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好莱坞硬汉电影推荐:部部都是经典,你看过几个?

文|李思达 1941 年版电影《马耳他之鹰》剧照。 从硬汉派侦探小说诞生的那一天起,它就和银幕有着不解之缘。硬汉派作品的情节紧张 ... ,场景推动迅速,充满酒色财气的 ... 因素等,这些特点无一不契合电影表达的卖座噱头,自然备受好莱坞青睐。除此之外,早期硬汉派的两大神:哈密特和钱德勒都是擅长人物对话的高手,作品充满了许多金句和富有深意的对话,也完美契合电影改编的需要。1941年上演的《马耳他之鹰》,里面的台词就干脆大段大段直接照搬原著。 >拥有这样多契合点的硬汉派作品,自然成为好莱坞钟爱的IP之一,几乎所有经典之作都被改编成电影。与此同时,好莱坞的编剧们也发现了硬汉派作品的魅力,不断从中汲取力量,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电影流派Film Noir,即所谓的黑 ... 。法国电影评论者率先用此术语来称呼此时期的好莱坞侦探影片。因为他们注意到,这些影片风格晦暗悲观,还带有强烈的愤世嫉俗感。故事背景常常设定在犯罪丛生的底层社会,里面的人物无一例外地被过去所困扰,对未来缺乏希望。 >当然,随着影视表达艺术自身的发展,今天也很难有影视作品能够完全满足教科书上对硬汉派或黑 ... 的定义,往往是吸取了其中精华部分,再加入许多新元素。不过,硬汉派那种忧伤基调,晦暗悲观和愤世嫉俗情绪,以及被过去困扰的主角,犯罪丛生的底层社会背景,却大量地被应用在许多影视作品之中,比如去年上映的科幻片《银翼 ... 手2049》,虽然讲述的未来故事,但设定却符合最经典的硬汉派,或者说黑 ... 的要素。从这点来说,硬汉派和影视作品的缘分,大概是要一直延续下去了吧。 >1.《马耳他之鹰》 >1941年10月 >导演:约翰·休斯顿 >主演:亨弗莱·鲍嘉、玛丽·阿斯特 >原著:《马耳他之鹰》达希尔·哈密特 >作为硬汉派侦探小说的开山之作,《马耳他之鹰》最早被搬上银幕。这部影片对原著没有任何改动,甚至就连台词也几乎是照搬书中内容。不过,这并不妨碍这部影片获得好评,它获得第1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剧本奖提名。在美国电影学会发布的“AFI百年系列”中,《马耳他之鹰》排到第31名。之后,该片分别被翻拍成电视连续剧,英国BBC也为其 ... 了一个广播连续剧。 >2.《双重赔偿》 >1944年4月 >导演:比利·怀尔德 >主演:弗莱德·麦克莫瑞、芭芭拉·斯坦威克、爱德华·罗宾逊 >原著:《双重赔偿》詹姆斯·M·凯恩 >《双重赔偿》的原创内容团队可谓是群星云集。它的原著是另一位硬汉派大神作家詹姆斯·M·凯恩(James. M. Cain),以著名《邮差总按两次铃》而蜚声海内外,只是由于片方派拉蒙没有买到这本书的版权,才转而翻拍《双重赔偿》。除了强大的原作者之外,编剧中更有大神钱德勒坐镇,使得这部影片成为硬汉派史上经典之作。由于该片的文化价值,1992年影片《双重赔偿》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 >3.《欲海情魔》 >1945年9月 >导演:麦可·寇蒂斯 >主演:琼·克劳馥、杰克·卡森 >原著:《欲海情魔》詹姆斯·M·凯恩 >《欲海情魔》,即《穆德莉》或《幻世浮生》是詹姆斯.M.凯恩的名作之一。凯恩当过记者和编辑,在好莱坞当过编剧,因此在小说和剧本创作上都得心应手。在《邮差总按两遍铃》之后又创作了两部风格相近的小说,其中之一即《欲海情魔》,该片讲述了一位单身母亲在大萧条时期奋斗的故事。该片主演是琼·克劳馥,这是她首次出演华纳兄弟公司 ... 