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那年夏天 他们在大明湖畔吃了顿散伙饭

那年夏天 他们在大明湖畔吃了顿散伙饭 >作者 采药 >三十四岁那年,杜甫还一事无成,他结了婚,整天东游西荡,过着纨绔子弟的生活。 >唐代五品以上就算高干,杜甫的父亲杜闲官至五品,岳父杨怡是从四品的司农少卿,所在部门负责管理国家仓储,包括给文武百官发放薪水福利,这桩婚事门当户对。 >杜甫扎扎实实享受着家庭背景带来的好处,他后来说: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意思是家里头有免税和免服兵役的特权,至于其他的好处,杜甫没说。 >这是杜甫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人在年轻时,难免有些来历不明的虚荣心和上进心,他只想着怎么成名,怎么走捷径爬上人生巅峰。 >这年夏天,杜甫游历到了济南,大明湖此时规模还不大,已经栽种了荷花,在湖畔的古亭里,杜甫应邀参加了一场宴会。宴会上他恐怕饭都没吃好,一门心思构思着最拿得出手的诗作,想要给全体嘉宾一个惊喜。 >因为宴会的主角是北海太守 李邕。 >今天除了练书法的,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李邕的名字,可在当时,李邕的声望超过所有文人。假如用新潮点的表达方式,很多人会乐意在作品前面加上一句话: >一切荣耀归于李北海。 >七十岁的李邕,已经活成了盛唐的一个传奇。 >论家传,他父亲李善注解的《文选》,是唐朝士子的标准教材。 >论声望,他还是左拾遗的时候,就敢刷武则天的面子,斥责宠臣张易之兄弟。 >论资历,他早就可以当上宰相,只是个性张扬,失去了多次机会。 >论文采,公卿贵族无一不以得到他写的碑文为荣,甚至他贬官偏远地区时,还有人不远千里,拿着金帛去求他写篇文章。 >论财富,李邕润笔收入极高,他擅长作文,书法当世一绝,一条龙服务,值得。 >论交游,愿意在李北海面前露脸的天下豪杰,不知道有多少。 >杜甫一心想把诗写得引人注目又不露痕迹,可惜这会儿他的诗作还很拘谨,一板一眼,没什么特色,只有其中一联被济南人记住,并且流传很广: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看杜甫的其他诗作,这场聚会应该持续了好几天,李邕聊天时,还提到了杜甫的祖父杜审言,肯定也顺口夸了几句,这让杜甫心里温暖了几十年。 >也许是老了,也许是应酬太多懒得花心思,李邕宴会上写的诗雍容闲适,很普通。 >李邕是北海太守,镇守青州,他来济南做什么?没有记载。在这段时间内,杜甫的朋友高适,也陪着李邕游乐了一番。 >四十三岁的高适这会儿也没出名,他唱和李邕的诗作,同样只具备文献价值,没什么看头,只提到陪李邕乘船游湖,同行的还有一位姓郑的高平太守。 >宴会结束,杜甫离开济南,李邕也离开济南,高适或许还陪着他走了一段路。 >秋天稍晚的时候,四十四岁的李白也拜访了李邕,以逸兴横飞的笔调,写诗颂扬李邕的德政:一名女子为夫报仇,手刃仇人,李邕帮她洗脱了罪名。 >在唐代文学史上可以分走大半边蛋糕的李白、杜甫、高适,都围着李邕说奉承话。这怨不得他们势利,毕竟,谁能获得李邕推荐,谁就能扬名天下。 >在时人眼里,李邕有才学,有声望,有地位,有招贤纳士的美誉,堪称当代信陵君,这样的人不跟,跟谁? >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大家都去李邕那儿吃喝,钱从哪儿来? >战国四君子是有封地的,可以养活很多门客,唐朝不一样,官员按等级拿固定工资,李邕只是一郡太守,生性又豪奢,贵得吓人的稿费都不够用, ... 受贿,在所难免。 >危机其实早已埋下,杜甫、高适都没有想到,这会是李北海最后一次恣意人生。在大明湖畔吃的那顿饭,也是他们和这位前辈的散伙饭。 >第二年冬天,李邕卷入了唐王朝最高层面的一场暗斗。 >左骁兵卫兵曹柳勣只是个八品武官,他性格豪放,喜欢结交朋友,淄川太守裴敦复就将他推荐给了李邕,李邕毫不犹豫交了这个朋友,还给他送了一匹马。 >裴敦复、李邕为什么要结交这个小官员呢?柳勣有个很特别的背景:他妻子的妹妹,是当朝太子的良娣,在东宫的地位仅次于太子妃。 >李邕大概也没真把柳勣当回事,他比玄宗皇帝还大好几岁,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估计是顺手做个人情而已,希望柳勣别给他添麻烦就好。 > ... 烦还就出在这个柳勣身上。柳勣和老丈人杜有邻关系不好,为了构陷老丈人,他不惜造谣,说杜有林散播太子上位的神秘预言,甚至私底下斥责皇帝。 >这种预言叫图谶,历朝历代,图谶都和谋朝篡位关系紧密,在父皇和权相的双重威逼之下,太子地位本来就不稳当,柳勣这种做法,可以说是愚蠢到了极点。 >玄宗皇帝把这起案子交给宰相李林甫负责,李林甫则安排心腹吉温来深挖案情。案子原本很简单,但李林甫不想让这事儿太简单。 >李林甫做了很多年宰相,一心一意想的是如何打击对手,保全自己。李邕入相呼声如此之高,在李林甫的黑名单上,李邕至少是排在前几位的。 >至于将柳勣介绍给李邕的裴敦复,此前曾立下大功,也是李林甫最警惕的政治对手之一。 >这下好了,对这两个人下黑手的机会,直接送到了李林甫的手心里头。 >吉温是锤炼冤狱的一把好手,他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将李林甫想要坑害的人全部卷入进来。已成惊弓之鸟的太子赶紧撇清关系,将杜良娣废为庶人;杜有邻、柳勣这对闹意见的翁婿,在牢里被打死,尸体就丢在大理寺,家人也流放远方。 >正月还没过完,两名官员赶到北海郡,谋逆加贪腐,罪名牢牢实实,七十岁的李邕被当场杖 ... ,他的朋友裴敦复则在淄川被打死。 >世间再无李北海。 >多年以后,李白、杜甫还念念不忘与李北海的相遇,李白一如既往唱高调: 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 >杜甫则骄傲地回忆: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敢情当初是李邕求着他去吃饭的。夸张归夸张,唐代宗给李邕 ... 以后,老年杜甫写了首长诗,毫不隐晦地把李邕一生最得意的成绩都夸了一遍。 >一切荣耀归于李北海。 >李邕肯定也没想到,他随随便便请的那几顿饭,请出了锦心绣口的半个盛唐。 李邕传世的诗文极少,他的书法作品以《麓山寺碑》和《云麾将军碑》最为有名,书法家董其昌有“右军如龙,北海如象”的赞誉。在以楷书见长的唐代诸名家中间,李邕的书法确实极具个性,字如其人。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那年夏天 他们在大明湖畔吃了顿散伙饭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2.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3. 太监也能「 ”儿孙满堂”?唐代宦官的婚姻与家庭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4.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5. 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 ... 的名声好坏之辨

