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甲骨文中的蜀若不在四川,那三星堆的身份是什么?谈谈蜀字的考证

  在传统的历史观念中,先秦时代的蜀是一个偏居一隅的蛮夷之邦,是一个从来就没有进入中华文明主航道的区域方国。既便是震惊世界的三星堆两个祭祀坑被发现之后,许多学者仍然难以扭转这种观念。于是,蜀是独立于中原文明发展的学术观点也就这样产生了。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图源:新华网)   造成上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除了以前我们提到「 ”中原中心观”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多学者的观念被汉语文献中的「 ”蜀”字所塑造了。因此,要使三星堆的研究走上更为科学的轨道,追溯「 ”蜀”字的本义就显得极其重要而迫切。 一、「 ”蜀”字之谜   不管是从传世文献还是从出土材料来看,隐藏在「 ”蜀”字上的谜实在太多了。   谜之一:从传世文献来看,古代四川地区的政权被记作「 ”蜀”,《战国策·秦策一》称蜀为「 ”戎狄之长”。在先秦文献中,有关于戎族和狄族的记载不计其数;按道理说,作为「 ”戎狄之长”的蜀更不应该被忽略。然而,搜检先秦汉语文献,能够检索出来的对「 ”蜀”的记载却不超过十条。并且,像《尚书》、《逸周书》、《竹书纪年》的记载还都是寥寥数语,让人难以洞观其况。   谜之二:先秦文献对「 ”蜀”的记载是如此匮乏,但令人吃惊的是,有关于黄帝、昌意、颛顼、禹等这些古帝古王的古代传说却又多涉及到蜀地,如黄帝娶嫘祖而生昌意,昌意降居若水而娶蜀山氏,蜀山氏女生颛顼于若水,大禹兴于西羌等等,不一而足。如果说以上这些传说是蜀人附会,那它为什么却偏偏出现在中原的早期典籍中?如果说这些文献的记载是可靠的,那先秦文献对「 ”蜀”为何又惜墨如金? 四川民间的大禹祭祀活动(图源:swbd/王金虎)   谜之三:自甲骨文被发现以来,运用甲骨材料来证史就成为了中国学者常用的一种 ... 。那么,甲骨文材料能够为解决”蜀「 ”字之谜提供契机吗?1934年,时在日本的郭沫若首先把广汉文物与甲骨文中的「 ”蜀”联系了起来。此后,邓少琴、林向、段渝等学者也力主甲骨文中的「 ”蜀”与古代成都平原的政权有关。然而,胡厚宣、陈梦家、岛邦男、蔡运章、杜勇等大批学者都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学术界有关于甲骨文中「 ”蜀”地地望的观点不少于十二种,并且大多都不主张在成都平原。特别是郑杰祥研究员,他举出了《甲骨文合集》9774正这一版卜辞。在这条材料中,「 ”蜀”与「 ”丘商”赫然同列。郑杰祥先生认为,这个「 ”丘商”就是传世文献中的濮阳。如果是这样,那就意味着同版的「 ”蜀”不可能距离濮阳太远。这条材料让持「 ”成都平原”说的学者难以招架,但却因此产生了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 蜀与丘商见于同版卜辞(《合集》9774正)   如果卜辞中的「 ”蜀”不在成都平原,那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的历史身份是什么?如果卜辞中的「 ”蜀”不在成都平原,那先秦文献为什么又要用「 ”蜀”来称古代四川的政权?   面对着纸上和地下两种不同来源的材料所形成的巨大鸿沟,学者们百思不得其解。古代巴蜀地区有自成体系的文字,即学界所称的「 ”巴蜀图语”。巴蜀图语是至今仍未被破解的一种文字,因此指望靠破解图语来揭示「 ”蜀”字之谜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先秦时期的四川地区虽然也间有铭刻汉字的古器物出土,然而数量稀少,且始终不见「 ”蜀”字名号。因此,直到今天,出土材料中的「 ”蜀”与传世文献中的「 ”蜀”是否可以互相发明,在中国学术界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成都马家战国大墓之谜 (1)震惊考古界的成都马家战国大墓   1980年3月,四川省博物馆在成都市新都县马家乡清理了一座战国时期的竖穴土坑墓。