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同在北部防线,李成梁能立下二百年未有之战功,为何戚继光却不能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之变发生,俺答率领骑兵攻破大明北部防线、寇犯京师,看似强壮的大明在俺答骑兵面前暴露出了自己的虚胖。在随后进行的京师保卫战中,不仅勤王大军龟缩京师附近不敢同俺答骑兵交战,就连号称精锐的京营选锋在面对俺答骑兵时也是「 ”流涕不敢前”。最终,当劫掠到了大量金银和物资的俺答骑兵悠然撤退时,明军也只是远远的跟着,将其「 ”礼送出境”。 庚戌之变后,俺答几乎年年进犯大明的北部防线,沿线军民皆不堪其扰。但是由于大明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乱上,所以对待俺答寇犯只能是听之任之。 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明军在戚继光的率领下,先后在同倭寇的台州之战、福建之战、兴化之战、仙游之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倭乱被基本平定。大明终于能腾出手来应对俺答寇犯。 隆庆元年(1567年),俺答再次大举寇犯,前锋直抵京师郊外,鉴于戚继光在平定倭乱中的出色表现,工科给事中吴时来向明穆宗上疏,建议调戚继光至北部防线的蓟州镇。朝议后决定以戚继光为神机营副将、蓟辽 ... ,一体负责蓟州、永平、山海关等地的防务和练兵,后又将戚继光提升为右都督、蓟州镇总兵。 在戚继光调至蓟州镇之前的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已经四十岁的李成梁终于在辽东巡按御史李辅的资助下,前往京师接任了家族世袭的铁岭卫指挥佥事。这一年,戚继光是整个大明最耀眼的将星,而李成梁却只是个刚刚袭职的铁岭卫指挥佥事。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说李成梁能在此后立下远超戚继光的战功,肯定没有人会相信。但是,仅仅两年后,李成梁就让所有人明白,一颗更加耀眼的将星即将升起。 隆庆二年(1568年)初,袭职刚满一年的李成梁就积功升任险山参将。三月,李成梁又因在永平之战中赴援有功被升为辽东副总兵。 从铁岭卫指挥佥事到辽东副总兵,李成梁的升迁速度堪比坐火箭。此后,李成梁更是一发不可收拾,隆庆三年四月,李成梁大破张摆失取得夹河山城大捷;隆庆四年,辽东总兵王治道在抵抗辛爰入侵的辽东之战中战死,李成梁升任辽东代总兵。隆庆五年十二月,李成梁在抵抗北虏寇犯辽东的战斗中取得卓山大捷,升任辽东总兵……至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前,综合《明史·李成梁传》、《明穆宗实录》和《明神宗实录》中的记载,李成梁又先后在清河堡之战、辽河之战、宁前之战等三十余战中获胜,其中「 ”奏大捷者十”,以至于《明史·李成梁传》都不得不这样评价李成梁——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 与此同时,反观戚继光,从隆庆元年被调至蓟镇后的十六年里,仅取得了青山口之战、喜峰口之战、活捉董长秃这三次大捷,同年年立功、岁岁加官进爵的李成梁根本就没法比。 戚继光到底是怎么了,同在北部防线,为何他却不能像李成梁那样立下二百年未有之战功?是因为平定倭乱的战法不适用于北部防线,还是因为对蓟镇附近的地形不熟悉?从他取得的三次大捷来看,显然不是这些原因导致的。