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从谗鼎说到青铜器作伪——历代作伪史话之一

从谗鼎说到青铜器作伪——历代作伪史话之一

  由于青铜器不言而喻的重要价值,自春秋以下,仿制、伪造的事就几乎没有中断过。《韩非子·说林下》曾说到“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赝往”的典故,这就是青铜器伪作史的肇端。而这鲁国伪造谗鼎以应付齐国的事,又见于《吕氏春秋》,而且记述更为翔实。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吕子》,是秦丞相吕不韦门下食客的著述。《汉书·艺文志》列之入杂家,乃因为它“兼儒墨,合名法”,包括了历史范围内各方面的内容,即便仅从史料角度上来看,也是先秦时代一部极有价值的著作。先秦诸子百家的著述散佚很多,有些靠《吕氏春秋》引征的片言只语而得以保存。《吕氏春秋》里的这段记述是很有意思的:

  “齐攻鲁,求岑鼎,鲁君载他鼎以往。齐侯弗信而反之,为非。使人告鲁侯曰:‘柳下季以为是,请因受之。’鲁君请于柳下季,柳下季答曰:‘君之赂,以欲岑鼎也?以免国也?臣也有国于此,破臣之国以免君之国,此臣之所难也。’于是鲁君乃以真岑鼎往也。”

  岑鼎又称崇鼎、谗鼎,天子的宝器。盛气凌人的齐国为索取岑鼎而兴兵攻打鲁国,鲁君只好运了另一只鼎前往搪塞。齐候也不是省油的灯,退了回来,还派人通知鲁君说:“如果柳下季说是岑鼎,我就接受它。”这个柳下季是鲁国人,鲁君请他出来为这只退回来的鼎作证。柳下季说:“你送岑鼎往齐国,是想留下真岑鼎还是想免去鲁国祸患呢?我是以信为国的,现在要破坏我心中之国而为你免除国难,这是我的为难之处。”鲁君无奈,只好将真岑鼎送往齐国去了。汉代高诱在注释这段话时,引用了《论语》“非信不立”的说法,推许“柳下季有信,故能存鲁君之国。”

  《吕氏春秋》之立意,是借鼎之真赝和柳下季得体的说法,劝喻人们要善于审察时物,这一用意是很明白的。不过,这恰恰也是鉴藏活动中很重要的一点。

  延至汉代,商周青铜器已不能多见。一旦得古器物重见天日,往往以为是祥瑞的征兆。《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元鼎元年 (公元前116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四年“六月,得宝鼎后土祠旁。秋,马牛渥洼水中。作《宝鼎》、《天马》之歌。”不过,有人怀疑此鼎是当时的作伪老手新垣平 (上大夫)为献媚武帝而做的伪器。后来,新垣平因献“人主长寿”假铭玉杯事发,落了个夷三族的下场,这实属咎由自取。在其后的二千多年历史中,所知的历代伪器及疑伪之器,据张光裕《伪作先秦彝器铭文疏要》一书的统计,多达1600余件,仅清代乾嘉以来百年的伪作就超过1000件,确实是愈演愈烈了。

  有赝品就有善辨是非的专家。在先秦文献里,第一位有名可查的鉴别家是孔夫子。《孔子家语》说孔子曾到后稷庙观察金人,《荀子》则说孔子到太庙研究欹器。《国语·鲁语》记孔子“在陈,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陈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馆问之。仲尼曰:‘……此肃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君若使有司求诸故府,其可得也。’便求之,得之金椟,如之。”一望而知且能说出这箭的来龙去脉,能不惊人乎?有如此过人的眼力,正是孔子平日重视研究之所得。

  以往曾有人以为仿古器乃由宋代人开风气,其实不然。宋代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已记述了唐、五代官营作坊专事仿造铜器的事。今存故宫博物院的一件唐仿西周觯,是打过蜡的熟坑器,这件器物便出自赵希鹄所说的时期。说宋人复古仿造之风炽盛,倒是不错的。宋初铜料不足,朝廷曾发布禁铜令,仿造也难成气候。北宋中期以后,复古之风兴起,而这时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也多,仿造古器之风才盛行起来。见于宋代吕大临《考古图》记载的,便有庚鼎、辛鼎、癸鼎出于开封,晋姜鼎出于韩城,公诫鼎出于上雒,乙鼎出于邺郡等等。宋徽宗好古物,宫廷作坊便依照出土铜器大量仿制。《宋史·礼志》说:“初议礼局之置也,诏求天下古器,更制尊爵鼎彝之属。其后又置礼制局于编类御笔所。于是郊庙禋祀之器多更其旧。”当时所仿制的有礼器、乐器等多种品类。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还说到,宋太祖时,王朴善铸编钟,能与周代铜钟形状一样。宋徽宗时,曾以春秋晚期宋公戍钟为蓝本新铸大晟编钟,器形纹饰无不仿制得惟妙惟肖。显然,宋代颇不乏精于仿古的高手。

  不过,仿作或复制的技术手段与作伪相近,目的却有霄壤之别,这是不可与奸人鱼目混珠,旨在坑蒙别人以射利的作法一概而论的。

  有关伪作青铜古器的记述,最为详尽的当推宋人赵希鹄《洞天清禄集》,是书所述全为鉴别各种古器物之事。其中的“古钟鼎彝器辨”,专论青铜器物,穷源竟委,辨析精审。赵氏首先说到,三代器物各有不同的时代风格,商代器物质朴,周代雕饰细密,夏代刻缕细如头发。铜器入土千年后,颜色青翠滋润。坠于水中千年后,则呈纯绿色,且莹润如玉。如一直流传在人间的,则其色紫褐而有朱砂纹,伪物则多用漆调和朱砂涂在上面。以上三类古铜器都没有腥气,若属后人伪造的假货,只要把双手磨热再去檫它,则铜腥冲鼻,如是不难分辨真伪。

