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释义】匹夫,指平民。指国家兴亡,每个人都负有责任。 【出处】明·顾炎武《日知录》。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出身于乡宦之家,6岁开始读书学习,从小就有远大志向。14岁时,他就参加了除旧革新的社团———复社。 1645年,清兵攻占了南京。顾炎武同昆...
【释义】匹夫,指平民。指国家兴亡,每个人都负有责任。
【出处】明·顾炎武《日知录》。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出身于乡宦之家,6岁开始读书学习,从小就有远大志向。14岁时,他就参加了除旧革新的社团———复社。
1645年,清兵攻占了南京。顾炎武同昆山知县杨永言等人一道据守昆山。不久城破,顾炎武的两个弟弟被清兵杀死,继母王氏也绝食自杀。临终前,她对顾炎武叮嘱道:“你千万不要做清朝的臣子!”顾炎武流泪答应。从此,他伪装商人,四处奔走,联络沿海的抗清力量。清朝进士叶方恒为了吞没顾炎武的家产,勾结顾家的仆人陆恩告发了顾炎武,顾炎武被官府追捕,不得不逃离江南,前往山东。
在北方20多年的艰苦岁月里,顾炎武足迹遍布河北、山西、陜西、河南等地,一年之中有半年住在旅店里。他与20多位朋友在雁门以北的地方建立秘密活动据点,坚持反清。后来,他定居在陜西华阴。
50岁以后,顾炎武集中精力撰写《日知录》,阐述他的思想和观点。他在日知录中有一句名言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表明了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