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人过而立始知秋

人过而立始知秋>◎丰子恺我的年岁上冠用了“三十”二字,至今已两年了。不解达观的我,从这两个字上受到了不少的暗示与影响。虽然明明觉得自己的体格与精力比二十九岁时全然没有什么差异,但“三十”这一个观念笼在头上,犹之张了一顶阳伞,使我的全身蒙了一个暗淡色的阴影,又仿佛在日历上撕过了立秋的一页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寒暑表上的热度依然没有降低,然而只当得余威与残暑,或霜降木落的先驱,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实际,我两年来的心情与秋最容易调和而融合。这情形与从前不同。在往年,我只慕春天。我最欢喜杨柳与燕子。尤其欢喜初染鹅黄的嫩柳。我曾经名自己的寓居为“小杨柳屋”,曾经画了许多杨柳燕子的画,又曾经摘取秀长的柳叶,在厚纸上裱成各种风调的眉,想象这等眉的所有者的颜貌,而在其下面添描出眼鼻与口。那时候我每逢早春时节,正月二月之交,看见杨柳枝的线条上挂了细珠,带了隐隐的青色而“遥看近却无”的时候,我心中便充满了一种狂喜,这狂喜又立刻变成焦虑,似乎常常在说:“春来了!不要放过!赶快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我读了“良辰美景奈何天”等句,曾经真心地感动。以为古人都太息一春的虚度。前车可鉴!到我手里决不放它空过了。最是逢到了古人惋惜最深的寒食清明,我心中的焦灼便更甚。那一天我总想有一种足以充分酬偿这佳节的举行。我准拟作诗,作画,或痛饮,漫游。虽然大多不被实行;或实行而全无效果,反而中了酒,闹了事,换得了不快的回忆;但我总不灰心,总觉得春的可恋。我心中似乎只有知道春,别的三季在我都当作春的预备,或待春的休息时间,不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与意义。而对于秋,尤无感觉:因为夏连续在春的后面,在我可当作春的过剩;冬先行春的前面,在我可当作春的准备;独有与春全无关联的秋,在我心中一向没有它的位置。自从我的年龄告了立秋以后,两年来的心境完全转了一个方向,也变成秋天了。然而情形与前不同:并不是在秋日感到像昔日的狂喜与焦灼。我只觉得一到秋天,自己的心境便十分调和。非但没有那种狂喜与焦灼,直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而对于春,又并非像昔日对于秋的无感觉。我现在对于春非常厌恶。每当万象回春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等到处争先恐后地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 ... 与愚痴,无过于此了!尤其是在青春的时候,看到柳条上挂了隐隐的绿珠,桃枝上着了点点的红斑,最使我觉得可笑又可怜。我想唤醒一个花蕊来对它说:“啊!你也来反覆这老调了!我眼看见你的无数的祖先,个个同你一样地出世,个个努力发展,争荣竞秀;不久没有一个不憔悴而化泥尘。你何苦也来反覆这老调呢?如今你已长了这孽根,将来看你弄娇弄艳,装笑装颦,招致了蹂躏,摧残,攀折之苦,而步你的祖先们的后尘!”实际,迎送了三十几次的春来春去的人,对于花事早已看得厌倦,感觉已经麻木,热情已经冷却,决不会再像初见世面的青年少女地为花的幻姿所诱惑而赞之,叹之,怜之,惜之了。况且天地万物,没有一件逃得出荣枯,盛衰,生灭,有无之理。过去的历史昭然地证着这一点,无须我们再说。古来无数的诗人千遍一律地为伤春惜花费词,这种效颦也觉得可厌。假如要我对于世间的生荣死灭费一点词,我觉得生荣不足道,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对于死者的贪婪,愚昧,与怯弱,后者的态度何等谦逊,悟达,而伟大!我对于春与秋的舍取,也是为了这一点。夏目漱石三十岁的时候,曾经这样说:“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亦多,欢浓之时愁亦重。”我现在对于这话也深抱同感;有时又觉得三十的特征不止这一端,其更特殊的是对于死的体感。青年们恋爱不遂的时候惯说生生死死,然而这不过是知有“死”的一回事而已,不是体感。犹之在饮冰挥扇的夏日,不能体感到围炉拥衾的冬夜的滋味。就是我们阅历了三十几度寒暑的人,在前几天的炎阳之下也无论如何感不到浴日的滋味。围炉,拥衾,浴日等事,在夏天的人的心中只是一种空虚的知识,不过晓得将来须有这些事而已,但是不能体感它们的滋味。须得入了秋天,炎阳逞尽了威势而渐渐退却,汗水浸胖了的肌肤渐渐收缩,身穿单衣似乎要打寒噤,而手触法郎绒觉得快适的时候,于是围炉、拥衾,浴日等知识方能渐渐融入体验界中而化为体感。我的年龄告了立秋以后,心境中所起的最特殊的状态便是这对于“死”的体感。以前我的思虑真疏浅!以为春可以常在人间,人可以永在青年,竟完全没有想到死。又以为人生的意义只在于生,我的一生最有意义,似乎我是不会死的。直到现在,仗了秋的慈光的鉴照,死的灵气钟育,才知道生的甘苦悲欢,是天地间反覆过亿万次的老调,又何足珍惜?我但求此生的平安的度送与脱出而已。犹之罹了疯狂的,病中的颠倒迷离何足计较?但求其去病而已。我正要搁笔,忽然西窗外黑云弥漫,天际闪出一道电光,发出隐隐的雷声,骤然洒下一阵夹着冰雹的秋雨。啊!原来立秋过得不多天,秋心稚嫩而未曾老练,不免还有这种不调和的现象,可怕哉!摘自《丰子恺文集》第5卷)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人过而立始知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人过而立始知秋

