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谈佛说禅悟人生~ 善恶有无之间

 释然:谈佛说禅悟人生 善恶有无之间禅的世界是要我们超出是非、善恶、有无、好坏、枯荣等等相对的世界;禅的世界是要我们在生死之外,找寻另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药山禅师有两个弟子,一个叫云严,一个叫道吾。有一天,师徒几人到山上参禅,药山看到山上有一棵树长得很茂盛,旁边的一棵树却枯死了,于是药山禅师问道:“荣的好,还是枯的好?”道吾说:“荣的好!”云严却回答说:“枯的好!”正在这个时候,来了一个小和尚,药山就问他:“你说是荣的好,还是枯的好?”小和尚说:“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禅师说:“荣自有荣的道理,枯也有枯的理由。我们平常所指的人间是非、善恶、长短,可以说都是从常识上去认识的,都不过停留在分别的界限而已,小和尚却能从无分别的事物上去体会道的无差别性,所以说‘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无分别而证知的世界,才是实相的世界。而我们所认识的千差万别的外相,都是虚假不实,幻化不真的,甚至我们所妄执的善恶也不是绝对的。好比我们用拳头无缘无故地 ... 一拳,这个拳头就是恶的;如果我们好心帮人捶背,这个拳头又变成善的。恶的拳头可以变成善的,可见善恶本身没有自性,事实上拳头本身无所谓善恶,这一切只不过是我们对万法的一种差别与执着。从前在灵山脚下住着一位樵夫,他虽终日以打柴为生,但却一心向佛。这一天他从集市上卖柴回来,便背着香袋来到智藏和尚的住处问禅。他见到智藏禅师便问道:“你认为有天堂和地狱吗?”智藏回答他:“有。”“有佛法僧三宝吗?”樵夫又问道。“有。”智藏回答道。樵夫又问了好多问题,智藏都回答说:“有。”樵夫犯起嘀咕来:“禅师这样回答恐怕错了吧?”智藏认真地打量樵夫一番:“你是否遇见过哪一位高僧?”“是的,我曾拜会过定慧禅师。”樵夫如实答道。“那么定慧是怎么对你说的?”禅师接着问。“定慧禅师说一切都是无。”樵夫也接着回答。智藏指了指窗外说道:“你看这满山******,世俗的人说有,向佛的人说无,你认为到底是有还是无呢?”樵夫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智藏又问:“你有妻子儿女吗?”“有。”樵夫不假思索,应声回答。这老和尚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呢?还没等他明白过来,智藏又问:“定慧禅师有妻子儿女吗?”“无!”樵夫愣住了,你这老和尚不会是拿我开玩笑吧!智藏并不理会,捋了捋胡子微微笑道:“定慧说‘无’就对了。”有与无都是相对的,在禅者看来,一切东西从物质上说是有,而从精神上说又都是无,因为他们的境界是超越了一般的有与无的概念的。对于他们来说,有还是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行事与做人。王田精于医术,但仍有不少病人去世,因此每天都惧怕死亡的阴影。一次在出诊路上遇到一位僧人,于是请教:“什么叫禅?”僧人回答:“我也不知道怎么告诉你,但有一点可以确信,一旦学会了参禅,就不用怕死了。”在僧人的提示下,王田前去参访南隐禅师。南隐禅师说:“禅并不难学,你既然是医生,就应该好好对待病人,这就是禅!”王田似懂非懂,前后拜访了南隐禅师三次,南隐禅师总是说:“医生不该把时间消磨在寺院里,快回去照顾你的患者吧!”王田不解的思索着:这种开示,怎能祛除怕死的心理呢?当他第四次参访时,抱怨说:“有位僧人告诉过我,人一旦学了禅就不怕死。每次到这里,你总是要我照顾我的患者。假如这就是所谓的禅,我以后就不必再来请教您了。”南隐禅师微笑着说:“要知道‘无’是真理,你善待病人而不知其为善待,就会脱离生死挂虑。从忘我到无我,就是禅心显现了。”一个人放弃责任,放弃爱心,怎么能入禅呢?只有参透了“无”的真谛,从有心到无心,从有我到无我,从有生到无生,那才是绝妙的禅境啊,只要懂得了这些,又何必去强调是有还是无呢?光涌饱读诗书,聪明伶俐,虽不是出家之人却很喜欢参禅悟道。这天他去拜见久负盛名的仰山禅师。仰山看到光涌前来,劈头就问:“你到这儿来干什么?”光涌回答:“我来看望您老,给您请安!”仰山就问:“既然是来问候我的,那你看到我没有?”“看到了。”光涌不假思索。仰山接着又问:“你看我像不像驴?”光涌回答:“您不像驴,可是也不像佛!”仰山接着问他:“既不像驴,又不像佛,那像什么呢?”光涌反问道:“为什么您非要像个什么呢?何况这像驴和像佛又有什么区别呢?至于像什么,随便想好了。”仰山禅师听到这里,吃了一惊。这光涌还真是不简单,他虽然不是出家之人,却对禅理悟得如此深透。仰山常常用这个话题去考验别人,被考者不是执着佛相,就是执着世相,或者执着于一个“空”字。像光涌这样无所执着,无所顾虑,不为世俗观念所羁绊的,还是第一人。仰山禅师不得不对光涌刮目相看。他不禁赞叹道:“我用这个问题来考问别人,十几年来没有一个人的回答能够让我满意,只有你的回答最为完美。你很了不起,我愿意收你为我的真传弟子,把我几十年的修行正果传授与你。”光涌点头答应了,从此他在仰山门下一心修身禅定,最终成佛。佛与驴都是世俗人眼中的事物,真正成佛之人并不认为自己是佛,在他们的眼中佛与驴是没有差别的。这就是所谓大悟的境界。凡人做事总是脱不了俗,那又能如何获得大悟呢?四威仪内不曾亏,今古初无间断时。地狱天堂无变异,春回杨柳绿如丝。——唐·香严智闲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谈佛说禅悟人生~ 善恶有无之间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他人的修行之法 不一定适合你

