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出食台是什么?出食台简介

  出食台,又称施食台、供食台、出生台、生台等,民间俗称石佛柱。源自佛教「施食」的典故,后来广传于亚洲各佛教寺院,于大殿外施设一石柱、或一平台、或一食盘等,以供放加持过的食物、水、香,施食鬼神。至今,台湾多处著名宫庙,亦可见之。

  佛教的出食典故,根据宋朝志磬大师于1269年所撰之《佛祖统记》,一部中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佛教百科式史书,详述出食,又称「出生饭」或「出众生食」,其缘起有二:一,根据《大般涅槃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前者记述佛陀化导了名为「旷野」的鬼神,后者,收服了罗刹鬼「诃利底母」(梵文hārītī,或作诃利帝母,以其为众鬼子之母,故称鬼子母)。两者皆喜啖人肉,作害生灵,经佛陀摄伏教化,授予戒律,不得杀生。因此佛嘱咐弟子谨遵为戒条,施予饮食,令离饥苦。二,根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等经典,阿难欲救拔名为「焰口」,或称面然的饿鬼,请求佛陀超拔之道,佛陀传授「无量威德自在光明殊胜妙力」咒语,诵持此咒,可散施与无量饿鬼及诸仙等种种饮食,令诸饿鬼解脱苦身、得生天上。且受持者,福德寿命皆可增长。后者通行佛道两教。

  因施食之风,到了唐代,蔚为风行,影响所及道教也发展出施食和焰口仪式。佛道两教通行斛食(以四角形大木盘盛大量饭食以供养三界万灵;斛,量器名,古谓十斗,今容五斗),施舍鬼众。如今农历七月,两教寺庙亦皆举办普渡法会,设斋施食,慈悲救拔亡灵。

  现代佛教寺院日常的出食仪轨,于每日早中晚课时,于佛像前先以供具装上「供饭」,由一法师负责出食。出食时,口诵真言并「取食」。一般以右手,取七粒米食或一指节长的面条,放到左手食指、中指上,后结手印加持之。出殿外,于施食台前,念诵偈语。早斋持念:「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www.lishirenzhi.com)午斋,念:「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刹鬼子母,甘露悉充满。」再将食物供放施食台上,同时观想七粒米或面条,化作无量之珍羞美馔,普施供养一切法界众生,令众饱满。

  出食台有各种不同形制、材质,造型上没有固定的法制,多以幢型居多,常见的是石材,也有木刻。高度至少一百多公分以上,常见:圆形长柱、四面柱、八角型柱等不同形状。石柱,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多见以莲花造型为台,中段为石柱,柱上常刻有出食台,或与施食仪轨相关的佛号或字句,如七如来(南无多宝佛、南无宝胜佛、南无妙色身佛、南无广博身佛、南无离怖畏佛、南无甘露王佛、南无阿弥陀佛)、四如来,或南无阿弥陀佛等佛名圣号,或刻「法力不思议」等字样。有些大型石柱,甚至刻有七尊佛像,或其他吉祥图案。下部常见以莲花为底座。有些在台柱中段处,雕刻楼台栏循,或增加底部四方台阶。最重要者,乃是石柱上方或中段一处,可供平放些许食物之平坦处,有些亦设有一处可供插香燃香,亦可见香器、香座或香托等。

  现代化或都市化的佛教寺院或道场,有时仅于门口外,安置一小平台于墙上,或一L型铁板、木板或一食盘,安置及于人胸口的高度,以供陈放施食。出食台,除了设于佛教寺院大殿之外,根据佛教经典,也可于人烟稀少或清静处,设台供食,普施十方鬼神、虫鸟、畜生。

  一般民间宫庙的石佛柱,常见飞龙盘踞,或与神仙有关的雕刻。被列为国家三级古迹的新竹金山寺,建于清朝咸丰十年(1860)于正殿外左担柱前、拜廊边立有一八角形石柱,高111.3公分,正八角柱边长12公分,其柱上雕饰莲花甚美,依稀可见寺名、雕刻年代和出资之善信弟子等字样:『香莲庵大清咸丰壹拾年岁次庚申仲冬立/原漳泉南沐恩弟子』。

