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朱元璋惩贪三大案

  朱元璋建国,他有自己的理想,他要建一个廉洁的、高效率的 *** ,这个 *** 有一个廉洁的官僚队伍。他的重要谋臣刘基曾经对朱元璋说,元朝失天下,失于贪纵,你要把天下坐稳一定要加强法纪。中书省有一个都事叫做李彬,这个李彬因为贪纵犯法,被发现了。可是中书省的丞相是谁啊?李善长,李善长就袒护这个李彬,刘基说不能袒护,报告给朱元璋,朱元璋说:坚决执法!处死李彬。开国功勋,一个功臣叫汤和,大家都知道,汤和给国家立了多少功啊,他有一个姑父隐瞒在常州的田产,少交税不交税。这件事让朱元璋发现了,要惩办他。常遇春这样的大臣都来给汤和这个姑父求情,朱元璋说不行,坚决处罚。朱元璋在惩贪问题上毫不留情,没有任何商讨的余地。

  * 从这两件小事中,我们看到了朱元璋打击贪官、肃清腐败的决心。如果说这两起案件中被处死的贪官不算多的话,那么在随后发生的三起大案当中,被杀头的贪官和被株连的人就可是不计其数了。

  朱元璋反腐惩贪三大案之一 空印案

  第一个案叫做空印案,空印案发生在洪武九年,1385年。什么叫空印?大家知道,如果一个人离开本单位到外单位去办事,需要有一个介绍信。这个介绍信介绍你的身份,介绍你要办的事情的事由,这样你可以凭据这个介绍信去办事。但是有的时候出差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要到一些你没有想到的那些单位去办事,你可能会开一个空白介绍信——事情不写,抬头不写,但是盖了公章,这种盖了公章的空白介绍信在明朝叫“空印”。明朝有一个制度,规定天下府州县的钱粮户口要在年底的时候核校,核对一些准确不准确,统计是怎么样,有多少田地,有多少人口,可以上多少赋税,怎么样服遥役,这是一个很大的事情。府州县核对了到布政司,省级机关核对,布正司带着材料到京师户部来核对,户部是什么部?农业部、林业部管钱管财的,这叫“考校钱粮”。

  明朝考校钱粮,从各个省来到京师往返常常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到了京师考校钱粮的时候数字不行,不准确,需要重新填写。重新填写没有公章不行,填写完以后要盖公章。如果一个很远的地方,边远省份到南京去考校钱粮,数字不合适,再回去盖公章,好几个月过去了,今年的工作无法完成。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很久以来的习惯,使用空印,带上一份盖好了章的空白文书到南京考校钱粮,数字不对,重新填写,章已经盖好了,很省事。

  这件事情朱元璋发现了,朱元璋说其中必有奸。他要处罚所有使用空印的人,凡是掌印的人一律处死,凡是牵连到空印案里的人,不是掌印者也要杖责一百,发到远方。有一个官员叫做郑士元,他是湖广按察使的佥事,也牵连到空印案里来,他的弟弟郑士利就写了一封奏章给郑士元鸣冤,怎么说的呢?说你现在处理我们这个空印,实际上没有了解这空印的具体情况,我们的空印只是半印,什么是半印?大家知道开介绍信有一个骑缝章,一撕两半,你手里拿着有半个章,留底还有半个章,所以带走的是半印,不士正式的完整的印。他说现在所惩罚的空印都是半印,这个半阴是无法做其他使用的,不能够为奸,这是第一条。而且使用了这么长时间了,谁也没说这个不能用,第二条他说如果你要说不能用的话,你事先要说,要做出规定来说空印不能使用,在你还没有规定的时候你就把这些人全处罚了,不公平啊。但是朱元璋说,不行。于是连这个郑士利、郑士元一起处罚,发到边远劳动。

