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百岁国医大师邓铁涛:日常饮食蕴含养生大道理

▲邓铁涛(1916.10-2019.01)首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创始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现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非典时期担任中医组组长 「 ”养生重于治病”是邓铁涛教授一直倡导的健康理念,早在1986年,邓铁涛教授就设想把人们的健康要求上升到精神世界,使气功、文学、音乐、歌舞、美食、药膳、模拟的环境和梦幻世界成为「 ”保健园”,让人们能享受到健康的快乐。 他强调应发扬传统的食疗养生和体育运动等保健 ... ,用中医扶正固本、祛邪防病理论,指导保健工作。他身体力行,年逾百岁仍然耳聪目明,思维敏捷,气色红润,皮肤富有弹性,除了他最强调的养心养德及运动外,邓老的日常饮食,也值得我们去整理和研究,看似非常简朴的生活,却是蕴含着中医阴阳学说及五脏相关学说的内涵。 1杂食不偏 近十年来,记者采访邓老时问得最多的是,平时吃什么能够长寿,每当这个时候,邓老总是笑着说:「 ”只有四个字,那就是‘杂食不偏’。这是邓老从中医经典和日常生活保健中总结出来的,五行学说认为万物能分为五行,食物更不例外,自然界诞生的食物与阴阳五行,五脏六腑有着直接的关系。 《黄帝内经》中总结了「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膳食配制原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以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合理搭配,才能充分补充人体气血精微,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邓老日常饮食偏于清淡,注意营养,强调要容易消化和吸收。主食以米饭为本,每周有1至2顿杂粮,如番薯、芋头、淮山、土豆、燕麦、馒头等。喜食蔬菜、水果、豆类、牛奶、鸡蛋、核桃等,在动物食品的选择上 ,邓老喜欢吃鱼、虾、鸡肉和牛肉等 ,在饮食养生方面,他强调的是饮食要有节度,邓老说:「 ”大凡食无定时,过饥和过饱,都易伤脾胃,脾胃损伤,则诸病丛生”。无论是养生保健,还是治病救人,他都重视脾胃功能的调理。强调进食「 ”七分饱”。 2每日一杯奶 邓老对牛奶情有独钟,每天早上一杯牛奶,已经坚持十年,有一次邓老出差回到家,已经很晚了,邓老想起当天还没有喝牛奶,就对媳妇说:「 ”安琳啊,你帮我冲杯牛奶吧,我要喝完这杯牛奶才能睡觉「 ”,邓老的二媳妇陈安琳女士回忆说。邓老认为,牛奶具有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及安神之功效,结合现代研究,常喝年奶还可以有效补充钙质,防止骨质疏松。 3每天1至2颗核桃 邓老特别喜欢吃核桃,多年来,他每天吃1至2颗核桃。具体做法是:先将核桃肉放在小碗中,加少量水和盐,然后放在微波炉上加热2分钟,取出来凉至5至10分钟后即可食用,松脆可口。邓老晚年时多用来送饭,他爱开玩笑说,「 ”人老了,牙齿不好,用饭与核桃一起吃更好”。 邓老说:「 ”核桃外形像大脑,有益智的作用,常食能增长智慧,保持大脑的记忆力,在烹饪核桃时加少量盐,既能增加食欲做菜吃,而且咸能入肾,吃核桃让我感到最明显的作用是夜尿减少,次日早晨大便通畅。”中医认为,核桃有补肾壮腰,温肺定喘,润肠通便的作用。 4每周3至4餐鱼 鱼是邓老最常吃和吃得最多的肉类之一。邓老说:鱼属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食,而且其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平时邓老吃得比较杂,任何一种鱼类他都吃,但是在食疗辅助方面,邓老强调多用鲫鱼、草鱼和鳙鱼。 邓老说:「 ”鲫鱼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通络下乳等功能。对于肝硬腹水患者用鲜鲫鱼与赤小豆共煮汤服食有一定的疗效;而草鱼有暖胃和中的作用,是温中补虚的鱼类食品,对于脾胃虚寒者可多食草鱼”。 鳙鱼又叫大头鱼,其鱼头大而肥,肉质雪白细嫩,邓老喜欢吃大头鱼中鱼腮下边的肉,其肉呈透明的胶状,每次煮大头鱼,家人都将这部份肉留给邓老吃。邓老说:「 ”鱼腮下边呈透明的胶状肉,不但口感好,易食用,没有骨刺,而且现代研究其胶质中富含胶原蛋白,能够对人体老化及修补身体组织细胞,有利于身体健康,延年益寿。鱼汤中邓老最爱吃的是大头鱼淮山猪横脷汤。 大头鱼淮山猪横脷汤 材料:大头鱼一个,淮山15克,猪横脷1条,姜3片。 做法:先将大头鱼洗干净,斩成小块状,下油锅,用中火煎双面至微黄色,煎前抹少量盐在鱼的表面,放鲜淮山和猪横脷,然后加开水,调大火煮20分钟调味后放进焖烧锅,随时可以食用。 邓老说:「 ”猪横脷是猪的脾脏,有健脾胃,助消化,养肺润燥的功效,不温不燥,适合于男女老少食用。淮山健脾又养阴,此汤不但营养价值高,对于消化功能不好,而且容易腹泻者尤为适用。 总结邓老的养生理念,无论是运动养生,还是日常饮食,他都特别注重轻松、愉悦,要能持之以恒,值得后人学习。 国医大师邓铁涛一日作息表 (一)早晨起床时段: 7点起床,喝一杯热开水 梳头,左右手交替共100次 自我保健 ... 鸣天鼓、聪两耳,击枕处等动作 在阳台练习八段锦 回房间量血压,做详细记录 (二)上午时段: 约8:30 分吃早餐,每天一杯牛奶 餐后看《广州日报》,看书看杂志写字,打 ... , 写文章。 接待来访者 11点喝热茶一小杯,约12点吃午餐 午餐后习惯看一小会报纸。 中午约13:30分午休 (三)下午时段: 下午15:30起床,喝热茶。 看书报,常看《光明日报》《中国中医药报》《参考消息》 约1630分散步 站桩20分钟,用电动 ... 锤自我 ... 20分钟,(主要穴位是足三里、涌泉穴等) (四)晚上时段: 约18:00晚餐 晚餐后看电视新闻 21:00冷热水交替洗澡 休息10分钟后测量血压,做详细记录 冬天睡前热水沐足 本文作者:陈瑞芳 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预防医学学科带头人。国医大师邓铁涛、孙光荣教授学术继承人。本文首发于2019年3月11日《中国中医药报》,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百岁国医大师邓铁涛:日常饮食蕴含养生大道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为什么有名的中医都在农村里?城市有名中医却都不知道?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它的基本理论就已形成,可谓是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中医是我国的主要医学,为我国广大百姓解决了很多疾病的痛苦。

