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糖尿病是慢性代谢性疾病,需要终身用药,并且糖尿病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糖尿病足病就是其中一种,非常令糖友们头疼。对付糖尿病足预防重于治疗!这个患者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血糖长期不加控制,这是糖尿病足非常偏爱这一类患者。还有其他几种情况,也容易发生糖尿病足病。糖尿病足,就是朋友们不敢提起的噩梦。让我们做好糖尿病足的预防工作,从此远离噩梦。糖尿病足,必须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定期换药等处理。

糖尿病是慢性代谢性疾病,需要终身用药,并且糖尿病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糖尿病足病就是其中一种,非常令糖友们头疼。 糖尿病足,是指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溃疡、感染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多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致残率高,是糖尿病非外伤性截肢最主要的原因。 对付糖尿病足预防重于治疗! 中秋节值班收治一个老糖尿病患者,老年男性,60+岁。10余年前体检发现糖尿病,不规范治疗,并自行停药,饮食不控制,平素不运动,血糖控制情况不详。 因左足疼痛一周入院,来院血糖HI(高于血糖仪的检验上限,血糖至少30mmol/L以上),左侧大脚趾关节处红肿、疼痛,皮肤破溃,可见黑色痂皮。 这个患者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血糖长期不加控制,这是糖尿病足非常偏爱这一类患者。 还有其他几种情况,也容易发生糖尿病足病。 ①合并糖尿病周围血管病。 ②合并其他微血管病变。 ③吸烟。 ④足部畸形。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病程较长的,应该经常检查自己的脚丫子,及时发现异常。 糖尿病足的表现 ①轻症:病情初始阶段,症状通常比较轻微。可出现脚趾轻度疼痛,部分伴有皮肤破溃。 ②中度:病情逐渐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比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并伴有软组织炎症。 ③重度:病情发展到重度就较为严重了,表现为局部疼痛破溃处化脓,骨组织病变,脚趾、足跟、前脚掌,甚至整只脚发生坏疽,最终可能需要截肢收场。 糖尿病足,就是朋友们不敢提起的噩梦。让我们做好糖尿病足的预防工作,从此远离噩梦。 积极控制血糖是硬道理 2017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定了新的血糖控制标准: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后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 同时也应该控制好体重、血压、血脂。控制目标分别为:体重指数(BMI)<24.0kg/㎡,胆固醇(TC)<4.5 mmol/L,甘油三酯(TG)<1.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 mmol/L(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要<1.8 mmol/L),血压(BP)<130/80mmHg。 在积极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的基础上,药物治疗并未达标的患者,需到内分泌科专科门诊就诊,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饮食控制: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50~65%,脂肪20~30%,蛋白质15~20%,摄入食盐低于6g,食用油少于30g。 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150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于就诊时根据自己情况与医生的建议,共同制定运动目标。 生活上也要好好照顾自己,常常留意到脚丫子 戒烟限酒,红牌警告! 每天检查双脚,有无破溃等。 尽量减少泡脚,泡脚时必须严控控制好温度,避免烫伤。 避免使用热水袋。总之,避免委屈了可爱的小脚丫,保护好它!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内分泌科就诊。虽然糖尿病足致残率高,但也并不是不能治疗,与专科医生配合治疗,脚丫子会灵活再现! 那要注意些什么呢? 制定合适的目标,当然,最终目标也是最重要的目标,必须是控制好糖尿病足的溃疡创面,保持干燥清洁,定期换药,促进愈合。 千万不要听信各种偏方、土方,自行敷草药、涂药膏等,从而加重糖尿病足感染,甚至导致截肢的悲惨后果。 糖尿病足,必须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定期换药等处理。 选择合适的鞋袜 买鞋子要选择合适的尺寸,一般人左右脚不完全等大,选鞋时要以大的为准。 选择透气性较好的鞋子,如软皮面、绢面等,避免选择尖头鞋,鞋底厚度要足够,最好选择运动鞋。 糖友们尽量避免穿凉鞋或者拖鞋出门,容易受伤,更不要赤脚走路。 选择松口并且透气性良好,又吸汗的棉质袜子。 及时修剪脚趾甲,减少感染风险。但是剪指甲时也要注意,不能修剪过短,同样会增加感染风险。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广大糖友,久坐久蹲、跷二郎腿也都会增加糖尿病足发生的风险。工作性质需长期坐着的糖友们,建议每30-40分钟起来活动一下,改善血液循环。 坐有坐相,经常走动,才是良策哦! 您或家人有受到糖尿病的困扰吗?欢迎留言评论,给您真诚的解答。如果您觉得我的内容对您有帮助,记得关注转发哦!#糖尿病##血糖##清风计划##内分泌##健康真探社#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糖尿病糖尿病足溃疡血糖健康内分泌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