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老子道德经导读:象元

  【经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帛书甲本: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绣呵缪呵,独立□□□,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二曰远□□□□□,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法□□□□□法□□。

  帛书乙本:有物昆成,先天地生。萧呵谬呵,独立而不,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翻译】

  有个物体混混沌沌中生成,早在天地之前就已存在。寂寞而安静,空虚而清净,独立永恒而不改变。运行周密而无所不至,因此无所危殆,可以做为养育天地万物的母亲。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叫它作「道」。勉强称呼它叫做「大」。「大」意味着逝去,逝去意味着遥远,遥远意味着反覆。所以道大,天大,地大,君王也是大。邦国之中有四大,而君王位居其中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释义】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有个物体混混沌沌中生成,早在天地之前就已存在。

  指的是道,就其形体来说混沌而无定形,早在天地未开之时就已存在。

  混:混原指丰沛貌,通「浑」,但实取溷义,即水浊之状。老子用以形容道。《庄子。应帝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说文》:「混,丰流也。」段注:「盛满之流也。《孟子》曰:源泉混混。古音读如衮,俗字作滚。《山海经》曰:其源浑浑泡泡。郭云:水濆涌也。衮咆二音。浑浑者假借浑为混也,今俗读戸衮胡困二切,训为水浊,训为杂乱,此用混为溷也,说文混、溷义别。」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第十五章: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河上公注:谓道无形混沌而成,万物乃在天地之前。

  王弼注:混然不可得而知,而万物由之以成,故曰混成也。不知其谁之子,故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寂寞而安静,空虚而清净,独立永恒而不改变。

  寂:静也。《说文》作「」:「无人声也。」段注:「今字作寂。方言作,云静也。

  寥:空虚。《说文》作「廫」:「空虚也,从广胶声。」段注:「此今之寥字。」

  河上公注:◎人自见其形容以为好,自见所行以为应道,殊不自知其形貌操行之鄙。◎自以为是而非人,众共蔽之使不得彰明。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运行周密而无所不至,因此无所危殆,可以做为养育天地万物的母亲。

  殆:《说文》:「危也。」段注:「危者在高而惧也,引伸之凡将然之辞皆曰殆曰危。」

  周:周密,形容道的运行无所不至,至为周密而普遍。

  天下母:应作「天地母」,前言「先天地生」可证,河上公注「道通行天地」,帛书甲乙本皆作「天地母」。道为生养天地的母亲。

  河上公注:◎道育养万物精气,如母之养子。◎道通行天地,无所不入,在阳不焦,托阴不腐,无不贯穿,不危殆。

  王弼注:周行无所不至而免殆,能生全大形也,故可以为天下母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叫它作「道」。

  河上公注:我不见道形容,不知当何以名之,见万物皆从道所生,故字之曰道也。

  王弼注:◎名以定形,混成无形,不可得而定,故曰不知其名也。◎夫名以定形,字以称可,言道取于无物而不由也。是混成之中,可言之称最大也。

  强为之名曰大。

  勉强称呼它叫做「大」。

  大:《说文》:「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

  河上公注:不知其名,强曰大者,高而无上,罗而无外,无不包容,故曰大也。

  王弼注:吾所以字之曰道者,取其可言之称最大也。责其字定之所由,则系于大,大有系,则必有分,有分则失其极矣。故曰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大」意味着逝去,逝去意味着遥远,遥远意味着反覆。

  逝:往也。河上公:「复逝去无常处所也。」王弼:「逝,行也。不守一大体而已。周行无所不至,故曰逝也。」逝、远,都是形容大道深远、玄冥,穷极之状。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

  六十五章: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河上公注:◎其为大非若天常在上,非若地常在下,乃复逝去无常处所也。◎言远者,穷乎无穷,布气天地,无所不通也。◎言其远不越绝,乃复在人身也。

  王弼注:◎逝,行也。不守一大体而已。周行无所不至,故曰逝也。◎远,极也。周无所不穷极,不偏于一。逝故曰远也,不随于所适,其体独立,故曰反也。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所以道大,天大,地大,君王也是大。

  王亦大:《说文》作「人亦大」,大部曰:「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

  河上公注:道大者,包罗诸天地无所不容也。天大者,无所不盖也;地大者,无所不载也。王大者,无所不制也。

  王弼注:天地之性,人为贵,而王是人之主也。虽不职大亦复为大与三匹,故曰王亦大也。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邦国之中有四大,而君王位居其中之一。

  域:邦国。帛书乙本作「国」。《说文》:「域,邦也。」

  河上公注:◎四大,道天地王也。凡有称有名则非其极也。言道则有所由,有所由然后谓之为道,然则是道称中之大也,不若无称之大也。无称不可得而名曰域也。天地王皆在乎无称之内也,故曰,域中有四大者也。◎八极之功,有四大,王居其一也。居一作处。

  王弼注:◎四大,道、天、地、王也。凡物有称有名则非其极也,言道则有所由,有所由然后谓之为道,然则是道,称中之大也,不若无称之大也。无称不可得而名曰域也,道天地王皆在乎无称之内,故曰域中有四大者也。◎处人主之大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言一切皆自然无为。

  河上公注:◎人当法地安静柔和也,重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劳而不怨也,有功而不制也。◎天湛泊不动,施而不求报,生长万物无所收取。◎道清净不言,阴行精气,万物自成也。◎道性自然,无所法也。

  王弼注:法,谓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用智不及无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无形,有仪不及无仪,故转相法也。道顺自然,天故资焉。天法于道,地故则焉。地法于天,人故象焉。所以为主其一之者,主也。

老子道德经导读:象元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琭琭】的意思是什么?【琭琭】是什么意思?

