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从出土陶器中看汉代住宅,两室一厅是标配,贵族豪绅住楼房配家兵

前段儿时间,考古人员在郑州西南区域发现了一个汉代的墓葬群,考古人员判定这个墓葬群共有160座小墓,其中只有几座墓葬有"三室一厅"的规模。所有就有人说:看来在汉代能买「 ”三室一厅”也不容易。这句话虽是一句调侃,但确实是这样。 在汉代,一般人家基本都能住上「 ”一堂二室”,也就是「 ”两室一厅”,当然,要比现代意义的上两室一厅精简些。而要想住上「 ”三室一厅”还是有些难度的。 在汉代人编写的数学教材《九章算术》中有这么一道题: 「 ”今有取保,一岁价钱二千五百,今先取一千二百,问当作日几何?” 举这个例子当然不是要大家算一道汉代的数学题,而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这道算数题里提到「 ”一岁价钱二千五百”,也就是说一个普通打工仔的工钱一年是二千五百钱。汉代的民居也分地段,根据当时的市价,普通民居从一万钱到七万钱不等,也有几千钱的。所以,一个普通百姓要想买一座普通民居,也不是一件难事。而根据《后汉书》中记载,东汉时身有官位之人,一年最低能领到近百斛米粮,折合起来近一万钱。对于他们来说,购置一间像样的住宅就更不是什么难事了。汉代「 ”事死如事生”,所以,我们是可以从出土的陶屋中分析汉代的民居的。 曲尺式陶屋,东汉,清远市博物馆藏 这便是一处挺普通的曲尺式住宅。常见的曲尺式陶屋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两屋无圈,在主屋的一侧向后延伸出一处廊屋,无圈养牲畜的后院;一是两屋一圈,两栋长方形的房屋成曲尺形连接,再用矮墙围合,构成一个圈养牲畜的后院。 曲尺形带圈陶屋,西汉 陶屋下的猪圈及猪 下图中这座三合式房屋便是由「 ”一堂两室”三间房屋组成的。 由前屋和左右两屋组成,整体呈「 ”凹”字形,凹入处围成猪圈,空间得到恰到好处的利用。房屋左侧几只小羊正排队进窝,而屋主人正在给猪喂食。 东汉时期的带圈陶屋图 陶屋的左侧 这件陶塑房屋模型呈现出的是一片安居乐业、一片祥和的景象,但事实是这样吗?有一句歌词写的好「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而陶塑房屋模型是陪葬用具,所以,这件模型表达的或许只是后人对墓主人的美好祝福也未可知。 这是普通人的住宅,那么或许有人会问,有钱人家住什么?可能很多人觉得无非就是住宅大一点、房间多一点。这么说也没错,但是,在汉代,很多地主豪强是住楼房的。 有钱人也住楼房 很多人会觉得古代没有高楼,其实这是一种错觉。由于汉代距今年代久远,建筑实物已不可见,仅有河南洛阳西郊汉代居住遗迹、辽宁辽阳三道濠西汉村落遗址及河南内黄三杨庄聚落遗址等留存有汉代合院建筑的遗迹。但是,从汉代出土的陶楼中,我们也可以一窥当时的高层建筑风貌。 绿釉陶四层楼院,东汉,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通高117厘米,陕西潼关杨震墓出土 四层楼由下至上逐渐缩小,最底层是一个院落,前为悬山顶房子。三、四层楼还有类似阳台的平台,窗口有人凭窗远望,这是一座特别有生活韵味的陶楼。杨震是东汉时期的名士,有「 ”关西孔子”之称,由他的墓出土的陶楼很能代表当时文人大家的宅邸风貌。 彩绘陶三进院落,西汉,河南博物院藏 通高66厘米,面宽114厘米,进深130厘米 四周有围墙,均用脊瓦覆蓋。正面门楼两侧有对称的三重檐四层角楼。中庭主体建筑为二层楼阁。后院有厨房、厕所、猪圈等。这座院落便是当时地主阶级庄园经济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国最早的三进四合院建筑模型。合院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形式之一,在汉代已基本发展纯熟,并为后世中国典型传统「 ”四合院”式民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绿釉陶水亭,东汉,中国国家博物馆 通高54.5厘米 水亭即为贵族地主庄园中的一角。这件东汉的陶水亭分两层。有意思的是,第一层一片歌舞升平,中心处有三人,一人抚琴,一人伴唱,一人跳舞,周围还有各种象征财富的小动物。第二层却暗藏 ... 机,四角处各有一人,手持弓弩呈警惕状。为何上下两层会出现如此明显的反差? 水亭中的部曲家兵 东汉中后期,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很多都是未成年便登基了,根本不足以主持朝政,以致大权旁落外戚。当皇帝渐渐长大后,想要摄政已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于是便依赖起身边的宦官。 东汉后期10位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及寿命统计 最后,终于出现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混乱局面。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动荡局面,如民间的私斗,于是地方豪族便私自组织部曲家兵,以此来保护自己的财产。宾客的部曲化,在中国历史上这也是首次出现。部曲,本为军队编制及私兵之称。后又为家仆之称,有护院的功能。图中手持弓弩的便是部曲家兵。 绿釉陶水榭,东汉,河南博物院 通高45厘米 除了这样具有防御功能的楼阁水榭,汉代还有城堡。 陶城堡,东汉,广州博物馆藏 通高32.2厘米,面宽40厘米,进深47厘米 这座城堡模型呈方形,四周著有明显的高墙,墙上有窗,上有四阿顶式门楼,四周设有角楼。这样一处带有高墙、窥视窗,看起来有些密不透风的城堡无疑能起到更好的防御作用。 六层连阁式陶仓楼,东汉,河南博物院藏 高192厘米 在出土的陶楼中,河南博物院的这件无疑特别令人瞩目。它高达7层,由主楼、配楼及院落组成,主楼与配楼间有阁道,「 ”高台层榭,连屋接阁”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陶楼的墙面还饰以花纹,细节处理的也很精致。看了这么一件陶楼,再看前面普通人家的「 ”两堂一室”就略显简陋了。平民百姓与地 ... 贵的财富差距在住宅上就体现出了。 汉代陶器种类繁多,如陶瓦当、陶屋、陶俑、陶食具、陶生活用具等等,精彩纷呈。汉代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历史朝代,虽然不能穿越回汉代,但是,汉代「 ”事死如事生”,所以,从汉代文物中我们也能一窥汉代人的生活。也算是一件乐事了。 参考: 《国宝:陶器》刘炜,段国强主编 《着汉家衣裳:汉代的物质生活》霁色 《汉书全鉴》班固著,东篱子解译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科书,人教版