该墓呈「 ”甲”字形,墓坑长10.45米,宽9.2米,面积约150平方米。与应侯墓(30.8平方米)、晋侯墓(37.4平方米)、卫侯墓(38.1平方米)、燕侯墓(41.86平方米)等周时期的诸侯墓相比,马家大墓的规模十分惊人。 马家大墓腰坑盖板(图源:《文物》)   惊人的不仅是规模,马家大墓与江汉文化的神秘联系更加耐人寻味。在马家大墓的巨大腰坑中,共出土了188件青铜器。这些青铜器有列鼎、壶、罍、釜、鍪、匕、编钟等共计20种,均以五件成组。李学勤先生指出: 马家大墓列鼎(摄于四川博物馆)   不难发现,新都青铜器的一部分与曾侯墓所出颇为接近。例如,新都以五件为一组的列鼎,其形制与擂鼓墩的盖鼎(《随县曾侯乙墓》图48)一致,特点是器体呈扁球形,附耳,盖上作三兽形钮,足较细而不太高。新都列鼎最小的一件饰嵌铸的兽纹,这种花纹在擂鼓墩也是流行的,鼎上铭文的字体也和擂鼓墩符合。   擂鼓墩的甗与新都的一对甗形制相同,上 ... 分铸,器耳也相仿。新都的一对缶,同于擂鼓墩的盥缶,连缶耳上的提链都是一样的。新都五件一组的编钟,虽极粗陋,形制甬钟,而在擂鼓墩的编钟里也是以甬钟为主。 曾侯乙墓铜鼎(取自《随县曾侯乙墓》)   马家大墓与曾侯乙墓之间的文化如此相近,不会是偶然的。江汉地区的曾国,在西周时期是一个极为强大的国家。对于曾国的族源,一些学者认为他们与周人有关,一些认为与夏人有关,都各持有据。这种复杂的状况表明,与曾侯乙墓具有密切关系的马家大墓身份也并不简单。那么,马家大墓究竟隐藏着什么历史秘密? (2)马家大墓与开明王朝   考古学家们认为,马家大墓的墓主就是开明王朝的蜀王。根据《蜀王本纪》的记载,开明王朝的缔造者鳖灵曾经协助望帝杜宇治水,后受禅即位而称开明帝。「 ”开明帝下至五代有开明尚,始去帝号,复称王。”   在先秦文献中,最早的「 ”帝”代表着祭祀的神权,其甲骨文字形像燎祭的柴垛;「 ”王”代表着征伐的军权,其甲骨文字形象一柄斧钺。在夏商时期,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集神权与军权为一身。秦以后,「 ”帝”的称号为帝国最高统治者所垄断,而「 ”王”的称号则降格为对属国、藩邦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换言之,在扬雄生活的时代,「 ”帝”改称「 ”王”代表着身份的降格。因此,所谓的开明尚改帝称王,反映的当是蜀因被秦灭之后而其王被迫降尊称侯的事实。 邵之食铜鼎(摄于四川博物院)   马家大墓出土的铜鼎中,其中一件盖上铭有「 ”邵之飤(食)鼎”几字。这里的「 ”邵”字,徐中舒、唐嘉弘等学者读为「 ”昭”,以为即楚国贵族昭氏;冯广宏、王家祐则认为「 ”邵”是蜀王之名,与楚国昭氏无关。相较而言,冯广宏、王家祐二人的观点较优,但也并非不可再议。 邵之食鼎线描图及其铭文拓片(图源:《文物》)   从上古音来看,邵为禅母宵部字,而尚为禅母阳部字,二字为双声旁对转,古音相近。也就是说,马家大墓墓主所称的「 ”邵”有可能就是开明「 ”尚”。照此推断,马家大墓的墓主身份似可定谳。然而,答案并没有这么简单。这是因为,蜀字古读禅母屋部,与「 ”邵”、「 ”尚”二字的上古音同样相近。这就意味着不能排除一种可能性,即「 ”邵”、「 ”尚”、「 ”蜀”三字都只是基于同一个音源的记音字,甚至包括后来我们所熟知的用来称呼西南夷的「 ”叟”、「 ”嶲”、「 ”徙”等用字,也应作如是观。这种语言现象告诉我们,对「 ”蜀”字的解读可以从西南地区的古代文化入手。 三、「 ”蜀”字音义寻源 (1)蜀字的字形   从字形来看,《甲骨文编》列「 ”蜀”字共十九个,其字上面的构件为「 ”目”,下面的构件为「 ”䖵”或作勾回之「 ”虫”(大蛇)形。虫为古文「 ”虺”字(《玉篇》卷25《虫部》),䖵字读若昆(《说文》卷13《䖵部》)。虫、䖵二字声上古音于声部属晓见旁纽,于韵部属微文对转,古音相近。也就是说,《甲骨文编》的「 ”蜀”字无论是从虫还是从䖵,从音、形两方面讲都无本质区别。周原甲骨文的「 ”蜀”字从目、从勹、从虫,「 ”勹”即虫身之形,故其字形与殷墟甲骨文的「 ”蜀”字亦无本质之别。 