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实用端庄的古铜鉴1984年的金秋时节,我在望江县博物馆工作。望江县在开展文物普查工作时,在一农户家发现并征集到一件形状似水盂的青铜器物。此器古已有之,名称为鉴。鉴初为陶质,也就是陶盆,春秋中期出现青铜鉴,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最为流行,西汉时仍有铸造。《梁书·到洽传》曰:“任昉有知人之鉴”,又说:古代器名,青铜制,形似大盆用以盛水或冰,巨大的或用作浴器,盛行于东周,古时没镜子,古人常盛水于鉴用来照影。
实用端庄的古铜鉴
1984年的金秋时节,我在望江县博物馆工作。望江县在开展文物普查工作时,在一农户家发现并征集到一件形状似水盂的青铜器物。这位农民告诉我们:此物是在前些年的一次农田基本建设工程中发现的一座唐代墓中出土的。见它乌黑黑的,十分沉重,当时在场的人都把它当成乌金,视为宝贝。后来被他收藏在家里,从不肯示人,一直保藏起来。这件器物的发现,起初令我们比较疑惑:这一器物究竟是何物,叫什么名字,作何用途……经过查阅不少资料,并分析对比,才对它有所了解。此器古已有之,名称为鉴。
何为鉴?据考:鉴者,古代盛水之器也,其形状似盆,亦似盂,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鉴初为陶质,也就是陶盆,春秋中期出现青铜鉴,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最为流行,西汉时仍有铸造。《周礼·天官·凌人》中载:“春始治鉴”,注中解释:“以盛冰,置食其中,以御温气。”《梁书·到洽传》曰:“任昉有知人之鉴”,又说:古代器名,青铜制,形似大盆用以盛水或冰,巨大的或用作浴器,盛行于东周,古时没镜子,古人常盛水于鉴用来照影。《梁书·贺琛传》曰:“脱得听览,试加省鉴(指有明察之能力)。《诗·大雅》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汉书,贾谊传》曰:“前车覆,后车戒。”后即演绎成“前车之鉴”的成语。
综合考证资料看,鉴有三种主要用途:一是盛水以为镜子之用,所谓“以人为鉴”、“以史为鉴”即其功能性作用的引申;二是盛冰,可见与后来的冰箱功用是一样的,最著名的要数曾侯乙冰鉴;三即沐浴洗澡用。
这里介绍的一件铜鉴(见图),质地青铜,包浆自然纯熟,呈椭圆腰鼓形,圆口,灯草芯口沿,鼓腹,圜底,胎体较薄,圜底无圈,素面,通高14.5厘米,口径16.5厘米,腹径22.6厘米,整个造型规整, ... 精细,富有实用端庄之美。
从其 ... 工艺精细、造型规整以及无纹饰等方面判断,应属隋唐时期器物之风格。再综合该器的作用看,这时因铜镜发展很是兴盛,人们可能已不用它照面而另有用途了,至于具体为何用,则有待更多资料进行考证。
来源:收藏快报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