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德故事:肉身化红莲的比才和尚

清静自然(图片来源:资料图) 元朝杭州演福寺的必才和尚,字大用,俗姓屈,祖籍台州宁海(今浙江宁海县)。他的父亲叫屈哲,是一个深明理学的儒生。 必才和尚的生母姓赵,是一位崇敬佛祖、广积阴德、四时行善的妇女,她的举止言行,从不丝毫违背慈心。就要生必才的前夕,一天晚上,她突然梦见有一位慈眉善目、相貌端庄的印度和尚一边敲打着木鱼,一边颂念着经词,从外面径直来到自己的家中,进入厅堂之内……必才的母亲突然惊醒,必才也随之呱呱落地。 必才降生之后,日渐表现出他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他刚刚学会说话的时候,居然就能背记一卷《孝经》,七岁的时候,就擅长吟诗、作文,脱口而出,一挥而就。难能可贵的是,他口中和笔下的诗文,在音律的和谐、文理的顺畅方面,大都有值得肯定与赞赏的地方。因此,小小年纪的他,在一般人的心中,已然被视为神异孩童。 这时,有一位江西僧人,人称瞿法师,实际上他是剡源暹公的后代,因为通达天台教观,人们于是敬称为法师,来到浙江的报恩寺。必才听说了,就带着一些佛教经籍前去请教。瞿法师见他聪明好学,执着佛教。就为他剃去了头发,满足了他的心愿,让他出家做了和尚。这时,他才年仅十二岁。 当必才和尚长大到十六岁的时候,便开始出游虎林,游走四方。这时候,那位大名鼎鼎的湛堂法师正在南竺寺设坛说法,远近僧众无不蜂涌而至,前来听讲。必才和尚于是也特地前去拜谒,师尊湛堂法师。 湛堂法师见必才和尚年少聪慧,佛根深厚,于是便对他青眼有加,在诵经念佛的空隙,特地抽出时间来跟小字辈的必才和尚座谈、研习佛教经典,湛堂法师凡有所诘难,必才和尚无不应声对答,而且全都切口肯綮,因此,湛堂法师对他十分喜爱,寄以厚望,希望他能够锐意精进,光大佛门;同时,又让他主管寺庙里接来送往的职任。 这时,又有一位玉冈润法师,学识十分渊博,求经问佛的人就像影子紧随身形一样云集而来。必才和尚也跟其他后学晚辈一样,手持经卷,虚心求教。无论是七月流火的炎暑酷夏,还是呵气成冰的数九寒冬,必才和尚都一直坚持闭门苦修,足不出户。就这样,前后坚持了十个春秋! 十年过去,凡是禅宗的玄理、佛教的要籍,必才和尚无不深钻根究;偶尔遇到自己诠释不通、理解不对的地方,他都虚心而诚恳地请教玉冈润法师。而一经法师指引、提示,必才和尚就无不意释心融,贯达通畅,即使是再深奥难懂的佛理、禅机,也全都迎刃而解。玉冈法师曾感慨地对必才说:“必才你如果不是前世曾经在灵山大会上修研过这些内容,怎么能一下子就达到如此高深的程度呢?”说完,唏嘘感慨不已。 在当时,与必才和尚同时代的僧侣,像我庵无、绝宗继等人,都是声名远播、深孚人望的高僧,远非一般人所能同日而语。然而,即使与这些人相比,在剖析教义、辨解宗旨这方面,却仍然公推必才和尚为高。必才和尚十年钻研,收获果然非同寻常。 后来,玉冈法师就要前去住持海盐县(在今浙江省)德藏寺了,临行之前,特命必才和尚设坛说法,以便考察他的佛学程度。于是,必才和尚就尊师命设坛演说,只听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就仿佛是大水倾注河海,四处通行无碍,听讲之人无不称赞叹服,就连玉冈法师自己,也不禁为之慨叹欢愉,喜好之情,流于辞色。 元泰定帝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玉冈法师升迁调任清福寺,宣政院请必才和尚继任德藏寺住持。而这个时候,湛堂法师声誉鹊起,喧播中外,大家以为必才和尚一定会借昔日的师生之谊,攀援高枝。重又投身湛堂法师座下,以求粉面贴金。 可是,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是,当必才和尚升座担任德藏寺住持之后,却依然敬奉玉冈法师为师,从不稍违师生之礼。讲道统明学问的君子都盛赞他的知礼仪,对他大加推崇。 元顺帝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必才和尚升调杭州兴福寺住持;第二年,又补授演福寺住持,元臣康里经常向他咨询佛家典要。而在这之前,演福寺曾遭兵火,几乎焚成灰烬。必才和尚出任住持之后,竭尽心力,终于又逐渐地将这座名寺修葺一新。 尤为可贵的,他在整修旧有殿堂亭榭的基础上,居然又新盖了一座万佛阁。阁高一百三十尺有余。人们从下仰望,高耸入云,辉煌壮观;攀上阁顶,居高临下,则有飘飘欲仙、高处不胜寒的感慨。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一天,必才和尚突然感觉到自己头昏眼花,面目岑寂。于是便将门人弟子召集拢来,告诉他们说:“我的佛缘已尽,不久魂将西去!”说完,便命弟子焚燃兰香,面西端坐,嘴里不停地祈祷,呼号“阿弥陀佛”不止。这样一直坚持了整整一昼夜。 到第二天,必才和尚又对守卫在自己身边的门人弟子们说:“你们一定要坚持修持,切勿有半点松懈——坚持修持佛法,自然会有灵验显现,就像我现在,人世尘缘已然了结,但佛国净土却还有我的居位之地。我圆寂之后,就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 说完这番话,必才和尚就沐浴净身;又写了几封书信,留待僧、俗相识拆看;然后,双手合十,冥然仙逝。 就在必才和尚圆寂之时,埋葬他的佛塔之内,突然放射出五色光芒,他的肉身顿时不知消失到哪里去了,只留下一块舌头,灿烂如红莲;还有许多颗牙齿,宛如一枚枚光彩照人的珂贝。 尤其令人惊奇不已的是,就在这佛塔附近,居然舍利满地,耀眼生光。大家一见,竞争拾取,不多一会儿,便捡拾净尽。后来,其他人听说了,也来到附近找寻,见地表确实没有了,便挖掘地面,居然在离地面一尺多深的地方,还发现了金灿灿的舍利! 埋葬必才和尚的宝塔,位置正在演福寺的南面。 必才和尚寿年六十八岁,佛徒生涯长达五十六年。他的为人,凝重沉默,不苟言笑;锐意精进,孜孜求佛,从不懈怠;待人接物,慈心善目,优宠礼待;教育门人、弟子,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悉心教诲,因此,门人弟子多达百余人。在他生前,元顺帝为了嘉奖他的高标风节,特别赐受“佛鉴圆照”的称号,广播世人视听。 必才和尚毕生修为,著述很多,有《妙玄文句止观》、《增治助文》、《法华涅槃讲义》、《章安荆溪法治礼文诗偈》等等,并行于世。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德故事:肉身化红莲的比才和尚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梦见开超市