的电影,并且凭借该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 >4.《夜长梦多》 >1946年8月 >导演:霍华德·霍克斯 >主演:亨弗莱·鲍嘉、劳伦·巴考尔 >原著:《长眠不醒》雷蒙德·钱德勒 >《夜长梦多》,也常被译作《长眠不醒》,是雷蒙德·钱德勒代表作之一,曾在1946年和1978年两度被改编为电影。由于故事本身情节就错综复杂,许多角色在不同的故事里皆有联系,再加上存在两个剪辑版本,使得1946年版的这部片子以复杂和混乱的剧情“臭名昭著”。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导演霍华德·霍克斯和编剧说不清司机欧文·泰勒到底是被谋 ... 还是 ... 身亡,他们给作者雷蒙德·钱德勒拍了封电报,钱德勒后来跟朋友说,“该死的是,我也不知道。” >不过,该片中的对白充满张力,主演鲍嘉与巴考尔之间表演精湛,使得该片依然成为黑 ... 经典之一。虽然《夜长梦多》缺乏黑 ... 的典型标签,没有闪回、没有画外音、没有反差强烈的明暗用光,但导演霍克斯还是成功地让鲍嘉带领观众进入洛杉矶最阴暗肮脏的角落,将大都市那股诱人的俗艳气息,以及背后的毒品、偷窥、私通等阴暗面表达得淋漓尽致。 >5.《漫长的告别》 >1973年3月 >导演:罗伯特·奥特曼 >主演:埃利奥特·古尔德、妮娜·范·帕兰特、马克·赖德尔、斯特林·海登 >原著:《漫长的告别》雷蒙德·钱德勒 >《漫长的告别》被公认为是马洛系列中最好的一部,就连钱德勒本人也对这部小说相当满意。不过,由于钱德勒和好莱坞糟糕的关系,使得这部小说迟迟未能改编成电影。钱德勒和好莱坞结仇起源于《双重赔偿》,当时他和好莱坞大导比利·怀尔德合作将其改变为剧本。但两人个性相差巨大,相互之间龃龉不断。钱德勒将和怀尔德合作称为“生命中最糟糕的日子” “这段经历极大地缩短了我寿命”。而怀尔德则抱怨,钱德勒“无法解构一部电影”。 >虽然钱德勒的小说是好莱坞宠儿,但钱德勒本人却不是。他不仅和编剧有仇,还和大导演希区柯克相互厌恶。在拍摄《火车怪客》期间,希区柯克专程南下找钱德勒商讨剧本,一下车钱德勒就毫不掩饰地对旁人说:“看啊,那个胖 ... 下车了。”两人最终闹到走上法庭的地步。不过,由于钱德勒本人惊人才华,最终好莱坞也不得不忍受这个文坛怪杰,除了改编他的小说之外,至少还有五部影片都是由他担纲编剧。 >6.《邮差总按两次铃》 >1981年3月 >导演:鲍勃·拉菲尔森 >主演:杰克·尼科尔森、杰西卡·兰格 >原著:《邮差总按两次铃》詹姆斯·M· 凯恩 《邮差总按两次铃》是除哈密特和钱德勒之外的硬汉派扛鼎人物——詹姆斯·M·凯恩的成名作。该片此前曾三次被搬上银屏,分别是1939年,由法国比埃·歇纳改变的《最后的转折》; 1942年,意大利鲁切诺·维斯康蒂的《沉沦》(由于未取得凯恩授权, 1975年才在美国上映)以及泰伊·加内特拍摄的同名影片。不过,1981年版是公认比较经典的。 《邮差总按两次铃》是凯恩取材于美国发生过的真实案件写成,在书中他探讨了欲望和犯罪的人性问题,由于故事极受欢迎,在该片之后又被反复搬上银幕,总共达7次之多。该书曾入选兰登公司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榜单。书名来自书中主角的一句名言:“上帝就像邮差,他总是按两次铃。”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好莱坞硬汉电影推荐:部部都是经典,你看过几个?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决战中途岛》到底好看吗?为什么懂行的人都觉得好?

