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吉大港血腥之夜

1975 年11 月7 日凌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街头又响起了密集的槍声。四天以前,亲苏联的陆军参谋局长哈立德·穆什拉夫发动了一场政变,将陆军参谋长齐亚·拉赫曼逮捕入狱。今天,齐亚·拉赫曼的部队又发动了一场反政变,挫败了政变集团 的陰谋。他们打开了国家监狱的大门,放出齐亚·拉赫曼将军。反政变部队占领电台后,齐亚·拉赫曼在广播里郑重向全国宣布:“在目前形势下,孟加拉人民、陆军、海军、空军、步槍队、警察、自卫队和其它人要求我作为军事管制执行官和孟加拉国陆军参谋长,暂时接管国家权力。”>齐亚·拉赫曼1936 年出生于孟加拉博格拉县的一个 ... 家庭,学生时代,他非常喜欢体育运动,尤其是喜爱足球、拳击和网球,锻炼出一副强健的体魄。17 岁高中毕业,便参军入伍,开始了戎马生涯。参加过印巴战争,当时孟加拉国还属于东巴基斯坦。>1971 年3 月,东巴基斯坦爆发反对叶海亚军人集团 的战争。3 月25 日,已经晋升为陆军中校的齐亚·拉赫曼在吉大港举行了起义,宣布脱离巴基斯坦,成立独立的孟加拉国。建国以后,他受到总统穆吉布·拉赫曼的重用,被授予准将军衔,出任陆军副总参谋长。后来的几年中,这个国家又连续发生两次政变,最后是齐亚·拉赫曼出来收拾局面。>1977 年4 月,总统赛义姆因健康原因辞职后,齐亚·拉赫曼得到绝大多数的选民的支持,当选为孟加拉国总统。两年后,他宣布结束军管,他本人也退出军界,完成了孟加拉国向文官 ... 的过渡。>齐亚·拉赫曼总统生活简朴,不吸烟,不喝酒。他办事讲究效率,他对外奉行不结盟政策,以外交 活动家的姿态频频出访,加强与邻国的关系。在国内,他经常到偏僻的农村巡视,关心人民的疾苦,对不能尽职的地方官员则非常严厉,因此有人称他为“仁慈的独裁 者”。他不仅自己常到远离达卡的省份主持省政会议,还敦促地方官员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为了根除 ... ,他要求议员、高级文官公布私产,并率先公布自己的财产。为保持与军队的关系,他一直在军营安家。在孟加拉国人民的心目中,齐亚·拉赫曼树立了一个“有力、诚实和献身的领袖”形象。>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支持齐亚·拉赫曼,陆军驻吉大港第24 师师长曼苏尔·艾哈迈德少将对总统的不满至少可以追溯到1977 年。那时,齐亚·拉赫曼改组三军,免去了曼苏尔在陆军总部主管作战、情报、通讯的参谋局长职务,并把他调往吉大港任第24 师师长。曼苏尔对此一直耿耿于怀。>此后,他就开始酝酿政变的陰谋,扩充实力,安插亲信,网罗对总统不满的分子。为了避免三军情报局派情报官来他的部队工作,他严令第24 师情报处下属的单位一律要向他负责,不许超越上级。>孟加拉国独立以后,三军内部存在一股被称为“自由 战士”的势力,形成这股势力的人都曾参加过孟加拉国独立解放战争,他们居功自傲,对自己的地位不满足。曼苏尔利用这股势力,在军内挑拨,说拉赫曼排挤“自由 战士”,重用从巴基斯坦派遣返回来的孟加拉籍军官,以煽起对拉赫曼的不满。