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在哪里

  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脍炙人口,历来受人称道。但诗中的“杏花村”在何处却众说纷纭,或说在山西的汾阳,或说在湖北黄州,或说在安徽的贵池。那么,杜牧的《清明》所指杏花村究竟是现今何处呢?

  第一种说法是:今山西汾阳市杏花村。早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代,这里的杏花村酒已闻名全国。而且,历代的杏花村都以酿酒、酒文化闻名。盛唐时,这里以“杏花村里酒如泉”、“处处街头揭翠帘”成为酒文化的古都。历史上,我国著名文人、学者李白、杜甫、宋延清、顾炎武、傅山、巴金、郭沫若等都赋诗赞誉。李自成进北京路经杏花村,停留三日,留下“尽善尽美”的题匾,杏花村曾一度更名“尽善村”。

  虽然有人认为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描述的是江南的春景,但在唐代山西的春天恰恰也是春雨纷纷,雨水充足。其实,唐诗中描写山西及北方春天的诗句甚多,唐代著名才女鱼玄机在《寄刘尚书》一诗中说:“汾川三月雨,晋水百花春。”独孤良在《清明宴游》中云:“细雨莺飞重,春风酒酝迟。”姚合有诗:“代马龙相杂,汾河海暗连”、“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但是山西汾阳说却有一点争议,那就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发现杜牧涉足汾阳的文献记载。但杜牧有《并州道中》一诗,有研究者便认为杜牧曾到过太原,因唐时并州州府所在地就是今天的太原,而从太原到汾阳不过一百五十华里,因而推断出杜牧可能经太原往汾阳品酒。

  第二种说法是湖北黄州(古齐安)的麻城县古镇歧亭之旁。歧亭处于洛阳至黄州的要道上,是南朝以来的古城,古镇歧亭历来是政治、经济、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现在,仍扼守汉麻公路,处于麻城、新洲(原属黄冈)、黄陂、红安四县交界处。《黄州府志》还载:杏花村在歧亭镇北五里处。因是交通要道,杜牧过此赋诗,是很自然的事情。

  杜牧是否到过这里呢?有诗为证。《题木兰庙》:“弯弓片战作男儿,梦里曾强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指云堆上祝明妃。”这是杜牧任黄州刺史时登木兰山(当时属齐安郡,今为湖北黄陂县)为木兰庙所题的诗。杜牧从黄州到木兰山,必定经过杏花村。杜牧清明而遇雨,想借酒消忧解乏,正是这里,宋代苏轼谪迁黄州,也曾路过这里,与隐居在杏花村的旧友陈季常邂逅。

  而对于杏花村的“酒家”,这里流传的民谚云:“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村头有美酒,店里有美人。”据《麻城县志前编》(卷之三)载,这里的酒是与众不同的“水酒”(又名“黄酒”),“纯以糯米酿者,其曲内无血肉品,故酒味最醇。漉净余滓,入瓷瓮固封贮之,经年色黄,味尤美”。这种酿酒方法流传至今,是麻城特有美酒。据《复斋漫录》记载,就在杜牧到杏花村之后的两三年左右,宋代词人谢无逸也路过这里,并于杏花村驿壁上题《江城子》一首:“杏花村里酒旗风,烟重重,水溶溶,野渡舟横,杨柳阴浓……”

  第三种说法是安徽贵池杏花村,有学者认为山西汾阳属于华北,而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算是江南多雨的现象,不是黄河以北地区的气候。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自春季开始,北半球白昼渐长,南方暖气团逐渐北移,在阳历四月清明前后,正好移至大陆的江南地带,与北方冷气团交会,造成这一时段的蒙蒙春雨。但在北方,清明时节仍为干冷的天气,不会有“雨纷纷”的情形。

  不仅如此,贵池的杏花村还得到了大量文献古籍的印证。《江南通志》(1829年)、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的两部《池州府志》和清道光年间、光绪年间两部《贵池县志》,以及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刻本《杏花村志》、1915年《杏花村续志》都从不同角度认定:杜牧《清明》诗吟的就是贵池西郊之杏花村。

  至于杜牧是否曾到此一游呢?据《江南通志》记唐武宗会昌四年,牛李党争正烈,杜牧也身受其害,从黄州调任池州刺史,仕途不尽如人意。以他的个性,公余之暇,到城外的野店喝上几杯,借酒浇愁,是必然的事情。

  各地关于“杏花村”地望之争,愈演愈烈,也许牧诗中“牧童”所指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而只是“牧童”所指的那个杏花深处的村庄而已。

