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俱舍宗大意——第四篇 有漏因果

第四篇 有漏因果第一章 有漏缘所言有漏因果者,谓诸有情,起烦恼,造业,招生死苦,次第缘起,漏者漏泄,即诸烦恼,有烦恼法。名为有漏。果不孤起,必藉于因,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各多差别,皆由业生。因不孤起,必待于缘,此业复由随眠,方得生长。如光记云,谓由随眠能发诸业,复由诸业能感有果。故业为亲因,惑为疏缘。惑者烦恼,谓迷惑宇宙万有事理之妄心。惑有二类,一本惑。二随惑。本惑者,根本烦恼。烦扰恼乱有情身心,故云烦恼。随逐有情增昏滞故,又称随眠。(有部贪等即随眠。大众及经部,现行名缠垢,种子名随眠。大乘眠伏藏识现行明名缠垢,种子名随眠。)此复有六,谓贪嗔痴慢疑恶见(大地法中慧心所一分。)更开恶见,为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戒禁取五种,并为十惑。身即是有,故名有身。以五取蕴为体。缘于有身,执我我名,名有身见。(经部师释,坏故名萨,聚谓迦耶,迦耶名身。毗婆沙师释,有故名萨,身义如前。)即于所执我我所事,或执为断,或执为常,名边执见。于实有体苦集灭道四圣谛中,起见拨无,名为邪见。于劣为胜,名为见取见谓身见边见邪见,执此三见以为胜故,名为见取。非因谓因。非道谓道,名戒禁取。戒谓佛法中五戒等也,禁谓外道狗牛等禁也,执此戒禁以为因道,名戒禁取。此十惑中,前五迟钝,名五钝使。后五猛利,名五利使。此五利使五钝使,有迷理迷事之别。言迷理惑者,谓迷苦集道四谛理所起烦恼。言迷事惑者,谓迷宇宙万有之事相起烦恼。迷理惑,以于见道顿断,又称见惑。迷事惑,于修道断,又称修惑。言见惑者,谓邪分别计度迷悟因果道理所起身边档等妄见。言修惑者谓迷色声等世间事物所起贪嗔痴等妄情。随惑者,随从根本烦恼而起之枝末惑,即随烦恼。如光记云,复有此本惑余,异诸本烦恼,染污心所,行蕴所摄,随烦恼起故,亦名随烦恼,不名烦恼,非根本故。此有十九,谓大烦恼中除无明,余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举五,大不善无惭无愧,二小烦恼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十,不定中不善睡眠恶作二。放逸懈怠不信惛沉掉举无惭无愧睡眠八种,通见修二断。忿覆等十一种,唯修所断。第二章 有漏因业者造作,谓从迷惑宇宙万有事理之烦恼所发身体之动作言语之发动等。业有二种,一思业,二思已业。思业谓心所思,思即是业,故名思业。即身口将发动作言语时,先于心中思惟造作。思巳业谓思所作身语二业,思之所作,由思巳作,名思巳业。即于心中思惟造作巳发于外之动作言语。如是二业,分别为三,一身业,二语业,三意业。谓业依身,故名身业。业性即语,故名语业。此业依意,复与意俱,等起身语,故名意业,于此身口意三,造有漏不善业,引得爱非爱果。此业,望感果时分,别为四种,一顺现法受业,二顺次生受业,三顺后次生受业,四顺不定受业。顺现法受者,现法为现身,受谓异熟。谓此生造业,即于此生受异熟果。顺次生受者,谓此生造业,次第二生受异熟果。顺后次生受者,谓此生造业,从第三生已去乃至多生,次第受果。顺不定受者,谓此生造业,不定于现在及第二生第三生等受果。或复开此不定受业为二,一异熟定时不定,谓果必受,时即不定。二异熟与时俱不定,谓果与时,俱不定受。更自体性上分业为二种,一引业,二满业。引业感总报果,满业感别报果。例如人趣虽有贫富寿夭等差别,而同禀人身,彼此各俱六根,彼此受共同之果报,是曰总报。指能感此总报果之业因曰引业。虽同禀人身,而有贫富寿夭等差别彼此不同,是曰别报。指能感此别报果之业因曰满业。一业引一生,而彼圆满许由多业。譬如画师,先以一色图其形状,后填众彩。第三章 有漏果果者果报,谓由前惑业之原因所得之结果。