  台湾东北角的澳底仁和宫,建于清宣宗道光初年(约西元1821——1850年),其偏殿门外龙柱前,亦有一石雕的出食台,其上可见昭和15年(西元1940年)和捐款弟子等字样,石柱上方有一神像和一葫芦,做拱手施食状,其平台处可供安放饭食,以解孤魂之饥。台北剑潭古寺、板桥接云寺等,于清朝建立的古寺,亦可见上百年历史的石佛柱。

出食台是什么?出食台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聱牙诘屈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áoyájiéqū【解释】聱牙:不顺口;诘屈:曲折。形容文辞艰涩难读。【出处】清·周亮工《书影》第二卷:“为诗好为聱牙诘屈之语,多不自解。”【例子】无【近义词】聱牙诘曲【相关】百度“聱牙诘屈”

  2. 考绩幽明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kǎojìyōumíng【解释】考绩:考核官吏政绩;幽:昏暗;明:清白。指考核官吏政绩得失。【出处】《尚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例子】【相关】百度“考绩幽明”

  3. 辞不达意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cíbùdáyì【解释】辞:言辞;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出处】《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宋·惠洪《高安城隍庙记》:“盖五百年而书功烈者,辞不达意,余尝叹息之。”【例子】大概学作文时,总患辞不达意。(鲁迅《两地书》一一)【相关】百度“辞不达意”

  4. 超美的手繪古風佳人,創意浮世繪繪畫,顛覆日本藝妓的白臉形象

    “我始終相信,有一羣同類,愛畫、愛美、愛生活。歡迎關注一格插畫。”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組好看的手繪古風佳人圖,出自日本繪畫藝術家田村吉康。田村吉康出生於1977年,他通過自學的日本畫和西洋繪畫的傳統畫法,巧妙的將現代漫畫美學與傳統日本浮世繪藝術融合,創造出一幅幅驚豔世人的作品。田村吉康的畫面無論是表現力,還是色彩張力,給人的感覺都特別強烈。他打破日本藝妓傳統的不自然的白臉形象,用漫畫的手法去刻畫女性的

  5. 中秋节祝福语_送客户国庆中秋节祝福语_中秋节祝福

    金秋九月,硕果累累,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这是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企盼团圆、庆祝团圆的节日。小编整理了“送客户国庆中秋节祝福语”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送客户国庆中秋节祝福语1.低下头,看短信,我的牵挂就在这短信里!

  6. 基督里的新年祝福语-给兄弟姊妹新年问候和祝福

    基督里的新年祝福语-给兄弟姊妹新年问候和祝福1、喜乐,是冬天里的温泉,解凝固的冰点;是夏天里的清泉,可以滋润干渴的心田;是一帖清凉剂,可以振奋衰微的精神;是圣灵的果子,随时发出基督的香气!

  7. 猴年大吉

    从前有一只狝猴,手里抓了一把豆子,高高兴兴地在路上一蹦一跳地走着。一不留神,手中的豆子滚落了一颗在地上,为了这颗掉落的豆子,狝猴马上将手中其余的豆子全部放置在路旁,趴在地上,转来转去,东寻西找,却始终不见那一颗豆子的踪影。最后狝猴只好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土,回头准备拿取原先放置在一旁的豆子,怎知那颗掉落的豆子还没找到,原先的那一把豆子,却全都被路旁的鸡鸭吃的一颗也不剩。

  8. 【林瑯】的意思是什么?【林瑯】是什么意思?

    ★「林瑯」在《汉语大词典》第5870页第4卷802★「林瑯」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林瑯línláng树林,林子。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恰离了军阵中,早来到林瑯里。」参见「林浪」。

  9. 2017最新空间伤感说说唯美短句-感人的情话

    21.有时候,重新开始,只是一个阶段而已!

  10. 毒舌才子们的怼人日常,一针见血,却又不留痕迹

    说道文人,相信很多人都跟小编一样,脑子里浮现的是风度翩翩,温文尔雅,谦逊有礼的样子,似乎跟讽刺...这种事儿完全不沾边。人无完人,既是人自然就是有脾气的,文人也是有生气怼人的时候的。只不过他们怼起人来,也有他们自己的个性,一针见血却有不留痕迹,最常见的就是讽刺诗。诗人们常常在嬉笑怒...的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当然文人的怒...,自然不能像当初明太祖朱元璋一样耍泼。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