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军训已有四千年历史:孔子曾当过教官

又值一年一度的开学季,军训成了每个大学新生的必经之路。其实军训对于每个走过学生时代的人都不陌生,无论是80、90后,还是60、70后,军训都是学生生涯抹不去的青春记忆。那时,我们最讨厌的人是教官,最讨厌的事是站军姿。其实并非只有我们在青葱岁月“遭受”军训磨砺,中国军训古已有之,且绵延传承四千余年。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国上下五千年,古代学校是怎么个军训法! 先秦:军训成学校“香饽饽” 孔子也是一名军训教官 在中国,军训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时期。根据记载,在商代,由于诸侯间战争增多,统治者对军事训练日益重视,除了对正规军队进行训练外,还通过学校对各级贵族进行军事教育。从西周开始,官学分“国学”与“乡学”,并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其中的“大学”,即以“六艺”为标准课程,“礼、乐、射、御、书、数”成为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其中的射、御,即为古代的军训,教师一般直接由军官担任。 到了诸侯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各国更加重视军事人才教育和训练,军训成为官办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就连孔子的“民办学校”私学也很重视军训。孔子作为中国国民教育的开创者,他在教育过程中,将射御之术看得与礼乐教化一样重要,《孔子家语·观乡射》就记载有孔子教射的内容。孔子说,“射御足力则贤”,把军事技能优劣,视为一个人贤能与否的标志,认为“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孔子曾在矍相的园圃亲自教弟子学习射箭的事,他在教弟子习射的同时,还不失时机地对民众进行礼的教育。可见,孔式教育理念是讲究文武兼修的。 秦汉:军训渐“失宠” 百姓几家共用一把菜刀 秦汉时,统治者对学生军训的重视程度逐渐减弱,学校军训则开始走下坡路,随着儒家学术被奉为正统,“六艺”也变身为儒学六经,军事教育内容消失,军训的职能弱化为一种礼仪程式。其实,秦在建立统一政权之前,仍对军训十分重视。但在一统天下之后,除加强边防,用兵的机会变得极少。为防范平民造反,便下令拆除各诸侯国的城郭,收缴天下兵器,连老百姓家的菜刀也是几家合用。 虽然秦汉时期学校军训逐渐萧条,却并未废止,因为在地方学校教育中仍有军训的内容。东汉王莽执政时,每年春秋之际,经学家刘昆都会带领五百多名弟子习武,以致王莽怀疑其图谋不轨,把他及家属都关了起来,也就是说,当时连民办学校都不能从容搞军训了。不过可见,私学以传授经书为主,但也包括射御等军事训练的内容。 隋唐宋:学生忙于“备战”科举 无暇顾及军训 隋朝时更是开始“偃武修文”大力削减武力装备,国家教育重点由学武转为修文,科举也逐渐开始成为主流。唐朝在开国之初便确立了战时重武、平时重文的国策,但唐太宗 ... 于贞观元年(627年)曾说:“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唐朝的取士之法仍偏科举,学校沦为科举附属品,军训废止。此外,理学开始萌芽,逐渐形成重读书轻实践,重 ... 轻活动的教育理念。武则天时,文武科举分开,文举不考武艺,为谋取功名,学生们无暇学习军事课程,军训渐被弃之不顾。 到了宋朝,兴文教、抑武事的政策被推向 ... ,武将地位被书生士子全面赶超。宋太祖认为,武将握兵权而强,君主失军权而弱,为保赵氏江山稳固长久,必须铲除藩镇割据势力,坚持崇文抑武的国策。而且宋代程朱理学主张“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憎恶尚武之风,把习武与赌博等同,视之为无益之事,禁止学生参加。学校以科考为主,一切以中举为导向,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军训自然废止,尚武之风偃旗息鼓。明清之际的教育家颜元曾对此深恶痛绝地说:“朱子重文轻武,……,其遗风至今日,衣冠文士羞与武夫齿,秀才挟弓矢出,乡人皆惊,甚至子弟骑射武装,父兄便以不才目之,长此不返,四海溃弱,何有已时乎?” 明、清两朝开国皇帝都以武得天下,自然重视学校的军事教育,朱元璋力图在学校恢复孔子的“六艺”。他在洪武三年(1370年)批示,要求国子学和县学学生都要习射,命国子监辟射圃赐诸生弓矢,并在科举考试中加试“射”、“骑”科目,有了考试的引导和 ... 对器械的投入,促进了学校军训的发展。 清承明制,开国之初举办教育是文武并重。从官学、国学到地方学,学校的课程多数是文武兼备,都开设骑射课。文科考试先试骑射,八旗子弟武功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文科考试,风气所及,学校军训热情大为高涨,民间也竞相效仿。一些学校除了开设骑射课,还开设武术、举重等必修课,致力于培养文武全才。但是,武功根本敌不过科举八股,军训成了 ... 。 明、清初的学校军训终究未能从复兴走向发展,这是因为程朱理学仍是明清社会的显学。终明一代,程朱理学都受到最高统治当局的极力推崇,仍是“半日读书,半日 ... ”。 清末民初:屡吃败仗致使全国兴起尚武小 ... 到了清末,清 ... 惨遭列强羞辱,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更是让全国上下意识到了“强兵尚武”的重要性,遂又兴起一波尚武的小 ... 。 1902年,蒋百里发表《军国民教育》一文,明确提出军国民教育的实施应通过学校教育,训练学生行军、射靶、击剑、野外演习等能力。清 ... 于1906年颁布《教育要旨》,把尚武教育正式列入教育宗旨,正式颁布学校军训的办法。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1月19日,颁布《普通教育暂行法》,明确规定“高等小学以上体操应注重兵式”。同年9月,正式将军事教育列入教育宗旨,令全国各学校注重军训。许多学校还组织了“少年义勇团”或“童子军”,借以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和军事技能,学校军训迅速展开。然而,一战结束后,全世界兴起一股反对战争的潮流,中国的军国民教育思潮也一度衰弱。 1919年,一项权威调查结果表明,教育界普遍认为:“现在欧战之后,军国民教育不合民本主义,已为世界公认。我国教育宗旨,亦应顺应世界潮流。”至1920年,全国教育联合会议把“尚武”从教育宗旨中删除。随后,1922年颁发的《壬戌学制》取消了“军国民教育”,学校军训又随之停滞。 民国:军训不及格 不能考大学 军训的再度复兴是在1929年。当时,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军事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 当年1月,国民 ... 颁布了《修正高中以上学校军事教育方案》,其中规定,“凡大学、高级中学及专门学校、大学预科并其他高等以上学校,除女生外均应以军事教育为必修科目”,“每年暑假期内,各校学生应受连续三星期之严格训练”。 1931又颁布了《教育部关于高中以上学校加紧军事教育的通令》。希望通过军事训练,“锻炼学生身心涵养、纪律、服从、负责、耐劳诸观念,提高国民献身殉国之精神,以增进国防之能力”。 当时,所有大学、高中等学校的男生均应以军事教育为必修科目,每年暑假进行连续三周的军训,教官则由陆军学校毕业生担任。训练项目包括传授军事学识的技能和培养优良德性及生活习惯,前者包括学科和术科。学科有步兵操典、野外勤务、射击教范、防空常识、战车常识、卫生急救等。术科有徒手教练、持枪教练、测图实施、弹药射击、夜间演习等等。 当时的军训成绩考核极其严格,不及格的学生要随下一届学生重新训练,若至毕业时仍不及格,则不准毕业;凡高中以上学生军训不及格者,不得投考大学。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国统一的军训中断了,直到抗战胜利之后才重新开始。 文/ 安畅 制图/刘江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国军训已有四千年历史:孔子曾当过教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2. 中国最幸运的省会城市,逆袭成省份,还捡了全中国最大一个漏

