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佛经故事:年轻比丘痴迷美少女 佛陀教诲令其彻悟

编者按:一般人有一种误解,以为出家之后,当下就能获得无上成就,可以超脱尘世,可以成佛成圣,完全没有烦恼。但事实上,出家只是修行的第一步,出家受戒之后也有可能遇到其他挫折、障碍,但这些不妨碍修行,也许违缘逆缘更能让人幡然醒悟,从而真正得大自在。在佛经中就有不少类似故事,佛陀住世之时,就有一些比丘犯戒或有杂念,下面这个故事就是如此。 从此他的意识中常常有那位少女的倩影浮现(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在佛陀的僧团中曾发生一件事—— 有一位好乐佛法的年轻比丘,原本对佛法很精进,很用功追求真理,心境也常在静定之中。但是,人的心念有时却像海浪一样,遇到强风就兴起狂涛大浪。 有一天,他出去托钵,走到城里时,看到一群穿着很艳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当他的眼睛扫视过这群女人时,被一位身材、面貌、穿着都很美丽的少女吸引住了,这位比丘顿时被 ... 摄住,一直注视着那群嘻笑的女人,直到她们走远了。 从此他的意识中常常有那位少女的倩影浮现,那群艳丽美女的影像也一直在他的脑海中重现。 他日思夜暮,以至日常生活失去正常的作息,他食不知味、辗转难眠、仪容不修,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他的同伴不忍心看他堕落,都关心地问:“你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这么没精神呢?看你现在落魄邋遢成这样,和以前精进用功的样子实在判若两人,到底为什么?” 经过很多人的关心探问,他才将心事说出来:“我很惭愧,因为我的眼根被色所迷,那色相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无法消除,我很痛苦,也很懊恼啊!” 比丘们觉得他很可怜,但是他们无法辅导他,于是劝他去见佛陀。但是这位年轻的比丘说他不敢见佛陀,比丘们就半强迫地带他到佛陀面前。 佛陀看到他肮脏邋遢的样子,就问比丘们:“发生了什么事?” 有一位比丘回答:“佛陀啊!他被色相所迷惑,现在心中充满了苦闷。” 佛陀很慈悲地问那位年轻的比丘:“你是不是如他们所说的被色所迷,因此心生苦闷呢?” 那位比丘抬起头,注视着佛陀,佛陀鼓励他说:“你尽管说吧!” 他看到佛陀的慈容,忍不住从内心发露忏悔、泪流满面,他说:“佛啊!确实是这样,我的眼根没守好,被女色吸引了,现在内心充满烦恼,觉得很不快乐。因为觉得自己很不清净,看到人就抬不起头,为何内心会有污秽的念头呢?我很忏悔,所以面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自在。” 佛陀慈祥地说:“只要你懂得忏悔就能恢复清净,就像你现在流下的眼泪一样,可以把邪念完全洗清。你还年轻,定力还不是很坚固,难免有凡夫之欲。以前也有修行很久、已得五通、具有禅定的人,因为短暂散心而迷失;你才出家不久,凡夫之欲短暂的现前,这不算什么。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你要赶快面对现实,整理好仪态,调整好心念,多亲近僧团的道侣,心里不要有挂碍就可以恢复以前无欲自在的日子了。” 年轻的比丘听到佛陀的教导,他想:佛陀说比他修行更久、功夫更深的人有时也会遇到这种境界,何况他自己修行尚浅,所以就比较安心了。于是脑海中的那些形象忽然间随风飘散了,忏悔惭愧的眼泪真的洗净了他心中的污点。烦恼扫除后,他抬头挺胸,露出和以前一样欢乐自在的笑容,他顶礼佛陀,也向同修们致谢感恩,他说:“我不再被色所迷了,我会好好顾守心念,稳住定力,希望从此可以净心向道。” 佛陀所教导的也就是“净心向道”,这是佛陀弟子中的一则公案,因为大家都是由凡夫地而入佛门,凡夫的习气谁能没有?只是有的人较少现前,有的人则长久无法排解、一直让外境困住心境。而学佛就是要学得境界现前时,能够明朗地透视它,心不被境所转,这才是真功夫。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佛经故事:年轻比丘痴迷美少女 佛陀教诲令其彻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9.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羊倌的故事

