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朱元璋废丞相制度而设立的「 ”通政司”,为何在明朝后期形同虚设

朱元璋建立明代后,对原有的国家机器进行了调整,形成了全新的权力架构。在这一轮权力洗牌中,一个全新的机构——通政司诞生。这个主要负责处理奏章的部门随着明代历史的发展起起落落,从明初的炙手可热到明末的无人问津,侧面反映了明代中央权力的流变。 一、通政司兴衰 1368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立国初期,朱元璋沿用元代制度,在中央「 ”承前制,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参知政事,以统领众职”;地方设置行中书省,掌管地方行政、 ... 事务。 ​图1 朱元璋(1328年—1398年) 明初丞相的权力甚大,对中央各部门有统属关系,并有权在皇帝处理奏疏之前审阅奏章,选择其中部分上呈。在这样的制度下,丞相胡惟庸权力和野心膨胀,「 ”独相数年,生 ... 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并在其他多个方面对皇权构成了威胁。忍无可忍的朱元璋处死胡惟庸,废除了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大权在握的朱元璋起初感觉很好,然而失去中书省对奏折分类处理后,皇帝每天面对如山般杂乱无章的奏章日渐崩溃,终于在洪武十年七月设立通政司专管奏章。 明初通政司地位甚高,位列九卿之一,排序在都察院之后、大理寺之前,获得了丞相拆分、整理、递交各类奏章给皇帝的权力,承担起「 ”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章奏,实封建言,陈情伸诉及军情声息灾异等事”的重任;在常朝理政时,通政司长官通政使要向皇帝禀奏朝中各种事务;议大政、大狱以及会推文武大臣时,通政使均有资格参与。明代叱吒风云的六科言官,在这时也是通政司下属机构。 ​图2 朱祁镇(1427—1464),即明英宗 通政司历经在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四朝,一直受到朝廷重视。然而好景不长,到了正统初年,英宗九岁即位,无法临朝理政,内阁「 ”三杨”代帝秉政,明初发挥重要作用的常朝就此流于形式,终明一代未有改观,通政司的权力就此失去一大块,「 ”每遇常朝,通政司奏事原不拘起数。《寓圃杂记》云,自太祖相传,列圣临朝,每至日昃,不遑朝食,惟欲达四聪以来天下之言。英宗以幼冲即位,三阁老杨荣等虑圣体易倦,因创新制,每日早朝,只许言事八件。前一日先以副本诣阁下,豫以各事处分陈上,遇奏,依所承传旨而已。英宗既壮,三臣继卒,无人敢复祖宗之旧。至天启时,惟奏二事。及余于崇祯之十年间侍班,犹见奏四事,格套相沿,无裨实政。” ​图3 《寓圃杂记》明朝王锜撰,是书载明洪武迄正统间朝 到了明代中后期,皇帝怠于政事,很少批阅奏章,通政司地位更是每况愈下,在其中任职的官员甚至会受到朝臣歧视,其中最典型的是万历朝时一次朝臣站班位次争端。 万历十三的一次朝会时,时任掌通政司事工部尚书的倪光荐按照洪武朝制定的《礼仪定式》本应站在都察院长官赵锦前面,然而以强鲠著称的赵锦就此勃然大怒,公然说「 ”我不能尾讴儿之后”,并拒绝入朝班站位。退朝后,更是对时任吏部尚书的杨巍表明自己的态度:「 ”部院大臣品级相同,而班有先后,则以衙门为序。今光荐品仅与锦同,而仍掌通政事,乃欲班锦上,是以通政加于都察院之上,非制也”,认为倪光荐即使兼任工部尚书,但因其仍然执掌通政司事务,站班就不能排在掌管都察院事务的自己之前。 此次争执在朝中掀起轩然 ... ,倪光荐上疏皇帝说明事情缘由,出人意料的是,神宗并未处置违反祖制、挑起争端的赵锦,反而给他加官兵部尚书,按例得以站班在工部尚书之前,方才得以息事宁人。皇帝对争端和稀泥的处理态度,真实反映了此时通政司江河日下的政治地位和官员饱受歧视的仕宦状况。 