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华浩浩五千年,无数圣人先贤、名士豪杰,为我们留下了诸多或慷慨豪迈或智慧深沉的豪言精语,他们以及他们发自肺腑的话,是中国和中国人的精神命脉与道统所在。尤其是下面10句,可谓最能代表中国精神,与中华民族的气象。

  沧桑数千年,自古至于今,这些话有些人做到了,有些人没做到。因为做到了,所以中国精神不死;假如做不到,那正是我们的方向。

  一、中国气概:人如果犯我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书·陈汤传》)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强势的话语,并非 *** 故作大言、虚张声势,背后本来有事实支撑。在司马光《稽古录》这部惜墨如金的《资治通鉴》简编本中,除天象天灾之外,国政几乎从略,但司马光却以大量的文字记载了汉武帝时代「虽远必诛」的事实。

  回首历史,我们并非是虚幻地陶醉于祖上的强盛,也并非为征伐厮杀唱赞歌,只是想证明,在汉朝强盛之时,「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确是被践行的事实。虽远必诛的前提是被犯,属于自卫反击。所以,汉武帝的多数征伐还是师出有名。国力强盛,则是底气。

  「兵者,不详之器」。战争对交战双方都造成大量牺牲,这是人类的悲哀。不过,当国家间尚存利益、理念的纠纷,人类还不尽是谦谦君子之时,文虽可以化人,但保障依旧还需要。

  二、中国品格:法乎天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古人以为,在社会生活中,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应该学习和效法自然界生生不息、日新月异的精神,在人生的过程中,自力更生、发奋图强、不断前进、勇于拼搏。「自强不息」代表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要求不断地有新的成就。人的一生,只有在这种新的追求中,才能更有意义,才能创造出幸福和安乐。

  「自强不息」是—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生追求的境界,是对人生意义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个人只有对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才能始终如—地坚持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厚德载物」是一种深厚的修养和处世原则。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载育万物、生长刀物。在做人与处世上,心胸开阔、意志高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深刻认识和应对方法。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时间的考验和兴衰变化,而一直能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保持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是同这种深刻认识分不开的。

  三、中国操守:穷达不堕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不发达的时候,做好自个就好了,做一个本分人,使自个的修养素质得到提高,尽力而为。发达了,就要广施善事,为社会多出一份力,多做好事。孟子的话,道出了儒家对于实现自我价值的方法:首先要实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再实现个人对于社会的价值。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理想所在。

  三国时的诸葛亮,就是这种操守的绝佳例证。他出山之前隐居南阳、躬耕陇亩,虽不得志,却一直在坚持读书和思考,不断地修养自个,这就是「穷则独善其身」。当时来运转,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打拼一番事业,他又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帮助刘备「三分天下」,并把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这就是「达则兼济天下」。

  而现今的一些低层人,要么得过且过混吃等死,要么变得市侩功利甚至不择手段;现今的一些有钱人,要么花天酒地、吃喝玩乐、玩弄女人并看不起穷苦人,要么出国豪赌、开着豪车横冲直撞。这些人就是没有保住操守。

  四、中国高度:天人合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人的存在和大自然的运作息息相关,万物的变化,只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而已。所以,人应当由自然来观察一切,把生命放入无限的时间、空间中去享受。唯有体认自然的常道,超越一切束缚,才能获得真正的逍遥。

  而要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就要去掉对「我」的执着。因为「我」意味着封闭和排斥,并在外在的推动中不断强化,而越来越狭隘和畸形。

  庄子提倡破除「我执」、顺应自然,这对于我们今天这个生活节奏过快的时代,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我们对金钱和其他物质方面的追求已到了无法自拔的程度,这种价值取向造成的必然是人情冷漠、事事向利益看齐。人与人的关系恶化,学习、事业、家庭的压力,让今天的人们心理压力陡增。

