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996年,车臣之战打响之后,俄罗斯陆军对炮兵相当重视。战神成了死亡之神俄罗斯的陆军前身,是前苏联的红军。其中,第131摩托步兵旅出动120辆装甲车,返回的只有18辆,其余102辆像一堆堆废铁那样瘫在马路上。经过一番酝酿,俄军决定对传统的战法进行修改。一旦需要,俄军难以集中大量的炮兵作战。然而,俄军缺乏训练是一大问题。然而,俄军还是遭到了很大的损失。据称,俄军没有部署反炮兵雷达。

在21世纪,世界许多国家的陆军都在琢磨如何打好现代地面战的问题。然而,俄罗斯陆军炮兵部队在1996年前后参加了车臣之战。车臣之战,是俄罗斯自1991年从前苏联脱离出来后进行的首次大规模、长时间的作战,陆军炮兵的作战留下了许多回味的地方。 1996年,车臣之战打响之后,俄罗斯陆军对炮兵相当重视。炮兵不仅用于作战支援,还用作威慑武器,打击反 ... 武装的士气。 战神成了 死亡之神 俄罗斯的陆军前身,是前苏联的红军。这是一支优秀的部队,在二战期间,其炮兵猛烈攻击西部战线的德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据统计,战区内德军目标的80~90%是被红军炮兵击毁的,因此,炮兵被亲昵地称为"战神"。那时,炮兵几乎有步兵一样的作战单位,如炮兵旅、炮兵师和炮兵军等。这些炮兵部队极大地支援了地面部队的作战。地面部队对炮兵作战的依靠一直延续下来,走进冷战。冷战时期,前苏联为了对付可能出现的西方进攻,在东欧国家部署了大量炮兵。 然而,炮兵在现代城市里怎么作战?城市是个人口密集的地方,楼群林立。任何炮兵行动的疏忽,都会造成很大的无辜伤亡。而且,对于进攻部队来说,稍有不注意,城市也会成为自己的坟墓。俄罗斯炮兵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的作战,也不例外。1994年12月,俄罗斯部署到车臣的部队,是七拼八凑的:有地面部队,有内务部队,还有海军陆战队。这些部队都是临时从各兵种部队抽调来的,事前没有合练过。他们来到格罗兹尼后,直接就开始协同作战了。至于协同作战的能力,只有边战边摸索了。 炮兵很快成为地面部队的攻击利器。投入作战的火炮种类很多,其中有2S1122毫米自行榴弹炮、2S3152毫米自行加农榴弹炮、2S19152毫米自行火炮、2S23120毫米自行榴弹迫击炮、BM-21122毫米多管火箭炮和BM-22220毫米多管火箭炮。这些火炮使用威力很大,把车臣战场上的大部分目标都摧毁了。不过,俄军地面部队指挥官在作战中,对炮兵的依赖相当严重,严重得有点过分。一些指挥官就明确强调,要是没有大量炮兵的支援,他们不会进攻车臣反 ... 武装阵地。 应该说,这些俄罗斯部队没进行过城市战,因此,过去的作战原则很快在指挥官的脑中闪现出来。过去的炮兵作战原则是:炮兵营是进攻目标最有效的单位,如果要彻底摧毁战场上的目标,最好的办法是集中大量的炮兵进行攻击。于是,在现代的城市战中,俄罗斯地面部队依葫芦画瓢,就用这种战法打新战争。于是,为了夺取某个街道,俄罗斯坦克部队轰隆隆而上,一支支炮口对准前方,似乎要一口气把整个大街吞没。1995年元月1日是新年的第一天,俄罗斯地面部队为了有个新感觉、新气象,装甲部队向格罗兹尼大规模地出击,也没有步兵的精确火力支援,就勇敢地向车臣武装据点冲锋。起初,装甲部队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然而,装甲纵队快到目标时,反 ... 武装的反装甲火力猛射,俄军许多装甲车当场被击毁,整个装甲部队损失十分惨重。其中,第131摩托步兵旅出动120辆装甲车,返回的只有18辆,其余102辆像一堆堆废铁那样瘫在马路上。 重整旗鼓 一个月下来,俄罗斯炮兵部队损失极为惨重,格罗兹尼成了炮兵的地狱,到处都是被毁坏的炮兵装备。指挥官一看,再这样下去,炮兵不但不会成为战神,反而会成为死亡之神,急忙开会研究对策。经过一番酝酿,俄军决定对传统的战法进行修改。学精了的俄军指挥官,决定把大部队化整为零,组成小型特种部队,而炮兵部队也相应地调整,组成小分队,相应地配备到地面部队那儿。特遣部队指挥官指挥部队巷战时,就负责指挥炮兵小队,把炮兵分成排或者以单门炮为单位进行作战。显然,这种炮兵战法与俄罗斯以前的传统的集中优势炮兵做法完全不同。 其实,这种战法并不新鲜。二战后期,前苏联红军攻打柏林,炮兵就化解为炮兵连,用于攻占个别大楼或街区。俄军对炮兵进行了调整,每个营级特遣部队有一个连的自行榴弹炮、一至二个连的迫击炮和一至二个师属炮兵。