  2. 千金拜师李东垣——我国脾胃学说的创始人

    人物简介李东垣(1180—1251年),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名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被尊称为「”李君”,是我国「”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擅长调治脾土,著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是脾胃内伤学的奠基人,素有:「”外感宗仲景,内伤法东垣”之说,和医圣张仲景并列,可见李东垣在中医理论学上的贡献。生平经历李东垣出身于真定世家大户,其家世居于此,颇有资财。东垣自幼天资聪慧,沉静

  3. 元代神医徐文中:能呼风唤雨解旱情,可惜名医难出高徒

    古代医道的根本,《黄帝内经》开篇讲到的其实是如何顺应「”道”。中医的传承顺序是上帝-先师-岐伯-黄帝。「”上帝”是天上的最高主宰。中国道教信仰的「”上帝”,祭祀的是「”玄天上帝”。因为,中医的根源于天道,自然会涉及到神和道,自然是名正言顺的神传医学。那些保持传统医道的人,因为能参透天地人之间的道理,所以会出现一些人们想象不到的奇特能力。中国古代有不少神医,比如华佗、扁鹊、孙思邈、李时珍等等,他们的

  4. 中国两百年前出版的书,韩国出十亿,日本出二十亿,美国愿出更高

    不过《聊复集》并不是全卷出版,有五卷公开发行,其中四卷还是手稿,《聊复集·怪症汇纂》就属于这些手稿之一。《聊复集·怪症汇纂》中收集的治疗疑难杂症的药方达到了540多种,像糖尿病等治疗...都在此列。《聊复集·怪症汇纂》孤本所汇集的资料上至春秋战国,下至汪必昌所在的年代,这里面记载的不仅有中医对疑难杂症的治疗史料,更是汪必昌本人行医数多年间对中医知识的总结,汪必昌的这本书是中医学界的一大福音。

  5. 王庆其:「 ”废止中医”是对历史的无知

    王庆其,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主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会副主任,新加坡中医学院客坐教授。

  6. 民国时期的医生:名医诊金是穷人家庭半月生活费

    民国北京城有「”四大名医”,指的是中医。按一般说法是指萧龙友、孔伯华、施今墨、汪逢春四位。还有一种说法是萧龙友、孔伯华、汪逢春、杨浩如。这五个名医除了孔伯华是山东曲阜人,其他四个都是南方人。汪逢春是江苏苏州人,施今墨是浙江萧山人,萧龙友是四川三台人,杨浩如是江苏淮阴人。不管四大也好,五大也好,民国时期北京中医最有名的就是这五个人。1929年南京国民...取缔中医的政策遭到强烈...和反对,只得收回

  7. 上古的「 ”祝由术”,到底是什么?

    「”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在古籍中,记载了这么一种巫术,可以借用符咒,来治疗疾病,叫做祝由术。在上古时期的祝由术,是一种官职,都是当时文化程度高的人才能当的。据传,现在也还有会使用祝由术的人,这就说明,祝由术的传承,也许一直没有中断过;也就是说,在各个朝代,都应该有着关于祝由术的记载。但是,祝由术的使用...,却一直不太具体,因此,就算有记载使用的祝由术,也很难分辨出来真假。说

  8. 肚子痛?头晕?脾气暴躁?西方妇女有时可能因此失去她们的 ...

