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揭秘:中国古代人怎么过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古代的人们在这个季节饮酒起舞,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  

我国自古就有在中秋节祭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相传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的仪式。  

魏晋之时,民间便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尚未形成习俗。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则寒暑匀,取之月数,则蟾魄圆。”唐代初年,中秋节被正式定为节日。  

唐代中秋行“拜月”  

中秋节的由来,与唐玄宗游月宫的浪漫传说息息相关:相传某年八月十五之夜,唐玄宗在宫中祭月时随侍道人作法,将手中拐杖化作空中银桥后,步入月宫。但见门楼匾额上书“广寒清虚之府”,门口的高大桂树下白兔正在捣药,宫内嫦娥诸仙女在悠扬的乐曲伴奏下,翩翩起舞。玄宗从月宫归来后,命人整理出暗自记下的舞曲,命名为《霓裳羽衣曲》。月宫之所以称“广寒宫”,也与此传说有关。  

赏月之余,品尝月饼逐渐成为中秋节的一个民俗符号。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为军队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品尝,从此就有了中秋吃饼食的习俗。当时的大户人家一般都会在中秋节摆设大香案拜月,圆饼、西瓜、苹果、葡萄等供品一应俱全,其中圆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考究的人家,西瓜还要特意切成莲花状供奉。  

北宋中秋始“团圆”  

“中秋节”的提法最早出现于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梁录》中:“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  

宋代除继承了唐代女性中秋拜月的风俗外,还有更潇洒的活动“玩月”。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秋”条称,“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当时的皇家还会举办“中秋晚会”。民间也不会早早休息,连小孩都不肯睡,“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南宋时期,“玩月”热闹得更近乎疯狂。吴自牧笔下曾详细记述了临安的中秋之夜:“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子女,以酬佳节。此夜天街买卖,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  

宋代对中秋节的最大贡献,是给中秋节赋予了“团圆”的内涵。后来中秋节被视为“团圆节”,源头应该在北宋。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水调歌头》里,把北宋人对中秋节的理解阐释得淋漓尽致。  

南宋“月饼”诞生  

月饼的由来,传说源于唐征突厥取胜,有西域商人贺以胡饼,李世民感慨道“应将胡饼邀蟾蜍”。此说无据,胡饼汉代已入中原,类于今天的馕。李世民不过是说胡饼之圆,近似月亮罢了,和月饼毫无关系。事实上,到南宋才有“月饼”一说,但属市卖食品,与中秋节无关,且很可能是蒸制的。南宋《武林旧事》一书对此有记载。并且,蒸制月饼至今仍在山东、河南等地流传。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直到明代,才在《西湖游览志会》中有有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确切记载。明代文学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代史学家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盛况时写道:“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饼中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书中还介绍了当时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北京皇宫中供月使用的月饼“从下至上直径尺余,重有两斤。”  

“饼”在古代是一类面食的总称,比如面条叫汤饼、索饼,馒头叫蒸饼、炊饼,水饺叫煮饼,凉面叫溲饼等。古人祭祀需用面食,以“饼”祭月,在所难免,比如宋代宫廷过中秋时就吃“宫饼”“小饼”“月团”。元代中亚技师大量进入中原,使起酥和提浆技术更加成熟并得到推广,这推动了月饼的普及。  

明代流行“送月饼”,影响至今  

中秋节吃月饼到元代已更加“讲究”。元末陶宗仪的《元氏掖庭记》中记述过元武宗海山过已酉(公元1309年)中秋节的情况。中秋之夜,元武宗与诸嫔妃泛舟于皇家的太液池,设宴取乐,所上食物相当丰富:“荐蜻翅之脯,进秋风之鲶,酌元霜之酒,啖华月之羔”。这里的“啖华月之羔”即为“吃月饼”。  

到了明代,“吃月饼”已为中秋节固定风俗。中秋节所食之饼除了“月饼”叫法外,还有“团圆饼”、“团饼”等叫法,正德《建昌府志》中便称,“中秋,登楼玩月,多用西瓜、团饼,亦取月圆之义。”  

明代,中国古人过中秋还出现了新气象,现代必不可少的“月饼”,成为时人过中秋节之必备,现代特别流行的中秋送月饼风俗明代已开始流行。崇祯《嘉兴县志》称,“十五是为中秋,作饼肖月形,曰‘月饼’,有相馈遗者,取团圆之义”;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也有相同说法,“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不仅南方人喜欢中秋送月饼,北方人亦然。嘉靖《威县志》记载,“中秋置酒玩月,为月饼馈之。”  

