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980年,在江苏扬州邗江甘泉公社,考古专家挖出一座汉墓。

1980年,在江苏扬州邗江甘泉公社,考古专家挖出一座汉墓。由于古墓曾经被盗,内部堆满了碎砖、杂土和陶瓦片,于是考古专家就将这些「 ”杂物”堆在考古工地四周。 1981年,村民陶秀华在取土铺路时,在这些「 ”杂物”堆中,无意之中发现了一枚黄金印章。由于陶秀华丈夫在考古队做过民工,觉得此物不凡,于是就来到南京博物馆鉴定,结果这么一鉴定却鉴定出一枚罕见的国宝。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枚金印公布之后,在日本引起的震动甚至超过了国内,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在甘泉二号汉墓中,出土了一件雁足铜灯,底盘周缘铸有「 ”山阳邸铜雁足长镫建武廿八年造比十二”的铭文。 根据史书记载,东汉刘秀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刘荆被封为山阳公;建武十七年,进爵为山阳王。因此,专家确认甘泉二号汉墓的主人是刘荆,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第九子,母亲是女神阴丽华。 光武帝去世之后,汉明帝刘庄继位。令人无语的是,刘荆却很不安分,一直策划造反,计谋低劣的让人想笑,而哥哥刘庄一直赦免他。 刘荆先是冒充大鸿胪郭况,写信给废太子东海王刘疆,劝其举兵以取天下。结果,刘疆将送信之人押到京城,交给了汉明帝。很快,刘荆阴谋就真相大白,但刘庄考虑刘荆是亲弟弟,于是就赦免了他,打发他回到河南的王宫。 公元58年,西羌叛乱,刘荆又想趁机谋反,不料消息又走漏了,于是汉明帝就将他改封为广陵王,封地就在江苏扬州一带。后来,刘荆又三番五次策划谋反,每次都泄露消息,最终因为安排巫师运用巫术诅咒汉明帝,深知罪不容赦,于是以广陵王的身份 ... 。 由于村民陶秀华发现的金印上,印面阴刻篆书就是「 ”广陵王玺”四字,因此专家确认,这一枚东汉广陵王玺金印,就是遗失自甘泉二号汉墓,主人就是刘荆。 广陵王玺是由高 ... 黄金浇铸而成,精巧玲珑,阴刻篆书「 ”广陵王玺”四字的印面只有2.3厘米见方,印台上趴着一只憨态可掬的小乌龟,「 ”身高”2厘米,身上錾着六角形的龟背纹和圈形的鱼子纹。 那么,东汉广陵王玺金印到底有何特别之处呢? 一,这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枚汉代刘姓诸侯王的印玺。汉朝刘姓诸侯王虽多,但发现的印玺却仅此一枚。 二,通过印玺材料、尺寸、重量、花纹、雕法和字体等,为研究汉朝王室印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尤其通过这一印玺,可以验证日本一件国宝的真伪。 1784年,在日本福冈东郊志贺岛,一个农民修整水田沟渠时,发现一枚方形金印,上面是缀雕蛇钮,印面阴刻篆文「 ”汉委奴国王”五字。 然而,对于这一枚金印的真伪,日本一直争论不休:一是公元57年,倭奴国遣使从 ... 来华,《汉书》记载「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拜见光武帝刘秀,光武帝赐予印绶,金印可能就是其中一件物品;二是私印之说,认为是委奴国王私自铸造的金印,甚至可能是1600年之后私刻的。 从1784年到1981年,将近200年时间内,日本为此争论不休,然而东汉广陵王玺金印的出现,解开了这一历史悬案。 原因很简单,「 ”广陵王玺”与「 ”汉委奴国王”只相隔1年,且两者之间的尺寸、重量、花纹、雕法和字体上高度一致,因此可以确认「 ”汉委奴国王”印是真的。 另外,委奴国只是当时日本北九州地区政权林立中的一个邦,另外还有狗奴国等。由于汉朝强大,委奴国有了这颗金印,就等于得到汉朝的承认,「 ”委奴国王”就可以号令或讨伐其他部落,称霸九州。 然而,确认「 ”汉委奴国王”是真的,但对日本而言并非光宗耀祖之事,比如「 ”汉委奴”这三个字就不是褒义,那么为何会在日本引起的震动甚至超过国内?其实,不能用今天眼光来看,1981年时中日关系比较融洽,日本看重中国这个大市场,所以「 ”汉委奴国王”之印的存在,说明中日友好历史源远流长,非常利于两国经贸往来。
本文标签:刘荆汉朝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