>曼苏尔经过三年处心积虑的经营,使24 师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其它各师,实力相当于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这个师一共有四个旅,其中三个旅的旅长都是他的亲信。团 营一级指挥官和参谋都由“自由 战士”派军官担任。因而曼苏尔自以为羽毛丰满,可以行动了。>1980 年12 月,在他的直接指挥下,第69 旅旅长穆赫辛丁准将、第305 旅旅长纳瓦兹上校、第65 旅旅长拉希德上校及曼苏尔的侄子马布波中校等亲信,制定了企图扣押和 ... 害拉赫曼总统的第一个行动计划:利用总统出席12 月20 日的吉大港军事学院学员毕业典礼的机会。袭击总统住所。后来因为执行这一任务的第10 团 未能及时到位,行动计划流产了。>一计不成,又施一计。>1981 年初,曼苏尔及其亲信计划趁2 月在科克斯巴扎举行三军演习 之机,将前来观看的总统和三军参谋长抓起来,逼总统交 权。但这一计划也没得逞。>1981 年5 月初,曼苏尔突然接到拉赫曼总统发来的命令,调他回达卡任国防参谋学院院长一职。接到命令后,曼苏尔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他明白这样一来,他手中的兵权将被解除,如不立即下手,他的整个“总统梦”恐怕就要永远成为泡影了。>曼苏尔召集亲信紧急磋商,决定立刻发动兵变。他一面故意拖延执行调令,一面加紧作政变准备。他秘密调集4000 名忠于他的嫡系部队留驻吉大港营地,以便随时出动。并公开宣布将在5 月份进行夜间训练,实际上是搞政变演习 ,同时也可以为政变之夜打掩护、麻痹军政各方。此外,他把一些认为不可靠的军官调离吉大港,去其它防区值勤或强令他们到外地休假。>5 月中旬,曼苏尔专门派遣亲信穆蒂乌尔中校去达卡,同总统的私人参谋马夫兹中校进行秘密联系。这两个人是旧日的好友,他们在一起无话不谈。>密谈中,穆蒂乌尔透露了曼苏尔的政变计划,要求马夫兹中校给予支持,并提供总统的行踪和日程。>马夫兹欣然同意加入政变集团 ,并透露总统将于5 月27 日去吉大港巡视。>穆蒂乌尔果然不虚此行,兴高采烈地返回吉大港,向曼苏尔作了汇报。>政变前,国家情报部门已经注意到吉大港有些不祥之兆,保卫部门为总统安全着想,曾建议总统取消吉大港之行。齐亚·拉赫曼认为不至于有多大危险,吉大港是他常去的地方。他说:“如果曼苏尔敢下毒手,他也没有好下场,肯定会被人民处死。”临行前,拉赫曼略加思索,指示:在他到达吉大港时,曼苏尔不必参加迎送。>消息传到曼苏尔耳朵里,他认为事情可能已经败露,没有退路,不如来个“先下手为强”。>吉大港位于孟加拉国的首都达卡东南,在卡拉富利河下游的右岸,人口近90 万,是这个国家的第二个大城市,有“孟加拉湾门户”之称。孟加拉海湾波光粼粼,沿岸山丘草木茂盛,寺院和尖塔掩隐在椰林之中,自然环境优美。作为全国最大的海港城市,吉大港市在孟加拉国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5 月29 日上午9 时,齐亚·拉赫曼乘坐专机离开达卡飞往吉大港视察。>总统一行住在 ... 宾馆。刚住下来,曼苏尔的亲信穆蒂乌尔就打 ... 给总统私人参谋马夫兹中校,用暗语告诉他当天晚上动手,希望他里应外合,暗中投敌的马夫兹自然一口答应。>午后,曼苏尔及其亲信做完星期五 ... 