果有二种,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有情世间者,由前世之业力所感之依身,有地狱傍生鬼人天五趣。梵云那落迦,此云苦具,义翻地狱,以地下有狱故,非正翻也。言傍生者,以傍行故。言鬼者,以余生中喜盗他物,又复多是所祀祖宗,又多希求以自存济,又多怯劣身心轻躁,故名为鬼。言人者,多思虑故,名之为人。言天者,有光明故,或复尊高神用自在众所祈告,故名为天。五趣有情,其生略有四种,一卵生,二胎生,三湿生,四化生。如孔雀等,生从卵壳,是名卵生。如牛马等,生从胎藏,是名胎生。如飞蛾等,生从湿气,是名湿生。如诸天等,诸根顿其,无有欻有,是名化生。于胎生中,四有轮转,所言四有,谓中有生有本有死有。言中有者,谓死有后,在生有前,二有中间,有五蕴起,为至生处,故起此身,二趣中间,说名中有。即于死有生有中间生起之身心。言生有者,初受生时一刹那蕴也。即于诸趣结生之一刹那。言本有者,本过去所感之有,名为本有。此之本有,在死有前,居士有后,中间诸蕴,为本有体。即除生有一刹那死有一刹那前余位。言死有者,最后命终一刹那蕴也。即最后一刹那,次中有前。所言四有轮转,谓由数习烦恼业力,令中有蕴相续入胎,如业所引,令胎中蕴次第转增,至根熟位,乃至命终。现蕴相续。于现在世,复起惑业,以此为因,更趣余世。如是惑业为因故生,生复为因,起于惑业。从此惑业。更复有生,故知有轮旋环无始。论明四有轮转,更述十二缘起,详示惑业苦三道,于过现未三世展转相生。十二缘起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处,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十二支也。一无明支,于无始宿生中诸业烦恼位所五蕴,至今五果熟位,总谓无明。二行支,于无始宿生中福非服不动等业位所有五蕴,至今五果熟位,总得行名。三识支,正结生时一刹那五蕴,名识。四名色支,从结生后,六处生前中间诸位所有五蕴,总称名色。中间诸位者,即是胎中从羯罗蓝(凝滑)至钵罗奢佉(支节)五位也。五六处之,眼等已生,至根境识未和合位,中间所有五蕴,说名六处。六触支,出胎已去,三两岁来,根境识三能有对触,未了能生苦乐舍受违顺中庸三因差别,此位五蕴,总名为触。七受支,五六岁已去,十四十五已来,已了三受因差别之相,未起淫贪,此位五蕴,总名为受。八爱支,十五已去,贪妙资具,淫爱现行,未广追求,此位五蕴,总名为爱。九取支,年渐长大,为得种种上妙境界,周遍驰求,不辞劳倦,然未为后有起善恶业,此位五蕴,总名为取。十有支,因驰求故,积集能牵当有果业。此位五蕴,总名为有。(业名为有。有当果故)十一生支,由是现在业力,从此舍命,正结当有一刹那顷,此位五蕴,总立生名。十二老死支,从生刹那后,乃至当来受支位所有五蕴。总名老死。此中初无明行,即惑业,为过去因。识名色六处触受者,由过去惑业因所受现在果,此过现一重因果也。次爱取者,现在惑。有者,现在业。由此现在惑业因,感未来生老死果,此现未一重因果也。事曰三世两重因果。器世间者,五趣有情所居住之世界,有欲色无色三界。下极无间地狱,中人四洲,上至六欲天,是名欲界。欲者,段食淫所引贪,即淫欲食欲,欲界欲胜,故但言欲。此欲界上,有梵众天等十七处,名为 ... 。 ... 色胜,身相宫殿,殊妙精好,故但言色。无 ... 都无处所,以非色法无方所故。但就果报胜义云在 ... 上。此有空无边处等四天。体非是色,立无色名。千四大洲乃至梵世,名一小千世界。千小世界,名一中千世界。千中千界,名一大千世界。何称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大千,同成同坏。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俱舍宗大意——第四篇 有漏因果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机锋无限:禅师难倒苏东坡:四大皆空 你在哪里坐?