    人过而立始知秋>◎丰子恺我的年岁上冠用了“三十”二字,至今已两年了。对于死者的贪婪,愚昧,与怯弱,后者的态度何等谦逊,悟达,而伟大!青年们恋爱不遂的时候惯说生生死死,然而这不过是知有“死”的一回事而已,不是体感。围炉,拥衾,浴日等事,在夏天的人的心中只是一种空虚的知识,不过晓得将来须有这些事而已,但是不能体感它们的滋味。我的年龄告了立秋以后,心境中所起的最特殊的状态便是这对于“死”的体感。

  2. 一日三秋和一叶知秋的区别 | 历史新知网

    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知道事物将来的发展趋向。

  3. 樱花落海洋2求里面表白句子 | 历史新知网

    就让我笨拙的爱你,从须臾到不朽,从一叶到知秋关于樱花的唯美句子1、春雨潇潇,是谁的眼神又重温了我季节的梦,像个玩耍的孩子信手涂鸦,憧憬著美好的人生。唯美的句子2、樱花,是一种美丽的小花。在春夏之间开放,花朵异常美丽,那雪白的花瓣上略带丝丝粉红,金灿灿的花蕊像金丝般簇拥在一起,朵朵都是那么娇嫩,在微风中绽开可爱的小脸,显得那么活泼。

  4. 落叶知秋造句_落叶知秋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落叶知秋luòyèzhīqiū落叶知秋的意思和解释:指见到落地的黄叶,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落叶知秋的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叶落知秋,举一明三。”落叶知秋的例子落叶知秋造句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落叶知秋”的道理。Verylittletime,knowthat“leavesZhiqiu”truth.落叶知秋好似秋色的心情,在欣赏美景的时刻懂得生活。一片片火红的枫叶,是我为你跳动的心,乘风飞舞在你身边;Leaveszhihgin,affection,suchasalcohol,coldwindbe

  5. 与描写秋天相关的成语和句子

    春华秋实,春去秋来,落叶知秋,暗送秋波,蝉不知雪春花秋月,春兰秋菊,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蛙秋蝉,洞察秋毫金风玉露,明察秋毫,秋风扫落叶,秋荼密网,秋毫之末秋月春花,秋毫无犯,望秋先零,叶落知秋,一叶知秋橙黄桔绿,春生秋杀,金风送爽,临去秋波,蒲柳之质西风残照,西风落叶,盈盈秋水,秋毫不犯,秋收东藏梧桐一叶落,一叶落知天下秋

  6. 一叶知秋

    一叶知秋   感悟精选一:   一叶知秋   阵阵的秋风有点凉,树叶的飘落,袭上心头的是惆怅的凄凉。落叶也有轮回吗?如果落叶没有轮回,为什么要匆匆地离去?如果落叶也有轮回,那么落叶的追求和理想又是什么?是地球的引力,还是风的执著的牵扯?还是心甘情愿地去成就风的理想...

  7. 一叶知秋成语故事_成语“一叶知秋”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只要尝一口锅里的肉,就可以知道整锅肉的味道如何;悬挂羽毛和木炭,就可以知道空气中湿度高低的变化。这就是事物可由小看大的道理。看见一片叶子落下,就可以推知秋天已到,一年快到尽头了;看到瓶里的水结冰,就知道天气有多么寒冷。这就是事物可由近观远的道理。而“一叶知秋”这句成语...

