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殷商古国——儿国,小邾国的前身,商的敌对,商王:灭

儿国见于殷墟一期卜辞,起初是殷商东部的一个敌对国,卜辞中记录了不少儿国侵犯商朝边境的事迹。后被商王征服,被册封为伯爵,卜辞中称「 ”儿伯”。商代儿国的具 ... 置在哪?我们都知道,春秋时有个郳国,即小邾国,是邾国分裂出去的两个小国之一(另一个为滥国)。2002年,山东枣庄市山亭区境内发掘出贵族墓葬,出土了一些春秋早期的铜器,经考证,此墓地当属春秋小邾国即郳国故地,这些铜器也属郳国所有。其中有一铜鬲铭文为:「 ”儿庆作秦妊羞鬲,其永宝用。”儿庆当为郳国国君。早在清末,山东滕县一带就出土过一件郳国器物「 ”鲁伯愈父鬲”,系鲁伯愈父为嫁到郳国的女儿所做的媵器,当时郳国是鲁国的附属国。因此基本可以认为,春秋郳国是在商代儿国故地一带重建的,那么商代儿国也应该位于今山东滕州市以东一带。 春秋早期鲁伯愈父鬲 「 ”儿”的来历颇为有趣,其甲骨文上部分「 ”臼”代表牙齿,指「 ”长出两颗门牙”,下面为「 ”人”形,表示「 ”刚刚长出门牙的孩童”。但有学者认为,有一种两栖动物,生活在潮泽溪滩之地,长得「 ”人面龙身”,因为叫起来像婴儿啼哭,也称「 ”娃娃鱼”,于是被古代族人们称为「 ”儿”,即现在的「 ”鲵鱼”。鲵鱼的形状颇为奇特,发出的声音也很古怪,早期部落族人惯以神奇之物来作为祟拜对象,这种怪鱼便自然成了这个部落的图腾。上世纪五十年代甘肃甘谷境内还出土了一个产自新石器时代的「 ”人面鲵鱼瓶”,因瓶身上绘有鲵鱼图案而得名,说明「 ”鲵鱼”这种动物确实老早已经成了人类的崇拜对象了。这也不失为一种儿地由来较为靠谱的解释。 儿的甲骨文 「 ”甲午卜,亘贞:囗?丙申允有来艰自东,画告曰:儿。”有来报告商王东部军情:儿人入侵。儿人身处东夷,估计也有些实力,因此他并不安于现状,常常在商的势力范围内挑衅滋事,引起商王的不满,商王决定「 ”取儿”。「 ”丙寅卜,囗,王告取儿。囗曰:‘若,往。’”该卜辞记录了商王占问讨伐儿国是否合适,结果显示:完全可以,立即执行。儿国应该是在这次征伐中被降服的,之后的卜辞再也没有出现儿人入侵的记载。儿人归顺后,商王便在儿地设田猎,卜辞中有「 ”田儿”的记录,商王还去过儿地狩猎。卜辞:「 ”丙午卜,王令囗臣于儿。六月。”商王派人去往儿地执事,可能跟安抚儿人有关。儿人刚刚归顺,多有不服者,安抚儿人成为首要大事。「 ”贞令儿来。”、「 ”囗勿呼儿……”这些卜辞表明商王可以对儿人呼来唤去,说明儿人已彻底归服。然而,儿国虽然已经完全听命于商王,但商王依然对儿人不放心,「 ”……东,画告曰:‘儿伯……’”这个叫「 ”画”的人很显然受到商王的指示在监视儿伯的一举一动,卜辞残缺,但隐隐告诉我们儿伯可能有了轻举妄动的迹像。 郳国故地 因儿国只见于一期卜辞,故臣服后的儿国不知所踪,整个商代后期儿国历史也无从得知。不过可以肯定,儿国一直存在,而且躲过商末大动荡、周初东征。直到西周末年,儿国突然又重现历史舞台,不过,儿国的出世与西周晚期的邾国第七代国君夷父颜息息相关。《世本》记载:「 ”邾颜居邾,肥徙郳。”邾颜,即邾武公夷颜父,肥,夷父颜之子,《世本》说夷父颜封儿子肥到郳,建郳国。《族谱》上说夷父颜封儿子友到郳,肥和友应该是同一人,这个不影响夷父颜封郳的事实。夷父颜应该算得上是一位雄主,不然他死后也不可能被追谥为「 ”邾武公”,夷父颜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国君,他在位时肯定有过开疆拓土的战绩,那到底开了哪片疆,拓了哪片土呢?可能就是商代幸存下来的儿国,当然也不排除换过姓氏的儿国,毕竟经过三百年时间流逝,又历经商末、周初两次发生在东夷的历史大板荡的冲击。夷父颜执掌邾国,为了向西南一带伸展,吞并了附近的小郳国,然后将它分封给了自己的儿子,再设法得到周王室的正式册封,为子爵。 郳国毕竟国力弱小,到了春秋早中期,已沦为鲁国附庸,只能在鲁国的庇佑下生存。《左传·庄公五年》记载:「 ”五年秋,郳犁来朝。”说得是公元前689年秋天,郳国国君郳梨来鲁国朝贡。据说,郳国内施仁政,对外修好,在当时的乱世显得非常特别。这也不是没有依据,邾国和郳国都出自土身土长的东夷族,东夷族人向以讲究礼让、祟尚仁德而闻名,所以《说文》说:「 ”夷俗仁,仁者寿,君子不死之国。”郳国多有贵族或国人去鲁宋齐等大国做官,传播郳国文化,是当时有名的人才输出地。孔子、墨子、鲁班的思想或多或少都源于此,之后他们的思想和技术惠及天下泽荫后世,据说亭山附近的滕州龙泉广场还有墨子、鲁班的纪念馆,为邹鲁文化犹其「 ”民本思想”的形成书写了重要一笔。 小邾最后的命运跟大邾一样,到战国时代,被北上的楚国所灭,楚国将郳国和邾国的国人整体迁移到楚地,在今湖北武汉新洲区的邾城,让他们延续祭祀,最后慢慢被楚人同化,融入楚国。郳国亡国后,分化出两个姓氏,一个以郳为氏,后来去邑加人,形成倪姓;另一个以郳国首封君颜友的颜为氏,形成颜姓,据说,郳国是现在颜姓的始祖。 文/堰风 殷商古国——盂国,国名来自一种器皿,商王灭了它元气大伤