    苏东坡知道这个规矩,就在客堂里坐等佛印禅师出来。苏东坡等了很久,心里非常焦燥。于是苏东坡的玉带就留在金山寺做镇山之宝了。

  2. 女舞者与王子娱乐时突然死亡 王子寻求佛陀安慰

    频婆娑罗王非常高兴,恩准他在七日内享受君王般的恩宠和荣耀,同时特地派一位女舞者加以慰劳。第七天,当这女舞者正在花园娱乐王子和他的同伴时,突然心脏病发作,当场倒地死亡。王子受到惊吓,感到十分沮丧。他非常哀伤地前去见佛陀,寻求佛陀的安慰。色由各种力量和性质组成,心也有五十二种状态,其中的受和想两种心理状态独立出来,成为五蕴之一,其余的五十种心理状态通称之为行。

  3. 四大皆空哪四大_宗教信仰

    “四大皆空”,空在哪四个大呢?其实,这与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根本是牛头不对马嘴。佛教讲四大皆空,是沿用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的,因为地、水、火、风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如山岳土地属于地大,海洋河川属于水大,阳光炎热属于火大,空间气流属于风大。但是,不论如何地分析四大,四大终属于物质界而无法概括精神界的。净空法师忏悔文_宗教信仰

  4.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_宗教信仰

    “四大皆空”,空在哪四个大呢?其实,这与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根本是牛头不对马嘴。佛教所讲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佛教讲四大皆空,是沿用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的,因为地、水、火、风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如山岳土地属于地大,海洋河川属于水大,阳光炎热属于火大,空间气流属于风大。净空法师2012_宗教信仰

  5. 佛教如何观察人生

    现在再来说明佛教对于人生现象的分析与原理的观察,大约可以分成四项:一、短促的人生人生是短促的、有限的,这句话是谁也知道。佛教对人生基本的观察,如小乘佛教的三法印,所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种种痛苦,都是人生避免不了的事实,所以佛教说人生是苦多乐少。

  6. 阿难与摩登伽女的故事(荆三隆)

    阿难与摩登伽女的故事(外一篇)荆三隆佛陀的十大弟子中,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这是由于阿难是佛陀的表弟,出家后一直在佛的身边,听到的佛法最多,所以有“多闻第一”的称誉。在《楞严经》和《佛说摩登女经》中记载着一段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佛经说佛陀有三十二相,阿难有三十相,称阿难“面如秋月,目似莲华”,很容易引起女性的关注。一天,阿难单独到舍卫城街上乞食。

  7. 小苦树

    如果原先这是一棵「小苦树」,那么长大开花结果后,根、茎、叶、果都是苦的,所获得的不外是「苦果」。此处佛陀指出,要将这一棵小树,经由断根、截枝、段斩、分解、风飘和日炙,再以火焚烧成灰令其磨灭,经过这一番处理后,这一棵树才算是于未来永远不存在了。

  8. 人死后真的有中阴身吗

    至于上善与极恶之人其所以没有中阴身的原因,是在于他们没有等待因缘的必要。只要以信愿和修行的力量自利利人,上求下化,便会依信心往生净土,依愿心修菩萨道,不论生于佛国,或生于娑婆,都是直来直往,毫无旁徨、等待的现象,所以,对信愿具足的佛教徒而言,并没有中阴身的过程,也不必要他人以中阴身救度法来超度。

  9. 佛法真实的面貌 (佛使比丘着)

    佛法真实的面貌佛使比丘着喇达那傩陀比丘译译者序第一章浅说第二章妄执第三章三学第四章宇宙万有的三特性第五章诸法实相第六章我们所妄执之事物第七章洞察之自然修行法第八章七净化第九章解脱前后的境界后记译者序东南亚一带的华人有一大部分是佛教徒,但是在这一大群的佛教徒之中只有少数人真正明白佛教之正确教理。佛教的出发点,就是以寻找解脱之法为主要的目的。可是,目前的佛教已有了不正常的发展趋向,导致人们误解了佛教。

  10. 佛陀的智慧——印度佛教叙评

    佛陀的智慧——印度佛教叙评在佛陀故去许多年以后,直到今天,众多的学者和僧侣,一直在孜孜以求的寻觅佛陀教义的真谛,这当中也包括我吧,当然,我既不是僧侣,也不是学者,但在某一段时间里,我确实痴迷其中。缘起论是佛陀教义的基点,依照佛陀缘起说的观点,就要否定一个恒常实有的神我或者灵魂,但这样一来,承受业力果报的载体就没有了,佛教的“三法印”也难于统一。这显然是神我说,灵魂说的翻版,与佛陀的原教旨相