    大眼摘要:11月8日在中国内地开始公映的战争大片《决战中途岛》,作为本年度最受期待的战争片,到底如何?评论可以说有褒有贬,不过细细一看,几乎懂行的都觉得好,这是为什么?只有像西方国家的《虎虎虎》、《中途岛之战》、《遥远的桥》、《最长的一天》,苏联的《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解放》,以及我国的《大决战》、《大进军》才能算史诗级战争片。拍摄这样的大片,绝对是费力不讨好的。

  2. 《小丑》只是"超级英雄"的另类版本

    对于喜欢电影的观众来说,近期关于电影《小丑》的种种讨论可谓是一桩重要文化事件,让近期比较平静的舆论场再度掀起讨论的热潮。在IMDb网站上,《小丑》的评分是8.8,而国内的豆瓣网,《小丑》评分一度高达9.1,标注想看的人已经达到几十万。

  3. 《小丑》反好莱坞吗?它只是「 ”超级英雄”的另类版本

    对于喜欢电影的观众来说,近期关于电影《小丑》的种种讨论可谓是一桩重要文化事件,让近期比较平静的舆论场再度掀起讨论的热潮。在IMDb网站上,《小丑》的评分是8.8,而国内的豆瓣网,《小丑》评分一度高达9.1,标注想看的人已经达到几十万。

  4. 《我和我的祖国》黄渤角色为何口音奇怪:出生在天津,祖籍在广东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第一个小故事是由管虎执导的《前夜》,讲述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前夜,天安门广场旗杆设计安装者——黄渤饰演的林治远等人争分夺秒克服重重困难,保障开国大典上我国第一面五星红旗顺利升起的故事。

  5. 60年代的生活让人怀念,结婚照让人泪目

    照片里是一对军人情侣。这是一张六十年代的结婚照。这是一张中国人民...慰问越南人民军的老照片,照片里的人在探讨着一下机械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六十年代生活状况的真实反映。

  6. 经典电影《渡江侦察记》:历史上的「 ”渡江侦察记”是怎样的

    电影《渡江侦察记》于1955年在全国上映,并引起轰动。电影《渡江侦察记》剧照和电影里...小分队过江不同,历史上开展渡江侦察的是一支上千人的部队。历史上这支为我军渡江侦查敌情的是华东野战军二十七军组建的一只先遣队,先遣渡江大队由军侦察营一、二连和三连六跂炮班,加上七十九师、八十一师的三个侦察班组成,总计300余人,其中大多数是北方人。电影《渡江侦察记》剧照这无疑是对这些北方战士的挑战。

  7. 两大绝美坤伶言慧珠、童芷苓上海对台实录,最终胜者是谁呢?

    言慧珠定睛一看,竟是和自己一样身高马大的童芷苓。12月24日,以梅派青衣美艳坤伶为号召的言慧珠在黄金打炮,戏码竟也是《四郎探母》。而她言慧珠的铁镜公主,可是有口皆碑。曾经和言慧珠、童芷苓长期搭档的正宫须生纪玉良曾对人说,《四郎探母》唱过无数回,台上合作的公主,唯独慧珠最佳。这第一回合言慧珠算是占了上风。老板恨不得童芷苓使出三头六臂,十八般武艺。言慧珠在”黄金”贴的是双出。

  8. 「 ”彩色4K”开国大典!《决胜时刻》修复珍贵影像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由黄建新监制导演,宁海强共同导演的电影《决胜时刻》将会还原这段紧张,又让人难忘的历史。更让人激动的是,电影特地修复了开国大典的彩色画面,届时国内观众走进影院便能首次在大银幕上感受高清4K开国大典这一珍贵的历史影像。

  9. 尘封近七十年后修复,这部国宝级纪录片终于重映

    19日晚,国宝级珍贵纪录片《解放了的中国》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重映礼,观众有幸通过这部刚刚修复完成的纪录片,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氛围。展现百姓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为记录新中国成立的历史,1949年到1950年,前苏联派出两个摄制组,和北京电影制片厂一起联合拍摄了三部彩色纪录片,其中包括《解放了的中国》,这是新中国第一批彩色纪录片。

  10. 孔子见了南子夫人到底干了什么,竟然出来跟子路说不清楚?

