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战国时期的儒学大师孟子,曾经和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希望诸侯王能够采用自己的主张救国,可是常常碰壁,不得重用。在其拜会的各大诸侯王中,齐宣王算是比较贤明,对孟子也比较客气了。只不过客气归客气,齐宣王对孟子执客卿大礼,但是却从来没有真正采纳孟子的主张,搞的孟子心里很窝火。

  于是,有了下面一场辩论。

  孟子说:「今天,我游说你家大王,你家大王还不高兴,我想,大概是这小子不知道,好为什么是好吧」

  淳于髡在孟子游说齐宣王的时候,就坐在孟子的旁边,看了全过程,很有发言权。淳于髡说:「不对啊,大师。应该是你实在没有说出什么好来吧。过去,大音乐家弹琴,就算是深藏在水里的鱼都会浮出水面来听,天子的马吃着精美的食料都会抬头欣赏。鱼和马尚且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好,何况是我们大王呢?」

  淳于髡说的也未尝没有道理,齐宣王在当时已经算是比较贤明了,为何孟子的主张在齐宣王那里就根本行不通呢?孟子的学说本身就没有问题吗?

  当然,孟夫子是不会承认自己有问题的。孟夫子反驳说:「当雷电交加,连树木都劈开的时候,全国的老百姓都感到震惊,可是耳聋的人却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太阳月亮是那么的光明,让天下万物都受到光辉的照耀,可是瞎眼的人却什么也看不到。现在你家大王就像是聋子和瞎子啊。」

  孟子说的也不如道理。在孟子死了之后一百来年,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学提到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孟子本人也在以后的一千多年,地位越来越崇高,成为亚圣。孟子的学说,当然不能说没有道理。那么,为何后世君王欣赏孟子学说,而齐宣王等战国时期君王就弃之如敝履呢?

  我们先看看淳于髡是怎么反驳吧。

  淳于髡说:「先生您说的不对。过去有个叫做揖封的普通人,生活在高商地区,齐国的百姓就欢喜歌唱;士兵杞梁在前线战死,妻子悲伤不已,人们就赞颂杞梁的妻子。可见没有什么微小的事情人们不会注意,没有什么隐蔽的行为人们不会察觉。先生您要是真的贤能,为何居住在鲁国,鲁国却一天天弱小?」

  淳于髡列举了两个普通人却为人所知的例子来进行反驳,并且以孟子的母国鲁国弱小,攻击孟子,很有杀伤力。

  孟子再次反击,说:「能吞下船只的大鱼不会生活在池塘里,有原则的人不会生活在肮脏的社会中,不任用贤能的国家,又怎么不会衰弱呢?茅草到了冬天就一定会掉落,我只是没有遇上一个好时代啊。」

  很遗憾,孟子的这次反击比较无力,面对淳于髡的攻击,只能把一切归结到时代的错乱。

  孟子和淳于髡的论战,从表面看,确实是孟子败北。其实细细分析,两个人各执一词,都有一定道理。孟子是理想主义者,坚信在未来,会有采纳自己主张的时代;而淳于髡是实用主义者,在战国那个乱世,只有让各国强大,富国强兵的观点,才会得到各个诸侯王的采纳。孟子的主张无疑过于迂腐。

孟子舌战淳于髡是怎么回事?结果如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古代君王对待人才的历史故事,对用人之道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今天让咱们来看一下古代君王是怎么对待人才的几个典例,对我们当代的用人之道有深刻的启迪作用。有则寡人亦悦之。故士各达,其及时之宜。温文尔雅而无治理才能的人,不是能深谋远虑的辅佐之人。"魏无知见陈平于汉王,汉王用之。今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耳。现在楚汉相争,我举荐人,只考虑他的计谋是否对国家有好处而已。

  2.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3.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4. 名人启示录:老子原创《道德经》,为何孔子修订《六经》名声更响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5.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6. 了解一下,古代六位「 ”仁宗「 ”皇帝

    仁,在古代儒家学说中,被认为是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也被认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

  7. 王阳明一出山就把刁民横行的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可见心学的强大

    从贵州到江西,这一路王阳明足足行了一个多月。而我们的主角王阳明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接管了庐陵。不出所料,王阳明第一天上班,在县衙外面击鼓鸣冤的百姓便有黑压压的一大群。但实际上,他们对于王阳明的承诺丝毫不抱希望。做出承诺以后,王阳明派人把庐陵的各种税收单子调了出来,发现这里的杂税多如牛毛,而且大多来历不明。

  8. 读史明智:从《史记·鲁周公世家》入手,看西周姬姓诸侯的兴衰史

    提到春秋时期的鲁国,我们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位比孔子更早的牛人也是鲁国人,他就是鲁国的建立者周公旦。

  9. 历代王朝虽是以儒为政,但杂家才是整个古代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当代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自然都基于统一的国家制度框架,不过当中的具体执行者却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也都各具其能、各安其职。

  10. 中国人为什么不应该 ... 孔子和商鞅?