从出土陶器中看汉代住宅,两室一厅是标配,贵族豪绅住楼房配家兵的更多相关文章

  1.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2.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3.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4.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5.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6.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7.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8.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汉武帝而金日磾当时不过是一个匈奴战俘,一次偶然相遇中,将两个地位悬殊的男人联系在了一起。让疑惑的是,这个匈奴人究竟有多大的才能,让汉武帝如此重用,打了一辈子匈奴的刘彻最后把江山交给一个匈奴人来辅佐,在这背后是不是又另有玄机?古代骑兵一手策划匈奴征讨之战的汉武帝,他深知骑兵是战胜匈奴的关键,而马匹就是骑兵的重中之重,想要战胜敌人,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9.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10.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随机推荐

  1. 梦见辣酱_周公解梦梦到辣酱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辣酱好不好

    做梦梦见辣酱好不好?梦见辣酱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辣酱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吃辣酱,预示著延年益寿。老人梦见吃辣酱,意味着子孙满堂,心愉快,越活越年轻。梦见豆腐_周公解梦梦到豆腐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豆腐好不好原版历史新知梦酱,吉。《梦林玄解》食辣酱,主长寿,吉。《历史新知》他人持辣酱,主凶。辣酱浓香扑鼻,又辛辣爽口,象征人的身体老当益壮。