聚礼后,又开了一次碰头会,再次研究落实了谋 ... 总统的行动计划和部署。曼苏尔听取了有关政变各项准备工作的汇报后,认为,由于有了内线接应,就没有必要兴师动众使用大部队,而改用从“自由 战士”中挑选出来的可靠分子组成突击队去执行任务。>最后,曼苏尔斩钉截铁地说:“现在,行动的时刻已经到来。你们怎么搞,使用什么家伙,我不管。我本人已下定决心,不成功,便成仁!”>那天,齐亚·拉赫曼的活动安排得十分紧凑。他上午抵达吉大港后不久,就在宾馆召集执政的民族主义党 部分 ... 开会,会议一直继续到下午2 时,接着,他分别会见了当地的社会名流。晚上,他处理完急件后便上床 入睡。>他准备次日飞回达卡。> ... 宾馆属于市区范围,安全保卫工作归当地警察负责。按规定在总统下榻期间,要派166 名警卫人员和便衣特工守卫,但在马夫兹的授意下,那天的警卫人员减少了三分之二,只有57 人。夜间,马夫兹还撤走了二楼总统卧室门口的两名随身警卫,为政变集团 谋 ... 总统扫清了障碍。>这一夜 相当闷热,本来繁星灿烂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声轰隆,电光闪闪,接着便是瓢泼般的暴雨。急骤的雨点敲打着屋顶、树林和路面,天黑得像要塌下来似的。>凌晨3 点30 分,在暴风雨和夜色的掩护下,由16 名曼苏尔亲信军官组成的突击队,分乘三辆汽车,从第24 师师部出发,直奔宾馆。他们分成三个小分队:第一分队埋伏在宾馆附近,负责切断向外的通道;另外两个小分队向宾馆大门内发射了几枚火箭筒,墙壁被炸开几个大窟窿。突击队员趁硝烟弥漫之际冲了进去。第二分队迅速占领底层,第三分队则冲上二楼,打死了楼上的警卫。>穆蒂乌尔中校率先奔向总统的套房,猛击房门。齐亚·拉赫曼镇静地打开门,挺身面对叛乱分子,厉声责问:“你们要干什么?”穆蒂乌尔手中的冲锋槍“达达达”地响起来,总统应声倒地,随即便咽了气。>在这次夜间行动中,总统随行人员和警卫人员伤亡28 人,突击队员只有两人受伤。>曼苏尔·艾哈迈德和他的亲信得知突击队轻而易举地得手,总统已经死了,当时欣喜欲狂。曼苏尔立即下令部署防范措施,增援战略据点,控制电台、机场和港口,切断通向达卡的石油供应和部分通往达卡的道路。>5 月30 日上午8 时,曼苏尔召集吉大港当地高级军政要员,通报总统已经被 ... ,要求他们支持以他为首的“革命 ... 会”。大部分官员迫于威胁,表示拥护曼苏尔,唯独海军和空军方面的领导人 没有表态。>9 时整,吉大港广播电台正式宣布齐亚·拉赫曼已死。以曼苏尔少将为首的“革命 ... 会”接管政权,废除原有宪法,解除议会和内阁,对全国实行军管。此外,吉大港电台还广播了一项公告,说曼苏尔已“命令”解除陆军参谋长侯赛因· ... ·艾尔沙德中将和其他八位将军的职务。公告动员各地驻军“起义”,准备进军达卡,夺取最高领导权。>在这之前,在达卡的陆军参谋长艾尔沙德中将获悉总统遇害的消息,立即通告 ... 、副 ... 和内阁 ... 等 ... 领导人 。他们一起赶往陆军医院,请住院养病的副总统阿卜杜勒·萨塔尔出院代理总统职务,主持 ... 工作,平息曼苏尔暴乱。>75 岁高龄的萨塔尔闻讯后,立即召开内阁和三军首脑紧急会议,讨论对策。他们决定采取政治攻势和军事压力并举的方针,力促第24 师内部分化,迫使曼苏尔投降。