    中国最幸运的省会城市是哪一座,你可能会想到由小村庄崛起的石家庄,或者沉寂两千年,又重新崛起的郑州。因为合肥不仅仅从一干强有力的城市中突围,后来居上成为了省份,还捡到了全中国最大的一个漏。直到太平天国之时,安庆成为交战的中心,省府被迫迁往了合肥。因为日军的侵略,芜湖、蚌埠这两座原本最有希望取代安庆的城市遭到破坏,反而合肥因为不打眼,反而破坏最少。

  3.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4. 名人启示录:老子原创《道德经》,为何孔子修订《六经》名声更响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5.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6. 了解一下,古代六位「 ”仁宗「 ”皇帝

    仁,在古代儒家学说中,被认为是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也被认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

  7. 读史明智:从《史记·鲁周公世家》入手,看西周姬姓诸侯的兴衰史

    提到春秋时期的鲁国,我们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位比孔子更早的牛人也是鲁国人,他就是鲁国的建立者周公旦。

  8. 中国人为什么不应该 ... 孔子和商鞅?

    一些中国人经常...孔子,说孔子的思想虚伪、腐朽、落后,看不起女人和劳动人民,为统治者服务等。我们可以...思想落后的当代人,却不能...孔子和商鞅,为什么呢?孔子和商鞅是2300多年前的人物,他们生前是风云人物,改变了当时的历史。今天的人凭什么...家?孔子、商鞅的时代,是中国的婴幼儿时期或者小学阶段。

  9. 孔子最喜欢的年青人是什么样子?