  空印案牵连到很多人,所有是用空印的人无一幸免。朱元璋做得对不对呢?我认为对!为什么?钱粮的数字能够随便填吗?他是关系到户口和赋税的问题。你数字不合适到了京师一看不对我就改一改,这种统计是不能够作为国家的税收财政的依据的,老百姓的负担怎么承担,国家的财政怎么收,这是不行的,显然空印案是应该治理的。

  * 如此轰轰烈烈地抄查空印的反腐行动,应当会让贪官们战战兢兢,不敢再贪了吧。但天下就是有胆大的人,空印案中斩杀贪官的血迹还没有干,就有官员顶风作案。在明初历史上,一场惊天动地的贪污大案即将被揭开。

  朱元璋反腐惩贪三大案之二 郭桓案

  第二个,我们讲的是郭桓案。朱元璋采用严厉的惩治手段打击贪官污吏,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洪武十八年,全国的官员到京城来接受考核,这种考核叫做“朝觐考核”。到京师来朝见皇帝,同时要给他的政绩表现左一个评语和考察,合格不合格,这个官员怎么样。一共多少人呢?一共是4100多人,评定称职的只有430多人,大多数官员不合格。于是在洪武十八年,朱元璋采取了严厉的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贪的运动,我们现在说运动。这件事的导火线就是郭桓贪污事件的暴露。

  郭桓是什么人?是户部侍郎,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农业部、林业部、财政部,户部;侍郎,副部长。郭桓都做了些什么事情,能够引起朱元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广泛的惩贪呢?仅列入当时的《大诰》当中就有这么几项:第一项,太平、镇江、广德有几个府,官府下令,朱元璋下令减免官田钱粮一半,但是郭桓呢对这些地方是颗粒没有上仓,那么这钱粮收了上哪去了呢?郭桓私分了,这是一个。第二个呢,郭桓收受了浙西的秋粮,应该是450万石,实际上只收交上来60万石,还收了一些钞,这些钞加上这些粮食才200多万担,所以还有200多万担又被郭桓等人私分了。

  朱元璋开列的第三项郭桓的罪状是什么罪状呢?当时征粮食,可以征粮食的本色也可以征折色,比如说征稻子,说如果这个地方不产稻子我可以折成其他的东西来交税,或者是把这个粮食折成钱,当时叫钞来交税。郭桓等人在征收赋税的时候,一石米折钞两贯,两贯钱,但是两贯钱以外他又跟老百姓要了什么钱:一,

  水脚钱100文,就是用船来运,水脚钱;

  车脚钱300文,说船运完了还得用车运,再加300文;

  口食钱100文,说这个人吃马喂的,得吃东西,再加100文;

  库子钱100文,掌管仓库,看仓库,我得给你看着啊,没有人不成,再加100文;

  蒲篓钱100文,这粮食得装成包,打包,蒲篓,加100文;

  竹篓钱100文,拿竹子编的筐子,再加100文;还要交的堰江的

  神佛钱100文,你要运输的话走到江上走到河上,怕遇见大风船翻了,要让它平平安安的,沿途要拜神拜佛。水花钱啊,老百姓花钱,100文。所以一石粮食两贯钞,加了多少钱!这些赋税都加到老百姓身上,就是巧立名色,增加赋税。这些东西都是郭桓这些人贪污进来的。

  当时官府养马,养马的草呢,要来民间来征收,郭桓这些人接受了一些贿赂,谁给他贿赂了,这个草免征。他把这些负担摊到其他没有给他贿赂的那些地区,这又是一笔钱。还有纳粮入水、纳豆入水,就是说把粮食里头掺上水,潮湿的搁到仓里头,收的豆子掺上水搁到仓库里头。最后造成仓库的粮食大批腐烂,甚至没办法处理,把仓库拆了,把粮食大批的埋了。