  而破除「我执」、懂得「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道理,以平等心对待他人与自然万物,认识自个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就能提升我们的心灵境界,使我们保持一颗淡泊、宁静的心,不过于在意得失,不在对物的追逐中迷失了本性,做到「风过无声,雁不留影」。

  五、中国格调:本色风流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菜根谭》)

  何谓本色?本色就是平常、本分;何谓风流?(www.lishirenzhi.com)风流就是豪放、潇洒、洒脱、自然。只有大英雄、真名士,才能才敢平常本分、洒脱自然。他们出言吐语、举手投足、处人行事之间不矫揉、无造作,真乃是本地风光。这就是禅的意味、道的内涵。

  唐宋之间的禅师通常自称本色衲子,平平经常、本本分分。你说这太不神秘、太不玄奥、太稀松、太平常,难道亿万众生所梦寐以求的真理真道,就是毫不神奇、不玄妙,如此这般地稀松、平常,无意味、无价值么?对!一切众生原都具此平平经常的东西,动植含灵等众生,无不都具有这个本地风光。

  我们常形容一个人英雄本色,这在历史上有许多,后来儒家出来做官的人,虽做到官至极品,一旦回家以后,仍然是乡巴佬一个。有位历史上的名人,官至极品,当了几十年的宰相,退休以后,穿了一件旧衣服,带了一个佣人,步行出来游玩。真正有高度修养的人是朴实无华的,这就是「复归于朴」的道理。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所谓大英雄,就是本色、平淡,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就是最平凡的,最平凡的也是最了不起的。换句话说: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看起来是笨笨的,事实上也是最笨的;而笨到了极点,就是绝顶聪明。

  六、中国气节:宁折不弯

  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不论穷达生死,直节贯殊途。(南宋·汪莘《水调歌头》)

  人的骨气,是灵魂的骨头。一个人必先有灵魂,然后才大概有骨气。骨气是骨子里的东西,它首先是一种气质、一种人格,然后是一种人格深处的高贵。

  中国第一个有骨气的文人,无疑是庄周。他的出现让中国人开始走向内心深处。时空中从此有了另一类人的灵魂出没,让我们有大概在心灵的高度发现人和世界的另一种存在方式。他以一生在潦倒中的坚守,最终把自个变成了中国文人的一个精神源头,也为更多的人摆脱生命的庸俗找到了一条大概的途径。

  尘世是把双刃剑,可以磨蚀掉人格,也可铸造出人格。入世的文人,也不乏有骨气者,如屈原的正道直行。假如没有庄子,我们从一开始大概就少了一种自由的精神;假如没有屈原,我们从一开始大概就少了一种伟岸的人格。因为庄子,我们有了一个世界之外的世界;因为屈原,我们在世界之内有了一个坚实的底部。从屈原开始,我们就进入了一个崇尚伟大心灵的时代。

  在庄子与屈原之后,中国数千年文人的历史,实际上是这两种人格交替讲述的故事,不管是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方孝孺还是其他有骨气的文人。尤其是被灭十族的方孝孺。中国从来就不缺乏有才智、投机钻营的聪明文人,却太少了方孝孺这样有气节的文人。在方孝孺之后,中国文人中更加巩固了那种恪守和捍卫正统性和既定秩序的气节。

  一个人的人格,是因为先有了灵魂,然后才有骨头。而要把一种人格一直保持下来,保持一生,几乎都是一种长期的受难。那些把自个的人格一直保持到最后的文人,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命运最悲惨的人,他们的灵魂无一不在精神与肉体的炼狱中把血熬干,最终只剩下了灵魂和骨头。而他们灵魂的骨头,最终构成了中国古典人文精神的脊梁。

  七、中国抱负:向道而行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

  信仰或许看不见摸不着,或许中间充满无限阻挠,甚至有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得到。但这样的「道」值得我们用血、用泪、用生命去追求,因为它是精神的支点,是「人」字不可缺少的一笔。

