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董仲舒在计算秦朝黔首的力役负担时为什么不会「 ”算数”?

讨论秦汉 ... 史,传世文献中最「 ”知名”的基础史料就是《汉书·食货志》中引用董仲舒上疏中的一段论述: (1)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 (2)又加月为「 ”更卒”,已,复为正,一岁「 ”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 (3)汉兴,循而未改。 这段话,描述了三个时代的政策,一个是所谓「 ”古者”,一般认为是周朝,一个是商鞅变法后的秦国、秦朝,一个是汉兴之后。 请注意第二条,在过去近一个世纪的近现代史学界曾经出现过多种断句方式: (1)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 (2)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 (3)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 (4)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 (5)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 具体的意思就不翻译了,只明确几个概念,帮助理解: 「 ”更卒”,即「 ”戍者月更”,每月更替的「 ”卒”。 「 ”复”,有解为「 ”复免”,即免除「 ”徭役”、「 ”赋税”的待遇;也有解为「 ”傅”,即成年可服役。 「 ”正”,多解为「 ”正卒”,即为可服兵役的成年男子。 「 ”屯戍”,多解为入屯戍边; 「 ”力役”,有解为狭义的「 ”徭役”,即义务劳役;也有解为广义的「 ”徭役”,即包括「 ”徭役”、「 ”兵役”的个人义务负担。 然而,无论哪种断句法,若上述时间为「 ”累计负担”,则「 ”月”、「 ”一岁”、「 ”一岁”代表着1个月+1年+1年的总时长,共计2年零1个月。 这与看董仲舒的另一个定量评断完全不符: (力役)三十倍于古。 在董仲舒的知识结构里,「 ”古者……使民不过三日”,恰如《汉书·贾邹枚路传》中记载汉文帝时人贾山在《至言》中提及: 昔者,周盖千八百国,以九州之民养千八百国之君,用民之力不过岁三日,什一而籍,君有余财,民有余力,而颂声作。秦皇帝以千八百国之民自养,力罢不能胜其役,财尽不能胜其求。 翻译过来就是,周朝有1800国,以天下百姓养1800国的君主,用民1年不过3天,收10%的税赋,君主有余财,民众有余力,而有赞誉之声,而秦朝皇帝以1800国的百姓供奉自己,让百姓不胜重役和苛税,民穷财尽。 可见,「 ”(‘古者’或‘周’)用民之力不过岁三日”在汉代属于「 ”常识”,汉文帝朝的贾山这么看,汉武帝朝的董仲舒也这么看。 秦国、秦朝的力役「 ”三十倍于古”,3*30=90天,无论如何不是30+360+360=750天,那就是200倍于古了。 这就只有两种解释: 一个可能是董仲舒说的「 ”三十倍”就是个约数,属于文学夸张; 另一个可能是,解错了。 在诸多秦汉简牍出土之前,前辈学人根据有限的文献记载,多采信前一种可能,即「 ”约数”,对汉代20岁以上的「 ”已傅”男子(法律意义上成年人)力役负担概括如下: (1)每年有一月在本郡、县服徭役,称「 ”更卒”; (2)23岁以后开始服兵役,役期一般为2年,一年在本郡、县服役,称为"正卒",教练材官、楼船士等; (3)之后一年到边郡戍守或到京师守卫,称为"戍卒"或"卫士"。 当然,学术界也有说法认为以上的2年兵役统称为「 ”正卒”,「 ”戍边”和「 ”都城屯卫”均为徭役,而非兵役,这些就属于概念性质的分歧,事实描述上区别并不大。 三条,正好与《汉书·食货志》中的记载一一对应。 然而,这是「 ”汉制”,不是「 ”秦制”,后世的刀,不能拿来砍前朝的人。 「 ”秦制”见岳麓书院藏秦简《戍律》: 戍律曰:戍者月更。 「 ”汉制”更改,见《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高后五年)八月……令戍卒岁更。 