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善导法师简介

  善导(公元613年-公元681年,另一说为公元613-662年)生于隋炀帝大业九年,卒于唐朝高宗年间,为山东临淄县人(另一说为安徽泗洲人) ,奠定中国净土宗的重要人物之一,有「光明和尚」、「终南大师」的称号。目前有净土法门是起步于晋代的慧远,北魏昙鸾开始奠定而由善导发扬光大。宋代志磐和尚(生卒年不详)在其撰述的《佛祖统纪。净土立教志》选取异代同修净土,功高德盛的七人,立为「莲社七祖」,追认善导为「莲社第二祖」。不过,目前的净土宗对于善导为净土第几祖还存有其他异说。

  善导年少时,从密州(今山东境内)明胜法师出家,并随他学习《维摩诘经》、《法华经》等各种大乘经论。在阅读到《观无量寿经》时,大受感动并投入于净土修行。其后,在唐朝贞观年间他前往玄中寺拜会道绰法师(公元562年-公元645年)。在道绰的指导下,他对净土法门的修行有更深入的理解。他不再钻研于佛教义理思想,全心投入于念佛和观想净土。据说,善导许多关于西方净土变相图都是他在观想中所看到的画面。这些画作目前都不见流传,独有日本现存的当麻曼陀罗(奈良当麻寺所藏的曼陀罗画)之图样。

  在道绰圆寂以后,善导先在终南山修行,然后再到中原首都长安弘法。善导以诵《阿弥陀经》和称名念佛来劝化世人,而他的对象不限于社会上层精英,亦普及到黎民百姓。他的影响不仅深入长安一带,还广及湖北和襄阳一带。除了精诚念佛之外,他持戒之严谨也广为时人所称颂。当时的高宗皇帝有感于善导念佛修行的程度,特别赏赐其寺名为「光明」。根据《奉先寺像龛记》的记载,善导之艺术才华获皇帝赏识,请他担任监造龙门大庐舍那像。

  善导圆寂后,其弟子怀恽在长安三十里许的神和崇灵塔侧旁为他建造灵塔。此塔之后改名为香积寺。公元1980年5月14日,中国佛教协会与日本净土宗聚集两国信徒,在此地主办极为盛大的法会,以纪念善导圆寂一千三百年。在善导之后,其弟子继承了他的弘法事业,其中以怀感、怀恽、净业三人之功绩见于史册。

  善导的思想以一心念佛、往生净土为主,认为世间的众生要凭自己开悟成佛有所困难,惟有仰仗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众生皆能往生到西方极乐净土),求往生净土世界。而只要净土信仰者只要具足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及信愿行(相信阿弥陀佛本愿并专心施行念佛),专心称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则得以借着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力的帮助,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综观其思想可分为两个层面,一为净土宗的修行者提出往生西方的修持方法;另一方面则是强调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力量。

  关于善导的著作有两种说法,分别是六部十卷和五部九卷。六部十卷是指:《观无量寿佛经疏》四卷(又称《观经四帖疏》、《观经疏》、《四帖疏》)、《往生礼赞偈》一卷(略称《往生礼赞》)、《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二卷(略称《法事赞》)、《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一卷(略称《般舟赞》)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一卷(略称《观念法门》)、《依经明五种增上缘义》一卷。五部九卷即是把《依经明五种增上缘义》附于《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之后,并成一卷。

  善导弘扬所弘扬净土法门对后世影响极大,例如:中国佛教佛寺之课诵本常会使用《阿弥陀经》的经本,以「阿弥陀佛」为佛号的佛一、佛三、佛七(持佛号一、三、七天)之盛行,佛教徒见面的问候语为「阿弥陀佛」。由此可见善导所提倡称名念佛之影响甚大。日本净土宗之开创亦与善导有非常大的关系。在十二世纪之际,原出身于日本比睿山天台宗的源空(号法然上人1133〜1212)即依善导所著的《观经疏》中〈散善义〉,撰写《选择本愿念佛集》,宣扬专修念佛的净土教,开创了日本净土宗。在台湾,台北市忠孝东路上的善导寺和善导寺捷运站正是以善导法师而得名。目前在台湾、香港和中国还有许多法师弘扬善导的修学法门。

