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正见:佛陀的证悟》简体中文版序

《正见:佛陀的证悟》简体中文版序(宗萨钦哲仁波切着,姚仁喜译)许多人问我这本书是给什么样的读者看的。作为悉达多的追随者,能为他的教法和他所留给我们的一切提供服务,一直都是我强大的愿望。我所有的上师们都曾说过,将悉达多的话语分享给想要了解的人,是最好的服务。因此,纵然已经有极多的佛教典籍和教法存在,我想再写一本也许不是坏主意,因为可能它会利益一些我跟他们有缘的人。因此,我心中没有特定的读者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缘,因此这本书可能不见得适合每一个人。不久之前,我和一位住在北京的友人陈冠中先生闲聊,谈起佛教在中国的情形。他的看法令我既惊讶又困惑。我一直以为佛教曾深植于中国,因此起了这个话头,但他却告诉我事实上基督教才是现在在中国发展最快的宗教。他的解释是因为许多人认为基督教代表现代化与民主,而把佛教和帝制、封建、甚至迷信联想在一起。我对于大家选择基督教没那么困惑,但他所说的理由却令我不解,也更加强了我动笔讨论佛教的意愿。我的感觉是,虽然中国有极大的成长和改变,但一般人对佛教基本教法的接触还是非常有限;即使有一些,也大部份都是混杂而不纯正的。佛教被视为古老,过时,非民主的事实,就是它受到误解的最佳明证。虽然所有的宗教都各有优点,但从我个人的观点来说,佛教比基督教更平等,更现代。佛陀曾说,“你是自己的主宰。”还有什么比这更平等的呢?佛陀以这句话赐予了每个人最基本的人权。而大乘教义认为每个人都本具佛性,不是更平等的观点吗?事实上,佛教基本上是非神论的-佛教徒并不相信有个全能之神独裁地控制着一切。佛教徒也尊崇“僧众”社会的概念,和佛法、佛陀本身一样地重要。不过也许我的想法太天真了。因为佛教起源于亚洲,由东方的大师和信徒们所宏扬,因此我想象中国会骄傲地拥抱这些教法,一如基督教和 ... 发源于中东,而由西方世界所宏扬一般。1982年我首度造访中国,其后又有数次机会前往。每次我都注意到二件事:巨大的经济成长,以及愈来愈多人对心灵性和精神面的渴望。许多混杂了健身和民间信仰的新式宗教兴起,支持了我的观察。最近一次的中国之旅,当我了解到有多少 ... 在内地教法之后,我开始感觉到急迫性。因为在 ... 虽然还是有许多优秀的喇嘛,但是也有很多冒牌货。除非你能遇见具足佛教正见而且慈悲的具格藏传上师,他们真正关心众生的证悟,而不只是想号召大群弟子以便获取供养;否则的话,相当容易受到误导。从我身为 ... 的一点体验,我注意到一些 ... 倾向于教导 ... 法- ... 文化、 ... 习俗等-多于佛法。我认为传达佛陀确实说过的话语,譬如: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一切现象既非无因,也非源于创造者,而是来自因缘;行之善恶取决于背后的动机而非行为本身等等,将这些教导给世人是非常重要的。举止穿着像个藏传佛教修行者,反而是比较不重要的。另外,令人忧心的是,在这个物质主义的世界中,精神层面也物质化了。世世代代以来,无数的佛教大师们,以大菩萨的发心和事业,化现各种形式,从苦行僧到国王,不一而足。然而,乔达摩佛陀在街上赤足托钵的简单身影,似乎愈来愈不受重视了。现今,许多 ... 喇嘛和他们的信徒们,比较热中于建造金顶大庙。我怕再过个五十年,中国佛教徒会以为大寺庙、大佛像、大僧团就是佛教的全部了。从内地和 ... 的友人口中,我听说各式各样的郎中,从四面八方涌现。而这些人大都前往了内地,因为大家渴求心灵性与精神面的事物。这种渴求,更加强了必须把事情弄对的急迫性。中国是个高速成长的国家。然而,在物质进步的 ... 中,很重要的是我们不要迷失而忘记了心灵的一面。也许对实用主义的中国人,要说服他们心灵方面的努力会有利益是不容易的。在经济如此蓬勃发展的当下,人们不愿意浪费时间在心灵层面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即使从非常实用性的角度来看,以心灵为目标的物质主义,比起纯粹为物质的物质主义,更具有长远的利益。最让我不解的是,我们花了这么多努力,却只去获得只能享用于此生的物质回报。如果唯一的价值只是让自己、眷属和朋友有钱有势的话,那么抢劫、诈欺、贩毒等各种可怕的事情,如果不是怕被逮捕,还有什么做不出来?设若连这也不怕了,那么我们何必还需要伦常、道德、善行、慈悲、甚至对国家的忠诚?因此,如果所有人想的只是这单一、相对短促的一生,结果可能是社会瓦解。难怪我们在报导中读到,在中国许多人贩卖膺品;不只是衣服,还包括药品、婴儿食品等不良甚至危险的货品。这都是只想到眼前、短视的后果。我们不必考虑来生,人类只要考虑到下一代的福祉,就会对整个世界带来极大的利益。即使来生不存在,业报也不存在,你就如植物般地活着,我敢毫不迟疑地说,即使你的目标只是满意和谐的此生,佛陀的智慧还是可以帮助你,或至少对你无害。有一回我在缅甸的一个购物中心,看到一位比丘对着一小群人,正在给一个简短的开示。我的翻译者不太会说英文,但从我所了解的,这位比丘是在教导类似不要 ... 生或 ... 的基本善行。在这个世纪当中,追求物质的强大力量,已经让这种出家众的身影变得稀少了。能维系实际支持并供养出家众的传统,会带来世界的和谐。珍视这种系统,本身就是和谐的行为。最后,我想说的是,除了几个不太长的朝代,几世纪以来,极度实际主义的中国人采用了儒家,而非佛家或道家,以至于道家几乎了无踪迹了。这是很令人伤心的事,因为即使是「道德经」的只字片语,都是无价的。我对儒与道所知有限,但是我的猜测是,儒家所提供的是常识,因此实际的中国人喜好儒家;而道与佛提供的却是超越常识的智慧。它不能带来即刻的获利,但是如果中国人能看到拥抱智慧的长远利益,我有信心中国人会再度拥抱佛教。毕竟,这是一个与文殊师利及观世音两位大菩萨有深厚渊源的民族啊! 宗萨蒋扬钦哲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正见:佛陀的证悟》简体中文版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9.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梦见小偷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