甲骨文「 ”蜀”字   三星堆器物坑出土的祭祀重器有青铜大蛇,亦有纵目面具,蛇、目二物正合于「 ”蜀”字的甲骨文字形。 三星堆青铜蛇(摄于三星堆博物馆) (2)蜀字的字义   蜀字的本义,目前学术界至少有以下十一种观点:一为蚕说,此以《说文》为代表。二为「 ”原蚕”说,此以任乃强为代表。三为「 ”毒虫”说,此以童恩正为代表。四为「 ”白蜡虫”说,此以唐远昭为代表。五为「 ”独”说,此说本自《尔雅》。六为祭器说,此说本自尹知章《管子》注。七为羌语「 ”湖沼”说,此以徐南洲为代表。八为藏缅语「 ”人”、「 ”族”说,此以普学旺、涂良军为代表。九为「 ”王”说,此以岑仲勉为代表。十为蜀人始祖神「 ”蚕丛”图像说,此以赵殿增为代表。十一为阳性生殖器说,以艾荫范为代表。   以上十一说,前六者着眼于文字学,次三者着眼于历史语言学,后二者着眼于古器物的解释。从字形构造的取径来看,尹知章说堪为探索”蜀「 ”字本义的突破口。《管子·形势》说:   上无事 ... 自试,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 尹知章注:    抱,持也。蜀,祠器也。君人者,但抱祠器,以身率道,虽复静然不言,庙堂之政既以修理也。 三星堆纵目面具(摄于三星堆博物馆)   此释蜀为祭器,与「 ”蜀”字构形相合。显然,「 ”抱蜀不言”与《论语·八佾》「 ”祭神如神在”意义相近,都有指祭祀时要保持庄重虔敬的意思。祭器为通神之物,而通神必赖祭司。甲骨文亦有从「 ”口”之异形蜀字,或即在表示祭司在祭祀时的祷神颂告的情状(见饶宗颐说)。《说文·示部》云:「 ”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辞也。”则以「 ”祠”训蜀,又得旁证。因此,从三星堆的考古材料来看,我们可以推测「 ”蜀”的本义为祭司。 (3)蜀字的义项演变   古代祭司往往兼为部落君长,故其意义容易转化为「 ”王”。岑仲勉谓蜀有「 ”王”义,实为卓见,其持论的汉字材料有师寰簋的「 ”兽”、商王帝辛的「 ”受(纣)”、《皋陶谟》的「 ”首”、《山海经》的「 ”昭(照)”、《南中志》的「 ”叟”、《汉中志》的「 ”傁”、《晋书》的「 ”诏”、《蛮书》的「 ”寿”、《史记》的「 ”苴(且)”、《卷阿》的「 ”酋”等字,持论的民族语言材料有掸语的sau、泰语的chao、缅语的saw等字。 岑仲勉先生像   以蜀为君长之意,则汉语文献中的一些材料也将更容易得到解释。因君长为族中之大者,故蜀有大意。《尔雅·释畜》说:「 ”鸡大者,蜀。”又《释草》云:「 ”菺,戎葵。”郭璞注:「 ”今蜀葵也。”邵晋涵正义:「 ”戎葵,今谓之蜀葵。戎,蜀,皆言其大也。”国之君长为王,王有「 ”一人”之称,故《方言》卷12:「 ”蜀,一也。”王者为天下至尊,亦可称孤、号独。又《方言》说:「 ”(蜀)南楚谓之独。”《尔雅·释山》说:山「 ”属者,峄;独者,蜀。”山称独者,即谓群峦之主,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主峰。 (4)「 ”蜀”字的同源词   上面,岑仲勉先生已经谈到了一些「 ”蜀”的同源字,这里,我们再做一些补充。《大定府志》卷11说:「 ”(彝人)周初为卢夷之国,其君称烝。”蒙文通说:   《华阳国志》载有「 ”夜郎庄王”(《南中志》),《竹书纪年》载有「 ”岷山庄王”(《艺文类聚》卷83引),《蜀记》载有秦徙严王之族于严道。说明西南民族有以「 ”庄”字为称号的习俗。”   烝、庄二字章庄邻纽,蒸阳旁转,古音相近。朱崇先指出:「 ”‘诏’不仅是古今彝语始终广泛运用的一个基本词,一直用以称‘王’,而且它是整个藏缅语言中的同源词。”《大定府志》卷47:「 ”夷谓宗为主。”宗宜即《华阳国志》所谓賨。此之所谓宗,与苴音近,开明氏尝以其弟封苴,称苴侯。苴、庄二字精庄邻纽,鱼阳对转,其语亦当同源。彝人称君长为”苴穆「 ”、执事之长(相当于宰相)为”更苴「 ”,这都是值得重视的语言学材料。 彝族各支系公认的祖先阿普笃慕   除上了面提到的这些词,汉藏语系中还有大量与「 ”蜀”字音近且具有「 ”祭祀”或与「 ”君长”意义的词汇。比如,汉语文献称代神受祭者为”尸「 ”,苗语称专职巫师为「 ”Sheub”,藏语称苯教巫师为「 ”辛(gshen)「 ”。