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认识佛陀教育

文章来源:佛陀教育杂志一般社会大众对佛教产生误会,这是很普遍的现象,我年轻的时候也认为佛教是迷信、消极、不切实际的。一直到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才知道,佛教经典是世界上最高、最圆满、最究竟的哲学,修学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但是,怎样帮助社会大众澄清对佛教的误会?这使我想起台中慈光图书馆举办的“大专佛学讲座”。大专佛学讲座的缘起是三位在台湾省留学的马来西亚学生,到台中向李老师请教。李老师特地为他们编了《佛学概要十四讲》的课程。后来,我跟老师建议办“大专佛学讲座”,拟定了六门课程,分别是《佛学概要十四讲》、《八大人觉经》、《般若心经》、《百法明门、唯识简介》、《普贤菩萨行愿品》与《阿弥陀经》。 后来,学生学佛的风气愈来愈盛,学校里的讲师、教授就不能不学,于是,佛教是迷信、消极、不切实际的说法,不必解释,自然就化解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因为佛教的教学进入到高等知识分子阶层,大家就不会说佛教是迷信。 将佛教教育提升,让大家知道佛教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而不是迷信,这个工作非常重要。古人常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因此,我们用“佛陀教育”让大家晓得佛教是教育,而非宗教。所以,我们在台湾省成立的道场叫做“佛陀教育基金会”,在香港成立的机构是“佛陀教育协会”。 近代夏莲居老居士所提倡的“学会”,就具有教育的意思在里头,不至于再造成误会,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我们在台湾省提倡这么多年来,产生很大的效果,很值得其他地区学习。 佛教是一门很有智慧的学问,我们应该如何修学才能够得力?儒学是佛法的基础,佛法学不好就是因为没有儒学的基础,从前祖师大德能有成就,就是因为有儒学的基础。佛在戒经里面讲,“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可是,因为学儒道之后再进入大乘,比学小乘之后再进入大乘还要好,所以,中国在唐朝中叶之后,就放弃小乘的修学,着重在儒道里奠定大乘根基。 中国学术的基本修学原则,实在讲就是《三字经》前面的八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是教学最重要的理念,肯定人性本善才能谈教育。人性本善,现在为什么变成不善?“性相近,习相远”。习是习性,习性把我们跟本性拉远了。因为有习性,才有三途、六道、十法界。“苟不教,性乃迁”,假如不教导,众生会随着习性流转,随着习性流转就有轮回。“教之道,贵以专”,教要专不能杂,杂就坏了! 我在台中亲近李老师的时候,李老师完全是遵循古代传统的教学 ... ,那就是专攻。用私塾的教学 ... ,两个人学一部经,同时上台讲演,讲稿是完全相同的,一个用台语讲,一个用国语讲,其他的人旁听。如果同时想学两门,老师是绝对不会教你的。他老人家教学的原则是一部经真正学好,必须是上台讲演到令他满意为止。我在台中亲近李老师十年,十年只学了五部经。 一部经学会之后,至少要讲十遍才会熟,熟透了才会变成自己的。而且,这十遍的讲演要很密集,中间顶多休息一、两个星期就要再讲第二遍,你才能连接得上,学 ... 兴趣才高。所以,一定要专,决定不可以同时学两部经,这是最大的忌讳。讲经也一样,同时讲几部经,你的心力不能集中。讲一部经,戒定慧三学都在里头。依照规矩去准备、学习、讲演,是持戒;你的心念念都在这一部经上,那是定,有戒、有定就会生智慧。一部经讲十遍,遍遍境界都不相同,这就是进步。 初学讲经的人一定要写讲稿,第一遍的讲稿讲完之后,讲稿不能再用,讲第二遍时要重新写,才会有进步。你要是拿第一遍的讲稿讲一百遍,是永远不会进步的,一定要依照老师的教导认真去修学。 民国初年有“修身”这一门课,现在没有了,社会动乱的根源就是从这儿来的。今天为了要挽救传统教育,所以,要教《弟子规》。教《弟子规》不是教你会背、会讲,而是要做到,字字句句都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以《弟子规》为基础,或是以儒家为基础,再提升到三皈、五戒、十善、《沙弥律仪》,这是针对出家众;在家居士则是三皈、五戒、十善、《感应篇》、《安士全书》。我们依照印光老法师的教诲,奠定我们伦理道德的基础,然后这才能学经教。 你要是同时学很多经论,只能够学到皮毛,你不会开智慧的。智慧不开,换句话说,你学十部就懂这十部,没有学过的你就不懂了。所以,无论世法、佛法,贵精不贵多,贵专不贵杂,万万不能够杂修,不能够多学。儒释道三家终极的目标都是教你开智慧,智慧开了,一切都通达了,学过的通达,没学过的也通达了,这叫真实智慧,才能起作用。譬如,面对群众提出你没有学过的问题,而你都能解答,那是因为你开了智慧。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不认识字,听五祖忍和尚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开悟了,悟了之后,后面就不用讲了,全都通了。惠能大师为什么悟了?没有别的,就是心清净。他有戒、有定,所以,智慧就开了。 法达禅师念《法华经》念了十年,一直都没有开悟,去见惠能大师。能大师说,《法华经》我没有听过,你念给我听。法达禅师念完第二品“方便品”之后,能大师说,不要念了,我都知道了。什么原因?专。专能得定,能开悟,杂就不行。所以,古人讲“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个道理非常重要! 我们想在汉学或是佛法中真正有成就,就不能不遵守古人的规矩。如果舍弃不要,你很难成就,因为你的心是乱的。所以,无论世法或佛法,你要想成就,就要专。专成就得快,成就得扎实,成就得深广。 (节录自净空法师讲述于2004.9.4日本奈良 已修订)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认识佛陀教育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2.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3.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4.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5. 名人启示录:老子原创《道德经》,为何孔子修订《六经》名声更响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6.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7. 了解一下,古代六位「 ”仁宗「 ”皇帝