>三军首脑和准军事的步槍队首脑、警察总监都表示效忠达卡 ... ,各政党 也都纷纷发表声明强烈谴责曼苏尔发动叛乱、 ... 害总统的可耻行为。代总统萨塔尔在达卡电台多次命令叛乱者必须尽快投降,否则武装部队将对他们采取“最后行动”和“最严厉的措施”。萨塔尔还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达卡等主要城市实行宵禁。中断一切对外联系,关闭领空。>陆军参谋长艾尔沙德一面调兵遣将,准备反击。一面发表广播电视讲话,宣布吉大港驻军司令曼苏尔和他的四名旅长从军队中除名。呼吁叛乱部队士兵离开吉大港兵营,到附近的其他部队兵营报到。他保证:反叛的军人只要自首,都会有“完全安全的保障”。>艾尔沙德的讲话通过卡达电台反复播放,在强大的政治攻势下,叛军士气很快就土崩瓦解了。5 月30 日,也就是发动政变的当天,第24 师已有三个团 向 ... 投诚。炮兵团 、第305 旅等部队也相继倒戈。>5 月31 日上午, ... 向叛军发出最后通牒。下午,第24 师下级军官和士兵已经失去控制,开始不听指挥了。政变集团 头目开始惊慌起来。晚上,曼苏尔通过 ... 向达卡陆军总部联系,表示愿意同 ... 和平谈判。陆军总部断然拒绝和谈,命令他无条件投降。政变集团 头目见大势已去,便各自开始择路而逃。>6 月1 日凌晨2 时,曼苏尔携带家眷,乘汽车向吉大港山区的孟、印、缅边境仓皇出逃。 ... 军开进吉大港,以50 万塔卡(约合3 万美元)悬赏缉拿叛乱首领曼苏尔——不论死活。>下午4 时,吉大港警察在居民的配合下,在吉大港东南40 英里靠近缅甸边境的法蒂查理村的一片茶园里抓获了曼苏尔。同他一起被捕的还有一名旅长和一位上校。当晚,曼苏尔被押到吉大港兵营,被一群怒不可遏的战士开槍击毙。到此为止,以刺 ... 齐亚·拉赫曼总统为开端的短命政变宣告彻底失败。>5 月31 日,首都达卡上万名悲痛的群众冒雨来到达卡体育场,为已故的齐亚·拉赫曼总统祈祷。所有的 ... 领导人 ,包括反对党 的领导人 都参加了这次祈祷会。代总统萨塔尔宣布将为齐亚·拉赫曼举行国葬,下半旗致哀40 天。>6 月1 日下午,正当叛乱首领在茶园内被抓获的时候, ... 军在离吉大港约24 英里的工程学院附近一座挖得很浅的坟墓里,取出了齐亚·拉赫曼总统的遗体,并立即用飞机运到首都达卡,经过处理后,把遗体停放在议会大厦。>这一天,达卡数十万群众拥上街头,悼念齐亚·拉赫曼。人们把鞋脱掉拿在手里,赤脚走路以表示对死者的敬意。一英里长的吊唁队伍蜿蜒在议会大厦周围。已故总统弹痕累累的遗体,平躺在鲜花簇拥的木棺内。>6 月2 日,孟加拉国以最高军礼为齐亚·拉赫曼下葬,遗体被埋在 ... 大厦附近的月牙湖畔。>参与政变的军人头目除了3 人被打死外,另有17 人在押。 ... 组成一个以阿卜杜勒·拉赫曼为首的特别法庭,审讯那些对 ... 害总统负有刑事责任的军人。1981 年7 月10 日,包括穆赫辛丁·艾哈迈德准将在内的25 名军官在吉大港接受军事法庭审讯。9 月23 日,12 名参与政变的军官以“反 ... 叛乱罪”被处决。(孙石夫)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吉大港血腥之夜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日军发动最大规模「 ”万岁冲锋”试图刺刀战,美军:我不怕人多