殷商古国——儿国,小邾国的前身,商的敌对,商王:灭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殷商古国——吕国,商的铁粉,商末反水,西周鼎盛时吕侯称王

    古籍记载吕族起源于姜水流域,故为姜姓,姜族后裔逐渐分化出四支族氏,被称为「”四岳”,吕族为其中一个大族。宋代《通志》记载:「”吕,炎帝之后,虞、夏之际,受封为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于吕。”吕国至少在夏朝时就已受封,进入商代,吕国又臣服于商,成为商王西部或西北部的边服之国。那么商代吕国的地理位置在哪?卜辞中有「”(上工下口)方以敦吕”的记载,敦,即敦伐,(上工下口)方入侵吕国,(上工下口)方在

  2. 诗经记载「帝乙归妹」,商国为何要与周国和亲?

    《周易》中说,「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很多人以为,帝乙归妹,是帝乙把商王族的公主嫁给了周文王。帝乙归妹,是替周、莘两国做媒,或者以帝乙的名义,赐予太姒以王族公主的身份和礼仪规格出嫁周室,诸如此类等等。相比之下,商国与周国的「和亲」,与唐蕃和亲比较相似。同样,帝乙时期的商王国,还有远比周国威胁更大的敌对势力,其中威胁最迫切的,就是盂yú国。