  这样大规模的 *** ,惊动了朱元璋。朱元璋对郭桓案非常重视,他进行了一次统计,他说郭桓直接贪污数字是有700万石,加上所有的各种各样的折扣、钞,一共是2400万石。朱元璋下令在全天下范围内追赃。怎么追呢?最后这些赃款是部是送到户部了,郭桓手里,户部;从哪里来的,从十二个布政司来的,当时就是十二个省;把省里的官员给我抓来审问,你们说你们的赃款是从哪里来的,好,大家说是府里来的;好,把府里的官员抓起来,再审问府官;府官说他的赃款是从州里来的,那再把州官员抓来;州里的说,我是从县里给我送上来的;把县官抓来审问,谁给你送的赃款?那就落到行贿的这些人了,这就是当时的一些富民、刁民。查到哪儿,惩罚到哪儿,一个不漏。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贪官污吏已经把钱财装到自己的口袋里头了,不能倒出来。怎么办,他们下发帖子,下发通知到各乡各里要求摊派,老百姓包赔。本来是惩贪,结果老百姓又增加了新的负担。朱元璋下令严格惩罚,所以这一次案件牵连到户部、天下十二布政司,所有行贿的、窝赃的,叫“天下中产以上人家破产大半”。中产以上人家是什么?富民哪,这些富民勾结官府为非作歹。所以这次案子规模非常之大。

  * 朱元璋为了惩处贪官,不惜屡次砍掉成千上万官员的头颅,也不惜顶着官员们对他形成的巨大怨气。但这还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朱元璋不仅敢于大批处决贪官,他还创造了无数的让人脊背发凉的残酷严刑。

  严刑峻法严到什么程度,我们上次曾经讲过,朱元璋规定了贪污60两以上的银子的,要把这个人处死剥皮实草,这个官员要悬挂在公堂上,给后来者当作儆戒。每个县里头都有一个地方剥皮场所,叫皮场庙。郭桓案发生以后,朱元璋同样使用严刑峻法,什么峻法呢?当时管仓库的一些官员,就是很低级的官员,朱元璋怎么处理呢?把他的这个脚筋割了,走不了道了,膝盖挖掉了,这个人就成残废了。可是没过半年这个人又继续犯法了,怎么犯法呢?当时往仓库里送粮食,送一批粮食拿一个筹码,可能是竹签,然后就凭着这个筹码去领报酬。人家送了十份粮食,可是筹码出现了十三根,为什么,因为看仓库的人,受过刑的这个人又偷出筹码拿出来。朱元璋说,你看,我当初给他的惩罚不是不严重,把他筋也割了,膝盖也去掉了,然后脸上刺了字,身上纹了身,没过半年他又犯了,我怎么样才能让他们不贪赃呢?严刑重罚。

  朱元璋的话有这么两句,他说“朕谓斯刑酷矣”,我说啊这已经够残酷的了,“闻见者将以为戒”,听到的人都应该儆戒。“岂意攒点康明远等,肢体残坏,是形非命存,恶忧不已”,说这个叫做康明远的人肢体残废了,虽然肢体已经不一样了但是他还活着命呢,他恶习没改。“仍卖官粮,此等凶顽之徒,国将何法以治之乎?”我能用什么法整治,严刑峻法,严刑、杀戮。所以朱元璋的严刑峻法很多人批评他,但是实际上也是让贪官、赃官逼出来的。刚才我们讲到,这个管库官受到的严刑是挖去膝盖、挑断脚筋、身上刺上字、脸上纹上面,还有剁脚的、剁手的,都是当时的严刑,还有叫做“洗刷”,躺在铁床上身上浇热水,然后拿铁刷子把肉一层一层刷掉。但是这些酷刑并不是都有效,杀了一批又出来一批。我们在批评朱元璋的酷刑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一个分析,什么呢,就是朱元璋所使用的酷刑不是针对良民百姓,特别是不是针对百姓的,而是针对官员、官僚阶层,是官员当中的贪污阶层。所以一说酷刑,就说这个朱元璋真可恨,但是他没有针对百姓,他是保护百姓的。