    西堂智藏,马祖道一禅师的著名弟子。智藏住持西堂后,有一俗士问智藏和尚道:“有天堂和地狱吗?”那人的许多问题,智藏和尚一律回答说有。那人不以为然,不屑地说道:“和尚,这么说恐怕不对吧?”“难道你有不同的看法吗?”智藏和尚很感兴趣的样子。智藏和尚突然话题一转,问道:“你有妻子吗?”智藏和尚趁机开示:“我说有与径山和尚说无是一样的!”

  2. 佛语悟禅性

    药山禅师有两个弟子,一个叫云严,一个叫道吾。“定慧禅师说一切都是无。”王田精于医术,但仍有不少病人去世,因此每天都惧怕死亡的阴影。在僧人的提示下,王田前去参访南隐禅师。仰山禅师听到这里,吃了一惊。光涌点头答应了,从此他在仰山门下一心修身禅定,最终成佛。佛与驴都是世俗人眼中的事物,真正成佛之人并不认为自己是佛,在他们的眼中佛与驴是没有差别的。

  3. 并州太原尼智藏画地藏感应记

    并州太原尼智藏画地藏感应记宋太原尼智藏,特事地藏菩萨,欣求西方净土。舍钱二百文,画阿弥陀像,左右胁士,地藏、观音二体。安置房舍,信心礼供。太平兴国五年庚辰,大风吹破人屋,尼之屋舍,同坏毕。心生忧恼,祈念地藏菩萨,瞻仰虚空,遥见一物,飘飖在虚空,数数放光如电。七年二月二十三日,语朋友曰:「地藏菩萨导吾于净土,明日决定往生。」烧香散花,唱三尊名号,各一百八遍,端坐向西,合掌而逝。

  4. 王田私属

    王田私属,中国汉代王莽改制时以诏令形式规定的对全国耕地和奴婢所加的名称。新莽代汉,托古改制,于始建国元年(公元9)下诏,宣布将天下田改名曰王田,奴婢曰私属,都不准买卖。新莽的这一措施,五均六筦意在缓和土地兼并和防止农民奴隶化。新莽只好在始建国四年下令买卖土地、奴婢不再治罪,承认了这项改革尝试的失败。地皇三年新莽崩溃前夕,最后废除了关于王田、私属的法令。

