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自以为是创造主的大梵天

阿含经故事集(十二)自以为是创造主的大梵天庄春江>相传世间会发生大规模、毁灭性的火灾、水灾与风灾。当毁灭性的火灾发生时,光音天以下的有情世界,都会被毁灭(水灾与风灾,更分别往上毁灭至遍净天与果实天)。当毁灭发生之前,依存于该世间的有情,都会先离开。毁灭的顺序是从地狱开始,所以地狱会先轮空。地狱的轮空,一方面是由于人间风气的转为善良,人们多行十善,圣贤、天神们也多来人间鼓吹修习禅定,所以修成第二禅定往生第二禅天(即光音天)的人们大增,没有人会再堕落地狱。另一方面是因为地狱有情的罪业逐渐受报完毕,也陆续往生人间,修习禅定。地狱轮空之后,接着是畜生、饿鬼、阿修罗、四天王、忉利天、炎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魔宫)、梵天的相继轮空,这些世间的有情,福尽命终之后,都来生人间,在人间修得第二禅以上的定力,然后往生光音天(或以以上)的世间,最后,人间也都轮空了,世间陆续出现二到六个太阳,引起大火焰,光音天以下的世间,就都被烧毁了。 >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时间之后,光音天以下的世间再次逐渐形成,首先出现的,是梵天的世界。当某次的梵天界形成时,有一位在光音天中福尽命终的有情,来生于此,且仍保有光音天有情以意念沟通、以喜为食、身体纯净发光、轻盈飞翔、寿命极长的能力。这位有情在梵天界经过漫长时间的独住,逐渐感到没有乐趣,于是便渴望有其他众生也能同来生于梵天界,与他共住为伴。当他升起这样的渴望时,正好有另一位有情从光音天福尽命终,来生于梵天界中,于是,先前的那一位,错以为这是因为他的渴望意念所成,便起了这样的念头:“我是梵天、大梵天、全能者、不败者、一切万物之支配者;世界之自在主、一切之创造主、化生主、一切之主宰者,是已生、未生者之父。”后来陆续生于梵天界的有情,寿命、长相都比不上第一位,也以为第一位有情是创造主,能支配一切万物,享有较大的权力。 >之后,有一位晚生于梵天界的有情,从梵天福尽命终,来生于人间为人,在人间出家,精进禅修得宿命神通,而意念起他过去生在梵天界的情形,于是,开始宣说那一位大梵天王(即第一位生于梵天界的有情),确实是创造主,一切万物的主宰支配者,是常恒、坚固、常住不变的,我们都是由他所化生的,他是所有已生、未生有情之父。>按语:>一、本则故事取材自《长阿含第三0世纪经》〈三灾品〉,《长部第一梵网经》。 >二、依据佛法的缘起观,即使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天地世间,也是因缘所生,无常变化的,只是世间形成、稳定、崩坏、消散的过程,进行的十分缓慢,难以用日月岁数来计算。 >三、长久以来,每天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我们无从想像这个世间也有崩坏的一天,所谓天长地久,连一些具有禅定神通力的有情,也无法知道这世间的成坏无常变化,于是“常见”,或者一分是常(指创造主大梵天王)、一分非常(被创造者)的邪见就很容易形成。 >四、本则故事说世间将毁灭前,依存于该世间的众生,都会先往生他处世间,一分展现了早期佛教,对有情与其所依存世间辗转相依的看法。 >五、依本则故事,地狱确实是会轮空的,而且不论是天界或是三恶道有情的轮空,都是先来生人间,然后在人间修得禅定,于命终之后才往生光音天,表现了早期佛教以人为本,重于人类“梵行胜”殊胜特色的观念。 >六、依《杂阿含第二 ... 经》,佛陀自忆宿命,说其过去也曾做过大梵天王,不过还是不能免于无常堕落。 >七、依《中阿含第一 ... 经》、《长阿含第五经》与《增一阿含四0品第一、三经》的记载,最初人类也是来自于光音天的。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自以为是创造主的大梵天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请左手握著幸福右手握著回忆花开不败-感人的情话