    一些中国人经常...孔子,说孔子的思想虚伪、腐朽、落后,看不起女人和劳动人民,为统治者服务等。我们可以...思想落后的当代人,却不能...孔子和商鞅,为什么呢?孔子和商鞅是2300多年前的人物,他们生前是风云人物,改变了当时的历史。今天的人凭什么...家?孔子、商鞅的时代,是中国的婴幼儿时期或者小学阶段。

随机推荐

  1. 有关于高杰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高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时以不用命罪诸将者屡矣,而良玉偃蹇偾事,未正刑章,姑息酿患,是以卒至称兵犯阙而不顾也。>轶事典故>高杰的妻子邢夫人机智有谋,高杰经常对人说:“邢有将略,吾得以自助,非贪其色也。”邢夫人见史可法至诚,厚为调护,劝高杰归心。高杰这个人虽然桀骜不驯,对邢夫人却是言听计从,于是开始礼敬史可法。而清军当时只有不到一万人的军队,由于许定国部队的叛变加入,使清军势力增加四倍。

  2. 最奇妙的转业感应

    最奇妙的转业感应宽金师姊自从脱免火灾之难以后,信佛念佛,更加虔诚,并且逢人就宣扬佛菩萨的灵感,可是儿子老三,当兵期到了,要服役三年,生活就成了问题,不知如何是好?

  3. 梦见女鬼杀我

    周公解梦梦见女鬼杀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女鬼杀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陈寅恪等人的现代“西游记”

      1969年陈寅恪与夫人死于中山大学,次年台湾即举行了追思会,主持者俞大维正是陈寅恪的表弟兼同学。十年后,陈寅恪文集由蒋天枢整理出版。八十年代初,余英时读到《柳如是别传》与《陈寅恪诗集》,在《明报》开始探讨陈寅恪晚年心境。柳斯奋受胡乔木委托,化身为“冯衣北”在《明报月...

  5. 梦见红蛇和绿蛇

    周公解梦梦见红蛇和绿蛇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红蛇和绿蛇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春山如笑造句_春山如笑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春山如笑chūnshānrúxiào春山如笑的意思和解释: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春山如笑的出处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春山如笑的例子春山如笑造句有古人评曰:春山艳冶如笑,夏山苍翠欲滴,秋山明镜如妆,冬山惨淡欲卧。Theancientssaidamentary:SpringHillYanyesuchaslaughter,summer-greentodrop,suchasco...eticsAkiyamaDerSpiegel,Dongsh

  7. 形具神生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xíngjùshénshēng【解释】形:形体;神:精神。人的形体具备,精神随之产生。【出处】《荀子·天论》:“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藏)焉,夫是之谓天情。”【例子】【相关】百度“形具神生”

  8. 第一個誅自己三族的皇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駕崩後帝國血性全無

    武帝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跟大漢帝國的習慣如出一轍,他給人的感覺是在做一件事之前不加思考,而魯莽的甚至是不計後果的去進行,而當惡果出來後,他又以最委屈最真誠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做最...裸的懺悔,佛家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武帝就是佛家這句話最好的驗證,帝國所有人在他做懺悔的時候都原諒了他舉起的屠刀,都忘記了他是殺人凶手。做錯事一定會受到懲罰,這一箴言在大漢帝國里是不存在的,作為帝國的最高領導人,皇帝

  9. 李离的故事,李离伏剑

    李离是春秋时期晋国的掌管刑罚的最高长官,一向秉公不阿,执法如山,视法律比生命更重要。有一次,李离在查阅过去的案卷时,竟发现了一起错杀的冤案,感到惶愧不已,他觉得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不但不配再做执法的长官,而且给国家的法律抹了黑。于是,立刻脱下官袍绶印,让卫兵把自己...

  10. 孟小冬先从梅兰芳后嫁杜月笙,手里可有什么宝物?这6件千金难求

    2008年12月,随着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的上映,淡出人们视野60年的孟小冬以惊才绝艳之姿,再次回到大家的视线当中。随后,有关孟小冬的成长经历、爱情故事、晚年生活、趣闻轶事等一系列报道纷至沓来。世人屏息凝神、仔细端详之际,才发现真实的孟小冬远比荧幕上的她还要清逸出尘、与众不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