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将自己的食、中、无名指放于脐部,向左右三指宽处即为天枢穴。可促进肛周气血运行,促进盆底...肌肉力量恢复,有利于大便排出。火力应适中,防止灼伤皮肤。如此可...局部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肠道蠕动,防治便秘。多方位日常防治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需要提醒的是,心脑血管病患者应注意排便时不要过分用力,防止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饮食入于胃,先经脾胃运化,吸收其精华之后,再将所剩糟粕由大肠传送出去,形成大便。但是有些人因为种种不同原因,可能患上各种不同性质的便秘。此时,除了药物疗法外,还可以试试中医外治法。 按压穴位以通便 经常按压以下穴位,可调理气血,改善脾胃功能,调理阴阳,通调大便。按压时,以适当力度进行,以感觉到酸胀感为佳,时间持续2~3分钟左右。 天枢穴:在脐旁2寸处。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将自己的食、中、无名指放于脐部,向左右三指宽处即为天枢穴。 中脘穴:位于前正中线,脐上4寸处。 气海穴:位于前正中线,脐下1.5寸处。 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脐下3寸处。 大肠俞穴:位于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可以试试 ... 收缩练习。取坐位或卧位,收缩 ... 2秒,然后放松2秒,如此反复进行30~50次,每天3~5次。可促进肛周气血运行,促进盆底 ... 肌肉力量恢复,有利于大便排出。适当屏气以增加腹压,锻炼腹部肌肉,做排便动作,可有效锻炼腹部肌肉,促进大便排出。 也可用艾灸法,选择关元穴、气海穴、天枢穴、水道穴、归来穴。点燃艾条后,在距离穴位所在皮肤上方2~3厘米的位置进行艾灸,以能忍受为度。火力应适中,防止灼伤皮肤。若不慎产生水疱,应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大的瘢痕,每穴灸5分钟左右。需要提醒的是,此 ... 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 还可睡前或起床后进行自我 ... 。双手放于肚脐,用手掌以适当力度,沿顺时针方向,在右侧下腹部-右侧上腹部-中上腹-左上腹-左下腹-右下腹进行 ... ,反复进行5~10分钟。之后用双手掌自腰两侧的肾俞穴附近斜向 ... 区搓100次。如此可 ... 局部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肠道蠕动,防治便秘。 多方位日常防治 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首先要建立适合自己的排便时间,最好在早晨,无论有无便意,都要按时如厕。但切记,勿看书、读报、玩手机,上半身端坐与马桶成90度夹角,有利于增大腹压,使大便更易排出。 调整饮食。平时应适量吃些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粗制面粉、玉米、芹菜等, ... 和促进肠道蠕动。芝麻、核桃仁、益生菌酸奶也有一定的润肠作用,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多吃。 适当多饮水。平时少喝浓茶水,适当多饮白开水;每天清晨空腹时,可饮一杯温开水或蜂蜜水,以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适当活动。平素要注意适当活动,如餐后散步,避免久坐、久卧,也有助于食物消化与排便。需要提醒的是,心脑血管病患者应注意排便时不要过分用力,防止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编辑:王志翔 审核:马骏 监制:张旭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19年8月刊(转载需获授权,并注明出处) 图片:摄图网已授权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穴位健康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