  3. 殷商古国——刚国,刚器证明周初东夷叛乱时曾受到成王的奖赏

    《殷周金文集成》录有周初铜器「”刚劫尊”和「”刚劫卣”,证明西周初期有一个古刚国。古刚国则承续于商代刚方,卜辞中有提到。「”甲戌贞,王令刚裒(póu)田于赢。”意思是商王令刚去开发嬴地的农业。刚即为刚方,嬴地在哪?根据《左传·桓公三年》记载:「”公会齐侯于嬴。”公元前709年,齐鲁通婚,在嬴邑会盟。嬴邑在今山东济南莱芜区境内,春秋时是齐国边邑,历代为...重镇,汉初时韩信破齐曾在此激烈一战。陈絜《

  4. 殷墟卜辞为何那么重视上甲微?郭沫若指出:上甲以上皆为神话传说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前文讲了商灭夏之前的六世,从上甲到示癸,是商汤的直系先祖。商人祭祀的以十日为名的祖先,分为先公时期和先王时期两个阶段。在上甲之前的先公,则尚未以日为名。从卜辞来看,上甲无疑是商王最为重视的先祖。他做了些什么事?跟随真知堂来看看吧。

  5. 大发现!商朝甲骨文记载的上甲微到祖乙世系,不同于《史记》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商代是世界历史学界公认的我国第一个王朝。大约公元前1600年前,商国首领天乙汤,在战胜韦、顾、昆吾等国后,把矛头指向大夏国。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商建国之前的商公世系了。关于商朝的事迹,史料记载可靠的,首推《史记殷本纪》。在早于《史记》的战国史书《竹书纪年》里,商朝被称为商,而《史记》则称为殷。商朝到底是叫做殷还是商,历来存在争议。

  6. 殷商古国——画国,临淄西南部门户,商王朝东部田猎区

    上次在商代丧国中讲到,画方和丧方一样都是商王朝殷东重要田猎区,商王曾在丧地贞问将去画地狩猎是否顺利。

  7. 殷商古国——成国,春秋郕国的前身,「 ”成”来自武器

    成国,也叫盛国、郕国。我们对郕国并不陌生,《左传》中经常出场,周旋在当时的鲁、卫、齐等大国之间。其实成国最早见于商代甲骨卜辞,是商王朝的田猎区。商代成方的地理位置有东西两种说法,春秋后期的郕国,可以确定在今山东济宁市汶上县境内,但对于西周重封后以及春秋早期的郕国则有点复杂。一般来说,春秋郕国是商代成方的延续。但春秋郕国的最早故地可能不在山东,而在陕西。

  8. 殷商古国——覃国,出自伯益,历经夏商,春秋谭国的前身

    上回说到商代雍方,在今河南焦作境内,作为商的田猎地。今天要说的这个方国同属沁阳一带的田猎区域,卜辞中与雍方同版出现过,它是商代覃方。

  9. 面对日益强大的周国,商王国为什么不出兵征讨?

    到姬昌在位的中期,随着姬昌的儿子们逐渐成年,封建采邑在周国本部逐渐普及,周国的实力迅速增强。帝辛继位时,商王国西部的边患基本上被肃清了。到帝辛的父亲帝乙时期,又打败周国,并征讨盂国(邘国)、四邦方。这种大型阅兵仪式,往往出现在的战争胜利之后,或者开始征讨某地之前。夷方的入侵让帝辛放弃了震慑甚至攻打周国的计划,转而筹划反击夷方。

  10. 从甲骨文「 ”族”字的含义入手,来看商周王朝的邑制国家形态

    前文说到商朝王权、族权、神权三足鼎立的模式,商王的祖甲改革目的是加强王权,但却激化了王权与族权的矛盾,反过来加速了商朝的灭亡。

随机推荐

  1. 何为八字中的伤官见官

    一种是假伤官见官。而假伤官见官,是指著非伤官格局,原命局出现了伤官见官造成的刑害。所以也无法区分何谓真正的伤官见官?假伤官见官实际分为五种情形:伤官格局的假伤官见官;印绶格局的假伤官见官;官格局的假伤官见官;财格局的假伤官见官;比劫格局的假伤官见官。

