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睁眼看西安》是「”丰镐遗子”创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体。不说大事,只言小事。刨根百里秦川,问底周秦汉唐,睁开眼睛,拿出手机,告诉你一个不为人知的老长安。陕西咸阳塬的西周帝王陵,以周文王陵为中心,接近正北面的是周武王陵,位于西南二里处的是周成王陵,位于东南二里处的则是周康王陵。在文王陵之东,又有周公墓和齐太公姜子牙墓。1906年(清光绪32年)日本学者足立喜六出任陕西省西安府的陕西高等学堂教习,

《睁眼看西安》是「 ”丰镐遗子”创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体。不说大事,只言小事。刨根百里秦川,问底周秦汉唐,睁开眼睛,拿出手机,告诉你一个不为人知的老长安。 陕西咸阳塬的西周帝王陵,以周文王陵为中心,接近正北面的是周武王陵,位于西南二里 处的是周成王陵,位于东南二里处的则是周康王陵。在文王陵之东, 又有周公墓和齐太公姜子牙墓。 1906年(清光绪32年)日本学者足立喜六出任陕西省西安府的陕西 高等学堂教习,为周陵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并对周陵的真伪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清朝光绪年间的周文王墓】 【今日之周文王墓】 文载:周文王陵是周王陵中规模最大的陵墓。其高度为三丈五 尺,东西二百六十尺,南北二百八十尺,形状是圆形 平头,顶部比较平坦。陵前有陕西巡抚毕沅所建大碑,上面 刻着「 ”周文王陵”几个金字。 两侧有祠堂及两座楼门,均系清 代所修,结构颇为壮丽,但现已任其荒废。门内有一老翁守 陵,却不事洒扫,致使杂草丛生,几乎成为猪羊牧场。彩檐 也变成了鸽鸦的栖息场所,景况甚为惨淡。祠前两侧有石 碑数十通,皆系元明以后所建。 【清朝光绪年间的周文王墓】 【今日之周武王墓】 周武王陵近文王陵,在同一围墙之内。陵冢呈方底圆锥形,比文王陵略微矮小。陵前「 ”周武王陵”石碑,亦为毕沅 所建。又有祠堂、楼门及十二通石碑,与文王陵前的情况无 多大差异。 【清朝光绪年间的周成王墓】 【民国时期的周成王墓】 【今日之周成王墓】 周成王陵位于文王陵西南二十度的方向,其外形与武王陵相同,高度约为三丈,陵基东西宽二百一十尺。毕沅所建 「 ”周成王陵”碑树立陵前,祠内亦有石碑数通,皆为元明以来 所建。 【清朝光绪年间的周康王墓】 【今日之周康王墓】 周康王陵在文王陵东南二十三度的地方,与成王陵并 立。陵墓形制、祠堂、周垣等,均与成王陵相同。陵前亦有毕 沅所建碑,碑上刻写「 ”周康王陵”。 【周陵镇】 关于上述周代四陵的真伪,现在尚难以断言。周陵的位 置自古有渭水之南的「 ”渭南说”和 咸阳北原的「 ”渭北说”,渭南即今西安之西南,渭北即今咸阳北原,孰是孰非,实难断伪。 《西安府志》和《陕西通志》上都附录着对周代陵雄的不 同说法。魏《括地志》称:周文王墓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 里毕原上。《周本纪》又称:武王墓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毕原上。明确记载文武二王陵在渭水之南。 两本古籍还介绍了位干渭北 的秦惠文陵和秦悼武陵,指出民间俗传周文王陵为秦惠文王陵,周武王陵为秦悼王陵的错误。由于《括地志》的说法,是从六朝传下来的。若 从文献进行考察,不得不承认渭南说是有力的。 《汉书.刘向传》载:黄帝葬于桥山,尧葬于济阴,丘垄皆小,葬具甚微。 舜葬苍梧,二妃不从。禹葬会稽,不改其列。殷汤无葬处。 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弃泉宫祈年馆下。樗里子 葬武库,皆无丘垄之处。 由文中记载可知,太古纯朴之世,绝 不经营像后世那样的高大的坟茔。兴筑高大的陵墓,埋藏 金银玉帛,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风习。经过秦汉时代,此 风愈演愈烈。如此说来,周文王陵和武王陵在当初决无现在 的堂堂大丘。 【周陵】 经过数千年的绵长岁月,以致不知陵墓的确 切位置。从唐初开始,周陵所墓开始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唐初颜师古 在对《汉书•刘向传》「 ”周文武二王葬于毕”的记载作注时 说:「 ”毕陌在长安古北四十里也。”明确指出周陵在咸阳北 原。从此,渭北说渐为世人所知。宋元以后,置陵户于渭北设祠祭奠,于是渭北说得到普遍承认。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7),陕西巡抚毕沅更建碑于渭北陵前,以 表彰文武二王陵墓。因此,渭北说遂成为无异议的定论。 至于唐初颜师古 为何会说周陵在渭北,《唐书》明 确记载:武则天天授二年(692)篡夺唐祚,改国号为周,尊 周文王为文皇帝,作为自己的始祖。有人据此推测文武二 王之陵就是这个时候武则天营建或增建的。
本文标签:周文王王陵中国古代史清朝帝王陵历史毕沅西汉资治通鉴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