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恶口戏 ... 今证罗汉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位威力无比的萨迦国王。(师言:萨迦国王在释迦佛时代非常著名,世界上称他是第五大王,仅在四大天王之后。)他有一次恭请世尊及眷属在祗陀太子园(处灵鹫山下,距舍卫城很近)应供三个月,国王用牛奶、酸奶、醍醐等各种上好食品供养,并派五百牧童帮忙作杂事。三个月圆满后,萨迦国王对释迦佛供养无价妙衣,对应供僧众也以各种资具一一供养,然后世尊率众眷属回经堂了。当时,五百牧童不约而同地想:萨迦国王往昔一定是造了很大的善业,才成为一位有权势、有威望、有福报、举世闻名的国王,可他现在继续上供,积累资粮;而我们这些人呢?因前世未造善业,故今世为牧童。现在我们得了人身也应该发心供养僧众,他们就共同决定以饮食供养世尊及僧众,一切準备就绪。(师言:对一个牧童来说,虽然财物不是很多,但发心清净,功德同样很大)便恭请世尊及眷属应供,世尊默许了。中午世尊率眷属前来应供,牧童们虔诚供养,供养已毕,五百牧童一起去世尊前求法。世尊观察他们的根界意乐,传给他们相应的法,他们以智慧金刚摧毁了二十个萨迦耶见,得预流果位。得果的牧童们发心出家,就先到对佛法极有信心的萨迦国王那里祈求,得到开许后,再去世尊前祈求:“我等欲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戒,唯请世尊悲愍摄受。”世尊开许了,并以“过来”之方便言词,令他们当下得到近圆戒体。五百牧童成了身披袈裟手持钵盂,净持梵行的清净比丘了。世尊又给他们传了相应的法,他们各自六时精进,很快摧毁了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的果位。在他们的境界中:黄金与牛粪等同,虚空与手掌无别。诸天见之无不欢喜赞叹!得果后,他们心想:现在有没有我们可以调化的众生?若有则在何方?他们以神通观察到了一些具缘调化的众生,就前去调化,其中有一个牧女,想尽办法也不能使她对佛陀生起信心,无奈之余他们就强拉硬扯把她拉到世尊前。她一见世尊三十二相好,顿时生起了无比的欢喜心,胜于十二年的禅悦,不可言说。她看到左右的人都捧着供品,而她什么也没有。她看见路边的果夏达呷花很好看,便采下来去供养佛陀,并在佛前恭敬礼拜,祈求传法。世尊观知她寿命不长,给她传了相应的法。传法圆满后,牧女就回去了,不久,她因四大不调很快去世了,因她对世尊生起欢喜心故,去世后得以转生天界,成为一个可爱的天女。一般天人有个规矩:得生天界后进行三观察,观察自己前世是哪一道众生?以何因缘得生天界?以后又转生何处?这个天女观察到:自己前世是人道的一个牧女,因为以欢喜心供佛果夏达呷花的善根而转生成天女。她怀着对世尊的感恩之心,想马上去拜见大恩世尊,于是身着妙衣霓裳,上下金装银饰,手持天上的青莲、白莲、曼陀罗花等来到世尊前,合掌恭敬供养鲜花,再祈传法,世尊给她传了相应的法,她以智慧金刚摧毁了二十个萨迦耶见,获证了预流果,又对世尊顶礼,右绕三匝返回了天界。当时,有前后夜精进不眠的比丘们见到夜间光芒普照,以为是大梵天、帝释天或四大天王来拜见世尊,次日就去请问:“世尊,昨夜光亮如白昼,是否是大梵天、帝释天亦或四大天王来世尊处?”世尊说:“昨夜既不是大梵天、帝释天,也不是四大天王前来。你们还记得一个牧女对我欢喜地供养果夏达呷花吗?”“记得,记得!”佛曰:“这个牧女以欢喜心对我供花,死后得以转生天女,为报恩故昨夜前来拜见我,我又应她所求传了相应的法,她得圣果后返回天界了。”“请问世尊,此天女以何因缘今生转为贫穷的牧女?后又转生可爱的天女?唯愿宣说前后因缘。”世尊告诸比丘:“这是前世的业力与今生的因缘。所谓前世的业力就是,早在贤劫人寿二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有一位比丘尼,性情暴躁,以嗔心恶口 ... ‘牧女’。(译者:‘牧女’意思是下劣、贫穷、愚笨的人。莲师说过‘上至班智达,下至牧童间’其喻意亦在于此。有时想起我当年读书时,能说会道,别人让我帮他们取外号去嘲笑他人,我可以马上根据其相貌取个令人哄堂大笑的外号,取了好多,现在想起来念忏悔心咒对我很重要。上师也讲:听《百业经》后仅仅是谨小慎微,不造口业也是一大收获,上述公案中,大多都是口业成熟之过,所以大家应该注意不要造口业。)临终前生大惭愧的比丘尼发愿:我于迦叶佛教法下一生持清净梵行,虽然没有证果,但愿我在释迦佛出世时,在佛教法下,令佛欢喜并得以证果;愿我恶口 ... 之业不要成熟。’众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时恶口比丘尼即今牧女,此是前世业力成熟。所谓今世的因缘,就是她以欢喜心供养了我一朵果夏达呷花,而得生天女,此是今世的善业所感。”诸比丘复次请问:“世尊,那五百名牧童,以何因缘今世共为牧童?后来遇佛并出家证罗汉果?愿乐欲闻,唯愿为说。”世尊告曰:“早在贤劫人寿二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那五百名牧童都是比丘,当时他们以‘牧童’互相戏 ... 。临终时发愿:虽然在迦叶佛前我们没有什么圣者的境界和功德,但是,以一生中持戒的功德愿于释迦佛出世时,于佛教法下出家,令佛欢喜,得证罗汉果位;愿恶口相 ... 之业不要成熟。(师言:平时业力现前,不留意 ... ,马上念“嗡班札儿萨埵吽”至少一千遍,乃至十万遍,方能忏清,以咒力不可思议故。)当时的五百位比丘就是现在的五百牧童。以恶口之业成熟故,又以其愿力成熟,今生能遇佛,令佛欢喜,出家后精进修持,证得阿罗汉果。”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恶口戏 ... 今证罗汉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有棱有角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ǒuléngyǒujiǎo【解释】比喻为人方正。也形容脸色严峻。【出处】【例子】【相关】百度“有棱有角”