随机推荐

  1. 升天的父亲:两世开导儿子,起信出家证果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有一位婆罗门与妻子一起过着美好的生活,后来妻子生下一位长相端严的儿子。婆罗门死后,立刻转生到三十三天。>他的儿子把尸体抬到灵鹫山附近的大尸陀林中,准备进行火化。世尊观察他的根机,为他说法。随后,他到世尊前恭敬顶礼,世尊传给他应机的法要,他因而摧毁萨迦耶见,获得预流果。得果后,他再三祈求,希望在佛前出家,受持比丘戒。之后,他勇猛精进,灭尽三界所有的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位。

  2. 带有席字的成语

    包含有“席”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寝不安席——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坐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多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把席割断,分开坐。一席之地——放一个席位的地方。比喻应有的一个位置。席上之珍——筵席上的珍品。席卷八荒——席卷: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卷起;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指在露天席地而卧。同“温枕扇席”。同“扇枕温席”。门阶户席——门里门外的地方。连舆接席——行并车,止同席。

  3. 立木南门成语故事_成语“立木南门”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商鞅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商鞅制定新法完毕,尚未颁布。他恐怕百姓们不信赖自己,于是在...

  4. 武圣关羽为何三十合依然拿不下纪灵?难道是纪灵太强了吗?

    关羽被公认为《三国演义》中的一绝。关羽征战既不侉弓,也不带箭,他认为暗箭伤人是宵小所为,不屑为之。>纪灵事件”是关羽武力遭到质疑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云长三十合战不下的纪灵却被张飞不到十合刺于马下。>所以三十回合后,感觉到不是对手的纪灵大叫少歇,关羽立即停手,说明他无意斩掉纪灵。所以以纪灵在关羽刀下存活的时间来衡量关羽的武功是不客观的。>关羽三十回合赢不了纪灵的真实原因是:二爷压根就不想赢。

  5. 先秦音乐“和谐”观的内涵及其变迁

    先秦音乐“和谐”观的内涵及其变迁  先秦音乐“和谐”观是包含音乐、审美和社会伦理在内的一种综合观念。“和谐”最初专指音的谐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谐”的内涵也发生了改变,西周...

  6. 在日本村庄发现失踪74年美国老兵踪迹,解决了两个家庭的遗憾

    美国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已经失踪了74年,最近他的座机被历史学者找到,位于一个名为西表岛的日本岛屿附近。至此,一段74年的寻人之旅终于结束。F4U-4海盗式战斗轰炸机历史学者迈克尔·麦卡尼亲临坠毁战机的遗骸处,确定该飞机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4U-4海盗式战斗轰炸机,飞机驾驶员是中尉约翰·麦格拉斯,他自1945年7月的一场战斗后,一直被列为失踪者。约翰·麦格拉斯二战时期的战斗报告显示,在对西表岛的日军阵地轰炸时,飞行员约翰失踪。

  7. 梦见染头发梦到染头发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染头发好不好

    做梦梦见染头发好不好?梦见别人在染头发,暗示要因他人的事件使梦者受到牵连。梦见刀伤梦到刀伤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刀伤好不好老人梦见染头发,预示梦者的生活非常欢乐,而不会因为年龄的原因而变的沉闷,能够自己找到十分多乐子。学生梦见染头发,预示梦者最近无心向学,注意力不在学习上,反而比较关注其他无聊的事情上,要及时改正。未婚男女梦见染头发,很快会找到恋人。

  8. 敬时爱日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jìngshíàirì。

  9. 神妙莫测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énmiàomòcè【解释】莫测:不能揣测、估量。形容奇妙到极点。【出处】刘白羽《长江三日》:“峡中,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是神妙莫测。”【例子】无【相关】百度“神妙莫测”

  10. 粲然可观是什么意思?

    【拼音】cànránkěguān【解释】粲然:鲜明的样子。形容事物色彩鲜明。指成绩卓著,达到很高的水平。【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表古雅之道,粲然可观。”【例子】作壁上观是编在,则开国之政治,必粲然可观。清·朱彝尊《书传会选跋》【相关】百度“粲然可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