    1929年6月8日,由著名幽默大师林语堂先生编写的《子见南子》独幕历史剧于山东曲阜第二师范学校公演,为加强演出效果,师生们在演出前做了充分宣传准备工作。原来当剧情发展到孔子拜见南子,南子赠给孔子白璧,孔子接受馈赠,并向南子叩头道谢时,为了增强剧情可观性,剧中的孔子被塑造成为南子的娇艳美色所动,魂不能守舍的登徒子形象。在座观众纷纷起哄,孔门后人无地自容,因此拍案而起。

随机推荐

  1. 梦见红毛线

    周公解梦梦见红毛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红毛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明朝首都在哪里?明朝都城是现在的哪里?

    明朝首都在哪里?明朝都城是现在的哪里?  明朝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拥有完善的官僚系统,教育系统,那么,这样一个国家的首都在什么地方呢被?那个地方现在被称之为什么地方呢?小编就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一下明朝的首都  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经过大战,取得了政权,便将各项稳定...

  3. 【砾漠】的意思是什么?【砾漠】是什么意思?

    【砾漠】是什么意思?

  4. 康熙最爱的妃子 揭秘康熙皇帝最爱的妃子是谁?

    对于当时交通不便,天下大事系于一人的康熙帝而言这并非易事。而然就在康熙另一个宠妃去世,此时康熙帝并没有如此「禁欲」。甚至有一次康熙帝的第十九子早逝,康熙帝接到奏报后却仍能和一个「没事人」一样继续与胤礽在外欢笑狩猎游玩。康熙帝晚年,废立太子。可见康熙帝对孝诚仁皇后的缅怀全数施加到对他们儿子的宠爱上了。

  5. 梦见白手套

    周公解梦梦见白手套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白手套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五字春联

    五字春联一:碧海泛春潮——万户报新春——天地共长春——瑞色紫云高二:农家福降多——梅在百花先——春来花最红——画梅笔带香三:月影写梅痕——康民乐岁华——厅前新种花——莺燕送佳音四:柳笛穿林过——鱼香飘万里——一帆云作伴——轻舟腾巨浪五:渔歌踏浪来——红日映千帆——千里月相随——渔汛卷春风六:骏马驰千里——云山添秀色——海阔凭鱼跃——文笔绘宏图七:冬去万木苏——春色满人间——民富国无忧八:燕舞咏阳春

  7. 虎不食儿造句_虎不食儿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虎不食儿hǔbùshíér虎不食儿的意思和解释:老虎凶猛残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虎不食儿的出处明·杨珽《龙膏记·藏春》:“你爹爹既往洛阳,一时未归,待异日我自慢慢劝他,虎毒不食儿,孩儿切莫短见。”虎不食儿的例子虎不食儿造句虎不食儿造句相关成语的感...彩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三方面,其中贬词褒用是测试的重点,十年高考中出现了不少。

  8. 转湾抹角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huǎnwānmòjiǎo【解释】指沿着曲折的道路走。【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之一折:“转湾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首。”【例子】转湾抹角多一会,到了深山草舍门。《天雨花》之一回【相关】百度“转湾抹角”

  9. 批亢捣虚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 成语大全

    比喻抓住敌人的要害乘虚而入。

  10. 步步莲花造句_步步莲花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步步莲花bùbùliánhuā步步莲花的意思和解释: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步步莲花的出处《南史·齐本纪下》:“又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步步莲花的例子若将曲直无颠倒,脚底莲花步步生。步步莲花造句步步莲花造句相关成语无论在汉语中还是在英语中都是一个常见的语言现象,是一个社会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认识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结晶。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