关于这方面的更多内容,我们以后在相关文章中仍将有讨论,此不具言。 四、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笔者提出的”夏与商周并行论「 ”,我们可做出如下总结:   蜀本为对「 ”大巫”的称呼,后转为「 ”君长”之义。后羿代夏之后,三星堆文明毁灭,夏后相被迫迁往帝丘,地即今濮阳。夏后相的「 ”相”字,即对应着甲骨文的「 ”蜀”字。其后,少康中兴,其王称为「 ”杼”。后杼复国建立的政权即金沙文明,《蜀王本纪》称为开明氏王朝(见《金沙文明解码》),记其王为”尚「 ”,马家大墓铭文则记作”邵「 ”。以上相、蜀、杼、尚、邵诸字,实皆为一音同出的同源记音字。由此观之,秦人因袭殷商旧俗而称开明政权为「 ”蜀”,并非凭空而来。   最后,借着本文的讨论,我们再来谈一下当今学术界瞩目的「 ”曾国之谜”:   《通志》引《世本》说:「 ”夏少康封其子曲烈于鄫。”出土于湖北京山苏家珑的曾子斿鼎(《集成》2757)铭文记载,曾子斿的祖先为剌曲。马承源先生指出,剌曲当即文献「 ”曲烈”的左言,并断此曾国本自姒姓的夏人,此说可信。 曾子斿鼎铭文(《集成》2757)    由「 ”夏与商周并行论”而知,后杼、少康为一人分化之名(见《太阳家族与开明传说(中)》),开明氏蜀国即《左传》中的少康中兴之国,故曾侯乙墓与马家大墓具有类似的文化属性,实在情理之中。然而,同样为夏王国,金沙王朝与三星堆王朝相比,其力量更为弱小,故其所属封国极易离心。   随着周人的崛起,曾国很可能就随着周召结盟的机会而转向了依附周人,故出土材料又记曾国为姬姓,这与《左传》记载的曾国不祀夏后相正好吻合。然而,从考古材料来看,曾国虽称姬姓,却仍顽强地保留了自己的文化特质。由此可见,运用「 ”夏与商周并行”的观点,所谓的「 ”曾国之谜”并非不可解释。   【版权提示】:本文作者已签约 ... 骑士,未经作者古史微及 ... 骑士授权,不得转载。文中所用图片多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参考文献: 1、李绍明、周蜀蓉选编:《葛 ... 民族学考古学论著》,巴蜀书社,2004年版。 2、郑杰祥:《商代地理概论》,中州出版社,1994年版。 3、李绍明:《李绍明民族学文选》成都出版社,1995年版。 4、四川省博物馆等:《四川新都战国木椁墓》,《文物》1981年第6期。 5、李学勤:《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 6、饶宗颐:《西南文化创世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7、岑仲勉:《岑仲勉史学论文续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8、蒙文通:《巴蜀古史论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9、朱崇先:《彝语王号「 ”诏”与「 ”庄”变异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10、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甲骨文中的蜀若不在四川,那三星堆的身份是什么?谈谈蜀字的考证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3.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4.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5.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8.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9.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10.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随机推荐