此后,烜赫一时通政司再也没能够翻身,成为朝臣口中的冗滥部门在明清两代长期沉沦,戊戌变法时被康梁斥为无用部门的典范,清末新政时遭到裁撤。 ​图4 明朝中央集权制 二、通政司为何衰落 通政司在建立时被明太祖寄予厚望,然而,随着明王朝的发展,却逐渐趋向没落。这其中的原因究竟何在? 1.皇帝关注度的下降 在封建集权国家中,皇帝对待政务的态度和处理政务的方式关系着国家机构的兴废,通政司这种对皇权依附性较强的机构更是如此。 通政司职能能否发挥的关键,在于转呈的奏疏能否受到皇帝的关注,并得到及时有效的批阅回复。 明代前期的几位皇帝勤于朝政,对臣民奏疏批阅效率较高,留中不发并不多见;到了明代中后期,皇帝多较为怠政,常朝日稀,甚或数十年不上朝;亲自批阅的奏疏较少,大多交给内阁与司礼监处理。而以阁臣为代表的高级官员自永乐朝开始更多使用密疏直达御前,这使得皇帝更加懒于批阅言辞空洞的常规奏章。再加上厂卫等特有的特务机构为皇帝提供了大量的私人奏报,这都使通政司地位遭到严重削弱。 ​图5 明代特务组织东厂梅花令牌 2.明代 ... 结构的变化 通政司良好运行的前提是废丞相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的高度皇帝集权体制良好运行。但洪武、永乐之后的列代帝王在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都日渐消退,与之伴随的,外廷文官集团中,内阁权力日渐增长,与其他衙门逐渐形成有实无名的统属关系;内廷宦官集团中,司礼监成为内官二十四衙门之首,在一定程度上代皇帝行使批红权,与内阁相互制衡。 通政司作为外廷中的一员,日渐受内阁摆布,天子喉舌成为权臣鹰犬,如嘉靖朝的通政使赵文华便认严嵩为义父,在严氏专权中起了重要作用。内廷中,更是出现了文书房这一机构,负责「 ”职掌通政使司每日封进本章”,要将通政司呈上的奏章进行再分类,使通政司的工作变得可有可无。 ​图6 严嵩(1480年-1567年) 3.通政司官员自身堕落 明朝中期, ... 日益 ...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通政司官员也未能洁身自好,官员醉心于追逐个人利益,奏疏泄密等事件屡见不鲜,如孝宗朝通政使沈禄向外戚张鹤龄通风报信,干涉了朝廷正常盐政运行。通政司官员堕落使部门工作质量急剧下降,加速了其走向衰落的进程。 通政司在明初运转良好,明代中期开始渐趋没落,直至彻底沦为「 ”闲署”。这一过程司正是明初皇帝集权体系随时代发展,走向转型的必然结果。随着「 ”通达下情”的通政司日益走向衰颓,明代皇帝得到的信息所夹带的私货也越来越多,明帝国也无可避免的逐渐走向日暮。 文:清凉山居士 参考文献:《寓圃杂记》《明史》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朱元璋废丞相制度而设立的「 ”通政司”,为何在明朝后期形同虚设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4.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5.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6.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7.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8.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9.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10.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随机推荐