    《老子》:「故致数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河上公注:「琭琭喻少,落落喻多,玉少故见贵,石多故见贱,言不欲如玉为人所贵,如石为人所贱,当处其中也。」琭琭的拼音lùlù琭琭是什么意思琭琭lùlù珍贵貌。

  2. 老子道德经导读:体道

    老子道德经导读:体道  【经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帛书甲本: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3. 老子道德经导读:养身

    老子道德经导读:养身  【经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帛书甲本:天下皆知...

  4. 老子道德经导读:安民

    老子道德经导读:安民  【经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帛书甲本:不上贤,□ □ □ □ 。□ □ □ □ □ □,□ □...

  5. 老子道德经导读:无源

    老子道德经导读:无源  【经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帛书甲本:□ □ □ □ □ □ □ 盈也,潚呵始万物之宗。锉其解其纷,和其□ ,同□ □ □ □ □ 或存,吾不知□ 子也,象...

  6. 老子道德经导读:虚用

    老子道德经导读:虚用  【经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帛书甲本: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声人不仁,以百姓□□狗。天地□□,□犹橐籥与?虚而不淈,蹱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7. 老子道德经导读:成象

    老子道德经导读:成象  【经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帛书甲本:浴神□死,是胃玄。玄牝之门,是□□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帛书乙本:浴神不死,是胃玄牝。玄牝之门,是胃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翻译...

  8. 老子道德经导读:韬光

    老子道德经导读:韬光  【经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帛书甲本: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声人芮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与,...

  9. 老子道德经导读:易性

    老子道德经导读:易性  【经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帛书甲本: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心善潚,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

  10. 老子道德经导读:运夷

    老子道德经导读:运夷  【经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帛书甲本:而盈之,不□□□。□□□□,不可常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述身芮,天□□□。  帛书乙本:而盈之...

随机推荐

  1. 杨炎简介_杨炎两税法_杨炎,字公南_杨炎传原文及翻译

    杨炎作证说明确有其事,德宗信以为真。杨炎“恐天下以杀刘晏之罪归己”,遂派遣使者前往各镇,将过错推给德宗。杨炎的儿子杨弘业很不成才,常违法犯禁,又接受别人的贿赂和请托,后严郢审理此案,便不遗余力,并查出了杨炎的其他罪行。严郢审理后,认为赵惠伯是“贵估其宅”,杨炎得到不少余利。

  2. 历史上的今天:10月14日-阿米蒂维尔恐怖事件

    历史上的今天:1975年10月14日,在父母和四个兄弟姐妹被谋...近一年后,小罗的审判于1975年10月14日开始。据报道,这座家庭住宅在悲剧发生后闹鬼,并成为《阿米蒂维尔恐怖》一书和同名电影的灵感来源。这一切都始于1974年11月13日晚,当时DeFeo一家的6名成员在纽约阿米蒂维尔海洋大道112号家中的床上被谋...。死者是43岁的老罗纳德·德费奥和他的妻子、42岁的路易丝,还有他们的四个孩

  3. 孕妇梦见野花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野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野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问安视膳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wènānshìshàn【解释】每日必问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出处】《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例子】太子当鸡鸣而起,问安视膳。(《资治通鉴·唐纪文宗开成二年》)【相关】百度“问安视膳”

  5. 僕人

    有一户大富人家,养雇了许多僕人,每一位都想讨主人的欢心,每当看见主人往地上吐口水,个个争先恐后地用脚去抹拭。其中有一人动作不太敏捷,常常扑个空。有一次,他看到主人的嘴角一噘,好像要吐口水的样子,便二话不说,抬起脚向主人踢去。不是操之过急,便是失之过缓,该如何拿捏分寸呢?

  6. 右脚烧伤溃烂一夜痊愈二·观世音菩萨灵感故事选

    右脚烧伤溃烂一夜痊愈二·观世音菩萨灵感故事选「好!」林刘阿运听了吴心元居士的话,就诚心诚意的,连晚饭也没有吃,专心不停的诵念观世音菩萨,一直至深夜累得睡著了。刘阿运遵从勾腿,允由年长白衣女士用油涂洗灼伤之处,只觉伤口经其涂敷後,痛苦顿失,清凉舒服,且有倏然痊愈之感。刘阿运就将梦中经过情形一五一十的告诉他们,大家闻後,咸认这是观世音菩萨的灵验保佑。

  7. 梦见倒茶

    周公解梦梦见倒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倒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新年祝福语_狗年给老师的新年祝福语_新年祝福

    狗年给老师的新年祝福语1.老师,是美的耕耘者,是灵魂的工程师。祝老师越来越年轻。老师,你的新年节就是妈妈的生日!狗年给老师的新年祝福语1.敬爱的老师:谢您以辛勤的汗水滋润我们的心田,并抚育我们茁壮成长。

  9. 落山落水

    有客从京城回来,到学馆中拜访他。>一会,又一个学生来问“卫”字,教师又用红笔把“卫”字圈了起来,以同样理由推托。>这学生刚走,第三个学生又来问“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的“乐”字,这教师随口说:“读作‘落’便罢了。”>学生走了,教师问客人:“京城有什么新闻吗?”

  10. 心地法门——大阿阇黎开示

    心地法门无相密心中心法三祖元音大阿阇黎元音老人讲于1993年8月上座时用金刚持的...,即嘴唇微动持咒,不出声。持咒的快慢是每分钟10至12次。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耳根来摄意根。一定要心念耳闻,死心塌地地打坐。经过灌顶修法,有一个拉肚子的过程,不要怕,这是法的力量发生作用的缘故。所以叫做心地法眼可以见道。到七地都是有为,入八地才是无为。到八地,无为的影子才取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