  * 朱元璋在亲自查处了这两件大案之后,满朝文武百官早已是战战兢兢,不敢乱来一步,朱元璋放眼望去似乎普天之下已经没有贪官污吏的藏身之处了。但就在他暗自庆幸时,没有想到的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又出了一桩大案。

  洪武三十年(1398年)又发生了一个大案,这个案子我们说它大,不是因为它涉及的金额或者范围广泛,而是在这个案子当中朱元璋表现出了他的果断和坚决。什么案子呢?欧阳伦驸马案。明朝为了控制西蕃少数民族地区,用中原地区的茶叶交换西蕃地区的马匹,把这个茶叶作为战略物资,严禁私自出口。因为你控制了茶叶,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它对你有需要,而且你把这个茶叶送给它以后还可以得到马匹,这样对国家几方面都有好处,因此就规定禁止茶叶私自出关。驸马欧阳伦仗着自己是皇亲,让他的手下走私茶叶,这些人在地方上动用官府车辆,擅自闯关,不纳税、不服管,而且是任意捶楚把关的官员。地方守关的人不堪忍受,向朱元璋来报告。朱元璋得到这个情况以后非常气愤,把欧阳伦抓来杀掉,坚决处死。欧阳伦是什么人呢?刚才我们说过他是驸马,这个驸马他的尚的公主是谁呢?是安庆公主。这个公主不是一般的公主,他的母亲就是马皇后,就是朱元璋的最早的结发夫妻。马皇后一生就生过这么两个孩子,两个女儿,安庆公主是其一,至亲至爱。谁求情也不成,坚决把欧阳伦杀掉。所以朱元璋为了建立他的官僚队伍秩序,为了澄清吏治,为了巩固他的统治,不惜灭亲。

  * 在朱元璋经历三起大案之后,在全国上下刀光剑影的恐怖气氛中,朱元璋却躲进书房,专心致志地开始编写一本书。那么,这本书是什么?朱元璋怎么偏偏会在这样特别的时刻还要专心地写这本书呢?

  刚才我们说过,朱元璋把很多他所处理的贪污、为非作歹这一些案件的案例编成了一本书叫《大诰》。这个《大诰》他要求各家各户都有一本,如果你家里藏了《大诰》,那么在审刑的时候可以罪减一等。就在《大诰》发布的当年,就有是几万学生进京来讲演《大诰》,说我们都学了《大诰》,皇帝给了赏赐,大家回去,就是他搞了一次普遍的宣传教育活动。这个《大诰》减刑的这种措施成为明朝的一个刑法上的一个制度,以后凡是在审刑的时候,说有《大诰》就减刑一等。可以看出,朱元璋所实行的严刑峻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百姓的利益不受侵害,是为了澄清吏治。《大诰》公布了以后又有《大诰续编》,又有《大诰三编》,还有《大诰武臣》,就是专门针对武将、武官犯法编的案例。关于朱元璋编《大诰》他是什么意图?学士刘三吾给《大诰》有一个后序,有这么几句话,他说:

  “日者,中外臣庶,罔体圣心,大肆贪墨。缘弊所由,起于六曹,为罪之魁,郭桓为首。”

  就是不久以前,好多官员不体会朱元璋的意图,为非作歹,贪赃枉法,究其根源,起于六曹。从六部开始的,从中央开始的,不要老远下面。为罪之魁,郭桓为甚,谁是头啊?就是那个财政部的副部长,农业部、财政部就是它的副部长。说六曹本来就是一个澄源之地,“乃贪赃不法,交通所属,危害百姓”,说朱元璋是不忍心“生人之无辜也”,不能够让那些百姓遭这个害啊,“不得已施之五刑”,对他们施之各种刑法。下边两句话,“虽罪之,实以生之”,虽然给他们治罪了但是要让他们不要再犯。“皇上图治,不遑暇食,犹乃营缮是书,以为世戒,其爱民之意深矣”,皇上要求治理天下,连吃饭都忙得都没有时间了,他还编这个书,他爱百姓的心那是很深的。这是刘三吾给他写的一段后序,朱元璋是基层的,他在基层出身,他受过苦,他知道这个苦是什么滋味。他还有一段话,他说:

