。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1963年在一篇

  9. 擐甲披袍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 成语大全

    身披铠甲,穿上战袍。指准备战斗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破天阵》第三折:“有英雄虎将,开弓蹬弩,擐甲披袍。”

  10. 人的病命注定

    某些疾病只好发于某种特定体质,而某些体质则对特定疾病具有抵抗力。对人体来说,也是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功能,归纳为以心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系统。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