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答案就藏在《明史·戚继光传》中,里边有这样一句话——(戚继光)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 从戚继光平定倭乱的表现来看,他无疑是一位攻守兼备的全能型将领,但为何被调到北部战线的蓟镇后,却要「 ”专主守”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来看看张居正《答总兵戚(继光)南塘授击土蛮之策》中的一句话: 今日之事,但当以拒守为主,贼不得入,即为上功。蓟门无事,则足下(戚继光)之事已毕,坚壁以待之,毋轻与战。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得知,「 ”专主守”的策略是张居正向戚继光授予的。至于张居正为什么会这么做,我们还得从当时大明北部防线所面临的具体形势说起。 隆庆四年,借助俺答之孙把汉那吉突然归降之事,高拱与张居正成功招抚鞑靼部中势力最强的俺答部,并封俺答为顺义王。此后,俺答部与大明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但是,由于鞑靼部分支部落众多,俺答不能一一约束,所以在俺答接受招抚后,大明北部防线面对的敌人主要由五部分构成: 1、盘踞在延绥镇与宁夏镇之间的套虏; 2、俺答部中不愿接受大明招抚的黄台吉、昆都等部,主要威胁大明的大同至蓟州镇沿线; 3、居于蓟州镇附近,时叛时降的福余、泰宁、朵颜三卫; 4、崛起于辽东一带的土蛮部(俺答受封为顺义王后,大明北部防线面对的最强大的敌人); 5、世居于辽东地区的女真诸部,他们跟朵颜三卫一样,也是时叛时降、反复无常。 这些部落之间也不是铁板一片,他们有时互相攻 ... 、有时联合进犯大明、有时又希望借助大明的力量打击对手。 针对这些复杂的情况,张居正在经过仔细分析后,决定将其分为两大类: 1、套虏由于地处偏远,并且在经过曾铣的几次打击后,已经难以对延绥至宁夏一线形成威胁,所以只需命令当地守军加强防御就可以了。而大同至山海关一线,虽然有黄台吉、昆都、朵颜三卫等部时叛时降,但只要俺答部不乱,他们就掀不起大风大浪,所以在这一线,只需在保持足够 ... 威慑力量的前提下做好防御就行了; 2、土蛮部实力强大,女真诸部骁勇善战,并且他们都处在山海关外的辽东地区,远离京师,所以要用 ... 手段强力打击。 看看,张居正到底是张居正,北部防线如此复杂的 ... 态势,就这样被他做出了简单的分类。根据这一分类,张居正决定在山海关以西的大同至蓟州沿线采取「 ”怀柔为主、 ... 打击为辅、注重防御”的策略,在山海关以东的辽东地区采取强硬的 ... 打击策略。《皇明经世文编》中,张居正的策略被总结成了十六个字——内修战守,外探虏情,西怀东制,自有妙用。​ 这种情况下,才有了前文中张居正《答总兵戚南塘授击土蛮之策》中的那句话,并且依据张居正授予的策略,戚继光制定了车营、火铳兵、步兵、骑兵相互配合的战法: 继光乃议立车营。车一辆用四人推挽,战则结方阵,而马步军处其中。又制拒马器,体轻便利,遏寇骑冲突。寇至,火器先发,稍近则步军持拒马器排列而前,间以长枪、筤筅。寇奔,则骑军逐北。 镇守蓟州的十六年间,除了刚到蓟州时的青山口之战和赴援辽东之战两次主动出击外,戚继光一直都牢牢的把守着蓟州至山海关沿线,也正是由于戚继光「 ”守卫甚固”,所以敌人才不敢进犯蓟州至山海关沿线。在这种情况下,戚继光立下的战功远少于李成梁自然是在情理之中了。 对此,还是《明鉴纲目》的作者看的明白,因为他在书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继光在镇十六年,边备修饬。蓟门守甚固,敌无由入,尽转而之辽,故李成梁独擅战功。 【玺言春秋明末历史第二十六讲,参考资料:《明史》、《明穆宗实录》、《明神宗实录》、《皇明经世文编》等。】

