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战国“百家争鸣”:“大家小派”,交相辉映

  战国时期,学术领域人才辈出,群星璀璨。这一时期到底有多少学者?这个问题谁也无法明确回答。《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说:“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战国学者之多,由此可见一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学者众多,且“各引一端,崇其所长,以此驰说,取合诸侯”(《汉书·艺文志》),必然会形成一个个学派。战国时期有多少个学派?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说,有阴阳、儒、墨、法、名、道德六家。西汉末年的刘歆和东汉班固则说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因小说家涉及学术较少,算不上重要学派,“其可观九家而已”(《汉书·艺文志》)。后世所说十家、“九流”或源于此。

  九流十家之说有较充分的事实依据,故广为流传。但放宽视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战国学派显然不止十家。

  “一级学派”

  在刘歆的《七略》中,“诸子略”之后,紧接着是“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在班固《汉书·艺文志》中,与“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并列的是,“凡诗赋百六家”“凡兵书五十三家”“凡数术百九十家”“凡方技三十六家”。据此,广义的战国“百家”,除上列十家外,至少还有诗赋、兵、数术、方技四家。

  将兵家列入战国“百家”之中,应是毫无问题的。春秋时期已出现兵家。战国时,涌现出孙膑、吴起等一大批杰出军事家和《孙膑兵法》《吴起兵法》等一大批兵书,说兵家是战国时期一个重要学派,理由充足。如今,将兵家作为战国时期一个重要学派,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余下的问题是,能否将诗赋、数术、方技视为“家”,亦即作为学派?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既然“属于文学范围”的小说家是战国“百家”中的一家,同属“文学范围”的诗赋家自然也可忝列其中。当代学者中就有人是这样认识的。不过,大多数著述乃是将学术思想和文学艺术分开论述的。就广义的或传统的学术而言,将诗赋家同小说家一样作为战国学派是可以成立的。同理,既然重技术重操作的农家可列入战国“百家”之中,那么,具有同样特点的数术家和方技家不是也可以列入吗?如杨宽著《战国史》第十章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就安排专节介绍数术家和方技家。

  总之,广义的战国“百家”包括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诗赋、兵、数术、方技等十四家。

  “二级学派”

  按现今的说法,各成一体的上列十四家均为战国时期的“一级学派”。中外历史上凡大学派无不是派中有派,上列十四个“一级学派”自然不会例外。他们内部的学术流派属于“二级学派”。研究战国学派的构成和数量,不能忽视“二级学派”。

  战国时期各“一级学派”内的流派分野,大体如下——

  儒家:孔子在世时,儒家已出现分化的迹象,当时即有“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分化更为明显。荀子按品德将儒者分为贱儒、俗儒、雅儒、大儒等;按观点及行为倾向分为仲尼/子贡之儒、子思/孟轲之儒、子张氏之儒、子夏氏之儒、子游氏之儒等。《韩非子·显学》更明确地说,孔子死后,“儒分为八”,有子张氏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之儒。(这里所说的孙氏之儒即荀卿之儒。)

  墨家:《韩非子·显学》说,墨子之后,“墨离为三”,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派。

  道家:学术界普遍认为,“道家是一个庞杂的大学派,内部有各色各样的人物和派别。”对其流派分辨,学术界无统一的说法。一些学者指出,老庄学派、杨朱学派、列子学派、宋尹学派(一称稷下道家)、黄老学派等是战国道家的几个重要流派。

  名家:主要有以惠施为代表的“合异同”和以公孙龙为代表的“别同异”两派。

  法家:韩非之前,主要有任法、重势、用术三派。韩非综合三派而自成一家。

  纵横家:大体上可分为合纵、连横两大派。

  兵家:按《汉书·艺文志》的说法,有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家。

  诗赋家:《汉书·艺文志》将其分为赋、杂赋、歌诗三家。

  数术家:《汉书·艺文志》将其分为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家。

  方技家:《汉书·艺文志》将其分为医经、医方、房中、神仙四家。

  至于阴阳家、农家、小说家和杂家,因资料有限,其内部流派本文只好付阙。

  综上所述可知,粗略算来,战国时期的“二级学派”当有三四十个乃至更多。

  十多个一级学派加上三四十个乃至更多的二级学派,说战国时期学派林立,绝非夸张。以往我们都以为战国“百家”纯为虚指,现在看来应是虚中有实,亦虚亦实。

  当我们对战国学派的构成和数量有了新的认识后,对战国“百家争鸣”的理解也会更全面更深入一些。这就是说,战国“百家争鸣”,既包括儒、墨、道、法等十多个一级学派之间的“争鸣”,也包括各一级学派内二级学派之间的“争鸣”。两种争鸣交相辉映,使战国学术空前活跃空前繁荣,写下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辉煌的篇章。(来源:《文史杂志》,冯一下)