善导法师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理查德哈里斯简介

    职业:演员和歌手国籍:爱尔兰为什么出名:最出名的是他在“这段体育生活”中扮演的弗兰克·梅钦和1967年电影《卡米洛特》中扮演的亚瑟王。

  2. [专家点评] 清 紫檀边髹漆《五经萃室记》围屏

    [专家点评]清紫檀边髹漆《五经萃室记》围屏清紫檀边髹漆《五经萃室记》围屏,单扇高188厘米,宽38厘米,通宽约230厘米,计6扇。屏心为清乾隆帝御制《五经萃室记》全文。此围屏装饰庄重典雅,图文丰满,别具一格,原为乾清宫东侧昭仁殿内后西室所陈之物,嘉庆年间乾清宫失火,殃及昭仁殿,殿内的岳刻五经连同《五经萃室记》围屏全部被焚毁。如今的五经及《五经萃室记》围屏均为嘉庆时火灾后按原样复制的。

  3. 武则天害死李治3个儿子,为何李治始终无动于衷,而选择袖手旁观

    武则天抓住了机会,为李治生下了4儿2女,彻底在宫中站稳了脚跟。高宗的第二位太子,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李弘。

  4. 地毯的历史:罗马印度地毯曾远销到中国腹地

    罗马、印度以及波斯(伊朗)、阿富汗的地毯编织技术和使用文化也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地毯也远销到中国腹地。地毯经营规模宏大,但都是给权贵享用的,还一度激起民怨。皇帝正中宝座前的龙纹地毯是最大最完整的,出于忌讳,不会拼接。

  5. 带有赛字的成语

    包含有“赛”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迎神赛会——旧俗把神像抬出庙来...,并举行祭会,以求消灾赐福。

  6. 爱情是不可以望梅止渴的,拿着他的照片,抱着回忆

    爱情是不可以望梅止渴的,拿着他的照片,抱着回忆,就能渡过每一天么?他爱你的话,怎么会挤不出时间陪你呢?既然没有时间,就释放他吧,释放他的同时,也是释放自己。

  7. 冬天去哪里旅游比较好?冬天旅游注意事项

    冬天旅游注意事项冬天去哪里旅游比较好哈尔滨打雪仗冬天的哈尔滨是一个浪漫的城市。在这个季节里,哈尔滨还举行冰雪节、赏冰灯等活动,是冬天旅游不可错过的旅游胜地。海南日光浴冬天去海南是最佳的。冬季到杭州旅游要注意气候天气,以防感冒。冬天滑雪去哪好一到冬天,我们马上想到雪。所以,无论是雪道,还是各项滑雪设施,亚布力滑雪场是冬天滑雪的首选。

  8. 贪小失大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tānxiǎoshīdà【解释】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出处】《吕氏春秋·权勋》:“达子……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贪小失大的故事【例子】这叫做“贪小失大”,所以为人切不可做那讨便宜苟且之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9. 正念正行 扭转命运

    江西儒生沈鸾,已届中年,虽曾生育子女,但都夭折或病故,总难养大成人。于是沈鸾嘱咐夫人不用开门,他去别处住宿。沈鸾后来又生二子,长子文系,次子可绍,都能顺利成长,而且相继登科及第。沈鸾因为夙世业力而贫穷,子嗣难养,又无功名;可是,因为他今生的守正不阿,为了爱惜邻女的名节,甘愿冒雨投宿别处,由于他的这份正念,和他日常的正行,终能扭转命运。

  10. 郑堂御前画长卷

    严嵩收了福建一个著名才子的消息,被嘉靖皇帝知道后,他传旨召见郑堂进行殿试。嘉靖传旨即速召集画家。而郑堂却说只须半个时辰。嘉靖不信,命人摆上画桌、长卷和笔砚等,要郑堂当场挥毫疾画。还没到半个时辰,郑堂果然把一幅丈八卷画好了。当场宣布郑堂这幅长卷定为国宝,命太监藏入国库,并当殿赐金百两给郑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