  真正的勇气不是好勇斗狠,而是站在真理一边,只要是道义之所在,纵然面对强权和暴力,纵然千万的人阻挠、反对和不理解,也决不气馁,决不改变自个的志向。在道德沦丧、正统的伦理纲常坍塌的时代里,孔子所提倡的仁义、礼仪似乎非常不合时宜,但是他没有向强大的世俗低头,而始终维护着天命所要求的道义。在寻常人难耐的寂寞和苦难里,以看似弱小的一个人的坚守和不懈的弘扬,最终将他们的思想流传千年。

  「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勇,成就了那些伟大的先哲,也影响了历史和世界,最终积淀成为塑造光辉人格和创造灿烂文明的不朽文化,世代相传。

  八、中国气度:俯仰天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林则徐)

  此联为清末政治家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衙题书的堂联。意为:大海因为有宽广的度量才容纳了成百上千的河流,高山因为没有勾心斗角的凡世杂欲才如此地挺拔。上下联最后一字「大」与「刚」,意为这种浩然之气最伟大、最刚强。

  《尚书·君陈》云:「有容,德乃大。」人的德行要广大,也要有像海一样的广阔胸怀。宽则得众,宋代晁说之说:「惟有德者能以宽服人。」有了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和气度,就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就能与人与己无所不容。这种对他人所表现出的宽容,就是儒家所倡导的「恕」,即以仁爱之心待人和凡事都要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坚韧不拔的志向源自何方?无欲则刚。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对于一个东西过度地热爱会导致个人的迷失,误入歧途。王勃曾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豪言壮语,诸葛亮也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警句,儒学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教也有克制「贪嗔痴」,个人境界才能提升。突破名声、 *** 、物质欲、控制欲,才能明确自个的志向,坚持正确的方向。

  九、中国理想:千秋万世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大儒张横渠)

  这四句名言,被冯友兰称为「横渠四句」,历代流行不衰,最能表示儒者的襟怀,也最能开显儒者的器识与巨集愿,是怀抱入世与济世理想的中国人的最高追求。将这四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人间事业,再也没有比这更大的抱负了。

  十、中国性格:为大丈夫

  富贵不可以淫,贫贱不可以移,威武不可以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这10句话,撑起中国人的气象!国人不可不知!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2.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3. 名人启示录:老子原创《道德经》,为何孔子修订《六经》名声更响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4.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5. 了解一下,古代六位「 ”仁宗「 ”皇帝

    仁,在古代儒家学说中,被认为是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也被认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

  6. 读史明智:从《史记·鲁周公世家》入手,看西周姬姓诸侯的兴衰史

    提到春秋时期的鲁国,我们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位比孔子更早的牛人也是鲁国人,他就是鲁国的建立者周公旦。

  7. 中国人为什么不应该 ... 孔子和商鞅?

    一些中国人经常...孔子,说孔子的思想虚伪、腐朽、落后,看不起女人和劳动人民,为统治者服务等。我们可以...思想落后的当代人,却不能...孔子和商鞅,为什么呢?孔子和商鞅是2300多年前的人物,他们生前是风云人物,改变了当时的历史。今天的人凭什么...家?孔子、商鞅的时代,是中国的婴幼儿时期或者小学阶段。

  8. 孔子最喜欢的年青人是什么样子?

    长者喜欢一个年青人,无过于把他收为女婿。

  9. 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是要人类倒退吗

    过去,由于传播手段的落后,普通人接触到的通常都是儒家经典,其他诸子言论即便见到,也是经过筛选后的辅助读物。像《老子》这样尊道贵德而轻仁薄礼的经典,除非改造成符合统治者的口味,否则是很难进入大众视野的。因此有人认为,通行本《道德经》存在着很多被篡改和增删的嫌疑。

  10. 读书人在古代地位高吗?其实不然,看他们三个就知道了

    文/晨曦水滴人生感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识字,历来被人们看做是高端的行业,端坐庙堂之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随机推荐

