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送信儿的腊八粥

北京有句俗话:“送信儿的腊八粥”,农历腊月初八家家户户喝“腊八粥”,就意味着最早送来了过春节的信息。从这以后,北京民间“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一般 从“腊八”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因此,老北京人流传着一种民谣,“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里里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 十四扫旧房,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宵,大年初一去拜年”。  腊月初八食粥这一习俗,最早来源于佛教。据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得道成佛之前,曾游遍了印度的名山大川,寻长老,访异人,苦修行,探求入生的 真谛。他来到了印度的摩揭陀国,这里地处荒僻,人烟稀少,天气酷热,他又累又饿,支持不住晕倒在尼连河畔。这时,一位善良的牧羊女恰好从此经过,急忙将自 已随身所带的午餐拿出来,又取来甘甜的泉水,用火加热后,一口一口地喂释迦牟尼。牧女的午餐,是几天来家里吃剩下的各种粘米、糯米和豆类混合在一起的杂货 饭,里面还有牧女从附近山上采来的各种干果。这对于多时不见水米的释尼牟来说,真可谓是美味甘露,霎时元气恢复,精神振奋。食毕,他又在尼连河里洗了个痛 快澡,顿觉全身舒适,然后在菩提树下 ... 沉思,于农历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从此,每到腊月初八,群僧 ... ,诵经演法,还用仿效牧女做的多种米豆干果粥敬 佛,以示纪念。 腊八粥在宋人笔记中亦多有记载。吴自牧《梦梁录》卷六云:“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具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而在纪念佛祖成道这 一天,寺院还互赠粥品,广结善缘,又称为“佛粥”,对此诗人苏东坡曾有“今朝佛粥更相馈”的诗句。《燕都游贤志》中还有“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民间亦作腊 八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的记载。可见,腊八粥起初是佛门节令不可缺少的祭祀食品,后来从佛教寺院逐渐发展到朝廷、官府中,最后流传到民间。相传 “黄帝始烹谷为粥”,《礼记》也有“食粥天下之达礼也”的记载。《太公金匮》里还记载了武王伐纣时,洛邑雪深丈余,姜太公使人献粥以御寒的故事。看来,粥 的起源在商周之前。到了汉唐以后,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作物品种逐渐增多,粥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唐时除有米粥、栗粥、豆粥、麦粥外,还有胡麻粥、长生粥和 防风粥。而腊八粥这一古老的斋食,正是综合各种粥的长处,随着佛教的流传,逐渐发展起来的。

腊八粥虽不象山珍海味那样珍贵,却是人们十分珍爱的食品。明清时期,北京城内外寺庙林立,一到腊月初八便竟相熬粥以敬佛,其中雍和宫更以腊八进粥 为一年中之盛事。雍和宫的喇嘛每年在腊月初八夜里熬粥供佛,朝廷还“特派大臣监视,以昭诚敬。其粥锅之大,可容数石米。”熬好的腊八粥除供佛外,还要供给 皇宫内院及皇帝食用,所以显得格外隆重而又热闹。直到清代慈禧太后时,她所享用的腊八粥已再是“大锅饭”,改由寿膳房饭局特制,热闹自然也减去了几分。 