    写在前面隋炀帝与唐太宗这两位相继出现的皇帝,两人的身世、经历、理想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可能因为两人有着割舍不断的血亲联系。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的惊人相似。隋炀帝帝和唐太宗这对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的两个封建帝王,二者的出身、身世、经历以及个人喜好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谈二者的身后名之前有必要看看两人的相似之处:两人均出身望族,年少位高。

  6. 哱拜之乱:大明文官地位过高、武将地位过低所结出的一枚苦果

    ——《万历野获编·补遗》景泰时期,由于武将在土木堡之变中损失惨重和文官于谦在京师保卫战中打退了瓦剌的大军,武将的地位开始降低,文官的地位开始提高。这种情况下,发生了大同巡抚年富越职干涉大同总兵郭登处理军务一事。事后,郭登将年富这种明显的越职行为上报给了明代宗,明代宗又将此事交给了兵部尚书于谦处理。

  7. 以儒为帅 以文制武 北宋一朝文武地位的转换

    中央集权政归皇宋宋代重文轻武,可谓老生常谈。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马背之上夺天下,取代了后周恭帝柴宗训自称皇帝。宋朝虽然建立,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却并不放心,他是军人出身,兵变起家,亲眼目睹了军人干政、武将乱权的局面。因此,一上台后,赵匡胤就开始考虑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保赵宋天下。这里的集权就是改变五代时期武人权重的不正常现象,收回分散于各股势力中的军权、财权、事权于己一身,维护皇权地位不动摇。

  8. 武则天的长女安定公主究竟是谁 ... 的?武则天自己的可能性最大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个「”招黑体质”。这其中有极大一部分原因是,她从本该固守后院的女性,升级成父系社会的主导,扰乱了固有秩序,招致绝大多数维护男权体系之人的反对;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自身确实做出了许多让人跌破眼镜的事。比如,...亲生子女。武则天一共和高宗李治生了4子2女,长子李弘、次子李贤、再次李显、幼子李旦;长女安定公主,次女太平公主。被史书直指为武则天亲手所...(或授意)的

  9. 唐代宦官也有婚姻与家庭?其实他们一点也不简单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10. "一些不被载入史书的野史秘闻"

    野史一般由民间个人根据所见所闻或依据神话传说等撰写的历史,也有一些是正史中不敢记载的,由民间进行补充,当然其真实性也有待考究。下面来讲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野史。

随机推荐

  1. 美食必定、当然、果真会让心情好!