    放不下远离的人,放不下曾经的事,放不下失去的物;放不下一截时光,放不下一段回忆;放不下成败,放不下荣辱,放不下不属于自己的一切。六、请左手握著幸福右手握著回忆花开不败。从今不问人间事,只作人间不老仙。爱我的人留下,其它的,请走开。花花世界,爱得不够,才会诸多借口。

  2. 陆晓娅:过度回避死亡话题 其实反而活得不好

    通过“生前预嘱”,鼓励人们按照本人意愿,安排好生命的最后时光,以尽量自然和有尊严的方式离世,是陈小鲁先生生前与罗点点等人推动的公益项目。>以下为本段视频采访实录陆晓娅:过度回避死亡话题其实反而活得不好凤凰历史:您在家庭当中,或者是在中国传统的教育里面,大家不太会直面这个死亡,就是想让大家觉得这是一个可以讨论的事情。

  3. 人生的大病:贪

    “是吃人的老虎。”为什么说人生的大病是贪、嗔、癡呢?这些妄想的念头就是我们人生的贪病。我们这个社会,一旦黄金、美色、名位当前,就会打劫、...、斗争、诉讼,什么花样都会搬演出来,这种贪欲岂不是人生的大病?假若懂得了舍,见到别人精神或物质上有苦难,总很欢喜地把自己的幸福、安乐、利益施舍给人,这样,贪的大病当然就不会生起了。

  4. 【廪藏】的意思是什么?【廪藏】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廪藏」在《汉语大词典》第4692页第3卷1286廪藏lǐncáng廪蓄。唐·元稹《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破坏豪黠,除去冗费。岁中,廪藏皆羨溢。」词条推荐

  5. 梦见口琴坏了

    周公解梦梦见口琴坏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口琴坏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万事有因,强求不得

    梁武帝在还没有显贵时,曾认识了一位很贫困的人。梁武帝即位后,一天在苑里游玩,发现以前认识的那个人正在岸上拉船。梁武帝便上前同他打招呼,得知此人现在还像原来那样穷困,于是说:“你明天去见我,我让你当个县令。”第二天,这人前去见梁武帝,但没有见到。>这人明白了这段因缘,也就不再去找梁武帝了,而梁武帝也没有再找他。

  7. 凶险的追踪

    >警犬训练员小王奔进局长办公室,请求让“阿良”上阵,追踪歹徒。局长指定小陈保护小王的安全。>小王拍拍阿良的脑门,奖赏了阿良两块干肉,然后命令道:“继续,追踪!”有经验的潜逃者常常会利用流动的河水摆脱警大的追踪。>逃窜的歹徒涉过小溪并不久,阿良灵敏无比的鼻子其实并没有失去追踪信息。>只有小王觉察到了阿良微妙的变化,急忙厉声喝道:“阿良,追踪!”

  8. 波迦加

    优楼频罗迦叶是一个拜火教的领袖。佛陀想教化迦业,就去探访他。当夜佛陀在有毒龙的屋内住宿,经过佛陀多次的感化,迦业也渐渐信服了。有一天,迦业主持祭祀大典礼,他恐怕众人见了佛陀,就信佛教,灭少自己的垮力,所以对佛陀有点顾忌。佛陀知道他的心事,那天就回避不出来了。迦业听到佛陀的指导,好像在灼热的阳光中得到凉荫,愉快极了,舒畅极了,立刻忏悔,皈依信佛。他的弟子也全部信奉佛教,追随佛陀到处弘扬佛法。

  9. 梦见湖泊过不去

    周公解梦梦见湖泊过不去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湖泊过不去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梦见打耳光 扇耳光梦到打耳光 扇耳光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打耳光 扇耳光好不好

    做梦梦见打耳光扇耳光好不好?梦见打耳光扇耳光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打耳光扇耳光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打耳光,其含义视情节而定。梦见别人打他人的耳光,暗示做梦人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爱打抱不平。梦见被枪毙梦到被枪毙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被枪毙好不好梦见与爸爸吵架,吉兆,家人关系会很融洽。梦见打耳光扇耳光的案例分析梦境描述:我这个人没打过别人,也没挨过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