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王莽爱改名,改得自己都懵圈了~

来源:微信公号「 ”好声量” 王莽是个偏执狂,他上台后推出了一系列烦琐的奇葩政策,为了表示革新之意,还对西汉的行政地名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改地名这事不算罕见,历朝历代都干过,可谁也没王莽改得这么偏执。 因为他是个狂热的儒家复古主义者,一心想恢复周制,所以改地名也改得「 ”应经”——我可不是心血来潮乱改的,都是按照经典书籍的指示来做的,有本可据! 王莽当皇帝时期,郡从106个增加到116个,连改名带增加,他一共改了91个郡,只有25个保留了原名。所属的县从1587个变成1585个,其中730多个县改了名字,改了将近一半。 比如,他先把交趾改名为交州,这是为了应《书经·尧典》里「 ”宅南交”的典故。 然后,他又嫌「 ”凉州”这名字有点「 ”凉凉了”的意思,不够古意,于是改为《尚书·禹贡》里提到的古称「 ”雍州”。 这样改还算比较有道理,可到了郡县两级,画风陡然变了: 据统计,和西汉末年对比,新莽时期八成的郡和将近一半的县都改了名字。 你一睁眼,全国一半的地名全变了,这是何等狂暴的变化。 比如,他把南阳、荥阳等六个郡全改名了,南阳叫前队,河内叫后队,颍川叫左队,弘农叫右队,可以说是土得无底线了……合称「 ”豫州六队(即「 ”隧”字,意思是顺遂)”—— 你以为这六郡是在中原大地做广播操啊! 而且原来的地名也没浪费,直接向下传递,河东之名给了安邑县,南阳之名给了宛县…… 这还不算完。 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有张掖、武威、酒泉、敦煌四郡,王莽不知出于什么心理,非要把武威改叫张掖。 可是四郡里原本就有张掖郡啊,那怎么办? 王莽的解决方案特别奇葩:那张掖也改呗,就叫设屏—设立屏藩,抵御外敌,挺好挺好。 张掖人和武威人的心情不用提了,酒泉人和敦煌人也别高兴,这两郡分别改名为辅平和敦德了。 这倒霉事还不只河南、河西遇着了,山东也没幸免。 齐郡(今山东淄博、青州一带)也改名了,叫济南。 旁边济南郡的脸登时就青了:他改叫济南,那我怎么办啊? 王莽大手一挥,你就叫乐安吧!齐郡人和济南郡人只好在风中凌乱了。 作为偏执狂兼强迫症,王莽特别迷信,看见不吉利的字就不高兴,而且逆反心理特别重,非要跟正常人拧着来。 只因为他看着不顺眼,就顺口改了好多地名。 比如无锡,这地名很有来历,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但王莽觉得不好,「 ”无”嘛,不好,然后无锡就悍然改名叫有锡了…… 王莽不喜欢「 ”无”字,特别喜欢「 ”符”字,「 ”桃符”嘛,听着就吉利。 所以他把好多地名都改叫「 ”符”了,比如沛郡改叫吾符,定陶改叫迎符…… 至于「 ”符离”—这个离字多不吉利啊,王莽大笔一挥,改成了「 ”符合”。 有了这个经验,王莽玩得越发熟练了: 谷远县改成了谷近; 于离县改成了于合; 东昏县改成了东明; 东平国国中有个「 ”无盐”亭,因此改成了有盐郡; 亢父这个「 ”亢”字让王莽觉得不孝顺,改成了顺父…… 嗯,王莽的反义词填空玩得真熟练。 直男王莽还特别不喜欢弯。 富昌郡有个地方叫曲周,他改成了直周; 同郡的曲梁改为直梁;常山郡的曲逆改名顺平; 还有曲平改端平,曲阳改从阳…… 王直男何止能把所有弯掉的地名都给硬生生掰直了,圆的他都能给掰方。 并州有个地方叫做圜阴,「 ”圜”字有环绕转动之意,和「 ”圆”意思一样。 也不知道圆圈怎么得罪王莽了,此地硬被改名叫「 ”方阴”。 朝政很不顺利,王莽还这么有闲心,简直是醉了。 中国地名有一个命名规律: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地名里一旦有阴阳二字,人们对它的地理方位就能猜个大差不差。 但王莽对这些地名很敏感,能改的全改了:华阴县改成了华坛,淮阴县改成了嘉信。 若一直这么改也有道理,可王莽的改名规律变幻莫测,谁也搞不清楚。 到了雒(洛)阳,他不改阳字,把雒字一删,改叫宣阳; 襄阳的阳字也保留下来,反而襄字没了,成了相阳; 可是范阳硬是被改成了顺阴、辽阳成了辽阴、泥阳改成了泥阴…… 为什么呢? 他大概是想迷惑敌人,让对方猜不透自己城市的位置吧…… 与此同时,王莽还为抵御外敌殚精竭虑,特别是在精神方面付出了巨大「 ”努力”。 比如天水郡,他改名叫做填戎。「 ”填”字同「 ”镇”,意思是镇压戎狄。 这么改无可厚非,也有先例可循,可架不住他改得多,把边境一圈的郡县改了个遍。 蓟县改叫伐戎,北地郡改叫威戎,陇西郡改成厌戎郡——「 ”厌”字也是压制之意。 戎被 ... 了个狗血淋头,狄也没逃过去。 雁门郡改叫填狄,北地郡改叫厌狄,白狼改名叫了仇狄。 胡字也未幸免。武要改成了厌胡,平邑改成了平胡。 改一两个地名,这算炫耀武功; 改三四处,这算雄心壮志; 王莽把边境对抗游牧民族的郡县一口气改了个遍,就近乎 ... 街了。 连国际友人也没幸免。 王莽曾派人去攻打高句丽,回头一想,「 ”高”字你也配?他立刻给人家改名叫「 ”下句丽”。 老对手匈奴单于,也被他改成「 ”降奴单于”。 这么偏执的改名让当时所有人包括王莽自己都蒙了。 有地方一年之内改了五次地名,连新的公章都来不及刻,官府行文发布告,不得不在地名后加括号,说这是原来汉朝的某某地方,连王莽发诏书都不得不加旁注「 ”故汉……”,否则没人看得懂。 凭王莽的这个作劲儿,新朝若是不亡,还真是没天理了。 后来光武中兴,拨乱反正,一股脑地把王莽胡乱改的这些地名都恢复原状,这场混乱才算消停。 到了汉明帝时,王莽改地名的最后一个受害者出现了——班固。 班固立下雄心壮志,一心要修《汉书》。 可是写到《地理志》时,班固发现,如果要遵照修史的原则,那么地理沿革、地名变化必须要写明白。 但王莽这强迫症兼偏执狂太能折腾了,每写到一郡一县,班固都得特别注明在新莽时期被改成什么,工作量平白翻了一倍。 关键是这些改名还没什么意义,因为很快就全被改回来了。 写了没用,不写又不行,自己挖的坑,咬着牙也得填完。 班固只好遵从自己的内心,一边哭一边咬牙一一做标注,前后足足标注了八百多处。 估计他在工作的时候,肯定是一边哭一边 ... 王莽的。