  “这书又不是吏员话,又不是秀才文,怕不省得。我这般直直地说,大的小的都要知道,贤的愚的都要省得。这书于管军的造福,不是害他的文书。”

  我这个话,这个书不是秀才文,也不是官员写的吏员写的,就是实话,我这个文章不是害人的。所以他编《大诰》虽然每个案例都伴随着严刑酷法,但是它也伴随着一个爱民之心。

  * 在明朝初年的几十年里,朱元璋用它打击贪官污吏的坚强决心,用它让人心惊胆战的严酷刑法,屡次清理官僚队伍。那么,在那一次次声势浩大的反腐浪潮之后,在一群群贪官污吏被送上刑场之后,朱元璋的重刑治国究竟给明朝带来了什么呢?明朝初年的官场是否就能够从此焕然一新呢?

  当时很多人对于朱元璋的严刑峻法非常不满意,实际上是人人自危。早在洪武九年,山西平遥县县学有一个训导叫做叶伯巨,给朱元璋上书,提出了几件朱元璋做的事情不妥的地方,就有一条叫做“用刑太繁”,说你朱元璋用刑太繁了,太多了。他怎么样具体说呢:

  “窃见数年以来,诛杀亦可谓不少矣,而犯这相踵。良由激劝不明,善恶无别,议贤,议能之法既废,而为善者怠也。朝信而暮猜者有之,昨日所进,今日被戮者有之。乃至今下而寻改,已赦而复收,天下臣民莫之适从。”

  什么意思呢,说你天天处罚人,早晨刚任命他当官,下午就把他废了。这些面人怎么办啊,无所适从。这官员队伍是人人自危,每天过不好踏实的日子。

  洪武二十一年,一个学士叫做谢缙的给朱元璋上书,也提出了他用刑太繁的问题。他说从国初到现在二十多年了,“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说没有哪一天这个法律不改变的,没有哪一天没有人犯错误。“尝闻陛下震怒,除根翦蔓,诛其奸逆矣。未闻褒一大善,赏廷于世,复及其乡,始终如一者。”什么意思呢,说我经常听到你处罚这个处罚那个,没听你表扬谁。很严厉。

  当时的官员们惴惴不安,经常是上班的时候,早上起来上班,要跟家里头妻子道别,说今天去了,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侥幸晚上回到家里,见了妻子的面儿说,今天又活了一天,明天还不止道怎么样。如此这般,虽然让贪官污吏们惊心胆战,另外一方面也使得明初特别是洪武年间的吏治得到了澄清。清朝张廷玉所编的《明史》里头有一个叫《循吏传》,“循吏”就是专门记载清官的这样的传。《循吏传》所列的明朝的清官,洪武年间三十多年,占所有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这个《循吏传》还有这么一段话:

 

  “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旨,吏治焕然丕变矣。”这一时间,这些地方官员全都是畏惧刑法,洁身自好来实现达到朱元璋的要求,吏治换了一个面貌。

朱元璋惩贪三大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 伤感短语经典 你的梦不够宽敞装不下我的泪两行-感人的情话

    自己不心疼没人心疼。六十六、我赐你万劫不复死而无墓六十七、我爱的人的爱人请善待我爱的人。六十八、理想就像...,要有。但不能逢人就去证明你有。

  2. 阿波罗激励赫克托耳

    宙斯派他的儿子阿波罗来到赫克托耳身边。阿波罗看到赫克托耳已不再躺在地上,而是坐了起来,原来宙斯已经给了他力量,使他苏醒过来。赫克托耳高高地站在战车上,率领士兵们前进。阿波罗隐身在云雾中,手持可怕的盾牌,指引赫克托耳勇往直前。赫克托耳跟埃阿斯正在争夺一艘战船。可是,赫克托耳既不能把埃阿斯推下水去,也不能放一把火烧毁战船。当然,埃阿斯也无法击退赫克托耳的进攻。