    有一次,羊倌赶着羊群进入树林的一处草场放牧。>羊倌偷听完这番话,朝面前的树仔细瞧了一眼。>傍晚时分,羊倌赶着羊群往家走,他的老父亲和两头健壮的毛驴正在门口等他。临死前睡的床铺好后,羊倌穿上最好的衣服。羊倌索性把门敞开,让乡亲们进来守着他死,看他是怎样死去的。>躺在床上的羊倌把公鸡说的听得真真切切。>那女人把手放在背后,羊倌便把她的两个大拇指用铁丝捆紧。

  2. 俄国末代沙皇珍贵老照片:家中女眷个个很漂亮,最后一张令人惊艳

    俄国末代沙皇珍贵老照片:家中女眷个个很漂亮,最后一张令人惊艳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普鲁士的公主,她年轻时的颜值真的很高,有着独特的个人魅力,当时沙皇尼古拉二世对她倾心不已,他不顾当时俄罗斯皇帝和王后的坚决反对,坚持与亚历山大德拉一生相守。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是上世纪美丽的名媛之一,她还是一个好弄权术的女子,因不甘寂寞,对政治处处干涉。

  3. 无拳无勇造句_无拳无勇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无拳无勇wúquánwúyǒng无拳无勇的意思和解释:拳:力气,力量。无拳无勇的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无拳无勇造句无拳无勇造句相关由两个动宾结构并列而成,即“动Ⅱ宾·动Ⅱ宾”。每个成语都有两个动词和两个宾语。两个动词各带一个宾语,又分别跟另一个宾语发生暗含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其解释形式为“动·动Ⅱ宾·宾”。

  4. 杯水车薪成语故事_成语“杯水车薪”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杯水车薪成语故事_成语“杯水车薪”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杯水车薪  【拼音】 bēishuǐchēxīn  【解释】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成语故事】  有一天傍晚,有个叫赵大的人砍柴回来路过一个茶馆,看见里面坐着很...

  5. 销售短信模板

    销售短信模板1、人生忙忙碌碌,缘分简简单单,联系断断续续,日子酸酸甜甜,惦记时时刻刻,祝福长长久久,天天开开心心,祝你平平安安,周末愉快!销售激励短信祝你成功!朋友叮咛要记牢,在外身体要顾好,健康快乐不能少,有事...唠一唠,周末短信问个好,祝你永远没烦恼。

  6. 梦见自己的亲戚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的亲戚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的亲戚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普利策:新闻巨人

    17岁的普利策就这样离开了布达佩斯。>起先,普利策想当个奥地利军人,但因为年龄太小,视力不好,身体单薄遭到拒绝。普利策心想,当时各地都出现大批失业者,想找份工作谈何容易,年轻人只有当兵才能混饱肚子。>普利策花了差不多一星期的时间才抵达纽约。普利策频频点头,似乎明白了许多。>普利策被带到总部大楼,被武装士兵看守在禁闭室里。

  8. 梦见和妻子离婚

    周公解梦梦见和妻子离婚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和妻子离婚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明清彩瓷1秒懂,苦苦找了几十年。

    此类瓷多为青花瓷款,亦有墨彩款识。雍正和乾隆时古铜彩瓷底部的款识为阴文深刻,个别涂以金色。广彩瓷始于雍正,兴于乾隆,嘉庆时是外销瓷的主要品种。广彩瓷多对西方销售,在海外很有声誉。6.珐琅彩瓷珐琅彩用于瓷器上,被称为“珐琅彩瓷”。珐琅彩瓷比较名贵,传世较少。5.粉彩瓷粉彩创于康熙中期,深受当时珐琅彩影响。雍正时大量烧制粉彩器,影响到民窑。乾隆时粉彩品种繁多,粉彩产品工艺之高已达到了高峰。

  10. 夏夜星空

    太阳最后的一点余晖渐渐淡了,接下来是由夏夜主宰的大地了。人的数量逐渐在增加,空气中夹杂着热气,那些看表演的人真的很痴迷,围成一团也不觉得热。再看看天空,不禁让我大惊!怵然,有人发射卫星,不紧不慢地划过天际,要是以前,我还误以为是流星呢!月亮和星星都躲在云后面,天空黑得没有一丝瑕疵,可这个夜晚是快乐的,各种不同的心动,好舒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