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浅谈汉初陆贾的政治伦理思想

  论文关键词:陆贾 政治伦理 无为 求圣贤 重民

  论文摘要:陆贾是汉初复兴儒学的先驱,其代表作《新语》以孺家仁义道德为本,同时吸收了道法家的某些因素,提倡无为而治、求圣贤和重民的政治主张,为汉初统治者构建以道德为基础的统治提供了比较坚实的价值支撑,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包含有较丰富的政治伦理思想并具有较深远的历史意义。

  陆贾是汉初复兴儒学的先驱,并以其特殊的贡献成为秦汉交替之际颇具影响的人物。陆贾的思想儒道杂揉,并吸收了法家某些因素,但以儒学为主。他在代表作《新语》中总结秦亡汉兴的政治经验教训,提出了“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的德治方针,着重阐释了以仁义为体而以刑罚为用的政治主张,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大力培养和选拔人才以充实各级官僚队伍的用人之道以及得之于民的重民思想,切实加强对民众的道德教化工作,包含有较丰富的政治伦理思想并具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一、仁义为本的政治主张

  陆贾是汉初第一位力倡儒学的思想家,他根据秦亡汉兴的史实,提出“攻守异术,文武并用”的思想,力谏刘邦以仁义治国,指出天下可以“马上得之”,而不可以“马上治之”。《史记·哪生陆贾列传》记载:“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日:‘乃功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日:‘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使秦以并天下,行仁义,法先王,陛下安得而有之?’”陆贾总结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说明以“逆取”而“顺守”、文武并用,不可专任“刑法”而需“行仁义,法先王”的道理,并在《新语》中确立了“得天下”以后应当从战时政治转为和平政治的总方针,得到了汉初君臣的一致赞同,为复兴儒学找到了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作为汉初的儒者,陆贾高扬了作为儒学之标志的“仁义”思想。他把仁义作为批判秦苛法暴政的标准,确立先秦孺学的价值性、权威性和合法性标准。这就意味着汉王朝欲进行拨乱反正,就必须吸取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和治世方式。陆贾对仁义在治国中的作用极为重视,他将行仁义视为治理天下最主要的事情。《新语·道基》中指出:“握道而治,据德而行,席仁而立,杖义而强。”《新语·术事》中又言:“夫谋事不并仁义者,后必败。”在陆贾看来,统治者治理国家必须讲究仁义道德,这是治国之本。据统计,今本《新语》中凡“仁”字二十三处,“义”字三十五处,“仁义”并称有十三处。通观《新语》一书,一以贯之的是以仁义德教治理天下的主题。当然陆贾的《新语》并不是先秦儒家的简单翻版,他的仁义学说充实了新的内容,吸取了道家和法家的一些思想因素,使之更切合于汉初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区别于道家的重道而轻仁义和法家的重刑轻德,陆贾把仁义与道德相提并论,并认识到片面强调“尚刑”而排斥仁义的的危险性,吸取了《黄老帛书》中“先德后刑”的思想。《新语·术事》中指出:“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故尊于位而无德者姗,富于财而无义者仁;贱而好德者尊,贫而的义者荣”。《新语·本行》中还说:“德盛者威广,力盛者骄众。齐桓公尚德以霸,秦二世尚刑而亡,故虐刑则怨积,德布则功兴,百姓以德附,骨肉以仁亲,夫妇以义合,朋友以义兴,君臣以义序,百官以义承”。陆贾“以仁义为本”的政治伦理思想高扬了儒家道德,对于汉初实行长治久安之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

  汉初大战初定,国贫民疲,当务之急在于与民休养生息。为此,陆贾吸收了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强调统治者从古代君王和秦王朝的覆灭教训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施行无为而治而使国家达到大治。陆贾在《新语》中对无为的作用大加赞赏:“夫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何以言之?昔虞舜治天下,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民心,然夭下治。周公制礼作乐,效天下,望山川,师旅不设,刑格法悬,而四海之内奉供来臻,越裳之君重译来朝,故无为也乃有为也。”这里的“道”显然是指治道,而“无为”则是治道中之最重要者。意思是说:一是认为无为乃最大之道,也是古圣王治国之道;二是肯定只有通过无为才能达到有为的目的。什么是无为政治的理想境界?《新语·至德》中说:“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间里不诉于巷,老幼不愁于庭;近者无所议,远者无所听;邮译无夜行之吏,乡间无夜召之征;犬不夜吠,鸟不夜鸣;老者息于堂,丁壮者耕耘于田;在朝者忠于君,在家者孝于亲。于是,赏善罚恶而润色之,兴辟雍摩序而教诲之。然后,贤愚异议,廉鄙异科,长幼异节,上下相差,强弱相扶,小大相怀,尊卑相承,雁行相随,不言而信,不怒而威,岂恃坚甲利兵,深刑刻法,朝夕切切而后行哉!”在上述陆贾的“至德”之世中,实行的是儒家的礼义之治。它虽有礼所规定的君臣、尊卑、大小、长幼、强弱、贤愚的等级差别,但他们的关系是和谐的,并且这种和谐不是由严刑酷诛而是通过道德、教育、赏罚所维持和达到的。此外,陆贾还指出:周室之衰,社会道德败坏,政治紊乱,“大道隐而不舒,羽翼摧而不申”,孔子“欲匡帝国之道,反天下之政,身无其位而世无其主,周流天下,无所合意”。于是“追治去世,以正来世;案纪图录,以知性命;表定六艺,……使善恶不相干,贵贱不相侮,强弱不相凌,……为世而不绝,功传而不衰。《诗;《书》《礼》《乐》为得其所,乃天道之所立,大义所行也。”陆贾认为西汉结束了纷争和混乱,正是实现这种理想社会的极好时机。

