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食油中如有哈喇味或臭味,说明油已经酸败变质,不能食用。一般应没有异味,如带有酸、苦辣、麻等味,说明油已变质,具有焦糊味的油质也不好。如油中掺有米汤、红薯汤、萝卜汤等含淀粉物质的油脂,油色发蓝;油样加热至150℃后冷却倒出,油锅底有焦结或结块。油的含水量不就过0.2。如超过0.2,则称为水重油脂。如加热到150~180℃时,含水量大的油会发出吱吱响声;如果油烟中有一股呛嗓子的辣味,则说明油中的蛋白质已酸败,不能食用。
辨味:豆油就有较浓的豆腥味,菜籽油就有清淡的菜籽香,棉籽油有棉籽味掺着火堿味,胡麻油有些鱼腥气味。将油加温到场45~ 50℃时,气味更易分辨。食油中如有哈喇味或臭味,说明油已经酸败变质,不能食用。也可以用手指沾少许油,涂在舌头上辨别一下滋味。一般应没有异味,如带有酸、苦辣、麻等味,说明油已变质,具有焦糊味的油质也不好。
看色:好的食用油应是淡黄、黄或棕色,并应该完全透明。如油中掺有米汤、红薯汤、萝卜汤等含淀粉物质的油脂,油色发蓝;油样加热至 150℃后冷却倒出,油锅底有焦结或结块。
加热:一些农村土榨油含水量较高,螺旋榨油含水较少。油的含水量不就过0.2。如超过0.2,则称为水重油脂。水重油脂容易发生水解、酸败变苦,以至发臭变质。若测定水重,可将少量油倒入热锅,油面泛起泡沫的为水重油。如加热到150~ 180℃时,含水量大的油会发出吱吱响声;如果油烟中有一股呛嗓子的辣味,则说明油中的蛋白质已酸败,不能食用。质量好的油应当是泡沫少且消失快。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