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神医神事:孙思邈

中国古代神医孙思邈。 孙思邈,京兆东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人,我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自幼聪颖好学,七岁读书,日诵千余言;及长,通晓诸子百家之说,尤善谈老子、庄子并兼好佛家经典,被人称为“圣童”。他看到百姓非常贫苦,很多人因缺医少药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去,于是立志学医,扶危济急,救助百姓。他在太白山潜心修道,精研医术,在深山老林中了解到许多中草药的特性,积累了许多药方,撰写了《千金方》行传于世,被后人尊称为“药王”、“真人”。 后周宣帝、静帝请他出仕,后来隋文帝请他做国子博士,他都推辞不受。他常常对亲近的人说:“再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现,那时候我才能帮他救济世人。”到唐太宗即位,下诏延请孙思邈,太宗见他仙风道骨,容颜甚少,感叹道:“所以说,有道之人真是令人尊敬呀!像羡门、广成子这样的神仙原来世上竟是有的,怎么会是虚言呢?”要授他爵位,他坚决推辞不受,只愿修身养道,济助苍生。唐高宗请他做谏议大夫,也未被允。他隐于山林,亲自采制草药,为百姓治病不取分文,救助人不计其数。当时的名士宋之问、孟诜、卢照邻等都以待师长的礼数来尊敬他。 卢照邻曾向他学习修身之道、天文、医术等,是当时著名的“仙宗十友” 之一。他向孙思邈请教:“名医治病,它的道理如何呢?”孙思邈回答说:“善于顺应天道规律的人,必然可以参政于人事;善于对人体了解透彻的人,也必须要以天的道理为依据。天候有四季,有五行,相互更替,犹似轮转。天道之气和顺而为雨;愤怒起来便化为风;凝结而成霜雾;张扬就是虹霓。人也相对应于四肢五脏,昼行夜寝,呼 ... 气,吐故纳新。这就是人身的自然规律。阴阳之道,天人相应,天人相通,人身的阴阳与自然界并没什么差别。人身的阴阳失去常度时,身体表面会出现各种不正常的状态,根本原因却在形体内。天地也是如此,星辰偏离轨道飞行,日月的运行出现错乱,寒暑异常,江河干涸,都是因为偏离天道的规律。良医治病,用药疏导,用针剂拯救;圣人济世,用道德调和,用政事辅助,使一切归于天理正道。所以,人体可以调节,天地有可以消除的灾。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他指出良医:“要以济世救人为怀,不求功名利禄;行事果断,且用心要细;心智要圆活,行为要方正;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孙思邈把医德规范放在从医的首位,指出学医的动机要纯正,必须具备“人命至重”和“志存救济”的高尚医德。提出“大医精诚”:“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研茧,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他还写道:“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因此把自己的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宇。他本人也是以德修身,以身作则,他将常见的疾病药方,刻在石碑上,立在住所路旁,让人自己照方治疗,不取分文。 孙思邈善参天地与人质的同一性,提出做人要以修身、养德为第一要旨。他的学生向他请教修身养性之要,他回答说:“天有盈虚,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济也。故养性必先知自慎也。慎以畏为本,故士无畏则简仁义,农无畏则堕稼穑,工无畏则慢规矩,商无畏则货不殖,子无畏则忘孝,父无畏则废慈,臣无畏则勋不立,君无畏则乱不治。是以太上畏道、畏天,其次畏物,其次畏人,其次畏身。”孙思邈认为做人要恪守天道,修德积善。广积善德、心地善良,福泽自然长久,必然身心健康、长寿;性既为善,内外百病皆不生。如果心性不善,即使吃灵丹妙药,也不得长寿;如果违背天理行事,什么药也无济于事。所以做人最重要的是修德。 唐代魏征等人受命编修齐、梁、周、隋等五代史,恐怕有遗漏,多次向孙思邈请教。他用口传授,就象亲眼所见一样,人们都感到很奇异。东台侍郎孙处约,曾经带着五个儿子孙侹、孙儆、孙俊、孙侑、孙佺去拜见孙思邈。孙思邈说:“孙俊应当首先显贵;孙侑应当显达得较晚;孙侹的地位最高,灾祸出在执掌兵权上。”后来都象他说的一样应验了。太子詹事卢齐卿,小时候向孙思邈请教人伦的事情,孙思邈说:“五十年后,你的官职可达一方诸侯之长,我的孙子会成为你的部下,你应当自律自重才是。”卢齐卿后来做了徐州刺史,孙思邈的孙子孙溥,果然是徐州萧县的县令。他当初对卢齐卿说这话的时候,孙溥尚未出生,而他已预先知道了孙溥的事情。孙思邈通晓古今,一生好道修道,善于推算天文历法,很多事先知先觉,在他身上发生了许多神奇的事情。 唐太宗赞孙思邈“凿开径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合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他的修炼故事和善行一直流传至今。其实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中,遵循天理,坚守道德,都是人们应时时记取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神医神事:孙思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郑州具茨山下,一代药王在此隐居悬壶济世,竟然被 ... 召见入宫