  1. 一元钱的感动

    一元钱的感动湖北黄石一位七旬拾荒婆婆捡到近八千元现金,在寒风中蹒跚一小时,将钱送到当地派出所民警手中。因为实在饿得慌,婆婆希望向民警借一元钱买两个馒头充饥。派出所民警和来所办事的群众得知她宁愿借一元钱买早饭,也未动袋中分文时,纷纷掏出钱给老人家,可郭冬容却固执地只借了民警一元钱。说起自己从民警手中借一元钱的事,郭冬容这样解释。>昨日,得知此事的铁山区公安分局为老人感动,并委托一副局长上门探望老人。

  2. 朱元璋的义子叫什么?为什么不让他姓朱?

    明朝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许多有功之人立下赫赫战功。这个沐英在朱元璋危难的时候曾经救过朱元璋一命,朱元璋很感激他,于是把他收为义子。朱元璋自己本身亲生儿子也很多。其中,朱元璋的这个义子也就是沐英被封为云南王,远离京师当时刘伯温就进谏给朱元璋说:陛下初登大宝,就大量分封宗族为藩王,其中有一人不可封藩王,就是沐英,此人作战勇猛,陛下还没有立太子,难免他有窥视太子之位的心思。

  3. 梦见蜜蜂在自己的头上

    周公解梦梦见蜜蜂在自己的头上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蜜蜂在自己的头上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張獻忠在江口沉了多少寶物?已出土3萬件文物,也只是冰山一角

    自清朝以來,在天府之國四川成都一帶,一直流傳着這麼一句諺語:“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熟悉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裏說的是八大王張獻忠埋藏的寶藏。明末清初,張獻忠在四川與明將楊展在今天眉山江口鎮發生激戰,結果戰敗,而此時清軍也即將進入四川,對張獻忠形成兩面夾攻之勢。張獻忠見不可久留,便將多年來搜刮而來的金銀珠寶裝入大船,準備沿水道出川,來一招金蟬脫殼。沒想到,船隊剛行60

  5. 努尔哈赤的妃子 揭秘努尔哈赤的妃子列表简介

    接下来就由小编来为大伙罗列一下努尔哈赤的们。十六年九月嫁努尔哈赤为侧福晋。蒙古科尔沁贝勒、后封炳图郡王孔果尔之女。初嫁努尔哈赤三祖索长阿孙威准,生子昂阿拉按昂阿拉。万历十三年复嫁努尔哈赤。女一,皇次女,名嫩哲。太祖闻其贤,往聘之;明万历四十年壬子正月嫁努尔哈赤为侧福晋。明万历十六年戊子四月,扈尔干遣子岱善送之来嫁努尔哈赤为侧福晋。其中生育子女者才能成为小福晋,所生子女属庶出。奋杜里哈斯祜之女。

  6.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美文精选一: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标题“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英国诗人西格夫里·萨松的不朽警句,记不住在高考中为我夺分的唐诗宋词,记不住在大学里假装文艺的诗歌散文,此句却在心里播下种子长出一片葱郁,永不荒芜。   从别处摘得关于此句的...

  7. 520网络情人节,最给力的表白方式-感人的情话

    520表白方式:理直气壮的说出来喜欢一个人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因此,站出来,大声的对她表白吧。520表白方式:爱情歌曲表白唱一首浪漫的爱情歌曲,把自己的爱意通过歌曲表达出来,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gexings520表白方式:爱情表白照片为她搜集来自天...北的表白照片,让来自不同地方的帅哥美女为你制...情表白小卡片。Morefrommysite520表白失败的说说-感人的情话520,那些该说的情话你真的说完了吗?

  8. 民国军人的待遇:上将每月800元 士兵每月10元

    民国时军人的薪饷,最高等级的上将,每个月是800元;而最普通的士兵,每个月也有10元。也就是说,上将月薪是4万元,普通士兵是500元。而且,对于民国的军人来说,若是想为日后的生活作打算,在乡间买地也是不错的选择。民国的地价还比较低,乡间的一亩地售价大概是20元。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物价飞速上涨,军人的薪饷也不断缩水。

  9. 带有印字的成语

    包含有“印”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金印紫绶——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后代指高官显爵。画沙印泥——书法家比喻用笔的...。挂印悬牌——悬:挂。高挂官印、告牌。飞鸿印雪——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封金挂印——指不受赏赐,辞去官职。印累绶若——形容官吏身兼数职,声势显赫。一步一个脚印——比喻做事踏实。心心相印——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

  10. 【缪恩】的意思是什么?【缪恩】是什么意思?

    ●宋王安石《上富相公书》:「平居不敢具书,以勤左右之观省,幸缘缪恩所及,敢布其私心。」●宋王安石《次韵张唐公马上》:「竭节初悲力不任,赐身终愧缪恩临。」★「缪恩」在《汉语大词典》第13530页第9卷1013参见:缪恩缪恩是什么意思缪恩miùēn谦辞。表示受到过分的恩典。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