  5. 善恶有无之间

    善恶有无之间禅的世界是要我们超出是非、善恶、有无、好坏、枯荣等等相对的世界;禅的世界是要我们在生死之外,找寻另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恶的拳头可以变成善的,可见善恶本身没有自性,事实上拳头本身无所谓善恶,这一切只不过是我们对万法的一种差别与执着。对于他们来说,有还是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行事与做人。王田精于医术,但仍有不少病人去世,因此每天都惧怕死亡的阴影。四威仪内不曾亏,今古初无间断时。

  6. 有无妙说

    对于一个悟道人的来说,说有说无,都没有障碍,因为他已超越有无,说有说无,只应机而说,没有丝毫执著。再说,天堂和地狱在宗教情操上说是有;佛理来说是心缘相;在佛本体上说是无说。唯有超越宗教情操和佛理,才能进入本体的真空、妙有。这话一说,肃宗顿时无话可说,接不上腔。光涌的回答,举重若轻、无名无形,正是那个不可言说、譬喻的究竟。

  7. 西堂智藏

    西堂智藏,马祖道一禅师的著名弟子。智藏住持西堂后,有一俗士问智藏和尚道:“有天堂和地狱吗?”那人的许多问题,智藏和尚一律回答说有。那人不以为然,不屑地说道:“和尚,这么说恐怕不对吧?”“难道你有不同的看法吗?”智藏和尚很感兴趣的样子。智藏和尚突然话题一转,问道:“你有妻子吗?”俗士非常不解,说道:“有啊。”智藏和尚趁机开示:“我说有与径山和尚说无是一样的!”

  8. 有没有

    西堂智藏是马祖道一禅师的著名弟子。智藏住持西堂后,有一俗士问智藏和尚道:“有天堂和地狱吗?”>那人的许多问题,智藏和尚一律回答说有。>那人不以为然,不屑地说道:“和尚,这么说恐怕不对吧?”>“难道你有不同的看法吗?”智藏和尚很感兴趣的样子。>俗士非常不解,说道:“有啊。”>智藏和尚又问道:“径山和尚有妻子吗?”

  9. 谈佛说禅悟人生~ 善恶有无之间

    恶的拳头可以变成善的,可见善恶本身没有自性,事实上拳头本身无所谓善恶,这一切只不过是我们对万法的一种差别与执着。“定慧禅师说一切都是无。”对于他们来说,有还是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行事与做人。四威仪内不曾亏,今古初无间断时。

  10. 有无皆是 - 公案100

    有无皆是有一位居士问西堂智藏禅师:「有无天堂地狱?有无佛法僧宝?……」不论他问什么,西堂皆答有。如果不相信有天堂地狱的因果观念,便不是佛教徒了。因此,若没有佛法僧三宝,就不是正信的佛教。已经彻悟已得解脱的人,可以说一切皆无,一切皆空。

随机推荐

  1. 抗癌治疗中,让人又爱又恨的糖皮质激素

    人体的肾上腺会分泌多种激素,糖皮质激素是其中的一大类。作为必需的调节因子,糖皮质激素在人体内对糖、蛋白质、脂肪和水及电解质的代谢都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包括...、甲...、氢化可的松、...等多种,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抑制免疫功能等多种作用,被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2. 饭前的这种「 ”卫生习惯”,反而让你吃下更多细菌!真的别再做了

    说到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注意卫生问题,想必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尤其是在吃饭的时候,那就更要注意了,毕竟「”病从口入”嘛。小薇平时在跟朋友在外就餐的时候,就发现大家在上菜前都有个必做的「”开饭仪式"——烫碗筷。一定要让服务员端一盆热水上桌,将杯、碗、筷子、碟子全数烫一遍,不烫洗一下就仿佛这个饭局不够完整。但是,「”用热水烫碗筷”这个大家习以为常的卫生习惯真的有用吗?真相可能出乎你的意料喔~开水烫