    仁,在古代儒家学说中,被认为是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也被认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

  8.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9. 读史明智:从《史记·鲁周公世家》入手,看西周姬姓诸侯的兴衰史

    提到春秋时期的鲁国,我们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位比孔子更早的牛人也是鲁国人,他就是鲁国的建立者周公旦。

  10.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随机推荐

  1. 山东大汶口出土古人类化石,DNA与现代日本人吻合,揭开起源之谜

    山东大汶口出土古人类化石,DNA与现代日本人吻合,揭开其起源之谜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个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寻找长生不老之术,徐福带上三千童男童女东渡,但并未返回,而是在日本群岛定居下来繁衍生息,这就是日本各地居民为何将徐福奉为神话的原因。实际上,徐福不可能是祖先级,因为日本的历史远远不止两千年,而且根据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物证显示,徐福并不是第一批踏上日本半岛的中国人。

  2. 捐躯赴难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juānqūfùnàn【解释】躯:身体。指舍弃生命,奔赴国难。【出处】三国·魏·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例子】【相关】百度“捐躯赴难”

  3. 金世宗为何登基后不立皇后,是因为乌林答氏吗?

    完颜亮继位的时候大...宗室,基本上姓完颜的都给...光了,完颜雍之所以能逃过一劫,就是因为他有这位贤惠的妻子乌林答氏。乌林答氏说破财免灾,终于最后把这条玉带献给了完颜亮。这时候就有佞臣告密完颜亮,说完颜雍这么能容忍就是因为他的妻子乌林答氏教他做的,而且这个乌林答氏可是女真一等一的美人。完颜亮之后在金国的开国后的皇帝中并找不到,因为金世宗继位之后下旨把他废为庶人,他死后不是以皇帝的身份入葬的。

  4. 那天晚上满天星星

    好想告诉你告诉你我没有忘记,那天晚上满天星星,平行时空下的约定。

  5. 什么叫动物园

    “哥哥,你说什么叫动物园呀?”“动物园就是有动物,但又不让狩猎的地方。”

  6. 无精嗒彩是什么意思?

    【拼音】wújīngdācǎi【解释】形容不高兴,提不起劲儿。同“无精打彩”。【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无精嗒彩”

  7. 梦见蛇咬亲人_周公解梦梦到蛇咬亲人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蛇咬亲人好不好

    梦见蛇咬亲人是什么意思梦见蛇咬亲人意味着,交际运良好,即使是初次见面的人也能很快打成一片。梦见老公被蛇咬,是吉兆,暗示梦者会得到好运。周公解梦关于"蛇咬亲人"的数理吉凶宜忌分析:梦见蛇咬亲人的梦境分析梦见蛇咬亲人的吉凶:基础坚固,毫无变动,如立盘石之上发展,达成目的,向上进取,努力奋斗,容易成功富贵,顺利发展,安泰健身长寿。

  8. 怎样根据出汗鉴别诊断?

    病理性出汗的临床表现很多,诊断时要问清楚出汗的时间、汗量的多少,出汗的部位以及病程的长短等,以鉴别证候。可从出汗的时间、汗量、出汗的部位,以及伴随症状中进行鉴别。自汗和盗汗是指不同时间的出汗,临床上尚须结合四诊资料以判断阳气虚或是阴虚所致。

  9. 梦见打吊瓶

    周公解梦梦见打吊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打吊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蔡文姬人貌双全还是个寡妇 曹操为何不敢有非分之想呢

    曹操为什么没有对蔡文姬有非分之想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但是,作为曹操的小师妹的蔡文姬,人貌双全,又风姿卓绝,还是个寡妇,曹操为什么不敢有非分之想呢?于是曹操拜蔡邕为师,自幼便与蔡文姬相识,蔡文姬也算是曹操的师妹。>蔡文姬知道曹操并非池中之物,怕耽误曹操的大业,便有意疏远了曹操。>曹操对蔡文姬十分敬重,更有说不尽的爱慕之情。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