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在哪里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将错就错,误当赤壁又何妨?苏轼转而想到了曹操,想到了周瑜,想到了他们之间发生的那场大战,于是借题发挥,即兴填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好在苏轼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一位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他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 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 王安石一首诗道破玄机

    前几天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赞美「”项羽”的诗词有哪些?至于是不是赞美项羽的诗词没什么稀奇,不过看到古人翻来覆去的写项羽该不该渡不渡江倒是挺有意思。有人赞扬项羽有气节宁死不渡江,又有人说项羽你傻呀为什么不渡江。还有人说,你以为项羽真傻呀,他其实什么都想到了,所以不能渡江。古人的咏史诗经常为了博眼球而作翻案文章,不同的诗人吟咏历史人物时,常常写出不同角度的历史观,读一读也挺有意思。一、李清照的赞扬:生当

  3. 「 ”小李杜”中的杜牧为何对前辈诗人白居易耿耿于怀?

    杜牧是晚唐时期诗人的杰出代表,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而我们大诗人白居易呢,与他们都有点渊源,其中有点蹊跷的是,白居易很欣赏后生李商隐,甚至有来生给李商隐做「”儿子”的荒唐之念。而作为晚辈的杜牧一直对白居易耿耿于怀,难道是为了白居易在自己和李商隐之间厚此薄彼吗?这其中有什么隐情呢?01白居易曾作诗讽刺杜牧的爷爷杜佑说起杜佑,那可是中唐时期朝廷的大腕级人物,为大唐帝国的延续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同时一

  4. 苏东坡交往最多的河南小伙伴是他?

    苏东坡的一生既辉煌恣肆,又坎坷波折。综观苏东坡的一生,有书面记载的交往次数最多的小伙伴前五名依次是王巩、秦观、释道潜、黄庭坚和张方平。这位张方平便是和苏东坡关系最为密切的河南小伙伴儿,来自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1034年,27岁的他参加公务员遴选,授官昆山知县。其次,这次会面拉近了张方平与苏洵父子三人的私人关系。见义勇为救苏轼的张方平1079年四月,苏轼由徐州市长调任湖州市长。

  5. 李白、杜甫、李贺、杜牧,唐朝四大诗人之间的亲戚关系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混唐诗的人,绕不过两个姓氏,「”李”和「”杜”前有「”大李杜”,李白和杜甫后有「”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李白,李商隐,李贺三人则组成了一个新IP,「”诗中三李”。这五个人站在一起,基本上就是语文课本背诵科目的半壁江山了。我们都知道这五个人牛逼,却不知道李白、杜甫、李贺、杜牧,4人之间存在着八个杆子打不着的亲戚关系。杜甫和杜牧的远祖为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周,杜周的后人在魏晋时

  6. 苏轼与王安石,是政见之争,还是个人恩怨?

    苏轼北宋神宗在位十八年,年轻的神宗皇帝有感于国家的积贫积弱,锐意改革,大胆起用了曾上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的王安石,王安石先后担任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副宰相和宰相,手中有了大权,大力推行新法,意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新法的推行引起了很大争议,朝中大臣分为改革派和保守派,斗争激烈。

  7. 苏轼虽然是个天才与全才,但是「 ”江湖老大”也不是这么好当的

    文坛领袖他是北宋的文坛领袖,诗词书画,无不独领...。

  8. 杜牧、李清照、王安石,三位大诗人笔下,不同视角下的项羽之死

    杜牧的《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一个是七言绝句,一个是五言绝句,同样的言简意赅,同样的通俗易懂,不同的是,他们对项羽乌江自刎持有截然相反的态度。杜牧对项羽乌江自刎的态度,除了深深的惋惜,最主要的则是批评。在杜牧看来,项羽的人生是失败的,败在了狂妄自大,败在了不懂得忍辱负重,更败在了死要面子活受罪。而李清照则与杜牧持完全相反的看法。

  9. 苏轼为自画像题诗,其中一句彰显其人格伟大,实在与众不同

    苏轼一生不知为多少画作题了诗,以至于当时有几个画家,作品画好后,从来不题字,就留在那里等苏轼题诗后再落款。苏轼呢,也是乐此不疲。但是,苏轼为自己的自画像题诗,只有一次。一首小诗,彰显了苏轼人格的伟大,确实跟一般人不一样。

  10. 嚣张的杜牧见高僧不认识自己,无奈下写此诗,最后7字回味无穷

    如果要列举出唐代,不,是古代两位水平最高的杜姓诗人,会是哪两位?第一当然要推杜甫,第二恐怕也无甚悬念,可推杜牧。

随机推荐

  1. 羊年祝福语:三阳开泰

    1、给你的问候绝对真材实料,送你的祝福绝对货真价实,我的短信卖场:物超所值,质量上乘。

  2. 古代人真的一辈子都不剪头发吗?

