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糖尿病人适当运动可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脂质,有利于控制血糖稳定。糖尿病血糖高,以及神经并发症会使得皮肤干燥、瘙痒,立秋后空气湿度下降,使得皮肤病变加重。同时注意不要受凉,以预防感冒。

立秋了,天气会逐渐转凉,中国古人一直认为"天人合一"、"天地合气",认为人体与大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需要顺应自然界的规律而调养身心。《黄帝内经》早就提出过"因时顺养"的具体 ... :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只有顺应四季才能增强脏器的适应能力,少生病、更健康。 对于咱们糖友来说,高血糖本身就需长期"调养",把握四季的节奏,"因时而养",对延缓并发症、身心和谐大有裨益。 一、《黄帝内经》秋季养生总原则----精神、起居、饮食、运动 1、 精神调养---神志安宁 秋天万物开始萧条,大自然中会渐生萧 ... 之气,相应人往往也会有委顿、悲观抑郁之情,调节的目标是神志安宁、心情舒畅,从西医的角度说,心情舒畅了则体内升糖激素分泌下降,所以血糖更加容易控制。那具体到生活中,咱们当怎样进行精神调养呢? 具体做法:可通过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活动,如品茶、下棋、练书法、吟诗颂词、赏花、绘画等怡情养性,年轻人则练练瑜伽,打打球,保持心情愉悦,以利于血糖稳定。 太极很适合糖尿病人养生,但基本功很重要 2、 起居调养---早卧早起 秋高气爽之时,主张"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是顺应了秋季阳气收敛,日短夜长,而早起是为了使肺气在气爽的时候舒展; 具体做法:尽量晚上10点半以前上床休息,早上6点起床,外出散步,做些舒展运动或者运用太极吐纳之法调养肺气。 3、 饮食调养---滋阴润肺 秋季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气温变化非常快,所以调养也不可一概而论,从初秋到深秋,可以从祛湿、滋阴、温补逐渐过度。初秋时分,秋阳肆虐,温湿度较高,可以适当祛湿;9月后大概进入中秋,湿度较低,"天干物燥",易伤津液,如果血糖高,则更加容易产生干渴、瘙痒等不适。此时饮食应当"滋阴润肺"为主; 另外,由于夏季持续的高温让脾胃功能减弱,加之夏天很难得到充足的睡眠,产生"夏耗",表现在人到秋凉时容易困倦、睡不醒,故而民间一直有秋季滋补的习惯,以温热的食物为身体补充阳气,为冬季的到来做身体储备,俗称"贴秋膘"。 具体做法:文章的最后会为大家送上几道祛湿、滋阴润肺、温补的药膳。 4、 运动调养---动静结合,适度运动 春秋两季温度适宜,是通过运动储养身心的大好时光。运动使人体上下之气贯通,脏腑功能增强,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糖尿病人适当运动可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脂质,有利于控制血糖稳定。因此可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运动项目,如慢跑、气功、打太极拳、散步等。 具体做法:给大家介绍一个有静心、滋阴双重功效的调养功法---吐纳法,此法也可以用于日常运动后的休整。 (1) 安静处闭目 ... ,先慢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腔里液满,分三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 (2) 稍停片刻后,缓缓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 ... 上腭,用鼻呼吸,用意送至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如此反复30次。 ... 养生,宜每日练习,只要安静的地方都可以 总的来说糖尿病人养生大多与普通人秋季养生原则相通,比如精神调养、起居调养、运动调养。但也有不同之处,比如"饮食调养"上还是有需要差异。 二、糖尿病人饮食调养之不同: 1、血糖高则更需要滋阴润肺:秋季燥热,而糖尿病患者本为阴虚燥热体质,对燥邪更敏感,故应注意防燥。饮食应以甘淡滋润为主。梨、柑橘、荸荠等秋令水果都有很好的滋阴润肺功效,其升糖指数也不高,可以适量吃(血糖好约每天200克左右)。但普通人适宜的果汁等生津饮料不适宜糖尿病人。 萝卜、黄瓜、冬瓜、花菜、白菜等应时蔬菜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之功,其所含的维生素B、C及无机盐、纤维素可改善人体燥气,蔬菜升糖指数低,每天半斤到1斤左右均可。 2、 秋膘不要随便贴,需要分情况对待: 贴秋膘也就意味着多吃牛羊肉等含脂肪、蛋白量较高的食物,但糖尿病人很多伴有高血脂、肥胖、高血压,不适合高脂肪饮食,而若有糖尿病肾病,也不适合高蛋白饮食。所以只能是体重适宜或偏瘦、无其他并发症、血糖平稳的糖友才可以适当进补。 三、糖友立秋后重点防的3种并发症 1、皮肤病变。糖尿病血糖高,以及神经并发症会使得皮肤干燥、瘙痒,立秋后空气湿度下降,使得皮肤病变加重。洗澡后宜涂抹全身润肤霜保养。 2、眼病。糖尿病眼病表现之一就是眼干不适,秋后人阴虚燥热,容易加重眼干、发痛。糖友们要注意眼部休息,并多补充水分,如有不舒服,尽早就诊。 3、心血管病。立秋后由于早晚温差大,加剧了血管收缩与舒张,容易造成血压波动,给心脏带来负担。同时注意不要受凉,以预防感冒。 四、糖尿病人秋季饮食调养三道药膳 1、葛根小排汤 原料:葛根100克,山药30克,小排250克。 做法: (1) 将小排洗净、过水(放入沸水中烫1分钟后捞起,冲洗净,将用过的沸水倒掉), (2) 再放入煮沸的汤水中,加葛根、山药同煮,先用旺火再改用文火煲1小时,加入食盐调味即成。 功效:葛根具有辅助控糖、改善循环的作用。 2、蚌肉苦瓜汤 材料:苦瓜250克,蚌肉100克。 做法:将活蚌放清水中养两天,洗净后取蚌肉,与苦瓜共煮汤,熟后酌加油、盐调味,即可服食。 功效:据文献记载,苦瓜、蚌肉均有降血糖作用。苦瓜粗提取物含类似胰岛素物质,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中医认为,苦瓜性味甘苦寒凉,能清热、除烦、止渴;蚌肉甘咸而寒,能清热滋阴、止渴利尿。 3、 洋葱炒鳝丝 材料:洋葱1只(150克),鳝鱼1条(约200克) 做法: 将活鳝鱼宰 ... 、剔骨,去内脏洗净,洋葱切片备用 锅中加植物油,将黄鳝爆炒,加盐、酱油、味精少许片刻起锅 洋葱切片锅中猛火快炒,加入先前超好的鳝鱼丝即可 功效:黄鳝中含有能降低血糖的黄鳝素,另外鳝鱼中的硒元素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洋葱则可以改善血脂水平、改善微循环。 洋葱鳝鱼丝 关于日常高血糖调养,你还有什么问题? 【对糖尿病有任何疑问,请加糖医生控糖教练威信号tys2807,搜索即可添加我们】 (本文作者糖医生控糖团队,海艳医生)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养生秋季养生糖尿病健康养生中医血糖蚌肉健康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