在民间,腊月初八这一天人们也做腊八粥。“祀家堂门灶陇亩,阖家聚食,馈送亲邻”(《帝京岁时记胜》),而且“竟巧争奇,较之古人有过之而无不 及”(《燕京岁时记》)。许多腊八粥都是“杂诸豆米,其果实如榛栗菱芡之类,矜奇斗胜,多至数十种,皆渍染朱碧色,糖霜亦如之”。有的人家还把腊八粥涂在 四合院中的枣树及其它果树上,传说枣树“吃”了腊八粥,来年能结出更多的果实。在这里,腊八粥又成了人们祈望丰收的象征。 煮食腊八粥,由于我国各地出产谷物蔬果不同,所以出现南咸北甜中辣的特点。北方人爱用江米、粘黄米、小米、赤豆、豇豆等为原料,山东人喜加大红 枣、花生米,东北人喜加松子仁、榛子仁,而北京人喜加染红的桃仁、杏仁、瓜子、葡萄干、栗子、熬成粥后加适量红糖或白糖食用。南方人喜用粳米、蚕豆、芋 艿、白果、青菜、肉丁等,外加少量盐、桂皮等咸味腊八粥。而地处陕西、河南的中原人,多喜欢添加粘秫米、珍珠米、薏仁米,有些地方还加腊肉、羊肉,味道多 呈辣味。在关中地区,人们又常以八种蔬菜做成臊子,浇在面条上食用,谓之“腊八面”。潼关一带则重放辣椒油,并取“辣”“腊”谐音,当地称“腊八汤面”。 

从营养和保健的角度看,由于粥内加入了大量谷豆果仁同煮,有条件的家庭还放入了核桃仁、栗子、桂圆、莲子、花生米、红枣、黄豆、豌豆、绿豆等,在 “腊七腊八出门冻煞”的寒冬腊月时,喝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仔细品尝不同味道的干果、杂豆,既是暖意盈怀消寒的佳品,又可增进食欲,滋补身体。粥内多种谷 豆蔬菜果仁同煮,可起互补作用,特别是蛋白质中的八种氨基酸特别全,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钙、铁、磷等也非常丰富,提高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 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由于粥烂易消化吸收,特别适合老人、儿童、孕妇、病人的食用,对人体具有健胃、养血、补气、安神等功效。冬季常食这种腊八粥,不仅能 驱寒保暖,而且养人补体,延年益寿,大益健康。

(责任编辑:admin)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送信儿的腊八粥的更多相关文章

  1. 2012年十二月初八

    2012年十二月初八也就是公历的公元2013年01月19日,农历12月(小)08日。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2. 佛陀故事会:渐渐遗忘的腊八 一碗腊八粥造就的成道日

    夏历以十二月为腊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称作腊八。中国汉族地区,将这一天作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于是腊八成了佛教节日。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和果实等造粥供佛,名为腊八粥。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3. 腊八节的六个传说故事

    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

  4. 风俗故事:腊八熬粥祈吉祥

    从先秦起,腊八节就是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节日。而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了。它最早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都要熬制腊八粥的。佛教传入中国后,各寺院在腊八那天,用香谷果实熬成粥,馈赠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一直熬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熬好后的腊八粥,先敬神祭祖,之后赠送亲友,且一定要在中午前送去,最后才轮到自家人食用。

  5. 一碗腊八粥造就的成道日

    夏历以十二月为腊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称作腊八。中国汉族地区,将这一天作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于是腊八成了佛教节日。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和果实等造粥供佛,名为腊八粥。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6. 腊八粥的传说与释迦牟尼佛成道纪念日

    佛陀接受牧羊女供养乳糜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中国汉族地区,将这一天作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于是腊八成了佛教节日。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和果实等造粥供佛,名为腊八粥。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7. 腊八节的起源与腊八粥的传说

    古时寺僧煮腊八粥分赠信徒农历十二月,每年腊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还叫做七宝五味粥。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8. 送信儿的腊八粥

    腊八粥虽不象山珍海味那样珍贵,却是人们十分珍爱的食品。熬好的腊八粥除供佛外,还要供给皇宫内院及皇帝食用,所以显得格外隆重而又热闹。煮食腊八粥,由于我国各地出产谷物蔬果不同,所以出现南咸北甜中辣的特点。冬季常食这种腊八粥,不仅能驱寒保暖,而且养人补体,延年益寿,大益健康。

  9. 腊八节与佛祖成道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10. 腊八节的来历

    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此一习俗来自于佛教。“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