    古语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这话大意是:我们身体的毛发、皮肤都是父母给予的,不能轻易损伤和毁弃,这是最基本的孝道。发型而我们大多数人对古代人不剪头发的认知也正是来源于这句话,但事实是否真的就是这样呢?设想一下,如果大家都不修剪毛发,那岂不人人都跟长毛鬼儿似得,更何况男人的胡须如果不及时修剪,可能就会长的像一团乱麻,遮盖了大半张脸,连睡觉、吃饭都会成为

  3. 海派翘楚 谁领 ... (续)——赵之谦、吴让

    海派翘楚谁领...(续)——赵之谦、吴让《海派翘楚谁领...—赵之谦、吴让之“海派”考略》一稿,我从起意到脱稿,花了好几年时间。敢于冲击正统派的陋习,风格接近崇尚汉印、皖派的吴让之。吴昌硕,作为“海派”诗文、书画、篆刻全面发展的主帅,对后起之秀,如此谦逊,实属准能可贵。此文所指“海派”以吴熙载(吴让之)为首,末提及赵之谦,与拙著《海派翘楚谁领...——赵之谦、吴让之“海派”考略》一文的浅见不谋而合。

  4. 指斥乘舆什么意思 | 历史新知网

    指斥乘舆什么意思?指斥zhǐchì1.指责;斥责2.直呼其名乘舆shèngyú古代特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泛指皇帝用的器物,亦借指帝王指斥乘舆,大概和指桑...槐的意思差不多.比喻表面上...君王的车子,,实际上...是君王.人主以天下为家,乘舆巡幸,不敢指斥尊号--唐律疏议一我国古代“乘舆、车驾”是谁的别称?

  5. 嫁女巧对上花轿

    取女成娶,娶取淑女;生男为甥,甥生才男。有一天,陈家颜准备了几样好菜,与贾先生在院中对饮,二人性格相投,说说笑笑十分快活。一联对完,二人同时举杯哈哈大笑。>不久,陈家颜的女儿出嫁。当地风俗,迎亲之时要写起轿联,男方写上联,女家对下联,女方若不能对就很丢脸面。那一天,男方送来的上联是:>取女成娶,娶取淑女;>陈家颜一看上联傻了眼,只得来请贾先生帮忙。

  6. 廉洁文化名言警句

    100、廉政相伴,一生无憾。102、为官不忘勤廉政,造福百姓济苍生。103、廉贪一念间,荣辱两世界。105、廉洁是阳光道,腐败是独木桥。116、莲因洁而尊,官因廉而正。118、大事小事秉公办事,大节小节守廉为节。127、警示教育常抓不懈,廉政监督匹夫有责。128、廉洁是福根,自律是福芽。133、钱色两把利剑,廉洁一双盾牌。141、行船不端风浪毁之;为官不廉百姓弃之。160、腐败是祸事前兆,勤廉是幸福源泉。

  7. 梦境解析:梦见身体的某些部位预示著什么 -周公解梦

    但知道梦境真实代表意义的其实不多,即便翻阅下周公解梦,其实心里面也知道,周公毕竟是周朝时代的人物,很多论断已经完全不靠谱。透析梦境本身,了解背后真实,解梦网为大家整理出一部分梦境,详情请看,梦境解析:梦见身体的某些部位预示著什么。梦见多指的手,表示会有贵客登门。梦见搬家有什么含义-周公解梦

  8. 【新年祝福语】最甜蜜的新年祝福语

    祝你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绵绵爱意与关怀,浓浓情意与祝福。

  9. 超轻型飞机进行环球飞行

    1986年12月23日,仅用一次性装油的实验飞机“旅行者”号完成了历史性的环球飞行之后,安全降落在加利福尼亚。这次25012英里的旅行用9天零3分44秒,创造了中途不加燃料长途飞行和机上两名乘员耐力的纪录。在降落前7小时,出现最危险的情况。“旅行者”号载了5倍于自身重量的燃料。人们期待这次飞行将导致更多的高效燃料的飞行。

  10. 梦见车祸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自己坐的火车出了车祸,暗示生活中稳定的朋友圈,亲戚中,可能会有人发生意外,或受到伤害,也揭示梦者平时对意外事件非常关心。已婚女人梦见自己出了车祸,有可能暗示丈夫将遇到意外,或自己被丈夫抛弃。梦见父亲出车祸,意味着父亲身体会很健康。梦见汽车坏了是什么是意思–周公解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