    如果一个女人感到头晕、失眠、腹部不适、痉挛,你会觉得她发生了什么呢?但是,你绝对不会将它理解为一颗在女人体内游荡的...在作祟。但是,在西方,这种思想曾经维持了几千年!曾经在漫长的男人主导的历史上,女人是毫无尊严可谈的。在古代漫长的医疗史上,女人的医疗基本上都是由男人来决定的。

  9. 一位给乾隆当过御医的民间高手,他是如何成为神医的(上)

    在中医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医家,他一生创立了很多方子,遗憾的是,他的学问却快要绝了,和我说过的秘方一样。这位医家绝对是位高人,您想想,他给乾隆皇帝当过御医,这绝对是高人中的高人啊。一代高人,似乎马上就要消失在滚滚的黄沙中了。这位高人,就是黄元御。这么跟您说吧,黄元御有个传人,叫麻瑞亭,麻老生前在西安行医,活了94岁,1997年去世。

  10. 学中医的你,知道十大中医之祖都是谁吗?

    针灸之祖——黄帝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脉学介导者——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人。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三下。《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外科之祖——华佗又名敷,字元化,后汉末沛国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

随机推荐

  1. 《延禧攻略》嘉嫔历史原型是谁?嘉嫔是乾隆的宠妃吗?

    《延禧攻略》嘉嫔历史原型是谁?嘉嫔是乾隆的宠妃吗?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一句,电视剧真是害人不浅,因为许多真实的历史事实被歪曲,弄得很多人都不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比如最近热播的《延禧攻略》这部剧中,高贵妃和嘉嫔这对反派就被黑得体无完肤。当见到二人落得凄惨的下场以后...

  2. 饮食不节导致的湿热,会让你胃痛到不想吃喝,它调理方便有效

    现在的人们,日常饮食不规律者多,所以,经常有朋友脾胃出问题。今天,我们聊聊胃痛的一个证型。

  3. 梦见小包裹 梦见小包裹什么意思

    梦见小包裹是什么意思?梦见小包裹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小包裹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收到小包裹,预示快乐的娱乐活动在等你参加。梦见寄走小包裹,预示你将有所损失,让你失望。心理学解梦梦境解说:梦见收到包裹说明你开始关注曾经被自己忽略的经历。梦见自己寄出包裹表示你希望能为这个世界做出贡献。

  4. 梦见去外国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境是生活的缩影,有时会给人提示一些事情的预兆。梦者在梦中涉及到要去外国,或者已经到了外国,这就标志着梦者在生活中迫切需要改变他的视野。当然,梦境也跟梦中究竟经历何等国家有关地点。这样的梦涉及到梦者纵横宇宙的个人自由或本领。梦意的核心是希望逃脱某一场合。梦见手提包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5. 前秦丞相王猛有哪些成就?王猛是如何一路开挂的?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给大家带来前秦丞相王猛的生平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王猛人如其名,在十六国时期是一位著名的猛将。王猛一生拥有多项成就,但在厉害的人也会有他无能为力的时候。对于王猛的一生来说,他又有哪些束手无策的事情呢?>王猛的春天也来了。>此后,苻坚对王猛的主张坚信不疑,一年给王猛连升五次官,头上有了一堆职位。王猛决定大力整顿一番,正好太后的弟弟强德强抢民女,王猛立即抓捕了他。

  6. 梦见结交贵族是好事吗 梦见贵族预示什么 – 周公解梦

    中国历史上,所谓贵族阶级,夏、商、周有之,魏、晋、南北朝,亦有之。前者之贵族,皆系公侯伯子男,以及诸侯之世臣。梦见结交贵族,暗示你强烈的愿望并不是很正当的,因为你更喜欢炫耀和享乐,而不是追求心智方面的更高层次的修养。对于年轻女子,梦见贵族,预示她将在选择伴侣时以貌取人,而不是明智地让品行优秀的男人做她的保护神。梦见出国留学预示什么梦见出国留学好吗–周公解梦

  7. 威廉·莎士比亚的诞辰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无视这些嘲讽,拼命进行艺术创作,很快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特色主要在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的完美结合,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同时又有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英国人民不但每年都举行纪念活动,而且每隔一年举行一次“莎士比亚戏剧节”。现在,“莎士比亚戏剧节”不仅盛行于英国,而且逐渐超越了国界,许多国家都举办类似的活动。

  8. 梦见捡猪肉

    周公解梦梦见捡猪肉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捡猪肉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吴王会”上午上演 王金平对党内初选提三点声明

  10. 中药虽好,但怎么吃才健康?中医给你推荐3个搭配

    传统中医一直是我们最重要的文化之一,而古代医师对药物的研究也为我们留下了极具色彩的瑰宝,比如将药物与药物的关系概括为药物七情,其中的「”相使”指的是某些具有共性的药物可以相互配伍,一药为主而另一药为辅,两药相辅相成方能提高药效,相反使用不当则会使两药作用抵消或直接降低药效。为何中药要联合应用?中医大夫在诊治患者疾病的时候其实很少使用单味的药物,并且他们很多时候会利用「”相使”的原则并将两种或两种以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