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佛经故事:年轻比丘痴迷美少女 佛陀教诲令其彻悟

编者按:一般人有一种误解,以为出家之后,当下就能获得无上成就,可以超脱尘世,可以成佛成圣,完全没有烦恼。但事实上,出家只是修行的第一步,出家受戒之后也有可能遇到其他挫折、障碍,但这些不妨碍修行,也许违缘逆缘更能让人幡然醒悟,从而真正得大自在。在佛经中就有不少类似故事,佛陀住世之时,就有一些比丘犯戒或有杂念,下面这个故事就是如此。 从此他的意识中常常有那位少女的倩影浮现(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在佛陀的僧团中曾发生一件事—— 有一位好乐佛法的年轻比丘,原本对佛法很精进,很用功追求真理,心境也常在静定之中。但是,人的心念有时却像海浪一样,遇到强风就兴起狂涛大浪。 有一天,他出去托钵,走到城里时,看到一群穿着很艳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当他的眼睛扫视过这群女人时,被一位身材、面貌、穿着都很美丽的少女吸引住了,这位比丘顿时被 ... 摄住,一直注视着那群嘻笑的女人,直到她们走远了。 从此他的意识中常常有那位少女的倩影浮现,那群艳丽美女的影像也一直在他的脑海中重现。 他日思夜暮,以至日常生活失去正常的作息,他食不知味、辗转难眠、仪容不修,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他的同伴不忍心看他堕落,都关心地问:“你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这么没精神呢?看你现在落魄邋遢成这样,和以前精进用功的样子实在判若两人,到底为什么?” 经过很多人的关心探问,他才将心事说出来:“我很惭愧,因为我的眼根被色所迷,那色相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无法消除,我很痛苦,也很懊恼啊!” 比丘们觉得他很可怜,但是他们无法辅导他,于是劝他去见佛陀。但是这位年轻的比丘说他不敢见佛陀,比丘们就半强迫地带他到佛陀面前。 佛陀看到他肮脏邋遢的样子,就问比丘们:“发生了什么事?” 有一位比丘回答:“佛陀啊!他被色相所迷惑,现在心中充满了苦闷。” 佛陀很慈悲地问那位年轻的比丘:“你是不是如他们所说的被色所迷,因此心生苦闷呢?” 那位比丘抬起头,注视着佛陀,佛陀鼓励他说:“你尽管说吧!” 他看到佛陀的慈容,忍不住从内心发露忏悔、泪流满面,他说:“佛啊!确实是这样,我的眼根没守好,被女色吸引了,现在内心充满烦恼,觉得很不快乐。因为觉得自己很不清净,看到人就抬不起头,为何内心会有污秽的念头呢?我很忏悔,所以面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自在。” 佛陀慈祥地说:“只要你懂得忏悔就能恢复清净,就像你现在流下的眼泪一样,可以把邪念完全洗清。你还年轻,定力还不是很坚固,难免有凡夫之欲。以前也有修行很久、已得五通、具有禅定的人,因为短暂散心而迷失;你才出家不久,凡夫之欲短暂的现前,这不算什么。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你要赶快面对现实,整理好仪态,调整好心念,多亲近僧团的道侣,心里不要有挂碍就可以恢复以前无欲自在的日子了。” 年轻的比丘听到佛陀的教导,他想:佛陀说比他修行更久、功夫更深的人有时也会遇到这种境界,何况他自己修行尚浅,所以就比较安心了。于是脑海中的那些形象忽然间随风飘散了,忏悔惭愧的眼泪真的洗净了他心中的污点。烦恼扫除后,他抬头挺胸,露出和以前一样欢乐自在的笑容,他顶礼佛陀,也向同修们致谢感恩,他说:“我不再被色所迷了,我会好好顾守心念,稳住定力,希望从此可以净心向道。” 佛陀所教导的也就是“净心向道”,这是佛陀弟子中的一则公案,因为大家都是由凡夫地而入佛门,凡夫的习气谁能没有?只是有的人较少现前,有的人则长久无法排解、一直让外境困住心境。而学佛就是要学得境界现前时,能够明朗地透视它,心不被境所转,这才是真功夫。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佛经故事:年轻比丘痴迷美少女 佛陀教诲令其彻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9.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瞒天讨价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mántiāntǎojià【解释】瞒天:漫天,指无限度;讨价:指卖东西的人要价钱。没有限度的要高价。【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4回:“这个正合着古语,‘瞒天讨价,就地还钱’,我说二三百银子,你就说二三十两!”【例子】无【相关】百度“瞒天讨价”

  2. 北魏为什么最后会走向灭亡呢?统治者都做了什么?

