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质疑台北故宫所藏两方古印在收藏界,有一路人马以收藏古印为嗜好,且尤尚古代官印。据统计,台北故宫博物院现藏的古代官印共1648方,是原清宫的旧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曾于1987年举办了名为“故宫历代铜印特展”,展出古代官印300方,是从台北故宫珍藏的1648方清宫旧藏古印中精选出来的。但此印徒摹莽印之表,实为伪作,试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康武男家丞”印以解。
质疑台北故宫所藏两方古印
在收藏界,有一路人马以收藏古印为嗜好,且尤尚古代官印。相比之下,各家的藏品虽然有多寡,质量有精粗,但以综合实力相比,仍然很难与公家的收藏相抗衡,特别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古印,不仅来路显赫,传承有序,而且精品极多,令民间的藏家们叹为观止。
据统计,台北故宫博物院现藏的古代官印共1648方,是原清宫的旧藏。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 ... 为保护北京故宫里的藏品,实施了”文物万里大迁徙”的行动。在11年间,故宫收藏的文物首迁上海,再迁南京,继迁西南大后方,行程万余里,可谓历尽艰辛。国民 ... 在大陆的统治行将就木之际,清宫旧藏的珍宝又被转运台湾省,其中就包括了这批古印。
台北故宫博物院曾于1987年举办了名为“故宫历代铜印特展”,展出古代官印300方,是从台北故宫珍藏的1648方清宫旧藏古印中精选出来的。展览大获成功,其影响深远,至今还为古印藏家们所乐道。曾任蒋介石秘书、原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骄傲地赞叹此展”历代铜印精华几尽在于是矣!”
我曾仔细翻阅此展所出的图录,对其中的两方汉代古印颇为疑惑:一方标注为西汉新莽时期的“就武男家丞”和另一方标注为东汉“大将军印”的古印。十余年过后,今见陕西名家陈根远先生的文章,所谈之事,正是我当初犯疑之物,大有同好相亲之感,于是匆匆提笔,挥就文章。不敢夺人考释之功,只是做个传声筒而已,以表达我们对古印的关注:
“就武男家丞”印,原汇于乾隆时代的《金薤留珍》一书中,《故宫历代铜印特展图录》断为新莽官印。此印五字三行排法确为莽印法式,而且“男”乃王莽拟古而采用的官名。据《汉书·王莽传》记载:“居摄三年,莽上书行五等爵制,于是封高者为侯伯,次为子男,当赐关内侯者更名附城。”但此印徒摹莽印之表,实为伪作,试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康武男家丞”印以解。王莽时代是中国古代工艺科技史上较为辉煌的时
期,印章刻铸的精工和规范是他朝罕见的。莽印边长皆在2.3厘米左右,即当时1寸,如“康”印。不见边长小于2厘米者。“就”印边长仅1.79厘米,显然偏小,此其一。莽印中“男”字写法为左右结构,如“康”印之“男”;“就”印作上下结构,字法不合,此其二;“就”印“家”字的宝盖头和“丞”字左右两笔皆误刻,文字谬误,此其三。莽印风格典丽,结构以方为主,笔划婉通舒展,刀法犀利流畅。“就”印结构以圆为主,刀法闲散,已显后世习尚,篆刻风格与“康”印相违,此其四。综上四点,“就”印必伪。
“大将军印”,此系清毓庆宫旧藏,《图录》断为东汉官印。两汉之时,将军名目繁多,最尊者为大将军。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霍光、王凤、东汉窦宪、梁冀都曾任此职,可见其位之高。《后汉书·百官志》注引蔡质《汉仪》曰:“汉兴,置大将军、骠骑,位次丞相;车骑、卫将军、左右前后,皆金紫,位次上卿;典京师兵卫,四夷屯警”。“金紫”何意?盖指将军所佩之印为金质或鎏金、紫色印绶。《汉旧仪》更明确指出:“丞相、大将军,黄金印,龟钮,文曰章。”我们再看这方“大将军印”,其为铜质而非金质或鎏金,质地不符,此其一;其二,该印为瓦钮,在汉代“千石”(官阶)以下方用此制,钮制级别远低于大将军应用之龟钮。《史记·武帝纪》云:“(太初元年)夏五日,正历,以正月为岁首,色上黄,数用五。谓印文也,若丞相曰
‘丞相之印章’,诸卿及守相印文不足五字者以‘之’足之。”结合汉官印实物,武帝太初以降,秩比“二千石”以上高官印章皆用五宇,东汉因之。其三,“大将军印”既定东汉,称“印”,而非“之印”,不合理;印中四宇均占四分之一印面,而非分三行排列,不合规矩;“横野将军章”之”章”宇独占一行,为三行排列,故”大将军印”之名称与排列均误。东汉及魏晋将军官印遗世颇多,后世通称“将军印”或“急就章”。此类印多信刀凿就,刚猛雄肆,奇崛劲紧,如东汉“横野将军章”和十六国北京“折冲将军章”,而“大将
军印”文字疲软松散,印风远违时代特点,此其四。由此可见此印必伪无疑。
有必要指出的是,不论“就武男家丞”印还是“大将军印”均不是现在做的假,而且“就武男家丞”印还入了乾隆的收藏,因此,此印最迟也应当是盛清之际的制品,这当为收藏和研究古印的爱好者提个醒,不可盲目相信书本。
编辑:朱磊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