    长者喜欢一个年青人,无过于把他收为女婿。

  10. 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是要人类倒退吗

    过去,由于传播手段的落后,普通人接触到的通常都是儒家经典,其他诸子言论即便见到,也是经过筛选后的辅助读物。像《老子》这样尊道贵德而轻仁薄礼的经典,除非改造成符合统治者的口味,否则是很难进入大众视野的。因此有人认为,通行本《道德经》存在着很多被篡改和增删的嫌疑。

随机推荐

  1. 五行缺土男孩起名–宝宝起名

    由此可见,在给五行缺土的男孩子起名字时,首先就是要考虑到他五行的一个调和增补。羽辰两个字都不带土字旁,但都是五行为土的字,是很适合用于五行缺土的男孩起名的。如果大家在五行属土的字中选不到合适的字,也是可以在属火的字中选择的,像煜哲这个名字就是火火组合,煜字象征着积极乐观的,明朗的态度,哲字代表着智慧。煜哲,一个仄声一个平声,念起来也是很顺口的。

  2. 凫短鹤长是什么意思?

    【拼音】fúduǎnhècháng【解释】凫胫短鹤胫长。长短不齐。泛指馀缺不齐。【出处】元·关汉卿《乔牌儿》套曲:“算到天明走到黑,赤紧的是衣食。凫短鹤长不能走。”【例子】无【相关】百度“凫短鹤长”

  3. 带有豹的成语

    包含有“豹”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龙肝豹胎——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以管窥豹——用竹管看豹,只能见其身上的一斑。熊韬豹略——比喻高妙的用兵谋略。龙眉豹颈——形容勇士的长相。狼虫虎豹——①泛指凶猛的动物。九阍虎豹——比喻凶残的权臣。同“九关虎豹”。豺狼虎豹——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一斑窥豹——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豹头环眼——形容人的面目威严凶狠。

  4. 她被誉为「 ”亚洲最美面孔”,所演宋美龄深入人心,53岁仍风华绝代

    每当我看到陈冲时,就会想到一部电影,《末代皇帝》。想到《末代皇帝》,也就会想起陈冲的好姐妹,同样是女主角的邬君梅。片中,邬君梅所饰演的文绣,和婉容一样,都是溥仪的女人,都极具悲...彩。在清末的动荡年代里,她们浮沉飘摇,命运全然不在自己的手中。伴随《末代皇帝》获得奥斯卡大奖,邬君梅也由此声名鹊起,开始走向国际影坛。而《末代皇帝》上映的那一年,邬君梅也才21岁。年仅21岁的邬君梅,就已经被誉为「”亚

  5. 梦见借给别人钱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准备考试的人梦见借给别人钱,意味着初试成绩佳,后次成绩差不能如愿。梦见借给别人钱是什么意思(摄图网)创业的人梦见借给别人钱,代表有小人设计,营利不顺,稍有变动转为平稳。怀有身孕的人梦见借给别人钱,预示生女,慎防胎死腹中。离异丧偶者梦见别人借给自己钱,预示著不久会外出旅行,途中会舒适,是祥兆。

  6. 生命,经纬交错。每一条浅浅的痕迹

    每一条浅浅的痕迹,都蕴含着一份真情,一缕温暖。情不弃,时光温暖。爱不离,岁月不寒。站在你来过的风里,我以遇见之名,写一场地老天荒。

  7. 复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复”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复旧如初——复:恢复;如:像,好像。恢复旧的,就像当初一样。复蹈前辙——蹈:踏上;前辙: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8. 虎年贺词大全

    新年节日贺词,具备一种能量,使人心满满的力量,使人眼发红的力量,使彼此之间距离缩短的力量。虎年贺词·亲人我总相信:一片树叶厚过一本诗集。虎年贺词·爱人我们的爱情,就像黑白的电影。虎年贺词·朋友朋友是灯,驱散寂寥,照亮期盼;朋友是茶,过滤浮躁,储存宁静;朋友是水,滋润一时,保鲜一世;朋友是糖,冲淡苦涩,挂满甜蜜。值此新春佳节之际,恭祝事业蒸蒸日上。

  9. 朱棣为什么满世界抓尼姑?其实只为了找到一个人

    >>然而朱元璋坐稳天下后,白莲教又被禁止,到了朱棣时期,朱棣为了一个女人突然大开...戒,这是为什么呢?朱棣派人去谈判,想把他们“招安”,但唐赛儿直接拒绝了。>朱棣得知唐赛儿逃跑后十分震怒,他在城中挨家挨户搜查,要将唐赛儿抓住,由于唐赛儿被百姓称呼为“佛母”,朱棣认为她可能躲在寺庙里,去挨个寺庙搜查,全国所有的寺庙都搜查一遍,结果没发现唐赛儿。

  10. 梦见穿一双不一样的鞋

    周公解梦梦见穿一双不一样的鞋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穿一双不一样的鞋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