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 管仲画像管仲(汉语拼音:GuanZhong;?托名管仲的《管子》86篇,今存76篇,是以齐国法家为主兼及其他各家学术思想的著述总集。管仲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管仲之所以能相齐成霸,是与鲍叔牙的知才善荐分不开的。管仲的著作,收入《国语·齐语》和《汉书·艺文志》。
子产 子产执政,既维护公室的利益,又限制贵族的特权,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子产沉着机智,布署周密后始率家兵攻打北宫,遂在国人支援下平息变乱。公子嘉打算强制推行,子产又力劝他焚毁盟书,平息众怒,以稳定政局。子产严守中立,以其卓越的才能受到多数人的尊重,遂在显贵首领罕虎的支持下,出任执政。子产执政之初,改革措施也曾遭到广泛斥责,但他不为所动,坚决推行。
李悝 文侯时魏国能走上富强之路,李悝曾在农政、法制等方面作出很大贡献。李悝以为“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还要“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子产在经济策略方面,“尽地力”是李悝的主要主张。《法经》的编订,是李悝在法律制度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李悝的思想和治术都属于法家范畴,故其大多数作品被列入法家类。
范雎 长平战役之后,范雎忌恨白起的战功,又受了韩、赵两国间谍的重金贿赂,所以向昭王提出与赵、韩两国和议罢兵。一年后,秦昭王又命白起进攻邯郸,白起卧病,范雎便推王陵为将。王陵出兵不能取胜,秦昭王又命白起出征,白起不肯,范雎趁机说白起不尊王命,假托病情,心有怨情,使昭王对白起猜疑,罢白起官职,又逼令...。范雎又命王稽守河东,用好友郑安平领兵攻赵。从此,范雎的地位发生动摇。
乐毅 及赵武灵王沙丘之乱,乐毅离赵至魏。乐毅认为齐乃霸国之余,不易独攻,乃亲自出使约赵,另遣使约楚、魏等国共伐齐。于是乐毅率燕、赵、秦、韩、魏五国之师伐齐,济西一战,大破齐军。乐毅于整军经武的同时,还在齐地采取了一些收拢人心的政治措施。燕惠王悔惧,使人谢于乐毅,乐毅则报书于燕惠王以自明心志。是后燕复封乐毅子乐靺为昌国君,乐毅则兼为燕、赵出力,两国皆任之为客卿。
田单 田单,中国战国后期齐国将领。生卒年不详,临淄人。燕军破齐,率族人退至即墨,被推为将,据城拒燕,长达数年之久。燕昭王死,田单利用乐毅与燕惠王的矛盾,施反间计,使燕惠王以骑劫替乐毅为将。田单整治军队,加强防务,积极准备反攻。周赧王三十六年,田单以强示弱,乐毅遣使向燕约降,乘敌不备,用千余头牛组成的火牛阵突击燕军,大获全胜,一举收复70余城。田单后又事赵,于赵孝成王元年将赵师攻燕,又攻韩。
吕不韦 《史记》记载吕不韦为富商,因“贩贱卖贵”而“家累千金”。吕不韦资助子楚五百金,使结宾客。吕不韦有家僮万人。吕不韦招致宾客游士,有食客三千人,欲以并吞天下。吕不韦常与太后私通,后又物色到嫪毐,伪之为宦者,进献于太后。次年,吕不韦以“坐嫪毐免”,出居食邑河南。十二年秦王鉴于吕不韦在洛阳与诸侯宾客仍来往频繁,恐生变乱,又令其与家属迁蜀,吕不韦忧惧,饮鸩而死。事后,吕不韦所有宾客或逐或迁。
秦始皇 秦王政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代代承袭。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先后进行5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纪功,炫耀声威。三十七年,秦始皇巡游返至平原津得病。行至沙丘,秦始皇病死。赵高勾结始皇少子胡亥和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赐扶苏死。
胡亥 目录生平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奉始皇帝敕令,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法律。只有胡亥、赵高和五六个曾受宠幸的宦官知道皇上死了。谎称李斯在沙丘接受了始皇遗诏,立皇子胡亥为太子。立皇子胡亥继承皇位,即二世皇帝。除了兄弟姐妹,胡亥对其他不听话的文武大臣也不放过。胡亥只知道自己享乐,对赵高的这些阴谋动作毫无防备,最终死在了赵高之手。有了赵高的支持胡亥还不放心,又向李斯询问如何才能长久地享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