简牍有明文,胜过一切猜测,一般认为,岳麓书院藏秦简为秦二世时代律文,也就是说,在西汉「 ”高后五年”之前,秦、汉的「 ”戍卒”服役都是以「 ”月”为「 ”更期”,如果我们满足于「 ”对错”的结论,似乎只要将问题归结为董仲舒的信口开河即可,但这不是目的,记载中的矛盾,唯有用更多史料来敉平。 曹魏人如淳在对《汉书·昭帝纪》「 ”三年以前逋更赋未入者,皆勿收”条下的注释中说: 如淳曰:「 ”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践更,有过更。古者正卒无常人,皆当迭为之,一月一更,是谓卒更也。贫者欲得顾更钱者,次直者出钱顾之,月二千,是谓践更也。天下人皆直戍边三日,亦名为更,律所谓繇戍也。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不可人人自行三日戍,又行者当自戍三日,不可往便还,因便住一岁一更。诸不行者,出钱三百入官,官以给戍者,是谓过更也。律说,卒践更者,居也,居更县中五月乃更也。后从尉律,卒践更一月,休十一月也。食货志曰:‘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此汉初因秦法而行之也。后遂改易,有谪乃戍边一岁耳。逋,未出更钱者也。” 如淳在提出「 ”更有三品”之后,又提出了一个新说: 古者正卒无常人,皆当迭为之,一月一更,是谓卒更也。贫者欲得顾更钱者,次直者出钱顾之,月二千,是谓践更也。天下人皆直戍边三日,亦名为更,律所谓繇戍也。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 翻译过来就是,意思是古制中「 ”正卒”并非常设的群体,而是所有百姓更替担任,一个月一「 ”更”,所以称为「 ”卒更”,贫困者想得到「 ”更钱”,有钱人就雇佣他们代替自己去,每月二千钱,称为「 ”践更”。 但是除此之外,天下所有人还有戍边3天的义务,也叫做「 ”更”,也就是律法中所说的「 ”徭戍”,哪怕是丞相之子也得去。 想不去的,拿三百钱给官府,官府给那些想「 ”亲自去戍边一年”得钱的人,以为「 ”过更”。 不过,前辈学人早已论证清楚,所谓「 ”戍边三日”的说法,根本不是秦汉制度。(见臧知非:《汉代「 ”更赋”辩误——兼谈「 ”戍边三日”问题》,刊于《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戍边三日”的说法应该是对周制「 ”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的「 ”讹传”。 真正的秦朝「 ”戍制”,岳麓书院藏秦简《戍律》中写得非常清楚: 戍律曰:戍者月更。君子守官四旬以上为除戍一更。遣戍,同居毋并行,不从律,赀二甲。戍在署,父母、妻死遣归葬。告县,县令拾日。 戍律曰:下爵欲代上爵、上爵代下爵及毋(无)爵欲代有爵者戍,皆许之。以弱代者及不同县而相代,勿许。【不当相代】而擅相代,赀二甲;虽当相代而不谒书于吏,其庸代人者及取代者,赀各一甲。 翻译过来,就是「 ”戍”者以「 ”月”为单位「 ”更”,「 ”君子”即高爵子,可以任命代理官职,时长超过40天,即可除「 ”一更”之「 ”戍”。检点派遣「 ”戍卒”,一家人不要同派,以上规定,不执行,要罚二甲。「 ”戍卒”在值期间,父母、配偶死,允许归葬,要报告本县,记录时间。 低爵代替高爵,高爵代替低爵,或无爵代替有爵者「 ”戍”,都允许,但已弱者代行,或两者不在一县的,不允许代替。不应该代替却擅自代「 ”戍”的要罚二甲。或者代替「 ”戍”却不书面报告官吏的,雇人代「 ”戍”者和代「 ”戍”者都要罚一甲。 前一条,很清楚地写道「 ”戍者月更”,也就是说,「 ”戍”的法定服役期就是1个月,与「 ”如淳”提及的「 ”卒更”完全一样。 后一条,则明确表明秦朝已经有「 ”代戍”的情况,只要同县人经过官吏批准,完全可以互相「 ”代戍”,且没有爵位的限制。 由此可见,如淳所记载的「 ”践更”、「 ”过更”,在「 ”秦制”中都有影子,结合考古发现和文献,其中最重要的信息就是: 古者正卒无常人,皆当迭为之,一月一更,是谓卒更也。 意思是古制中「 ”正卒”并非常设的群体,由百姓更替担任,一个月一「 ”更”,所以称为「 ”卒更”。也就是说,在「 ”秦制”原初的「 ”古者”时代,没有「 ”正卒”,只有「 ”月更”的「 ”卒更”,这恰是秦、汉力役制度变化的「 ”逻辑主线”。 (本文系刘三解新书《秦砖》之节选)