  1. 俄罗斯史上女摄政索菲亚逝世

    在313年前的今天,1704年7月3日,俄罗斯女摄政索菲亚·阿列克谢耶夫娜逝世。阿列克谢耶夫娜索菲亚·阿列克谢耶夫娜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位女摄政,彼得大帝的异母姊。索菲亚主政时对逃亡农奴的一些让步曾引起地主不满。索菲亚本人受元老院说服,在不进行正式仪式的情况下进入新圣女修道院。索菲亚因涉嫌其中,被令正式为尼,且除复活节之外连其他修女都不得见,六年后去世。

  2. 生日祝福语_经典的生日微信祝福语汇总_生日语录

    朋友,幸福,愉快,欢乐都由你的生日而来,因为今天是你生日,我的内心也和你一样欢乐愉快!祝你生日快乐哦!

  3. 梦见暖瓶碎了

    周公解梦梦见暖瓶碎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暖瓶碎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雍正是怎么死的?张廷玉的日记中是这么记载的

    张廷玉的日记中是这么记载的雍正,即爱新觉罗·胤禛,他是清朝第五位皇帝,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让康乾盛世得以连续下去。雍正真正的死因是什么,他到底是怎么去世的呢?雍正死后,官方并没有给出他的死因。最后,有人根据官方的病死的说法,推测雍正应该是中风而死。雍正病危时,曾急召大臣,交代身后事,张廷玉就是其中之一。

  5. 他是 ... 才子、「 ”近代书圣”却缺了一辈子的钱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中国近代书法家,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出身贫寒,读书不敢不勤!1879年4月11日,于右任出生在陕西省三原县东关

  6. 梦见老婆和别人走了

    周公解梦梦见老婆和别人走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老婆和别人走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智能家居产品 盘点几款好用又平价的家居产品

    智能家居产品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舒适为享受,安全为放心。多种技术为一身的智能家居。便利智能家居得出现更为人们享受生活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平台。便利智能家居,它是以住房为平台,兼备网络通讯,信息家电和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为一体的高效,舒适,便利,安全,环保的居住环境。智能家居还能可以确保自己的财产安全,甚至能监视老人,小孩的活动状况。

  8. 用风雨无阻造句

    用风雨无阻造句一:红军战士们秉著艰苦卓绝的精神,千里迢迢远赴延安,不怕万水千山,一路上风雨无阻,遇见敌人勇猛无敌,冲锋陷阵,最后最后以坚贞不屈的精神赢得到达了延安。

  9. 鳩那羅本緣記(下)

    阿育王的夫人利用七天當王的機會,假冒國王的名義,發文給德叉尸羅國人,令他們取鳩那羅的雙眼。兩人一路餐風宿露,由於鳩那羅擅長鼓琴,能歌唱奏樂,一路上以此技藝乞食濟命,漸漸行至本國。於是前去稟白大王,只是一個盲人與其婦住在車馬厩中,並不是鳩那羅。

  10. 生日祝福语_朋友50岁的生日祝福语_生日语录

    篇一:朋友50岁生日祝福语1.让我和你分享以后你的每一个生日。篇二:朋友50岁生日祝福语1、没有五彩的鲜花,没有浪漫的诗句,没有珍贵的礼物,没有兴奋的惊喜,只有轻轻的祝福,祝你生日欢快!有你真好,祝你生日快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