    男人总不知道女人为什么会花那么多钱买化装品,保养这件事关于女人的诱惑力,其实不只仅在于让肌肤变好,心理满脚是很主要的。精细护肤或舒缓沐浴时,都会让女人觉得本人是在被呵护。美食保养品是满脚心灵需求的最佳挑选:巧克力的香气水果粒的甜美……停止在肌肤上,环绕在发丝间,谁不喜欢?保养节拍会不盲目地变慢,而糟糕的心情一定会变好。

  2. 历史上真正的李白是什么样子的?李白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说起我国历史上那些著名的诗人,可能很多朋友们第一反应就是李白、杜甫、屈原、王安石等人了。只要说到唐朝的诗人,这李白、杜甫、白居易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而李白无疑是唐朝名气最大的诗人了。然而,围绕着李白却出现了上百个历史谜团,其中李白的身世就是众多谜团之一。李白,单名白,字太白,他的先祖是陇西成纪人。自此李白家族人员散落,无法完全统计核实。李白提及自己身世时,多次提到先祖。

  3. 真是个聪明人!聪明的智者和古代喜剧演员纳斯雷丁·霍贾笑到最后

    一天,霍贾和他的学生们正在去上课的路上.霍贾向后坐在驴子上.”霍贾,他们问他,“你到底为什么坐在那边?不舒服吗?”,这个免费预览只是一个伟大的好处,你可以在古代起源溢价,加入我们那里和收获奖励:没有更多的广告,没有弹出窗口,获得免费电子书,参加网络研讨会,探险,赢得礼品赠品和更多!

  4. 描写冬天的好句

    描写冬天的好句1、那年冬天,那个冷呀,把人冻得鼻酸头疼,两脚就像两块冰。冬天是心灵的年轮。

  5. 【隆名】的意思是什么?【隆名】是什么意思?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是以内恕之君乐继绝世,隆名之主安立亡国。」南朝·宋·何承天《重答颜光禄》:「或负鼎割烹,扬隆名于长世;或屠羊鼓刀,陵高志于浮云。」隆名的拼音lóngmíng隆名是什么意思隆名lóngmíng盛名。

  6. 以德报怨的郑庄公

    郑庄公是郑国的国君,在位期间,把郑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使郑国从一个小国变成春秋初期非常强大的国家。>郑庄公的父亲是郑武公,母亲是武姜,弟弟叫叔段。在郑武公病重的时候,武姜就经常在郑武公面前说叔段的好话,希望郑武公能让叔段当太子继承王位,但被郑武公拒绝了。郑武公去世后,郑庄公继承了王位,这让武姜很不高兴。郑庄公本来也不愿意的,但看到武姜已经很生气了,他只好答应了。

  7. 黎姓分布_姓名测试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广西两省区,大约占黎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江西、四川、湖南、安徽、海南、贵州、重庆、湖北,这八省市又集中了44%。广东居住了黎姓总人口的29%,为黎姓第一大省。黎姓分布较广,但不均衡。尹姓男孩名字_姓名测试黎姓在粤桂两省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

  8. 佛教小故事:说究竟法

    佛光禅师向学僧提一则公案道:古时,人们大多用纸糊的灯笼点上蜡烛照路,某日一位盲者拜访了他的一位朋友,辞别时,因为天色已暗,他的朋友就给他一只灯笼,让他照路回家。盲者谢绝朋友的好意说道:“我不需要灯笼,无论明暗,对我都是一样”。路人除致歉意外,说道:“老兄!你的蜡烛已经熄了。”例如世人未明佛法大义,到处误解佛法,毁谤三宝。即如明眼人撞了瞎子的灯笼,还怪灯不亮。

  9. 这个人的膀胱结石几乎和鸵鸟蛋一样大

    白色的大圆圈是新膀胱结石,在它上面,一个黑色的箭头指向另一个男性左侧输尿管的结石。中间的面板从侧面显示了这名男子的腹部,右边的面板显示了手术切除后的卵形新膀胱结石。据报道,他的医生发现了一个卵形的膀胱结石,重1.7磅 ,尺寸为4.7英寸×3.7英寸×3英寸。治疗这名男子的医生指出,在他患上膀胱结石之前,他已经患了浸润性膀胱癌十多年了。

  10. 王家烈是怎么死的?他的后代现在在哪里

    王家烈,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那么在王家烈儿子的心中,王家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是王守谦对于父亲王家烈的综合评价。>王家烈是怎么死的>王家烈,作为贵州当地的土皇帝,曾经是叱诧风云的大人物,军功赫赫、政权紧握,这样的一个大将军,他最后是一个怎样的收场,也就是说王家烈怎么死的,王家烈死的时候,身边有哪些人送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