王莽爱改名,改得自己都懵圈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2.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3.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4.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5.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汉武帝而金日磾当时不过是一个匈奴战俘,一次偶然相遇中,将两个地位悬殊的男人联系在了一起。让疑惑的是,这个匈奴人究竟有多大的才能,让汉武帝如此重用,打了一辈子匈奴的刘彻最后把江山交给一个匈奴人来辅佐,在这背后是不是又另有玄机?古代骑兵一手策划匈奴征讨之战的汉武帝,他深知骑兵是战胜匈奴的关键,而马匹就是骑兵的重中之重,想要战胜敌人,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鸿门宴上出现的三个「 ”二百五”让刘邦360度无死角完美逃脱

    《鸿门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大意是: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原本是想做局...了他,即历史出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是项羽这边出了个头号「”二百五”,非上去客串「”英雄救美”,最后刘邦在张良、樊哙的掩护下成功逃跑的故事。#我要上头条##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历史冷知识#头号人物项伯最出名的「”二百五”到底是谁呢?那就是项伯。项伯和项梁虽然都是项羽的叔叔,可是智商绝对不在一个leve

  9.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10. 大臣睡懒觉不想上早朝,朱元璋怒斥:回家种地去,爱睡几时睡几时

    所谓「”朝仪”,指的是皇上上朝时,大臣们必须遵守的各种礼仪。比如大臣们什么时候进宫、什么时候整队、在大殿上应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站位,行什么样的礼仪、口中呼唤什么样的敬语等等,都是非常有讲究的。类似这样的日常上朝礼仪就是「”常朝仪”,也叫「”朝礼”,而在重大节日或是需要接待远道而来的外国使节、各地诸侯的时候,大臣们还要遵循「”大朝仪”,也叫「”朝贺之礼”。顾名思义,「”大朝仪”的规格要比「”常朝仪”高