    二战初期日军的...素养完全挑不出毛病,有八路军战士回忆,日本老兵两枪就可以判定射击的位置,第三枪还没打出去,日军的...就已经打过来了。

  2. 不是所有骑马的都叫骑兵,当心挂骑卖炮,揭秘收藏界那些奸商套路

    在近代陆军中,不但骑兵需要佩刀,其他骑马的兵种和军官也需要佩刀,那么专业骑兵刀和非骑兵军刀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看一组图:日本明治三十二年式军刀:看到了吧?最大的区别是长度,甲型骑兵全长过米,刀刃长要比同款的乙型辎重兵刀长6.2厘米。抗战时期手持三二甲的日军骑兵(左)和手持32乙的日本宪兵(右):可别小看这6.5厘米,骑坐在肩高在1.55米以上的马上,没这长出的6.2厘米,就算伸臂探身也够不到匍匐在地的步兵。

  3. 大帝居然当起了旗手、中士、上尉、少将:试析彼得一世的 ... 改革

    在俄国历史上,彼得一世是个划时代的巨人。

  4. 二战前期同盟国联军实力更强,为什么在法国战役中反被德军碾压?

    1940年5月10日,德国进攻法国,二战中著名的「”法国战役”拉开序幕。此战德国共动用了132个师(包括10个装甲师、6个机械化师),其中93个师分成三个集团军参与前线进攻,39个师作为后备力量被部署于西线。在武器装备方面,德国共部署了约27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约7500门火炮,约5100架作战飞机。作为当时德国的对手,法国与英国、比利时、荷兰组成了同盟国联军,共出动了134个师(包括6个装甲师

  5. 二战德军「 ”空降猎兵”专用,精密而昂贵的「 ”FG42”式自动 ...

    纳粹帝国的世界很难懂,冲突与竞争无处不在,德国陆军和空军之间的争斗甚至更为激烈,有时甚至为了一点小事就发生争吵。当德国陆军计划列装自动...时,德国空军也想装备同类武器。

  6. 他三次打败曼施坦因,却意外陨落,被自己的游击队打死了

    二战时,「”闪击战”曾是德军进攻的代名词,将装甲战术和闪击战术发挥到了极致。其实,苏军同样有一位被誉为「”闪电将军”的名将,以指挥大规模坦克作战而闻名,就是尼古拉·费奥多罗维奇·瓦图京。卫国战争之初,苏联由于缺乏战争准备,而且大批优秀将领在此前的内乱中被清洗,结果被德国人打了个措手不及。作为苏联红军重要主力部队的西北方面军,更是溃不成军,几乎患上了「”恐德症”。死气沉沉的苏军迫切需要一批优秀将领来

  7. 苏联最失败的大将,没有死在德国人的手上,而是死于军法之下

    苏德战争初期,苏联一败涂地,许多后人津津乐道的苏联名将,在战争初期都是战五渣,被德国人按在地上摩擦了一顿。但是斯大林对于这些败军之将,通常是很宽容的。这个人,就是倒霉的巴甫洛夫大将。同时他还担任了苏联最初的两个坦克团的团长。某个意义上,巴甫洛夫和朱可夫都是图哈切夫斯基的徒弟,是苏联最早接受了机械化作战理念的人。

  8. 为什么二战德国闪击战那么厉害?有三点原因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似乎战无不胜。那么,德国为什么要采取闪击战这种作战方式?进行闪击战需要什么条件呢?

  9. 遇空气自燃,遇水爆炸,帮俄军打赢车臣战争的喷火坦克有多可怕?

    几种要求一结合,设计师便推出了TOS-1"日炙"喷火坦克。该车随俄军参加了叙利亚战争,并取得了很好的战果。基里洛夫表示TOS-2预计将在明年初完成最后测试并交付部队,该火箭炮将参加5月9日的红场阅兵式。▲参加阅兵式的TOS-1A喷火坦克▲TOS-1A的火箭击中目标后腾起巨大的火光,可见其威力巨大

  10. 二战兵器全集|参加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苏联76.2毫米00/02野炮