随机推荐

  1. 有关于青春的正能量说说-感人的情话

    没有谁的存在是为了承受你所带来的情绪消耗,与负面感受的。你担心的是没有人用你要的方式爱你。始终觉得老这件事跟皱纹皮肤松弛毛发稀少体力不支是没有关系的,有没有冒险精神是判断人老不老的唯一标准。这是我们的欲望决定的。

  2. “文革”绕不开的戚本禹:打倒 ... 幕后推手

    “文革”中的戚本禹丶王力丶关锋丶穆欣。本文原载于《历史学家茶座》第10辑,原标题为“我所知道的戚本禹”我开始知道戚本禹的大名是1963年在大学历史系读书的时候。到《红旗》杂志后,是戚本禹的助手张玉铭为我们安排了一切。一次,大概是我们到《红旗》工作十多天后,戚本禹让我们几个人到他的办公室去,我们进去时,他正打...。1965年底,孙达人发表了批判“让步政策”的文章,在史学界引起轰动。当天晚上,戚本禹没有回家。

  3. 宋理宗死后尸身受欺辱,被挂树上,头盖骨还被之成酒器

    今天我们来讲讲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宋理宗赵昀。>赵昀对物质有着很高的欲望,所以自从他当上了皇帝,便开始纵情享乐,要什么有什么,彻底沉迷在了酒色之中,对于朝政,更是无心管理。突然也不知社么原因,赵昀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不再沉迷于物欲,开始认真管理朝政,国家逐渐有所好转。

  4. 梦见身败名裂是吉兆 梦见身败名裂预示什么 – 周公解梦

    梦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虽难登大雅之堂,但在民间却流传甚广。身败名裂者吉当梦中出现了自己身败名裂,这往往是一种警戒,表示自己非常重视名誉,是一种祥兆。男人梦见自己身败名裂,意味着将迅速出名。女人梦见自己身败名裂,则意味着坚持道德上的操守,并受到人们的赞扬。以身试法者梦见自己身败名裂,会很快被惩处。梦见房间着火好吗梦见房间着火意味着什么–周公解梦

  5. 唐代著名的才女上官婉儿逝世

    在1307年前的今天,0710年7月21日,唐代著名才女上官婉儿逝世。图片来源于网络上官婉儿,这个被一代女皇武则天重用的“巾帼宰相”,一直颇具神秘色彩,许多有关唐朝的历史古装题材的电视剧、电影、戏剧、小说中都有她的身影,被文艺作品和文人墨客们乃至民间传得神乎其神。那么,历史上真实的上官婉儿究竟是怎样的呢?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

  6. 国庆节最美好的温馨祝福

    1、国庆节快到了,我怕我的祝福没有悍马的力度,奔驰的速度,宝马的气度,没法挤上短信高速公路,只有让短信祝福提前上路,祝您国庆快乐!

  7. 壶中日月是什么意思?

    【拼音】húzhōngrìyuè【解释】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出处】唐·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例子】【近义词】壶天日月【相关】百度“壶中日月”

  8. 梦见斧子生锈

    周公解梦梦见斧子生锈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斧子生锈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服装保管与收藏要点:高品牌衣服要如何收藏与

    经穿后的服装都会受到外界及人体分泌物的污染。收藏存放服装前应晾干,并选择通风干燥处,避开多潮湿和有挥发性气体的地方,可有防潮剂防潮,收藏存放期间要适当地进行通风和晾晒。

  10. 梦见衣柜梦到衣柜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衣柜好不好

    做梦梦见衣柜好不好?梦见把衣柜的门开了又关,这样的梦,则表示人际关系非常好,近期可能经常参加朋友的活动。梦见帐篷梦到帐篷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帐篷好不好梦见打开衣柜,预示你的人际关系非常好,能够拥有许多的朋友,近期可能会参加一些朋友们组织的聚会。病人梦见衣柜,预示你的病情很快就会得到好转,不需要太过担心,好好养病才是紧要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