这些炮兵作战时,又被分成更小的单位。俄军认为,炮兵这样调整后,就可以对付车臣武装在格罗兹尼建的防御工事。 后面的进攻,俄军就学乖了。地面部队一边推进,炮兵小队就提供相应的火力支援。俄军要是遇到车臣的坚固支撑点或加固的大楼,炮兵小队就会把它摧毁。一般来说,在格罗兹尼市里作战时,俄军就在150~200米范围内部署炮兵小队。 俄军的炮兵运用越来越顺手,炮兵的直接瞄准射击,让那些没有什么作战经验和通讯比较差的车臣反 ... 武装大吃苦头。许多车臣武装因此而送命。炮兵成了俄军最好使用的对付车臣武装的武器。作战进行到格罗兹尼市外后,火炮成了部队进行机动的重要掩护手段。 在车臣作战中,炮兵的作用很大。一般来说,地面部队进攻前,炮兵和航空兵都要对车臣武装的据点进行几个小时的轰击,直到负责进攻的地面部队指挥官觉得敌方所有抵抗没有了而要求停止打击为止,才让自己的部队进行出击。当然,指挥官也不傻,为了防止车臣武装故意停止射击而等待俄军钻口袋,会派一支巡逻车队去车臣武装据点那儿察看。要是那儿又突然射出 ... ,巡逻队就赶快回撤,然后,呼叫炮兵和航空兵再次进行火力打击,直至车臣武装据点没有枪炮声为止。 "眼睛"的迷茫 俄军进攻格罗兹尼前,由4支特遣部队从几个方向接近格罗兹尼。这些部队都是临时组织的,没有固定的隶属关系,从来就没有在一起合练过。因此,部队之间的火力协调很难。事实上,这种协调在当时是不可能的。一旦需要,俄军难以集中大量的炮兵作战。 炮兵作战时,目标的截获是由炮兵部队指挥官和机动部队军官负责的。在大多数场合,俄军炮兵是在敌方火力射击下或派遣人员观察确定敌方位置。因此,可以看出,俄军炮兵部队没有使用先进的炮瞄雷达,也没有和合成的反炮兵系统相连。一次,一位陆军士兵就不得不出发,帮助炮兵寻找车臣武装的122毫米多管火箭炮。因此,炮兵小队的指挥官等人员常常成了观察员。在车臣一个村庄外的作战中,一个多管火箭炮兵连的连长,带着他的情报官离开小队,去观察敌方火力位置,为火炮的攻击提供必要的数据。 车臣武装没有什么连续的反炮兵火力,因此,俄军炮兵射击后,也不必常常隐蔽自己的位置,也不必立即更换阵地。要是俄军地面部队没有出击,炮兵还可以乘机对车臣武装的运输线进行一番炮击。然而,俄军缺乏训练是一大问题。第805警戒炮团的指挥官就抱怨说,他几个营的士兵能进行操作射击的不是很多。 反火炮武器的缺憾 格罗兹尼的作战,也让俄军尝到了车臣武装炮兵的厉害。车臣武装的炮兵,主要使用三种火炮:122毫米自行榴弹炮、152毫米自行加农榴弹炮和122毫米的多管火箭炮。 应该说,俄军地面部队完全有能力避免车臣武装的炮兵袭击,因为俄军有反炮兵火力装备。这样,俄军就可以凭借自己的装备减小作战损失。其中,俄军的IL219炮兵目标截获雷达,可以精确瞄准30米内的火炮。如果这种装置与2S19MSTA152毫米自行榴弹炮相结合,它就会瞄得更准,甚至可以发射激光制导弹药。然而,俄军还是遭到了很大的损失。据称,俄军没有部署反炮兵雷达。俄军个别高级官员很理直气壮地说,把先进的武器用于车臣简直是浪费,它们应该用在更需要的地方。这样,俄军就难以确定车臣武装炮兵位置,就难以迅速进行摧毁性打击。不仅如此,自己的部队还遭到了火炮的袭击,许多人死伤。 不过,有的专家认为,俄军没有使用反炮兵雷达是有一定道理的。俄军训练差,又缺乏合练,因此,即使把反炮兵雷达部署到战场,也可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很有可能把其它兄弟部队的炮兵当做敌军进行瞄准打击。 车臣武装的游击炮 俄军在格罗兹尼的作战中,发现自己协调和集结炮兵部队时很困难。车臣武装就乘机利用少量的火炮,对俄军进行进行游击战,即打了就跑的战术。车臣武装炮兵进行游击战时,常常使用一到两门炮,悄悄埋伏在俄军将要经过的地方。一旦俄军出现,车臣武装炮兵就发动袭击,然后,乘俄军还没来得及追击就溜之大吉。这种战术,对于俄军炮兵来说,是一大冲击。俄军炮兵原计划对车臣武装炮兵队形进行攻击,这是炮兵作战条令中所规定的。然而,车臣武装炮兵早已化整为零,躲得无影无踪了。 车臣武装另一个惯用的战术,就是监听视俄军无线电通讯,从而确定俄军位置。一旦车臣武装从俄军无线电信号输送中确定位置,就会立即把多管火箭炮移到俄军阵地附近,来一个齐射。俄军被炸得人仰马翻的时候,车臣武装立即带着火箭炮逃之夭夭。在整个战争中,车臣武装很少在一个地方多次齐射火箭炮或加农炮,常常是"打一枪,换一地"。△
本文标签:陆军车臣格罗兹尼巷战武器武装俄军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