  2. 梦见缺水

    周公解梦梦见缺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缺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乐茶碗探秘

    乐茶碗探秘型制特征在手拉坯盛行的桃山时代,乐茶碗是唯一只采用“捏制成型”的茶碗。颜色特征“赤乐”和“黑乐”是乐茶碗的基本特色。所谓“乐烧”,最初是得法于中国的三彩技术,在乐烧茶碗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用白釉和绿釉来装饰的作品,然而,“赤乐”“黑乐”却一直是乐茶碗的主流,日本天正十四年举行的茶会上所出现的“宗易形之茶碗”,据推测就是所谓“黑乐”的一种,被称作“大黑”的茶碗。

  4. 狐狸打猎人

    >狐狸把嘴巴凑到老狼的耳朵边,轻轻地说:“我就要做那样一只狼,嘴里有两颗大牙,额头上有三只眼睛,头顶上有四只耳朵,还有五条腿。我这样再也不怕猎人啦,说不定猎人还怕我哩。”狐狸不光是能把死的说成活的,还能装模作样地骗人,老狼就做不到。>狐狸开始打扮了,老狼就帮他忙。>狐狸和老狼看到猎人逃跑的样子,笑得嘴都合不拢了。狐狸和老狼心里都很懊恼,要是留着这颗...打黄麂野兔多好,就是打一只山雀也是好的。

  5. 梦见樱桃坏了

    周公解梦梦见樱桃坏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樱桃坏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梦见旅游被追杀

    周公解梦梦见旅游被追杀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旅游被追杀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王刚:收藏少贪念才能不受骗 ;

    就像在节目里嫉恶如仇地砸掉那些赝品,王刚话里话外总是不忘提醒老百姓,少贪念、别受骗。王刚:中国收藏品市场95%是赝品,而且愈演愈烈,这是第一个基本事实;第二个,如果我们把真品砸了,砸错了不说,还要拿到首博去展览,这不符合逻辑;第三是我后来才悟到的。

  8. 昔日老北京的“公主坟”

    在北京,不管是北京人还是到过北京的人,人人皆知的公主坟只有一处,那就是长安街延长线复兴路和西三环交会处的那个名叫公主坟的地方。它的出名与地理位置、地面遗迹的保留情况以及墓主的身份不无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北京城里最有名的公主坟。>第二处是佛手公主坟,其位于东便门外的通惠河北岸,是乾隆的四女儿和硕和嘉公主及其夫婿福隆安的合葬墓。但如今这当年的公主坟,早已荡然无存,只留下个小小公园,任我们评说。

  9. 梦见参加活人的葬礼

    周公解梦梦见参加活人的葬礼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参加活人的葬礼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激励高考的句子 辛苦三年,幸福一生-感人的情话

    读书是一种精神跋涉,是一种生活方式。祝奋斗在高考一线的朋友们考试顺利。良辰始,旭日东升,喜讯同奏考场,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