战国“百家争鸣”:“大家小派”,交相辉映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2. 周天子和战国七雄的实力相比 差距究竟有多大呢

    西周末年,周幽王宠幸褒姒,幽王废掉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改立褒姒之子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宜臼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别说战国时代的东周有多么弱,和战国七雄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春秋时共有140多诸侯国,面对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边境的外族又乘机入侵,周天子已经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甚至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战国初期,三家分晋之后,东周王室已经势单力薄,几乎不能和任何诸侯国相提并论。

  3. 战国漫谈:蔺相如「 ”完璧归赵”壮举实为赵国灭亡的导火索

    但蔺相如上任后却既无富国之举,亦无强兵之策,只是躺在完璧归赵的功劳簿上睡大觉,直到亡国,恐怕赵惠文王的子孙们也不知道为何有先王培养的如此良相也敌不过秦。位于山西榆次的蔺相如祠堂完璧归赵,让蔺相如好不风光,官职一路擢升,直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故,完璧归赵乃是秦王设计的一个圈套,故意成全蔺相如,使赵国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4. 东周:我有孔子、老子、墨子,西周:我一个子都没,我不要面子吗

    引言公元前770,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我国历史进入了风云变幻的东周时期,在一系列的大变革、大动荡之后,文化思想较西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社会变革产生了不同想法,于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了。东迁之后的周王室日益衰微,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局面一去不复返,「”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子们便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学说,以至于后来还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相对于平淡的西周,东周就好比是沸腾的水

  5. 战国七雄先祖,皆黄帝之后,统一华夏是每个战国的追求

    仔细研究战国七雄的传承,会发现他们都是黄帝之后,因此战国时代的战争不再是争霸战争,而变成了统一战争。战国七雄秦国、赵国的共同先祖是伯益,均为嬴姓。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楚国以黄帝后裔自傲,因此楚国尊土德,旗帜颜色是黄色的。魏国始祖毕公高跟乃周室宗亲,周武王封姬高于毕国,故称为毕高公。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战国七雄皆国黄帝之后,统一华夏是七兄弟的份内之事。

  6. 忠义无双战国智将真田安房守,上田之战击败德川

    失去主家的真田昌幸迫不得已在织田,北条,上杉,德川和丰臣势力之间游走,凭借自己的智慧保全真田家。真田安房守真田昌幸在北条家征服神流川之战中击败泷川一益之时,真田家立刻归顺北条家。对于这样的结果真田昌幸表示难以接受,予以拒绝。德川家康派遣大久保忠世,鸟居元忠,平岩亲吉的谱代家臣和信浓国的国人众,动员八千士兵逼近上田城。

  7. 赵边骑、齐技士、魏武卒、秦锐士,哪个才是战国争霸中的最强力量

    咱们先来说说赵国,赵国是当时北方的一个诸侯国,在刚刚的建国的实力很弱小,经常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而且还有一个中山国在背后时不时的捅刀子,在和别的国家的对阵中也是屡屡失利。

  8. 鄢郢之战,楚王经历战国最坑的励志,热血抗秦却招来白起、司马错

    「”励志”一词出自汉朝班固的《白虎通·谏诤》「”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而在现在励志渐渐成为了一门学问,旨在唤醒人们对成功的渴望,激活人们生命中的能量,激发人们努力创造的热情,为人们成就一番大事业提供必要的内在能量,通俗一点来讲就是所谓的「”打鸡血”。而励志故事则是为励志而服务的,充满哲理性的小故事。一般来说,励志故事的初衷总是好的,能让浑浑噩噩的人,迅速找回自己,努力向上,进而取得成功,但并非

  9. 战国一太子眼看父王被活活饿死,不屑一顾,后来却将该国推向第一

    战国时期,赵国赵雍即位时,国力早已虽弱,并备受中原大国的欺凌。

  10. 西周:你看看人家东周,有孔子、老子、孟子,咱西周一个子都没有

    引言公元前770,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我国历史进入了风云变幻的东周时期,在一系列的大变革、大动荡之后,文化思想较西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社会变革产生了不同想法,于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了。东迁之后的周王室日益衰微,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局面一去不复返,「”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子们便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学说,以至于后来还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相对于平淡的西周,东周就好比是沸腾的水