  3. 在日本国语教科书中,鲁迅 是唯一的非日籍亚洲作家

    「”对于日本人来说,孔子和鲁迅先生是中国文明与文化的代表。一个日本人,他可能不了解中国的文学、历史和哲学,可是,他却知道孔子和鲁迅的名字,他们常常饶有趣味地阅读孔子和鲁迅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他们懂得了中国文明与文化的意义”。这是日本当代最具权威的中国学家之一吉川幸次郎说的,把孔子和鲁迅相提并论,可见鲁迅对日本的影响之大。加藤嘉一也说过,在日本人的脑子里,最有名的三位中国人物。一个是孔子,二鲁迅,

  4. 圣恩寺埭

    圣恩寺埭季市镇石榴村有个圣恩寺埭。那辰光,和尚庙位于水网地区,百姓常以舟代步,有几座木桥是用树棍搭成,摇摇晃晃,破破烂烂。知县来到和尚庙附近查看灾情,听到这个舍己救人的事迹后,立即具文上报,送往京城。宰相接下圣旨,怎敢怠慢,立即传达。方丈不忘皇恩,取“圣旨”“恩泽”之意,改“和尚庙”为“圣恩寺”。知县特地书写了《圣恩寺》匾额,红底金字,庄重严肃,悬挂正殿。此寺,毁于民国初期,但埭名一直传至今日。

  5. 《认识因果》第一章 生命无常

    第一章生命无常多少人把一生的时间和全部心血用于追求荣华富贵,然而,却往往不尽人意,即使获得一点成就,不期而至的洪水烈火、强盗贪官、不肖子孙、无情死神等,随时都可能将辛苦经营的一切一扫而光,我们是否曾经思索过:是谁在主宰我们的财富、地位、健康?因为我们的本能欲望是要活着,而死亡终将结束我们所熟悉的一切,死亡到来时,我们将被投入一无所知的深渊里。

  6. 梦见地府梦到地府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地府好不好

    老年人梦见去地狱,阴曹地府,阴间,鬼门关,则要多留意身体的变化,健康问题不可掉以轻心。梦见从地狱走出来,不久会接到好消息。梦见自己被赶出阴间地狱,会避免一场人身伤亡事故。老年人梦见阴间地狱,有时是出于对死亡的担。梦见神赐梦到神赐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神赐好不好病人梦见地狱,将会疾病缠身,无比痛苦。已婚男子梦见地狱,事业将会受阻。船员梦见地狱,在海上将会遇到大风浪,但有惊无险。

  7. 尽职的调度员

    早晨7点,日本京都,出租汽车公司刚刚打来第二次...,说他们找不到我的房子。离飞机起飞只剩两个小时了,而到机场的路程就要花一个多小时。这里位于京都北面很远的地方,城市公共汽车一天只有3趟从这儿蹒跚而过。一辆白色的尼桑车从另一方向开近,然后停住了。那个人用十分谦恭的日语,说明他就是今天早上我同他通了3次...的那个调度员。无意中,在第二版我的双眼扫到一篇短文的标题:今早京都出租汽车司机开始...。

  8. 专家:睡姿也可以改善疾病,原来睡觉还有这么多学问

    睡觉我们都很熟悉,我们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这一点,我们慢慢的也接受了这种说法。接着,专家又提出,正确的睡姿可以改善疾病,这是真的吗?往右边侧着睡,不会对心脏造成压迫,相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这个时候就可以起到清除大脑、脊椎以及神经系统中的一些垃圾了。

  9. 二桃杀三士成语故事_成语“二桃杀三士”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拼音】二桃杀三士èrtáoshāsānshì 【释义】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主人公】晏子 【近义词】借刀杀人、二桃三士 【反义词】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齐...

  10. 经期不正常?可以适量进食这些食物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也少者,均称为「”月经过少”,属月经病。月经过少的病因病理有虚有实,虚者多因素体虚弱,大病、久病、失血或饮食劳倦伤牌,或房劳伤肾,而使血海亏虚,经量减少;实者多由瘀血内停,或痰湿壅滞,经脉阻滞,血行不畅,经血减少。典型症状血虚型: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色淡,头晕眼花,心悸无力,面色萎黄、下腹空坠。舌质淡,脉细。肾虚型:经少色淡,腰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