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导读:异俗 老子道德经导读:异俗 【经文】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
老子道德经导读:显德 老子道德经导读:显德 【经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帛...
老子道德经导读:赞玄 老子道德经导读:赞玄 【经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帛书甲...
【琭琭】的意思是什么?【琭琭】是什么意思? 《老子》:「故致数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河上公注:「琭琭喻少,落落喻多,玉少故见贵,石多故见贱,言不欲如玉为人所贵,如石为人所贱,当处其中也。」琭琭的拼音lùlù琭琭是什么意思琭琭lùlù珍贵貌。
老子道德经导读:益谦 老子道德经导读:益谦 【经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帛书甲本:曲则全,枉则定,洼则盈,敝则新...
老子道德经导读:象元 老子道德经导读:象元 【经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帛书甲本:有...
老子道德经导读:巧用 【经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帛书甲本:善行者无勶迹,□言者无...
老子道德经导读:虚心 老子道德经导读:虚心 【经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什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帛书甲本: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望唯。□□□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