    请看下面由,从现代周公解梦,原版周公解梦,心理学解梦,占卜式解梦等多个角度对梦见小偷是什么预兆进行详细解说吧。梦见将小偷追失在市场,意味潜伏著危机。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梦见小偷,意味着正对某人产生恋情。男人梦见发现小偷在偷东西,意味着正盘算某项计划。梦见小偷袭击自己,预示着要出事故。梦见被小偷追赶,表明将有不好的事发生。梦见小偷的原版周公解梦见盗匪,主生意兴。

  2. 梦见去日本了

    周公解梦梦见去日本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去日本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夏季宜防电冰箱肠炎

    夏季,由于气候炎热,许多人喜欢吃冰箱中的食物。但好景不长,往往几小时后即出现耶尔氏菌中毒症状,俗称“电冰箱肠炎”。如果人吃后,就会诱发电冰箱肠炎。对中重度电冰箱肠炎,必须送大医院及时治疗。夏季电冰箱肠炎宜以预防为主。夏季...生拌菜,宜多加一些醋、生姜和芥末等佐料,它们也有较好的...菌作用。

  4. 民国首任民选总统、曹操、女王妇好都选择安葬在风水绝佳的此地

    楼小能容膝檐高老树齐开轩平北斗翻觉太行低这是民国第一任正式总统袁世凯寓居彰德府时的著名诗作,俯瞰清清的洹水,右望巍巍太行山,仰首星空,让人豪气干云。彰德府即现在的河南安阳市。有趣的是袁世凯年轻时候的另一首诗作提到了一代枭雄曹操:不爱金钱不爱名,大权在手世人钦千古英雄曹孟德,百年毁誉太史公风云际会终有日,是非黑白不能明长歌咏志登高阁,万里江山眼底横当年袁世凯大概不会想到自己的陵墓距离曹操高陵不足20

  5. 鞭擗向里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iānbìxiànglǐ【解释】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同“鞭辟近里”。【出处】宋张栻《答胡季随书》:“近来士子肯向学者,亦时有之,但实作工夫耐久者极难得也。且是要鞭擗向里,如此下工,方自觉病痛多耳。”【例子】无【相关】百度“鞭擗向里”

  6. 梦见野山羊

    周公解梦梦见野山羊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野山羊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用九十九首歌名写的情书

    你的话《无形》地刺得我好《心痛》,《为什么》会这样。你对我许下了《你的承诺》…《一个人的冬天》真的好《孤单》,你的心像《红色石头》一样有热情的血液和石头的《冰冷》,《突然好想你》。为了你我愿意折断我《天使的翅膀》放弃整个《天堂》只因为你是我的《唯一》,最后送给你《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向你说~我~爱~你终于写完了,累死了,不过~为了你,两个字~值得这是九十九首歌代表爱情!

  8. 感恩妈妈的说说心情-感人的情话

    妈妈,母亲节快乐七、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云朵,没有母亲的爱洁白;花朵,没有母亲的爱灿烂。母亲节快乐九、母爱如一束阳光,温暖我冰冷的心窝;母爱如一滴晨曦的雨露,滋润干枯的心田;母爱如一首动听的歌,打动幼小的心灵。祝你这个新妈妈,尽享为人母的幸福!

  9. 宋代官窑瓷

    既然古人已经把官窑单独开列出来,说明它必定和其他四个窑口是有区别的,在瓷器开始被官方进行管理的宋代,被命名为“官窑”必定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而后世,尤其是明清两代,随着皇权的不断集中,对瓷器的贪恋不断强化,宋代肇始的“官窑”也变成明清两代君主们的特权产物走向巅峰。由于宋分为南北两代,官窑的设置为北宋末年,南宋仍存续,但北宋时期的窑址、记载、实物均缺失,故宋官窑瓷器,现今主要是指南宋官窑瓷器。

  10. 刘伯温临终前留下遗言,可惜两个儿子都没听,大祸临头被 ...

    文|午夜鉴史前有诸葛亮,后有刘伯温,刘伯温与诸葛亮都具有神秘色彩,两人能掐会算被后人津津乐道。但要说功成名就,很显然刘伯温取得的成绩要比诸葛亮大很多,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诸葛亮没能帮刘备打下江山,而刘伯温却帮朱元璋统一了中国。刘伯温从小就是一位神童级人物,12岁考中秀才,23岁考中进士,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乡邻们都赞他有诸葛孔明和魏征之才能。只可惜刘伯温生不逢时,他尽管是元朝的进士,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