    新密市来集镇李堂村西不远处,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古代建筑群,内祀药王孙思邈,庙称药王庙。建庙缘由,碑记无载,种种传说,给人以玄幻迷离之感。根据反映其事迹的各种记述对比来看,我认为,141岁更为确凿。也就是说他生于南北朝,卒于唐朝初年。我们在此也采取这一说法。

  2. 药王孙思邈祖师的修道故事!

    壹孙思邈是古雍州华原人。七岁上学,每天能诵读一千多字。二十岁左右时,他喜欢谈论庄、老及百家学说。

  3. 孙思邈:精气神不可损也,损之则伤生。精充气足神旺乃人身三宝!

    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就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但精、气、神三者作为一个组合系统出现,是在道教的开教经典《太平经》中。《太平经》认为,精、气、神三者彼此协调,有机地联系起来,人才能长寿。三气共一,为神根也,一为精,一为神,一为气。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相与共为一道。故神者乘气而行,精者居其中也。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

  4. 起源于先秦,流行于魏晋,衰微于唐,五石散从药物到毒品的演变

    (首先要强调一点,本文是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五石散(寒食散),属于历史领域而非健康专题。

  5. 唐代著名药王孙思邈去世

    孙思邈,出生于西魏时代,孙思邈是个百岁老人。(孙思邈的年龄现今有六种说法:最小的101岁,第二种说法是120岁,第三种说法是131岁,第四种说法是141岁,第五种说法是165岁,甚至还有168岁的说法。)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网络配图孙思邈他从小勤奋好学,7岁时读书,就能“日诵千言”。皇帝还想授予他爵位,但仍是被孙思邈拒绝了。

  6. 揭秘:一代千古药王孙思邈的传奇神话故事

    孙思邈崇尚养生,并身体力行。孙思邈听罢认为这个产妇可能还有救。从此,孙思邈能起死回生的声名传遍四方,被称为“活神仙”。片刻之间,孙思邈就诊完了皇后的脉。原来,孙思邈施展了神通,仅依靠着一根细线的传动,就能轻易地诊断人体脉搏的跳动。魏征只得请来孙思邈为他诊治。孙思邈见唐太宗面无病容,腹中并无异物。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深夜,孙思邈修筑在高山悬崖下的茅屋木门被人敲响。

  7. 孙思邈

    孙思邈主要著作为《备急千金要方》30卷和《千金翼方》30卷。孙思邈活了142岁,是中国历史上罕见之长寿者。孙思邈一生不慕名利,坚持研究医药学,一心一意在民间治病,这是他在事业上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孙思邈全心全意为人治病,很重视研究常见病和多发病。孙思邈非常重视预防疾病,讲求预防为先的观点。孙思邈具有高尚的医德,一切以治病救人为先。

  8. 药王孙思邈救龙的故事

    一月多时间过去了,孙思邈再度出门,碰见一位穿白衣的少年,带着许多随从和马匹。孙思邈救的人多,也不记在心上,听到此话也不当什么回事。那少年再次恳切拜谢邀请,思邈只好上了他准备好的马,和他并驾齐行。龙王请来宾客僚属,排下酒席,奏起音乐,宴请孙思邈。孙思邈修道有成,医业又精,救人无数,所以被百姓尊为药王。在他家乡耀县,人们立庙纪念他,那庙所在的山就被称为药王山,周围民众至今仍流传着药王和龙王相交的故事。

  9. “药王”孙思邈和龙的传奇故事

    记得第一站的药王山,到登上药王大殿时,我们已经听说了很多传奇故事。药王大殿内供奉着自然是药王孙思邈,两边站班的,一如既往的是尉迟敬德和海龙王,神态威武庄重。从此,人们为了纪念药王孙思邈,每年二月二药王山,上山赴会朝庙,烧香吊表。太玄古洞还原样保存着,药王与龙的传说也流传下来。