  陆贾强调无为,但并不排斥有为,要做到有为而不妄为,主张尽量减少君主抬政过程中的主观因素,而必须以法度为准循守治政的原则。就政治措施而言,是指为政的简易,举措不众,刑罚不滥;就最高统治者的个人修养而言,是指在一定的法度内行事。《新语·慎微》中说:“因天时而刑罚,顺阴阳而运动,上瞻天文,下察人心”,《新语·无为》中也说:“夫王者之都,南面之君,乃百姓之所取法则者也,举措动作,不可以失法度。”这里的“法度”就是就是按既定的政治规则去治事,而非任随主观意志去处理政事。只要统治者躬行无为之道,约束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尚德轻刑,使臣民各安其事,就可以达到理想的“至德”之世。陆贾无为而治的政治伦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和改善了当时统治阶级与老百姓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汉初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三、求圣贤的用人之道

  用人得失,关系到国家兴亡和人民祸福。陆贾把用人问题同行仁义之政联系起来,不仅强调行仁义,而且主张用圣贤。他把仁义比作君主的“巢”,而将圣贤视作君主的“杖”。《新语·辅政》说:“夫居高者自处不可以不安,临危者任杖不可以不固。自处不安则坠,任杖不同得朴。”陆贾发展了先儒秦儒家重用圣贤的思想,并以古代圣王治国重用人才的成功经验为据。《新语·辅政》还说:“昔者,尧以仁义为巢,舜以禹陵契为杖,固安而益安,动而益固。处宴安之台,承克让之途,德配天地,光被八极,功垂于无穷,名传于不朽,盖自处得其巢,任杖得其人也。”陆贾通过对比古之圣王之政成功与秦政失败这一正反两方面经验提出结论:“故杖圣者帝,杖圣者王,杖仁者霸,杖义者强,杖馋者灭,杖贼者亡。”

  陆贾主张在选择人才时,要力求选择那些圣者、贤者、仁者、义者,而力避那些馋贼之徒。而要做到这些,君主首先自身要做贤者、智者,注重以道德修身,以仁义治国。君主能否得到贤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是否身怀道德,施行仁义。《新语·思务》中说:“故仁者在位而仁者来,义者在朝而义者至。是以墨子之门多勇士,仲尼之门多道德,文王之朝多贤良,秦王之庭多不祥。”其次,君主招纳贤才不仅要虚怀若谷、礼贤下士,而且要扶正压邪,亲贤人,远小人。为此陆贾以赵高指鹿为马的例子来说明统治者轻信馅按之徒颠倒黑白而造成祸国殃民的事实。另外,统治者选贤不能仅限于公卿贵戚,还要注意那些隐居穷泽的“不羁之才”。陆贾《新语·资质》中用豫樟树和枯杨作了形象的比喻:“天下之名木,生于深山之中,产于溪谷之傍,立则为太山众木之宗,仆则为万世之用。”说明名木豫樟会地处偏远,但若不被发现和重视反而不如“道旁之枯杨”,为此君主要看到人才发挥作用的机会不均等而真正做到求贤、近贤此外,陆贾还强调举贤任能,一定要做到轻名重实。《新语·术事》中说:“良马非独骥骥,利剑非独干将,美女非独西施,忠臣非独吕望。”因此选用人才不必只顾名望,而在于求实。对那些高才俊士,人君要知人善任。因为“有马而无王良之御,有剑而无砒砺之功,有女而无芳泽之饰,有士而不遭文王,道术蓄积而不舒,美玉温匿而深藏。故怀道者须世,抱朴者待工。道为智者阐,马为御者良,贤为圣者用,辨为智者通,书为晓者传,事为见者明。说明一个仁智之君既要善于识才,又要善于用才,如此方能选拔一批贤良方正、直言敢谏之士,廉洁吏治,施行仁政。陆贾求圣贤的政治伦理思想有利于发现人才和发挥人才的积极性,提高当时各统治阶层的政治管理素质,同时也有利于稳定和加强统治阶级与老百姓之间的封建隶属关系。