  伪造古铜器的 ... ,是用水银掺杂锡末,就是宋代所称的磨镜药,先均匀涂在新铜器表面,然后用浓醋调和细硇砂末,以笔蘸汁涂在上面。表层出现腊茶颜色后,浸入新汲出的井水中,铜器就会出现蜡茶的颜色。如等到表面出现漆一样的颜色再浸水,所得就是漆那样的颜色,不浸水的器物则会变为纯翠色。三种颜色的铜器,都可用新布来擦出光洁莹润的效果。这样伪造器物的铜腥,因水银的阻隔而并不露出。惟古铜声音微弱而清亮,新铜则重浊而哄乱,终究难逃善辨者的鉴识。赵氏还详述了各代器物的形制、款识、字体、色泽以及铸造工艺等各方面的特征,既指出了前人的舛误,又记述自己从亲见之物考证的心得。是书不事空泛之语,后世鉴赏家推之为指南,洵非过誉。

  来源:文物天地

  作者:梁江

  编辑:因因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从谗鼎说到青铜器作伪——历代作伪史话之一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3.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4.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5.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8.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9.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10.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随机推荐

  1. 外刚内柔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wàigāngnèiróu【解释】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同“内柔外刚”。【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兵戈既起,将帅擅权,武吏功臣,过求姑息。边蕃远郡,得以骄矜,外刚内柔,上陵下替,此为屈辱又非多乎?”【例子】无【相关】百度“外刚内柔”

  2. 日军 ... 旧照:义勇军奇袭据点 回马枪歼灭关东军

    根据日军在...贴上的说明,这场战斗发生在1932年9月8日,大约有900名东北义勇军战士袭击了太平哨的一处日军据点。因日军阵地修筑完备,东北义勇军将士缺乏重武器,并未能一举拿下占据太平哨的日军,战斗到天亮以后,因日军援兵抵达,而选择了主动撤退。东北义勇军的将士又一次对太平哨发动了袭击,并一举歼灭了驻扎在太平哨的日军。而具体实施这次太平哨袭击行动的则是辽东义勇军第一路唐玉振的部队。

  3. 梦见薪水 梦见薪水什么意思

    梦见薪水是什么意思?梦见薪水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薪水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支付薪水,表示你虽不满现实,但始终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梦见你的薪水减少,预示你必将受到利益侵犯。梦见薪水增加,预示你不论从事何种事业都将获得丰厚的回报。梦中自己如愿以偿加了薪水,表明梦者可不能得意,更要抓紧工作,否则可能降低级别。

  4. 冷灶

    冷灶“大人,前面就是淮县了。”想来在这淮县,等待着自己的,必定又是驿站的冷茶冷饭吧?一路尝尽冷落滋味的张之华这份感动可想而知,第二天启程之前特地手书一封托华寿转交,信中不但向华雍称谢再三,同时表示日后定会寻机相报对方的这份盛情。呼——看着张之华等人远去的身影,华寿抹抹头上的冷汗,长出了一口气。——世间趋炎附势,本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而华雍之贵与华寿之富却偏偏从烧冷灶而来,倒也甚为出奇。

  5. 竹取物语之蓬莱的玉枝

    然而三天之后,皇子的船又回到难波港。这玉枝果然制造得同辉夜姬要求的一模一样。老人拿进去给辉夜姬看,只见匣中附着一首和歌:身经漫漫万里路,不得玉枝誓不还。辉夜姬默默无语,只是一手托着腮,连声叹气,苦思对策。

  6. 隋炀帝杨广的开挂人生

    ˂img src=https://www.lishirenzhi.com/zb_users/upload/2018/08/20180817154142153449170256008.jpg img_width=

  7. 你别不信!二战波兰「 ”骑兵”真暴打过德军坦克,死的还是个贵族

    1939年9月1日,德军悍然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9月9日,布楚拉战役开幕。从西部波兹南突出部撤退下的波兰波兹南和波莫兹军,于德军南部集团军前重新集结,阻挡其进军华沙。德军的形势是如此严峻,以至于9月17日德国空军只保留了在布楚拉地区的作战任务。然而,波兹南和波莫兹军并未能扭转整体局势,9月12日德军进军至利沃夫,9月14日完成对华沙的包围。加上之后苏军的背刺,波兰很快彻底沦陷。

  8. 恩维尔·帕夏简介

    全名:伊斯梅尔·恩维尔·帕夏职业:奥斯曼帝国领袖国籍:土耳其语为什么出名:1908年土耳其青年革命的领袖,这场革命开创了奥斯曼帝国多党政治,帕夏是奥斯曼政治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从1914年到1918年有效统治国家。在德国一边进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帕夏是策划亚美尼亚种族灭绝的最直接责任人之一,在这场种族灭绝中,80万至18万亚美尼亚人被谋...。在奥斯曼战争失败后,苏丹梅赫梅六世驳回了Pasha和他的同事,他们逃亡。

  9. 恰当的评语

    某大学每年都将本年度毕业生的合影挂在学生活动大楼内,还在每个班级的镜框旁贴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圣经》节选来作为说明。一次,某毕业班同学问一位教授,《圣经》中哪一章最能说明本班的情况。>“第十一章三十五节。”>同学们急忙翻开《圣经》,找到教授指出的那一节,只见上面写道:“耶稣在哭泣。”

  10. 带有否字的成语

    带有否字的成语  包含有“否”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  唯唯否否——唯唯:回答时表示同意的应声;否否:别人说否,自己也跟着说否。形容胆小怕事,一味顺从。  泰极而否——好的到了极点,坏的就来了。  矢口否认——一口咬定,死不承认。  否极泰来——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