  2. 著三不著两造句_著三不著两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著三不著两zháosānbùzháoliǎng著三不著两的意思和解释:指说话或做事轻重不当,考虑欠周,注意这里,顾不到那里。著三不著两的出处著三不著两的例子那珍大爷管儿子,倒也象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的。著三不著两造句当我人著三不著两以安全地打开锁时,我们最真实的自我就会敞开心扉,完全而真诚地展现出来。Whenwefeelsafeenoughtoopenthelocks,ourtruestselvesstepoutandwecanbepletelyandwecanbepletelyandhonestly

  3. 河伯是谁?关于河伯的神话传说

      河伯是古代汉族神话中的黄河水神。原名冯夷。也作“冰夷”。在《抱朴子·释鬼篇》里说他过河时淹死了,就被天帝任命为河伯管理河川。据《九歌·河伯》描写,河伯是位风流潇洒的 ***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灵何为兮水红。”  河伯的传说  汉族民间传说,大禹治理黄河...

  4. 嫂子,你们可好

    >听说司机里有贵嫂的相好,湘嫂便嘱咐她,说:“这样吧,你让相好的准备一个特殊标记,到时我好辨认。”>湘嫂听了,声嘶力竭地哭喊起来:“你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他们是得救了,可又有谁去救我的丈夫呀!”司机们“放水”的时候,总会说起曾经在这里摆摊的湘嫂和贵嫂,心里念叨着:“嫂子,你们可好?”

  5. “世界杯”熬夜饮食之道

    四年一届的“世界杯”来了。有清心润肺、益气安神之功效,适宜于熬夜后干咳、失眠、心烦、心悸等症者食用。有清肝火,降血压之功效,适合患有高血压病人熬夜后头晕头痛及眼红者服用。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投稿,如果有侵犯您版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小时内删除内容四年一届的“世界杯”来了。对大多数上班族来说,掌握一些熬夜养生之道,显得尤为重要。熬夜膳食家有球迷跟家有考生一样,需要得到及时关爱和善待。

  6. 什么是活性炭?

    活性炭牙膏可能对你的牙齿没那么好。活性炭几乎随处可见:在牙膏、护肤品、烘焙食品、饮料和水过滤系统中。

  7. 元宵祝福语_年最新元宵节祝福语_元宵祝福

    元宵节祝你幸福美满!元宵节祝福朋友短信32、鲁迅说:世上本无元宵节,团圆的人多了就有了元宵节。

  8.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218岁(皇帝苦寻却不得一见)

    历史认知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张三丰活了多少岁,218岁”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要知道在记载中张三丰活了多少岁,他是公元1247年出生,死于公元1464年,也就是活了218岁,比现在世界上最长寿的人还要年长一百岁,这是什么概念你可能想象?虽然关于张三丰活了218岁是根据古籍中记载的,没有什么历史其他历史资料能够佐证,但是在明朝,张三丰确实是多位皇帝一直都在寻找的人,就是想要得到张三丰的长寿之道。

  9. 唯美好听的说说心情短语-感人的情话

    十六、最美好的状态就是,看过了世界的...与痛苦,却依然相信它的单纯与美好。真正爱你的人,做不到死缠烂打。多少浅浅淡淡的转身,是旁人看不懂的情深。苏芩二十二、对于女生来说,婚前最幸福的事情是见到他,婚后最幸福的事情是见到他做家务。

  10. 超有个性的婚宴请柬模板 创意无极限

    用一张有趣的彩色日历请柬,简明扼要地写出重点。下面是超有个性的婚宴请柬模板介绍,来看看吧!Style3护照套请柬如果打算举行目的地婚礼,可以将请柬装在了一个别致的护照套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