  2. 他和毛主席一样字“润之”,一生只打过一次仗,却被授中将

    与毛主席同字号众所周知,毛主席名泽东,字润之。他生前多次以“润之”自称。传奇一生贺诚的一生很传奇,虽然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却只指挥过一场战斗,这场战斗还是以失败结束的。贺诚带人枪决处长等三名军官,宣布起义。两个月后,陈赓等人成功将白鑫击毙,震动了全上海。考虑贺诚和柯麟的安全,决定立即撤掉达生医院。结果炮弹打尽了,赖村没打下,两个团只好撤出了战斗。这是贺诚一生唯一一次去指挥打仗,还是一个败仗。

  3. 太监掌兵:东南亚特色明显的南汉国军队

    随着刘氏家族问鼎广州,南汉军队的蛮族特色有所稀释,但本地化的风格仍非常明显。在必须的情况下,南汉统治者也会他们来增加军力。南汉军队的风格更接近东南亚而非中原>"在军队的指挥系统上,南汉有任用宦官担任将领的习惯。随着宋军不可阻挡的攻入岭南,末代南汉军队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抵挡得住。很多人以纯粹的“胜败论英雄”标准,将南汉军队视为无能之辈。

  4. 道家的水,儒家的水,佛家的水!

    對於水的文化,中國先賢做出了無盡的闡釋,於我而言,學習水的精神,完善自我,創造新生!一、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江海之所以能爲五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爲五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莫之能先,以其無次易之也。”水,是位辨證哲人。“上善”的智慧當如“若水”之柔中有剛,剛柔一體。水,貌似柔,實則強;水雖柔,但可克剛。滴水久之可穿石,流水載歌載舞可使角

  5. 仙石秀久是怎么成为大名的?仙石秀久生平是怎样的

    仙石秀久,日本战国时代、江户时期的武将。治兵卫久盛的四男,仙石秀范、仙石忠政为其之子。在秀吉死后成为德川家康的家臣.仙石秀久因为曾替家康三子德川秀忠的过失在家康面前说情,后来秀忠成为的德川第二代将军后,仙石备受重用。不过仙石虽然败阵,但因敌我态势悬殊且未犯大错,因此并未被追究责任。被这样的行为所震怒的秀吉,没收了秀久所有领地,把秀久放逐到高野山。

  6. 我眼中的诸葛亮

    我眼中的诸葛亮  他,是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火烧赤壁”、 “空城计”这些神话般的故事和他一起在历史长河里闪着耀眼的光芒。他是成功的象征,“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但...

  7. 许褚被刺伤后伤势很重吗 为何再也没有上战场呢

    >>有人怀疑是许褚在此次战役中受了伤,然后就不能再上战场了。于是许褚也就没能上战场。>>所以,如果有人说许褚被张飞刺伤,留下了心理阴影,然后没有再上战场,就显得很无理取闹了。

  8. 张鹏翮代表作 张鹏翮历史评价

    >张鹏翮历史评价>张鹏翮历官五十余年,立志远大,以身许国,品行高尚,作风严谨,一生精覃,清操自矢,才干非凡,政绩卓著,名满天下,时称“贤相”、“清官”。可见,张鹏翮一联,是清代三苏祠楹联中写得最好的一联,实为三苏祠楹联之冠军。

  9. 【茫无头绪】的意思是什么?【茫无头绪】是什么意思?

    【茫无头绪】的意思是什么?【茫无头绪】是什么意思? 【茫无头绪】的意思是:★「茫无头绪」在《汉语大词典》第12912页 第9卷 395★「茫无头绪」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茫无头绪máng wú tóu xù(茫无头绪,茫无头绪)见「茫无端绪」。 茫无头绪的拼...

  10. 盘点中国历史上这几个凶残的假太监,你都认识吗?

    >>嫪毐是因为吕不韦为了打发秦始皇的生母赵姬而安排进去的一个假太监,他出色的完成了吕不韦交给他的任务。只不过他不是秦始皇的对手,被秦始皇率先发难,给族灭了。入宫后,刘克明和太子李湛关系很好。事后,刘克明假传遗诏,立绛王李悟为帝。>魏忠贤也不是真太监,至少不完全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