  8. 一叶知秋的历史典故

    一叶知秋的历史典故  说到立秋就联想到「一叶知秋」的成语典故!这是中国古人在二千年前就洞察了以小明大、见微知著、以近论远的智慧,同时教了人掌握先机的良方。  从观察到个别的细微的迹象,据以推论到整体大形势的发展趋向并掌握先机的洞察智慧,早有汉朝淮安王刘安编著的《淮南子·...

随机推荐

  1. 那些让人心疼的句子 念你那么真,伤我那么深-感人的情话

    我不是你前任的替身,你别看错。三十六、老师在我们班喜欢说另一班的坏话,在另一班又喜欢说我们班的坏话,真心觉得这老师犯贱。

  2. 抽丝剥茧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chōusībāojiǎn【解释】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出处】【例子】【相关】百度“抽丝剥茧”

  3. 井冈山会师资料:井冈山会师图片 井冈山会师油画

    井冈山会师是一件大事,因为大,所以经常成为很多艺术家笔下的题材。这一事件不仅屡屡出现在画家的笔下,也时常出现在导演的镜头下。本文就为读者整理出一些井冈山会师的油画图片。

  4. 梦见女人蓝色内裤

    周公解梦梦见女人蓝色内裤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女人蓝色内裤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为什么民国时期基督教在 ... 中传播异常迅速?

    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基督教界认为教会力量之所以不够强大是因为差会间合作不够,各自为战的结果只能削弱基督教传教力量。民国时期传教士>截至20世纪20年代,来华新教差会已达到100多个,分属英、美、法、德、加拿大、瑞典、挪威、丹麦等十多个国家,“这些新教差会在我国建立了一系列传教机构,吸收了数十万...,推动了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李提摩太在赈灾的过程中,获得了山西人民的敬重。

  6. 唐朝有多繁盛?光是长安就有1/5的外国人,他们带来大量奇珍异宝

    大唐五朝有多繁盛,有多富裕,有多发达,有多包容,可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光是都城长安就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外国人。这些大多来自西域的外国人,唐朝人都把他们称之为胡人。直到今天,我们生活里依然有着他们的影子,比如我们日常食材胡萝卜、胡椒,只要带「”胡”字,都深深地打上大唐王朝的烙印。当时,唐朝以贯穿南北的一条街着作为分界线,把集市分为两部分:东市和西市。东市和西市面积差不多,都在1平方公里左右。东市的餐馆

  7. 小裁缝

    但是小裁缝并不灰心,他说一个拿定主意的人,一定有办法。小裁缝大胆地走上前去说:“公主头上有一种银发和一种金发,这就是说的两种颜色。”到了晚上,我们讲的那个小裁缝被送到熊那里去。小裁缝又给了它一些石子,熊用尽气力去咬。国王就叫人派一辆车来,让她和小裁缝坐着,到教堂里去行结婚礼。他们上车之后,其他两个坏心肠的裁缝妒忌小裁缝的幸福,就到兽栏里扭开夹住熊掌的老虎钳。

  8. 当曲登巴尊者转世的故事

    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1957年由第二世蒋扬钦哲确吉洛珠认定为大成就者当曲登巴的转世,后由第三世宗萨钦哲土登曲杰江措和萨迦传戒堪布囊文曲培松保确认。洛德旺波乃文殊菩萨的化身,是第一世利美法王的心子,也是第二世利美法王的根本上师,因而当曲登巴尊者与二世利美法王互相具有殊胜的法缘关系。成就后,当曲登巴尊者回到瓦拉德钦寺终身闭关。当时的西康...刘文辉及当地许多成就者均推举当曲登巴尊者。

  9. 赵云本是公孙瓒属下,为什么后来成了蜀国大将?

    >赵云精才艳艳,公孙瓒为何会将其让给刘备呢?>《三国志·赵云传》:(赵云)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但是,没多久赵云便因为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辞了职,离开了。>因为赵云是冀州人,公孙瓒与袁绍争夺冀州前夕,冀州还有一个总老大叫“韩馥”。赵云本人非常忠勇,是一匹良驹,但公孙瓒并不是他的伯乐。

  10. 把豆腐带到美国的华裔医生

    1918年一个炎热的夏日,辛迪加记者莎拉·麦克杜格尔(SarahMcDougal)在纽约市哈德逊河码头附近的罗马式复兴大厦参观了美国农业部化学局(FDA的前身)一个不同寻常的实验室。该局通常担心在进口产品中发现掺假者,但在战时,它的作用扩大到调查因贸易中断和之一次世界大战饥饿的军队制造的稀缺食品的“有功绩的替代品”,特别是红肉、小麦,和植物油。相关的内容本富兰克林可能负责把豆腐带到美国麦克杜格尔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