  四、得之于民的重民思想

  重民思想在陆贾思想体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陆贾虽然没有像孟子、贾谊那样明确提出“民为贵”和“民为邦本”的观点,但他继承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丰富的重民思想。首先,陆贾不仅深谙儒家之民本思想,认识到政权得失、国家治乱的根本在于民心向背,而且也从亲身经验的秦亡汉兴这一历史过程中看到了民的力量。他将“得民”还是“失民”视为社樱是否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新语·至德》中说:“欲建国强威,辟地服远者,必得之于民。”陆贾认为因为“怀道者众归之,临刑者民畏之”乃天地之性,是万古不变的普遍法则,所以要得民心就须“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陆贾力倡要以德化民,强调只有重视道德的教育和感化作用,才可能使“民畏其威而从其化,怀其德而归其境,美其治而不敢违其政”,达到“不罚而畏罪,不赏而欢悦”的境界。而这样的社会秩序单靠坚甲利兵和严刑酷法是实现不了的,还须尊德任贤才能完成教化百姓的任务,从而“得民心,服远近,成仁义之化”。其次,陆贾主张君主应节俭省身,节省民力而不要滥用民力,并力劝统治者要重农桑,强调对民要“风之以俭”,“君之御下,民奢侈者则应之以俭,骄淫者则统之以理”。强调统治者率先垂范,带头过俭朴的生活,罕兴力役,不仅可以为社会移风易俗树立榜样,而且也可以保证更多的劳力从事农桑之事,老百姓便会家给人足,国家也才能长治久安。反之统治者迫求骄奢淫逸的生活则必然造成大肆征伐,对人民横征暴敛而导致民心所失乃至家破国亡的危机。所谓“利绝而道著,武让而德兴,斯乃持久之道,常行之法也”,统治者应施行仁义礼乐教化百姓,并为了不使民困,要“不兴不事之功”,从而“稀力役”、“省贡献”、以养育民力。最后,陆贾强调作为统治者还要“笃于义而薄于利,不与民争利。《新语·本行》中说:“夫释农桑之事,如山海,采珠现,捕豹翠,消筋力,散布泉,以极耳目之好,快淫侈之心行,岂不谬哉?”由此陆贾认为统治者与民争利是极其荒谬的,并以历史上鲁庄公穷奢极欲,苛捐杂税剥削百姓而导致人亡国危的事实规劝统治者一定要谨守仁义道德,而不可贪图民利。陆贾关于重民的政治伦理思想看到了民心向背的重要性,和缓了君民关系,减轻了老百姓劳役负担并有利于发挥其生产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陆贾在《新语》中所表述的政治伦理思想以儒家仁义道德为本,并吸收道法家某些因素,为汉初统治者构建以道德为基础的统治提供了比较坚实的价值支撑,同时也和汉初黄老政治关于一与民生息、轻刑薄斌、省事节用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具有较鲜明的时代特征。陆贾政治伦理思想对于后世,尤其是董仲舒封建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巨大,说明其在儒家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较独特的道德价值典范。

浅谈汉初陆贾的政治伦理思想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2.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3. 名人启示录:老子原创《道德经》,为何孔子修订《六经》名声更响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4.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5. 了解一下,古代六位「 ”仁宗「 ”皇帝

    仁,在古代儒家学说中,被认为是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也被认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

  6. 读史明智:从《史记·鲁周公世家》入手,看西周姬姓诸侯的兴衰史

    提到春秋时期的鲁国,我们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位比孔子更早的牛人也是鲁国人,他就是鲁国的建立者周公旦。

  7. 中国人为什么不应该 ... 孔子和商鞅?

    一些中国人经常...孔子,说孔子的思想虚伪、腐朽、落后,看不起女人和劳动人民,为统治者服务等。我们可以...思想落后的当代人,却不能...孔子和商鞅,为什么呢?孔子和商鞅是2300多年前的人物,他们生前是风云人物,改变了当时的历史。今天的人凭什么...家?孔子、商鞅的时代,是中国的婴幼儿时期或者小学阶段。

  8. 孔子最喜欢的年青人是什么样子?