董仲舒在计算秦朝黔首的力役负担时为什么不会「 ”算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2.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3.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4.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5.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汉武帝而金日磾当时不过是一个匈奴战俘,一次偶然相遇中,将两个地位悬殊的男人联系在了一起。让疑惑的是,这个匈奴人究竟有多大的才能,让汉武帝如此重用,打了一辈子匈奴的刘彻最后把江山交给一个匈奴人来辅佐,在这背后是不是又另有玄机?古代骑兵一手策划匈奴征讨之战的汉武帝,他深知骑兵是战胜匈奴的关键,而马匹就是骑兵的重中之重,想要战胜敌人,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鸿门宴上出现的三个「 ”二百五”让刘邦360度无死角完美逃脱

    《鸿门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大意是: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原本是想做局...了他,即历史出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是项羽这边出了个头号「”二百五”,非上去客串「”英雄救美”,最后刘邦在张良、樊哙的掩护下成功逃跑的故事。#我要上头条##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历史冷知识#头号人物项伯最出名的「”二百五”到底是谁呢?那就是项伯。项伯和项梁虽然都是项羽的叔叔,可是智商绝对不在一个leve

  9.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10. 大臣睡懒觉不想上早朝,朱元璋怒斥:回家种地去,爱睡几时睡几时

    所谓「”朝仪”,指的是皇上上朝时,大臣们必须遵守的各种礼仪。比如大臣们什么时候进宫、什么时候整队、在大殿上应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站位,行什么样的礼仪、口中呼唤什么样的敬语等等,都是非常有讲究的。类似这样的日常上朝礼仪就是「”常朝仪”,也叫「”朝礼”,而在重大节日或是需要接待远道而来的外国使节、各地诸侯的时候,大臣们还要遵循「”大朝仪”,也叫「”朝贺之礼”。顾名思义,「”大朝仪”的规格要比「”常朝仪”高

随机推荐

  1. 引火烧身是什么意思?

    【拼音】yǐnhuǒshāoshēn【解释】原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现多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以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出处】【例子】谁胆敢发动战争,必定会引火烧身。【近义词】自作自受,玩火自焚【相关】百度“引火烧身”

  2. 我从一个好学生到与有妇之夫有染再到学佛得到好姻缘的经历

    我从一个好学生到与有妇之夫有染再到学佛得到好姻缘的经历>我在20几岁以前,按照世法还算个循规蹈矩、纯洁的女孩,没有什么大过失。父母慈爱,家庭幸福,学业顺利。还染上了严重的妇科病。一次一次的分手又复合,重蹈覆辙,对双方都是一种精神折磨。但是我还没有实施的勇气。可是我们一直无法生育。我那么多年循规蹈矩,从来都是听话好学的模范生。

  3. 骨头汤能帮助女性抗衰老减缓衰老

    knowchinesefood生活百科骨头汤能帮助女性抗衰老减缓衰老随着年龄的增大,骨髓制造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功能会衰退,但如果从饮食中能不断摄取骨髓所含的类粘朊,则骨髓生产细胞的功能就可以得到加强,从而达到减缓衰老的目的。中年女性喝骨头汤能抗衰老有人认为骨头中钙、磷含量雄厚,骨头汤必然钙含量很高,是补钙的好材料。因为骨头汤同纯肉基本没有可比性,因为骨头汤中的营养其实低得太多。

  4. 我们应该在圣帕特里克节穿蓝色衣服吗?

    圣帕特里克节是一个节日,即使是最顽固不化的美国人也会忍不住想穿上绿色衣服或喝点绿色啤酒。但是如果每个人在每年的3月17日都穿蓝色呢?毕竟,对圣帕特里克的最早描述显示他穿着蓝色的衣服,而不是绿色的,当乔治三世为爱尔兰王国创建了一个新的骑士勋章圣帕特里克勋章时,它的官方颜色是天蓝色,被称为“圣帕特里克蓝色”。“圣帕特里克勋章”“圣帕特里克勋章”“圣帕特里克勋章”是圣帕特里克最早的形象。这张13世纪的照

  5. 贪财好色的手相图解_看相大全

    研究发展的手相图解_看相大全

  6. 梦见小兔 梦见小兔什么意思

    梦见小兔是什么意思?梦见小兔子被捕获,是吉兆。梦见小兔子咬住衣襟,出乎意料地出现贵人给予帮助的好运。梦见多只小兔子在睡觉,这是在工作场所得到众人赞赏的祥瑞。梦见为了逃脱养兔场而奋力挣扎的小兔子,预示想脱离团体或组织,但不能遂愿。梦见小兔子和其他动物打架或玩耍,由于宗教信仰等问题,家庭内部有可能出现摩擦。梦见向小兔子开枪,会失去一切经济来源。

  7. 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诞辰

    1809年2月12日,是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的生日。但是达尔文对医学毫无兴趣、跟博物学和矿物学反结下了不解之缘。1831年,年青的达尔文经汉斯罗教授的推荐,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有机会参加了贝格尔舰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这五年考察,用达尔文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件决定了他一生整个事业的大事,在这五年中,他跋山涉水,进入深山密林。

  8. 鹰扬虎噬是什么意思?

    【拼音】yīngyánghǔshì【解释】如鹰飞扬,似虎噬咬。形容耀武扬威,穷凶极恶。【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鹰扬虎噬”

  9. 梦见电梯

    象征你的心情指针。834周公解梦_周公解梦大全_周公解梦大全查询_在线解梦大全网梦见电梯故障或发生意外,表示你担心功课没有进步。

  10. 60年后再回首:风起云涌的823炮战

    1958年8月23日,两岸军队在福建的厦门和金门国前线,发生了大规模炮击事件。该事件被军史学家称为823炮战。英美军队进驻黎巴嫩等地,导致中东局势急速升温。海军对金门的海上封锁,造成守军人心惶惶,使得国军弹药补给困难。击毁蒋军火炮30多门,击落蒋军飞机18架,击沉舰艇7艘,摧毁工事327处,击毙蒋军官兵千余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