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8无言句有一次临济禅师行脚到翠峰山时,就顺道去参访翠峰禅师,初见面时,翠峰禅师就问临济禅师道:“您从什么地方来?”禅,一再强调言语道断,心缘灭绝。禅,超越有与无,超越内与外,超越知与不知,但禅是无处不遍,无处不在的。
8无言句有一次临济禅师行脚到翠峰山时,就顺道去参访翠峰禅师,初见面时,翠峰禅师就问临济禅师道:“您从什么地方来?”临济回答道:“从黄檗禅师处来。”翠峰禅师听到黄檗禅师的名字,非常高兴,因此问道:“平常黄檗禅师如何教导学生呢?”临济:“能用言语表达的东西都不是真理,黄檗禅师是从来不用言语教导学生的。”翠峰:“什么都不言说,什么都不教导,那学生如何参学?”临济道:“教导是有的,只是不同于一般言说,有时扬眉瞬目,有时棒喝打 ... ,若论教授,一字也无。”翠峰:“能否举个例子?”临济:“我是举不出例子的,因那是足迹所不能到达的境地,就如一箭射过西天。”翠峰:“足迹不能到达,心念总可到达。”临济:“如果一定要心念到达,那就有所偏差了。因为有到达的地方,也就有不到达的地方。”翠峰:“如果完全封闭语言意念,那我们如何见道呢?”临济:“当下见道!”禅,一再强调言语道断,心缘灭绝。因为灭绝你我对待,灭绝时空限制,灭绝生死流转,那不是言语可教的,也不是足迹所到的,甚至也不是心念能想的。禅,超越有与无,超越内与外,超越知与不知,但禅是无处不遍,无处不在的。正如诗云:“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