    众所周知,在我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是朝代变更最快的一个时代,而且当时的国家政权是很容易被分裂的,领导者也是在不断的改变,在这个时期最为频繁的就是北魏政权,而且当时皇帝放弃了城池直接逃跑,最后的北魏也是被侵略者弄得四分五裂。不过在北魏政权前期的时候北魏政权当时是由鲜卑族组成的,但是在如此强大的鲜卑族为何会失败呢?

  3. 梦见煤气罐着火烧到自己

    周公解梦梦见煤气罐着火烧到自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煤气罐着火烧到自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什么样的名字招人嫌–宝宝起名

    不招人待见固然与性格有关,但是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是受到方方面面影响的,今天笔者就来和大家说一下,什么样的名字招人嫌。而在五格数理中,诸如19、27、28、30、40、42等,都带有不招人待见,招人嫌的暗示运。这里笔者列出一些不招人待见、不旺人缘的三才配置,以供大家自检本身姓名。

  5. 由衷之言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óuzhōngzhīyán【解释】衷:内心。出自内心的话。【出处】清·恽敬《辨微论》:“曹操之令,皆由中之言也。”【例子】【反义词】言不由衷【相关】百度“由衷之言”

  6. 历史上的今天6月18日 清 ... 签订《中美天津条约》

    1858年06月18日美国诱迫清...签订《中美天津条约》在156年前的今天,1858年6月18日,美国诱迫清...签订《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6月18日,第二次...战争期间,美国驻华公使利用英法联军攻陷大洁,进逼津、京之机,伪装调停,诱迫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签订《中美天津条约》。一个星期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取得英、法所掠夺到的一切侵华特权。

  7. 莲池大师戒 ... 放生文图说:救麂免难

    救麂免难黄广文“文登”上记载:广西贵县西乡,有张某夫妇,一向爱好行善,尤其对物命,从不加以轻贱或伤害。有一天,猎人追...一只麂,麂惊慌恐怖,躲入张某家中,张妇急忙用旧衣,掩盖保护,猎人入内,四处寻找不到,就转身离去了,张妇见猎人远离,才放麂逃生。麂好像知道张妇救命之恩,临走向她频频点头,表示感谢,然后离去。

  8. 诚信不疑,处处无碍

    范家的门客,经常作弄商丘开,向他开玩笑,可是商丘开却一直信以为真。有一天,他们指着河流弯曲的深水处,告诉商丘开说:「那里有珠宝,你游泳过去,潜个水便可以得到!」商丘开游过去,又再游了回来,果然找到一颗宝珠。不久,范家的仓库发生火灾。范子华先生告诉商丘开:「如果你能进入火中拿出有文彩的丝织品,我便有赏赐!」商丘开进入火中,往还搬出主人所吩咐的东西。在熊熊的烈火中,他的身体丝毫没有烧焦。

  9. [名家名品] 潘天寿的绘画艺术

    潘天寿先生,不仅是位杰出的绘画大师,而且是有成就的书法家、诗人、绘画史论家和美术教育家。荣宝斋出版社决定选潘天寿先生的作品为画稿,这是颇有见识的。我认为研习潘天寿先生的绘画...与艺术道路,起点较高,但仍不失为是一条较为便捷的途径、较好的入门之道。若说潘天寿先生在绘画线条上得力于书法的话,那么反过来潘先生的书法,也借助了他的绘画结构形式,可以说是两者相得益彰。

  10. 梦见狗咬蛇

    周公解梦梦见狗咬蛇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狗咬蛇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