    俄国00/02系列野战炮就属此列。该系列火炮中最早诞生的是76.2毫米00型野战炮,普提洛夫军械厂1900年开始生产,00型火炮的设计可能源于克虏伯公司,当时俄罗斯许多武器都有克虏伯基因。随着苏联武装部队开始实施...现代化,红军希望对其规模庞大的老式炮兵进行现代化升级,00/02型野炮首当其冲。无论如何,这些更新升级过的野炮统一编号为02/30型,这两种火炮都是当时红军制式野战炮,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时数量仍很大,德国人缴获了很多。

随机推荐

  1. 母亲的珠宝

    在几百年前的罗马城,两个孩子正在清晨的陽光下快乐地玩耍,他们的母亲康妮黎亚过来对他们说:“亲爱的孩子,今天有一位富有的朋友要来我们家做客,她还会向我们展示她的珠宝。”母亲只穿了一件朴素的外套,身上没有任何珍贵的饰品。>>客人炫耀完自己的珠宝之后,自满而又怜悯地说:“告诉我,康妮黎亚,你真的这么穷吗?什么珠宝都没有吗?”>>康妮黎亚坦然地笑道:“不,我当然有珠宝,我的珠宝比你的更贵重。”

  2. 梦见和女人聊天

    周公解梦梦见和女人聊天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和女人聊天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生民涂炭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ēngmíntútàn【解释】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六十一回:“今国君无道,天愁民怨,四海分崩,生民涂炭,刀兵不歇,天下无不思叛,正天之欲绝殷商也。”【例子】这个艳传,那个步韵,比对于华屋丘墟,生民涂炭之惨的大事情还起劲。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四》【相关】百度“生民涂炭”

  4. 卅年唯诵观音普门品,天乐天花祥瑞感应

    30年后,惠远法师回到益州讲经授徒,辩聪远闻于乡里,道俗钦崇。惠恭法师才开始诵念经题,便有异香遍满房宇。及入经文,又闻天乐鸣空,四种宝花自天冉冉下降,诵经声与音乐声嘹亮于空,天花则纷纷飘飞满地。一卷经诵完下座,天乐天花也同时俱寂。

  5. 张伯端简介

    张伯端简介  张伯端(公元983年或984年或987年——公元1082年),一名用成,字平叔,号 *** ,后人尊为「 *** 先生」、「悟真先生」,浙江天台人(今中国浙江省临海市)。有关张伯端生平事迹的文献,除了亲撰的《悟真篇》〈自序〉和〈后序〉,亦见于薛式(薛道光)...

  6. 该关的全关上了

    阿凡提的妻子是个爱唠叨的女人。一天傍晚,她唠唠叨叨地对阿凡提说:“阿凡提,院里的大门,驴圈的门,家里的门窗都关好了吗?”阿凡提耐着性子回答道:“亲爱的,除了你的话匣子以外,该关的全都关上了。”

  7. 【今日关注】 ... -在风波中屹立不倒的三朝元老

       109年前的今天,1909年6月23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出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李家大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毕生奋斗,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赢

  8. 白领四大坏习惯的营养修复

    都市的生活节奏就像火车一样,一次又一次地提速;办公室里的白领们也适应着社会的脚步,一而再地加快步伐。坏习惯1快餐生活想想看,你是不是总是难以按时用餐。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就是不折不扣的“快”餐族。

  9. 八字看啥样的人易有通灵能力

    有人说,八字中四正多的人,往往脑波相对较一般人短,能承受较强的感应能力;但至少应有两个以上四正在命局中,这样可能性较高。故此,八字中有戌亥,卯酉互见的人,对于灵异现象也会比较敏感。有的从中受益,有则可能深受其害。

  10. 朱棣手下有哪些宦官受到重用?他们有何功绩?

      明朝时期的宦官是所有朝代中活得最有底气的,这全都归功于明成祖朱棣。朱棣在位期间重用宦官,还设置了东厂衙门这一监察机构,助长了宦官为祸朝纲的风气。  不过,朱棣之所以要重用宦官不是没有原因的,他身边的宦官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都十分著名。  先说说七下西洋的郑和吧,这可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