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中央银行孙中山像亿元定额本票”实属臆造近来笔者发现有人兜售所谓“中央银行孙中山像亿元定额本票“,并在互联网上发布题为《珍罕的民国中央银行定额本票金圆券1亿、5亿、10亿元》的文章。文章称:“中央银行为配合金圆券发行,同期发行的最高定额本票面额为1亿、2亿、3亿、5亿、10亿五种,2亿、3亿目前未能发现。票面中印有孙中山面向左肖像,周边为精美花边,上面正中央印有“中央银行、定额本票、字第××号“,
“中央银行孙中山像亿元定额本票”实属臆造
近来笔者发现有人兜售所谓“中央银行孙中山像亿元定额本票“,并在互联网上发布题为《珍罕的民国中央银行定额本票金圆券1亿、5亿、10亿元》的文章。文章称:“中央银行为配合金圆券发行,同期发行的最高定额本票面额为1亿、2亿、3亿、5亿、10亿五种,2亿、3亿目前未能发现。票面中印有孙中山面向左肖像,周边为精美花边,上面正中央印有“中央银行、定额本票、字第××号“,金额由左向右为金圆券壹亿元整,下方印有中华民国三十八上印字样(即1949年)背面印有本票说明等,整个本票设计精美,可与钞票比美。因发行时接近解放,特殊原因未能流通,存世非常稀少,十分难得。据一藏友透露,他曾经看到一位收藏家有2亿、3亿的银行本票,图案类似,上加盖有作废等印章。目前孙中山肖像银行本票市场估价在:1亿的500元、2亿的1000元,3亿的3000元、5亿的4000元、10亿的100000元左右。”文章还附了这种所谓“亿元定额本票”的图片(图1)。笔者在淘宝网等网上交易平台上搜索,也发现有这种所谓“亿元定额本票”出售,价格在几百到几千元人民币不等,而且已有多个成交记录。
笔者查阅民国时期,中央银行的多种史料,均未见相关记载。但是,对于缺乏史料支撑的物件,我们并不能立即就下臆造品的结论,因为就某些真正的孤品而言,存在历史并未记载或史料遗失的呵能性。所以笔者决定从这种所谓“亿元定额本票”本身的状况去进一步考证。
首先,笔者找到了民国三十八年的“中央银行定额本票”真品与之进行比对。真品是竖版样式,上印“中央银行定额本票”“金圆券X元整’“中央银行业务局襄理、主任、副主任”及其签名和“中华民国X年X月X日”等字样。此外,券面底部还有满版中央银行圆形行徽低底纹(图2)。所谓“亿元定额本票”与真品相比大相径庭。银行本票一般都有固定的样式,在同一时期使用样式区别很大的银行本票可能性不大。
其次,笔者从这种所谓“亿元定额本票”的券面本身寻找它的漏洞。其—,券面上文字是现代电脑字体。券面上的“中央银行”是在电脑上设置的“方正舒体”,“X亿整圆”“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印”也是在电脑上生成的“华文新魏”,其余字体均为电脑“宋体”。我们知道,民国时期纸币均为手书后套印上去的,往往具有自身独特的风格,决不可能非常标准,更不可能与现代电脑字体一致。所以,从字体上可以判断其为臆造的伪币。其二,券面上花纹图案系用1982年国库券“壹圆券”背面花纹图案合成。初见这种所谓的“亿元定额本票”,笔者就感觉其花纹图案似曾相识,查对笔者所藏的1982年国库券“壹圆券”,发现其花纹与国库券背面花纹完全一样。至此,这种所谓的“亿元定额本票”毫无疑问是臆造的。
类似“亿元定额本票”的臆造纸币近年来在钱币市场上并不少见。其实,臆造纸币并非近年来才有的新鲜事,民国时期的大币商钱万能氏,就臆造了各种各样的纸币,几可乱真。目前已被识破的的现代臆造纸币,除了本文所述的所谓“中央银行孙中山像亿元定额本票”外,还有所谓印有 ... 像的“淮北地方银号抗币”等。臆造纸币,从时间上看,可以分为真品改造的臆造品和凭空自制的臆造品。例如民国时期钱万能等人臆造的“中央银行藏文版 ... 票”就是在当时通过在真品上加盖藏文而臆造的纸币。而本文所述的“中央银行孙中山像亿元定额本票”就是现代人凭空自制的臆造品。判断一种纸币是否为臆造品,可以从以下步骤入手:
第一,先观察纸币本身的的纸张、字体、图案等。一般而言,现代的臆造纸币都会采用硬度较高、柔韧性较差、表面比较光滑的纸张,这种纸张与一般的印钞纸有较大的区别。现代的臆造纸币一般都是平版印刷(因为刻版成本很高,且技术要求业较高),采用电脑程序编辑文字和图案,故而其文字一般都非手写体。大多都是电脑字体,其图案也是东拼西凑,多半能从其他纸币或票证中找到出处。
第二,找同类或相似的真品进行对比。实物比对是去伪存真的重要手段。许多现代的臆造纸币是仿造真品而 ... 的。如笔者目前发现的另一种臆造纸币——“江西工农银行贰拾枚铜元券”,就仿真品“拾枚铜元券”臆造的。将二者放在一起对比,发现这种“贰拾枚铜元券”无论字体、图案抑或冠号都与“拾枚铜元券”有很大区别,且其券面上的文字也是电脑字体,可见其实属臆造品。通过改造真品而成的臆造纸币更需要与真品进行对比。这种臆造纸币,其 ... 手法无非是通过化学染料改变纸币颜色,消除某些图案、冠号以及加盖各种图形、字体、冠号等。对于这种类型的臆造纸币,应反复与真品对比,再辅之以其他判断 ... 才能识别。
第三,查找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历史文献资料,是证明一种纸币真实存在过而非凭空臆造的最有说服力的材料之一。反言之,如果连一点历史文献资料都找不到,那这种纸币是否真实存在过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就很有可能是臆造品。当然,对于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判断臆造纸币这种 ... ,我们应当辩证地使用。一方面,不能因暂时找不到历史文献资料而决绝地认为些乃臆造品无疑。由于年代久远或其他特殊情况,缺乏历史记载是常见的。另一方面,不能因有历史文献资料就武断地下真品的结论。比较高级的作伪手段正是把已有历史记载但未见有实物的东西“创造”出来。
总之,鉴别臆造纸币的 ... 有很多种,应综合地加以运用。上述的 ... 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对于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孤品”“仅见品”,可以考虑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从更多的方面进行考证和分析。
来源:收藏界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