随机推荐

  1. 梦见小百灵鸟

    周公解梦梦见小百灵鸟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小百灵鸟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睡前这些事不要做,「 ”做过劲”影响一夜睡眠,尤其是前3件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看似洒脱的诗句,现如今的人却不乏对睡眠产生了爱憎分明的态度。从古至今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都没有多大改变,身体也适应了这一生物钟。然而现在很多年轻人却陷入了睡眠的怪圈,别说是睡不好了,甚至整夜失眠也很多见!睡眠分为深浅两种,大部分睡眠都是浅睡眠,而只有在深度睡眠正常的情况下,人才能在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中充满精神。睡前很多不良习惯都会影响到睡眠质量,导致

  3. 力困筋乏是什么意思 | 成语大全

    用尽了全力成语出处:元–贾仲名《升仙梦》第三折:“如今容颜瘦,倒不如辛勤还家罢,我如今力困筋乏。”

  4. 汉昭烈帝刘备

    早年丧父,家孤贫,与母以贩履织席为业,好交结豪侠。汉灵帝末年,以聚徒众、从官府镇压黄巾起义军有功,除安喜尉。后投靠中郎将公孙瓒,为别部司马,数有战功,领平原国相。建安五年被曹操击破,往依袁绍,司马懿极受尊重。十三年,曹操南伐,刘表卒,子刘琮降。刘备逃至夏口,采纳诸葛亮议,与孙权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1年称帝,国号汉,都成都。

  5. “棍打新郎,针扎新娘”的闹洞房习俗源于何地?

    传统的青海式闹洞房,有用棍子打新郎,用针扎新娘的,有故意刁难的,有“很黄很暴力”的游戏等。这些貌似低俗、粗鲁的背后,却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在旧时的青海,男女双方成亲的年龄都很小,而且双方都是在洞房的时候才知道对方的模样。最疯狂的时候,还有用手钳子、针、棍子等体罚行为。

  6. 端午祝福语_年端午节经典祝福语_端午祝福

    端午经典祝福语端午温馨祝福语端午个性祝福语端午搞笑祝福语端午幽默祝福语给老板给领导给上级给同事给员工给下属给客户给教师给同学给老师给老婆给老公给爱人给父母给哥哥给姐姐给弟弟给妹妹给闺蜜给朋友下面是整理的年端午节经典祝福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端午节的日子里,寄一份祝福给你,愿你拥有真心的快乐与喜悦!祝你端午节快乐。祝福端午,非常开心!

  7. 雍正最爱的女人是谁,电视剧中华妃原型敦肃皇贵妃

    没错,就是电视剧中那个让观众恨得牙痒痒的华妃年世兰,历史上华妃的原型是敦肃皇贵妃,真实姓名则没有具体记载。敦肃皇贵妃是雍正最爱的女人,一点都不像电视剧中的描述那样,不仅不狠毒,还十分的秉性柔嘉,持躬淑慎。从她首次生育到去世,包揽雍正帝所有子嗣,其他后妃妻妾无人所出,是雍正最爱的女人。

  8. 苏联作家爱伦堡逝世

    1967年8月31日苏联作家爱伦堡逝世爱伦堡,1891年生于基辅犹太工程师家庭。1907年在莫斯科上中学时,因参加布尔什维克地下组织活动被开除。次年被捕,保释出狱后流亡巴黎。1921年起,作为苏联记者常驻国外,其间创作的小说有《胡里奥·胡列尼任及其学生的奇遇记》和《十三个烟袋》等。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暴风雨》和《巨浪》,描绘了从1935~1951年二次大战前后欧洲和苏联的广阔历史画面。

  9. 怎样看待性文学

    陆文夫的小说不乏幽默感,生活中的陆文夫同样是个诙谐风趣的人。在应邀参加的纽约国际笔会第四十八届年会上,陆文夫面对来自四十多个国家的六百多位代表,不慌不忙,侃侃而谈。陆文夫清了清嗓子说:“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礼品时,往往当着客人的面就打开来看。而中国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离开以后才打开盒子。”他从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不同生活习俗说明了文学作品体现民族性的理论课题。

  10. 【俚野】的意思是什么?【俚野】是什么意思?

    宋·张师正《括异志率子廉》:「其应答之言虽甚俚野,而气貌自若。」宋·文天祥《衡州上元记》:「州民为百戏之舞,击鼓吹笛,斓斑而前,或蒙倛焉,极其俚野以为乐。」俚野的拼音lǐyě俚野是什么意思俚野lǐyě粗鄙,不文雅。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