    周公解梦梦见开超市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开超市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这十部经典历史纪录片,看完你将成为历史达人!建议收藏

    如果你是历史小白,又不愿意花时间去看历史类书籍,那不妨看看下面这十部经典的历史纪录片吧,看完后,你就会成为不折不扣的历史达人。)纪录片《大国崛起》三、《大明宫》这部纪录片不长,只有六集,讲述了大唐帝国近三百年的兴衰荣辱史。

  3. 佛母摩耶夫人的故事

    摩耶夫人则于梦中清皙地见到菩萨化作白象,骑著六牙白象,从她的右肋,进入胎腹。菩萨入胎,是从摩耶夫人的右肋而入,现在出胎,也是由摩耶夫人的右肋下降。摩耶夫人,来到人间的任务,便是为了释迦世尊的宿胎和诞生,她从天上来,任务完毕,又回到天上去了,那是释尊诞生了七天以后的事。因为佛陀在入灭之前,派遣弟子优波离尊者,去仞利天告知摩耶夫人,愿母早来礼敬三宝。

  4. 和好相处 马蜂治病

    我母亲今年83年,在去年夏天得了膝关节炎,肿大得不能走路,吃药...也不见好转。一天她坐在大门洞下,挽着夸腿望着膝盖正在发愁,突然飞来一只大马蜂,在膝盖上螫了一下就飞去了。没几天肿消病好能走路了,到现在没有复发。一切动物者、都有灵性和情感,同居一处,互不干扰,又互相帮助了。

  5. 灵牙利齿是什么意思?

    【拼音】língyálìchǐ【解释】比喻善于说话的人。【出处】康濯《水滴石穿》第三章:“而这种种心情,竟又使得她这个灵牙利齿忽然笨得再也说不出话来。”【例子】无【近义词】伶牙俐齿【相关】百度“灵牙利齿”

  6. “佛跳墙”究竟是一道怎样的菜?

    佛跳墙原名福寿全。1965年和1980年,分别在广州南园和香港,以烹制佛跳墙为主的福州菜引起轰动,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佛跳墙热。各地华侨开设的餐馆,多用自称正宗的佛跳墙菜,招徕顾客。佛跳墙还在接待西哈努克亲王、美国总统里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等国家元首的国宴上登过席,深受赞赏,此菜因而更加闻名于世。

  7. 梦见咳血梦到咳血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咳血好不好

    梦见咳血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咳血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咳血,夫妇恩爱,幸福长久。梦见自己咳血,自己会被才貌出众的女人选为郎君。梦见打女同事梦到打女同事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打女同事好不好待考者梦见自己咳血,预示考试成绩不理想。未成年人梦见咳血,预示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容易因为过度疲劳而引发溃疡,同时需继续关注生殖系统疾病。

  8. 梦见人潮涌动梦到人潮涌动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人潮涌动好不好

    做梦梦见人潮涌动好不好?梦见人潮涌动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人潮涌动的详细解说吧。女性梦见市场上出现人山人海、兴旺繁荣的景象,意味着家境好,有钱。

  9. 关云长千里走单骑(挂印封金)

    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一心想收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美女、金银、官职等,关羽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访刘备方便。听到刘备的下落后,关羽将官印吊于屋中,带上嫂嫂,奔向刘备。曹操留他不住,便赠给锦袍、路费,亲自送行。关羽经过五处关隘,斩了六员拦路的曹将。在古城会了张飞,终于重新与刘备相见。

  10. 曹操说他是奇人,​曹丕不信问:皇上和父亲只能救一人,你救谁

    公元208年,对曹操来言是一个伤心的年份,这一年他最喜爱的儿子曹冲死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