随机推荐

  1. 漢明帝劉庄為什么殺了舅舅一家?原因是舅舅的兒子把妹妹給殺了

    古代社會男尊女卑,但是如果你有一個當皇帝的爸爸,正好你還十分受寵,那么所謂的以夫為天在你身上根本就不成立。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帝王權利獨一無二。而皇帝所生的公主,自然也是金枝玉葉。出嫁從夫,在公主身上根本不適用,至少對於漢代的公主而言。中國古代當公主最慘的時期,估計就是清朝的公主了。因為要履行和親的責任,很多公主遠嫁蒙古,紅顏早逝。而漢代和唐代的公主就地位尊崇,讓人羨慕無比。漢唐的公主不僅有自己的食

  2. 孕妇梦见黑色小狗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黑色小狗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黑色小狗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100个世界景点背后的故事 在“凯伦庄园”感受非洲爱情

    在“凯伦庄园”感受非洲爱情难忘经历写就《走出非洲》百年老树见证炽烈情感费茂华>在凯伦庄园的草地上,仰望那棵100多岁的火焰树——它见证了一段世界闻名、如火焰一样炽烈的爱情。1921年,凯伦同丈夫分居,接过农场的管理权。凯伦随后回到丹麦,成为职业作家。丹尼斯死去的那一年,凯伦卖掉庄园和所有的家具,孤身返回了丹麦,从此再没回过非洲。

  4. 梦见工作忙碌加班

    周公解梦梦见工作忙碌加班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工作忙碌加班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善女人往生传:王阿英

    王阿英,浙江定海人,住在上海八仙桥。一九六二年,阿英已六十三岁,得病很危险。除夕,她的女儿雅君跪在观世音菩萨像前,至诚恳祷,企求延长母亲五年寿命,发誓劝母亲吃素念佛。这天夜里,雅君梦见一位老妇人,领着她们母女进入一座庙宇。雅君得梦后,赶到母亲家,将梦告诉阿英,并说:“母亲你的病不碍事,已经加寿五年,但要吃素念佛。”阿英接受女儿的劝告,即发愿茹素念佛,病也逐渐好转。

  6. 梦见神秘人扬言要 ... 死自己是什么意思 代表什么 好不好 有什么征兆

    梦见被会法术的黑衣神秘人追...,表示你内心希望把自己过去不光彩的历史抹掉。梦见神秘人扬言要...死自己,预示着你最近精神比较紧张,有些劳累。梦见神秘人,近期将会发生的事情将会超出自己的预料,因而建议梦者在平时要随时做好预防准备,否则事到临头才想着解决,就免不了手忙脚乱,也免不了给自己带来损失。梦见神秘人的案例分析梦境描述:梦到自己被神秘人宣言要死,而且他是来取我命的,然后梦见自己一直逃走。

  7. 梦见大车 手推车梦到大车 手推车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大车 手推车好不好

    做梦梦见大车手推车好不好?梦见大车手推车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大车手推车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大车,表示来自亲戚或朋友的坏消息。梦见相爱的人共驾一辆大车,预示著尽管竞争者使尽阴谋诡计,你们将忠实于对方。

  8. 中国将近40年没打仗还能一战吗?我国少将一席话振奋人心!

    在中国的历史上,发生的战争次数亦是数不胜数的,尤其是在近代,战乱可以说就是中国的一个缩影。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是喜人的,近40年的和平发展也让中国人感受不到战争的残酷。因此在社会上出现了一种说法,中国近40年美打仗还能一战吗?但我国少将一席话振奋人心!对越反击战结束后,没有经过战争的中国会害怕战争吗?因此即便是战争,中国也有能力依靠自己完成战争期间的武器装备以及各种物质的准备工作。

  9. 如何滋阴、去火?

    据统计,超过1/5失会因高温而出现上述症状,其中尤以女性居多,因此,“去火”成为女性在夏日是必备功课。因此夏季养生主要是通过滋阴来到“去火除烦”效果。其实,夏饮牛奶不仅不会“上火”,还能解热毒、去肝火。中医就认为牛奶性微寒,可以通过滋阴、解热毒来发挥“去火”功效。炎夏“去火”蔬果⊙草莓草莓不但好吃,还有药用价值。它同样可以清热解毒、平肝去火。

  10. 邹忌论美谏齐王

    公元前378年,齐威王即位,据说他九年不理朝政。一天,他把一个叫邹忌的人召去弹琴消遣。邹忌只是大谈特谈乐理,就是不奏曲。于是齐威王拜他为相国,加紧整顿朝政。>这天早晨,身材修长、形貌漂亮的邹忌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了照镜子后问妻子说:“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美呢?”>第二日,恰好徐公来访,邹忌对他横看竖看,觉得自己哪里有他美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