同在北部防线,李成梁能立下二百年未有之战功,为何戚继光却不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夫人嫌他没工作,皇帝立马供他入翰林,临出门前愤然写下千古名篇

    大家好,欢迎阅读,我们的口号是:尊重历史,缅怀历史!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了不起的文人骚客,他以浪漫主义艺术创造力,开辟了诗词的另一个艺术特征,达到一个高不可攀的艺术高峰。他的著作目前保留的有九百多首诗是一笔无可估量的文化遗产,哺育着下一代的诗人。李白的籍贯、门第、出生地都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些人认为他是原籍陇西成纪,他的出生在中亚碎叶,幼年在四川绵州,自身历经了盛唐时代南北文化知识和中亚文化知识的融

  2.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能

    修无法师,他是营口人,做砖瓦匠出生。后听人说念佛好,遂发心长时念佛。有一天,外寮一位师父找我,说从营口来了一位修无师,预备发心在戒期里行苦行。时定西法师在极乐寺任监院,给在外寮找一间房。修无师说;“我做苦工出身,生来很笨,不会做诗也不会作偈子。不过,我有一句经验的话可以告诉诸位,就是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能。”

  3. 东游西逛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dōngyóuxīguàng【解释】无所事事,到处闲诳。同“东游西荡”。【出处】《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四人帮’横行时,有些学生基本上不上课,东游西逛,学得‘油腔滑调’。”【例子】无【相关】百度“东游西逛”

  4. 什么是奉献爱情的手相_看相大全

    什么是奉献爱情的手相如果感情线的末端与金星带会合,具有这种手相的人对自己所爱的人会全心全意地奉献;但是如果被爱人背叛,也会不择手段地施加报复。一般来说金星带如果和感情线与智慧线一样明显、清晰,意味着有这种手相的人同时在文学、艺术方面也是一个天才。但是如果感情线上有锁状纹,或者智慧线比较虚弱,表示有这种手相的人在感情上颇不顺利。什么是默默开运的手相_看相大全

  5. 不死的鸽子

    艾克耸了耸肩道:“我也不清楚。大概,施泰德将军是个美食家,想吃鸽子肉。”>刚说完,鲁尼格就接了腔:“关于鸽子的事情,我想小姐已经知道了,刚才看见你喂鸽子,你要对此做出解释。”她知道德军的命令,在巴黎城内严禁给鸽子提供食物。可是,她觉得鸽子很可爱,所以常常在陽台上偷偷撒些食物,给那些找不到食物的鸽子吃。>很快,巴黎上空的鸽子几乎不见了踪影。决不能让鸽子破坏这庄严而伟大的时刻!

  6. 炖汤时间不要过久

    一般人大多以为煮汤应该长时间慢火细炖,这样营养成分才能更多地进入汤里。但是从现代营养学角度来讲,这种熬汤...并不科学。营养专家认为,汤里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如果炖的时间过长,加热温度过高,蛋白质会发生热解变性,分解成其他成分,有些成分可能再发生一系列变化,生成对人体有害物质甚至是致癌物质。还有专家说,长时间地“煎熬”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不能达到最佳进补效果。

  7. 佛母的故事

    但是要成为佛的生身母亲,决非一般□薄无智的女人所能胜任。未成佛时,仍被称为菩萨的释迦世尊,将要出生之前,天臂城的善觉长者,依照当时印度的习俗,派遣使者去向毗罗卫的净王要求,準许他将摩耶夫人迎回娘家生产。从佛传中的记载看,有许多是属于宗教信仰及宗教经验的事,比如右肋降生之说,违于常情常理;初生下来,即能自行四、七二十八步,以及天女扶持,帝释天为其接生,八大龙王为其吐出温水沐浴等事迹。

  8. 八字看他/她是不是你的理想伴侣

    2.八字结构失衡,印星太重则依赖心过重,很容易想太多,也很容易产生很多需求,总是劳心劳力,甚至会自我折磨;身弱配偶星过旺,或食伤过旺,也会造成对感情非常依赖,对感情太看重太渴望,但自己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感情成为自己的压力和痛苦的负担。

  9. 【旅程】的意思是什么?【旅程】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旅程lǚchéng1.旅行的路程。《花城》1981年第6期:「难道她只能在这没有爱的人生中度完她的生命的旅程?」旅程的拼音lǚchéng旅程是什么意思旅程lǚchéng1.旅行的路程。然而,要是以囚犯的体验来测量,恐怕是一个路途迢迢的旅程;7.第一站旅程从法国加来港到巴黎,是适意的,而且十分轻松自在。

  10. 带有揆字的成语大全

    包含、带有“揆”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揆情度理——按照情和理估量。揆文奋武——施行文教,振奋武事。揆时度势——指审度时势。揆情审势——估量情况审察形势。揆理度势——衡量道理,揣度情势。稽古揆今——指考古衡今。不可揆度——揆:音‘葵’度:音‘夺’揆度:估量,揣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