  3. 梦见自己被逮捕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自己被逮捕,表示会成为...官员所喜欢的人物。梦见自己被坏人抓住,这是表示你的心中有些不好的念头产生,而且想要去做,但是内心却挣札不已。梦见好人被捕,表示你对现状不满,却无力去改变,无可奈何,若梦中的人拒捕,表示你将下定决心做改变。梦见被官吏所逮捕,表示会发生急事。梦见自己拷打别人,表明你的行为不妥。梦见自己变年轻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4. 芹菜的营养价值-芹菜的功效与作用

    芹菜是高纤维食物,它经肠内消化作用产生一种木质素或肠内脂的物质,这类物质是一种抗氧化剂,常吃芹菜,尤其是吃芹菜叶,对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都十分有益,并有辅助治疗作用。芹菜的营养价值1、芹菜有平肝降压作用,主要是因为芹菜中含酸性的降压成分,动物实验证明对兔、犬静脉注射有明显降压作用。芹菜的功效主治女子大出血,且有止血养精,保养血脉,键体补气的功效。

  5. 黄惠兰“远东最美丽的珍珠”,风头盖过宋美龄!

    >她就是“远东最美丽的珍珠”——黄惠兰。黄惠兰不到三岁的时候,母亲就给黄惠兰戴上了一条金项链,而项链上有一颗重达80克拉的钻石。据说,父亲认为黄惠兰是他的福星,因为黄惠兰出生时,他首次赚了100万元。>>成年后,黄惠兰成为了中国驻美大使夫人。

  6. 好酒贪杯当心你的视神经萎缩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宋维贤主任医师指出,遗传和颅内有肿瘤压迫视神经、头颅受过外伤导致视神经受损、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局部缺血、青光眼等疾病都可能导致视神经萎缩。除此以外,抽烟、喝酒的不良生活习惯同样也可能引起视神经萎缩。比起抽烟,酒精中毒引起的酒精中毒性视神经萎缩更为常见,其罪魁多为高度白酒或假酒,长期饮酒也可能导致视神经萎缩。视神经萎缩虽然后果严重,但诊断起来并不复杂。

  7. 眦裂发指造句_眦裂发指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眦裂发指zìlièfàzhǐ眦裂发指的意思和解释:眼角裂开,头发上竖。形容愤怒到极点。眦裂发指的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眦裂发指的例子眦裂发指造句阅读短文,并把下列标题眦裂发指段落配对。Readthepassageandmatchtheheadingswiththeparagraphs.眦裂发指造句相关由两个偏正结构并列而成。但都要按“(定·定)中·中”或“[状·状]中·中”的形式加以理解。

  8. 为什么叫“房东”不叫“房西”?

    因为主人一般住东院。北边就是祭祀的地方。或是会客的地方。仆人们就称主人为东家。后来就延用了这种习惯,称房子的主人为房东。

  9. 毒魔狠怪是什么意思?

    【拼音】dúmóhěnguài【解释】凶恶残忍的妖魔鬼怪。【出处】《西游记》第九七回:“大哥是个了得的。向者那般毒魔狠怪,也能收服,怕这几个毛贼?”【例子】无【相关】百度“毒魔狠怪”

  10. 从沙俄到苏联再到俄罗斯,西欧为何一直嫌弃这个国家,四点原因

    回望历史,我们发现自沙俄到苏联再到俄罗斯,西欧一直讨厌这个主体面积在亚洲,却是欧洲的国家。不管从人种还是国家来说,俄罗斯就是欧洲国家,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为何同为欧洲的西欧却嫌弃他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