  10. 第十一洞天宝鸡太白山的故事

    太白山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的秦岭主峰太白山,历史悠久,是一座宗教名山。据《云笈七签》卷二十七记载,太白山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十一洞天,山上有按道教神仙谱系建立起来的庙宇建筑群。姜子牙于山顶拔仙台封神后,太白山就成了道教的天下。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

随机推荐

  1. 袅袅娉娉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niǎoniǎopíngpíng【解释】袅袅:柔美貌;娉娉: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之一本第三折:“等待那齐齐整整,袅袅婷婷,姐姐莺莺。”【例子】不一时,只见众夫人多打扮得鲜妍妩媚,袅袅娉娉,齐走进轩来。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十回【相关】百度“袅袅娉娉”

  2. 蜀汉大将军姜维没斗过太监黄皓,为何屯兵沓中而非汉中?

    蜀汉末年,大将军姜维在与大太监黄皓的斗争中败下阵来,为求自保,姜维率军去了一个叫沓中的地方。蜀汉地盘那么大,姜维偏偏选择在沓中避祸?但魏国大将邓艾岂能让姜维得逞,很快就把蜀军打退。沓中的大致位置,在现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附近。拿舟曲县来说,舟曲的海拔非常高,最高处约4500米,最低也有一千多米。因为被高山环绕,舟曲的气温堪称是冬暖夏凉,被称为陇上桃花源,非常适宜居住。

  3. 蒋介石自诩“中国拿破仑”却称谁是 ... 第一猛将

    海内外一片震动,吓得蒋介石急令核查...是谁指挥这一场战斗。战后,陈毅见到张爱萍,笑着说:“当初毛主席给你30万大军,你说指挥不了,你看看如今,那个自称‘中国拿破仑’的蒋介石一听你的名字,就心惊肉跳的!说你是...第一猛将!”张爱萍哈哈大笑:“我是...第一猛将,那你们是什么将?蒋介石尽是胡说!”

  4. 孕妇梦见蛇长脚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蛇长脚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蛇长脚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他堪比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但汉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

    汉武帝始终把东方朔当俳优看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意思是说东方朔具有大智慧,后世的贤人都比不上,那么东方朔具有如此的大智慧,为何在汉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在汉武帝执政期间始终不得重用呢?

  6. 国家名酒真伪鉴别的一般 ...

    看瓶形国家名酒除所用的瓶子用料考究、...精致外,有许多名酒都采用独特的瓶型。查瓶盖国家名酒的瓶盖大都使用金属防盗盖,并且瓶盖的材质优良,...精湛,形状一致,一扭即断。例如茅台酒的防伪图案有“飞上”和“五角星”两种,均采用激光全息防伪标志,从不同角度看,会呈现不同的色彩,而且只能使用一次,开启后就不能复原再用。注意用真品上的防伪标志与待鉴品对照比较,就可鉴别真伪。

  7. 北齐萧贵妃 历史上北齐皇帝孝昭帝萧贵妃是谁?

    孝昭帝高演共有四个妃子,而在历史上的萧贵妃箫唤云这一角色并不存在。高演和她恩爱,560年,孝昭帝即位,十一月被立为皇后。武成帝继位后,将其降居顺成宫,称为顺成皇后。>嫔桑氏,孝昭帝的妃子,为其生下长子襄城王高亮。贵妃箫唤云本是梁国公主,自幼被送往北齐皇室收养,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8. 普济寺与石勒皇帝

    由于寺院佛历长,考古价值大,目前正准备复修披新,将成为武乡第一座佛教道场。

  9. 谨言慎行莫邪淫

    谨言慎行莫邪淫>笔者认识的一位大学教授。笔者开始观察他,留意他的言行举止,发现他一见到面貌姣好身材凹凸的女生就会两眼放光,总喜欢在课堂上说一些让女生不舒服的成人话题,很是露骨“咸湿”。一段时间以后,他过去那种放肆不羁的言语方式逐渐收敛,女学员们对他的反感也日益淡化。至少在笔者所见所闻的范围内如此。

  10. 莫予毒也是什么意思?

    【拼音】mòyùdúyě【解释】再也没有人威胁、危害我了。表示目空一切,认为谁也不能伤害我。【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例子】无论他们如何得势,如何兴高采烈,以为天下“莫予毒也”,然而他们的命运是最后一定要受到全国人民的制裁的。(...《反对投降活动》【近义词】目空一切【相关】百度“莫予毒也”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