  1. 吃饭口味太重的5大危害

    很多人喜欢重口味的饭菜,感觉这样吃起来才有味道,其实吃饭口味太重是不好的,以下就是口味太重的危害。一般来说,味道重的食物,令人担心的主要是盐、糖、增味剂和油脂过多的问题。大部分情况下,味道重的食物含盐量都高。所谓“好厨师一把盐”,盐多,再配合一些增味剂和其他调味品,就容易给食客留下深刻印象。

  2. 南史

    于是发奋成就《南史》与《北史》。自有南北二史之后,《宋书》、《南齐书》、《魏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被称为八书,史称“二史八书”。《南史》中也有沈约《宋书》、萧子显《南齐书》等书中所未载的材料。《南史》文字简明,事增文省,在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南史》《北史》中某些传文亦有重复现象。可见李大师编撰的是南朝宋、南齐和北朝魏这三代史事。《南史》有本纪和列传,无表、志。

  3. 2015年羊年春节祝福短信大集锦

    祝福短信捎给你,前程似锦好运来,年年岁岁人财旺,幸福伴你万年长。祝新年快乐,阖家幸福,羊年吉祥!春节到,吉祥话必须到;短信带着问候到,心中祝福也送到。金马驰千里,幸福传万家,生活无限好,吃穿不缺啥,送金又送银,个个乐开花,祝你2015年:事事都如意,财源滚滚来,龙马精神,马到成功!羊年大吉幸福美满。羊年到,数来宝。

  4. 历史上的今天12月19日 元朝颁行郭守敬的《授时历》

    1280年12月19日元朝颁行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的《授时历》在734年前的今天,1280年12月19日,元朝颁行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的《授时历》。郭守敬,中国元朝的大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太史局由王恂负责,郭守敬辅助。至元十五年,太史局改称太史院,王恂任太史令,郭守敬为同知太史院事,建立天文台。经过四年努力,终于在至元十七年编出新历,经忽必烈定名为《授时历》。《授时历》是中国古代一部很精良的历法。

  5. “不拿白不拿”的东西最好别拿

    马老师发现后,就跟保姆说:“你喜欢或者需要什么,说一声再拿就不为过,反正有些东西我也用不完。”但是保姆不说,也不改,该拿还是悄悄拿。>这让马老师很烦,而且不放心,万一哪天顺走件文物呢?>对保姆的行为,马老师表示不解:干嘛要这样呢?“不拿白不拿”的东西,最好还是别拿。

  6. 楠木正成是谁_楠木正成典故_楠木正成死因

    本名:楠木正成别称:楠正成、多闻丸、大楠公所处时代:日本南北朝时代民族族群:大和民族出生地:河内国石川郡赤坂村出生时间:1294年?楠木正成一生竭力效忠后醍醐天皇,后世以其为忠臣与军人之典范,被视为武神。此外楠木正成与战国末年的真田信繁、源平合战的源义经并列日本史中三大“末代”悲剧英雄。

  7. 梦见车被砸东西被偷

    周公解梦梦见车被砸东西被偷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车被砸东西被偷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新学期的打算400字

    篇3:新学期的打算400字转眼间寒假又过去了,不知不觉,我已经踏入了六年级下学期的阶段,开始了新学期的生活。篇4:新学期的打算400字同学们,开学之后你就应有新的打算了吧。篇5:新学期的打算400字2014年悄悄地离开了,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篇6:新学期的打算400字开学了,我要改掉身上的小毛病,比如说拖拉,反应很慢等等,我都要改掉。

  9. 心醉神迷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xīnzuìshénmí【解释】形容佩服爱幕到极点。同“心醉魂迷”。【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心醉神迷”

  10. 王安石上桌吃饭只吃面前的菜,到底为何?难以揣测

    ˂img src=https://www.lishirenzhi.com/zb_users/upload/2018/07/20180701171559153043655977963.jpg img_width=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