    长者喜欢一个年青人,无过于把他收为女婿。

  9. 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是要人类倒退吗

    过去,由于传播手段的落后,普通人接触到的通常都是儒家经典,其他诸子言论即便见到,也是经过筛选后的辅助读物。像《老子》这样尊道贵德而轻仁薄礼的经典,除非改造成符合统治者的口味,否则是很难进入大众视野的。因此有人认为,通行本《道德经》存在着很多被篡改和增删的嫌疑。

  10. 读书人在古代地位高吗?其实不然,看他们三个就知道了

    文/晨曦水滴人生感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识字,历来被人们看做是高端的行业,端坐庙堂之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随机推荐

  1. 他是史上最牛的汉臣,与皇太后同吃同住,皇帝还把他当叔父看待

    辽朝历史上掌握最大权力的太后不是述律太后,而是萧燕燕,萧燕燕时代,达到官位顶峰的大臣是汉臣韩德让,后世常传说他们两人的爱情故事,虽然或许子虚乌有,但君臣相得,共同缔造了契丹族的盛世,却是不争的事实。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灭亡北汉后继续北上,进攻辽国,包围了南京,韩德让代父韩匡嗣守城,与援军内外夹击,在高梁河大败宋军,从此扬名天下。

  2. 重庆大轰炸历史背景 重庆大轰炸过程

    1938年10月4日,日本正式轰炸重庆市区,从1939年1月开始,日机空袭迅速升级,对重庆的轰炸愈来愈猛烈。同年12月底起,由陆军对重庆开始实施战略轰炸。八一九大轰炸1940年5月,日本大本营发动《101号作战》,由陆、海军同时对中国后方轰炸。轰炸重庆的日机超过2,000架次。8月19日的轰炸尤为惨烈,日本海军投入超过140架轰炸机,重庆2000多户民居被毁。到了1943年8月以后,日军再无能力空袭重庆,重庆大轰炸告一段落。

  3. 梦见别人吃肉包子

    周公解梦梦见别人吃肉包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别人吃肉包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一心不生

    三祖僧璨大师得法后,听从二祖的嘱咐,一直隐居于皖公山。又逢后周武帝灭佛毁法,僧璨只好出入于太湖县司空山,住在偏僻之所,十多年,竟不为时人所知。道信一听此话,当下大悟。一个月后,许多人纷纷前来求法问道,僧璨为四众广宣心法要诀,然后就在法会上,在一颗大树下双手合掌,安然而逝。僧璨留下的重要文献,有《信心铭》。它的主要内容就是歌颂“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所谓“一心不生”,就是不生的佛心。

  5. 梦见吃莲藕_周公解梦梦到吃莲藕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吃莲藕好不好

    梦见吃莲藕是什么意思病人梦见吃莲藕,身体会很快恢复健康。梦见在吃莲藕意味着,受到他人委托的事情一定要办到,否则将持续影响运势走向。男人梦见在吃莲藕,恋爱上出现阻挠者、反对者的迹象。考生梦见吃莲藕预兆考试成绩好,但不可骄傲。

  6. 给爱的人留言的暖心话-感人的情话

    冷冬至,寒霜降,可爱的人儿要多穿衣裳。女人天生专情,但她会对某一个人绝情。女人和一个喜欢的人在一起她所想的就是他。

  7. 视频:Routemaster伦敦巴士的历史

    如果我们最近在Angloees的RouemaserLondonBus恤激发了您对经典伦敦巴士的更多了解,我们会发现这段讲述所有历史的精彩视频。很有趣!”如果你还没有在这里购买衬衫:bi.ly/19SowuZ

  8. 谨慎不经意的语言变成咒语

    谨慎不经意的语言变成咒语中国有句古话:为人莫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以此来告诫人们,不要想也不要去做坏事,否则,就会遭到神明的惩罚。咒语就是施咒者能量的外施作用,它是一种力,可以在被咒者的身上产生作用。不要随便对你爱的人下咒语,如果没有应验,也会伤了对方;如果应验,就是伤了你自己,害了你的爱人,毁了家庭。比如,下面五句话是很多朋友都会不经意说的话。有没有不吉祥的口头禅?

  9. 急杵捣心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jíchǔdǎoxīn。

  10. 情感不长久,婚姻容易起变化的生肖

    属兔的女人在感情方面严重缺乏安全感,再加上嫉妒心又比较重,因而就很容易被感情所困扰。所以属兔的女人感情并不长久,婚姻生活也容易起变化,跟她们结婚具有一定的风险。属蛇的女生天生就有一股“傲人”的脾性,她们精明能干、为人真诚,但是却容易因为“傲人”的气势而导致婚后夫妻感情不和,因为总是让对方很有压力,从而导致婚姻生活不太稳定,容易起变化。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