中秋送月饼风俗是怎么形成的?据说缘于“走月”活动。所谓“走月”,就是乘着中秋月圆之际拜亲访友,馈赠糕点、鲜果等食品。  

早在元末,甚至更早时间,“走月”活动就已出现。笔者苏北老家有一则“八月十五杀 *** ”的传说:元末朱元璋起义时,相约“杀 *** (蒙古人)”,推翻元政权。元代,蒙古人对民间 *** 控制极严,朱元璋便利用八月十五“走月”送月饼的习俗,将约定起义时间的纸条包在月饼里送出,从而完成了起义总动员,“送月饼”风俗也因此在明代得以广泛流行。当然,还有另外一说,送月饼“杀 *** ”,是吴王张士诚想出的主意。  

 

到了清代,中秋“送月饼”更为流行,并影响到现代人的节日消费行为。

揭秘:中国古代人怎么过中秋节?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中国饮食文化:在魏晋时期民族融合中的繁荣之路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饮食文化也是各民族在交流和融合中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出来的。这种交流和融合起源于汉朝,在魏晋南北朝时达到顶峰,正是在这一时期各民族的文化大碰撞中,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中华饮食文化。

  2. 它们是大唐进口食品,背后有精彩纷呈的故事

    生命的最后一年,杜甫在耒阳「”啖牛肉白酒”,食物涌入肠胃,没得来及消化,饱死了!时年59岁。搁在两三百年前,杜甫可能是忧国忧民而死,可能老病死,但绝不大口酒肉而死,因为死亡方式是胡人特色。纵观唐朝的饮食文化,我们不难发现存在深刻的「”胡化”现象。胡是指我们古代对西北游牧民族的称呼。《旧唐书》记载:贞观二年,远方诸国来朝者甚众,……户部奏;中国人自塞外归,及四夷前来降附者,男女一百二十余万口。”掐指

  3. 中国菜各种烹饪方式出现的时间考

    烹饪之法又被成为鼎烹之法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美食大国,无论从食材种类之广,还是烹饪手法之繁,都是其他国家所不能一直比拟的。一些民族还保持着钻木取火的传统最初的饮食烹饪方式中国古代的传说是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

  4. 中秋节的冷门故事,你知道中秋拜月的来历吗?

    那一年的钟离春已经四十岁了,她担心齐国有难,于是求见齐宣王,自称有重要的事情要面陈齐宣王。钟离春言辞恳切,引经据典,说的齐宣王既感动又惭愧。于是齐宣王遣散了后宫美女,留钟离春在身边,随时提醒自己勤于政务。在某一年的中秋,钟离春又在虔诚的拜月,月光洒在钟离春的身上,恰好齐宣王从钟离春身边路过。也正是从次开始,很多地方开始有了少女中秋拜月的习俗,祈求月里嫦娥赐予过人的颜值。

  5. 古人过的才叫中秋,我们顶多算放假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到来!如果古代就有微信出现了,那一定充满诗意……不得不说,要是在古代有了微信,那古人绝对比我们更会玩!想想古代科技不发达,一封信都要好几个月,每一份思念都绵长而深沉,每一次团圆更是珍贵且不易,对于他们来说,中秋节更是意义重大……

  6. 中秋冷知识:玉兔是如何跟月亮、中秋结合在一起的?

    值此中秋佳节之际,首先祝关注以史为鉴的朋友以及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阖家幸福,身体健康,中秋快乐!在中秋节这一天,月亮和玉兔是离不开的话题,那么月亮是什么时候、如何跟月亮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神话的固定搭配呢?本期我们就简单聊聊这个有意思的话题。兔子别看个头不大,跑得不快,但是在古代却是一种很重要的吉祥动物,特别是纯白色的兔子——玉兔,和纯红色的兔子——赤兔,更是可以当做重大祥瑞献给朝廷!

  7. 有关中秋节的最大谎言:朱元璋月饼起义与刘伯温神话

    小提示:中秋节快到了,从本周到中秋节本账号将发表4篇关于此节的文章,文章基本都已经写好。按节奏先后发表。

  8. 《长安十二时辰》是美食纪录片?那是没见识过原汁原味唐代菜

    真实的还原,皇室的专享,你值得拥有文字原创/尽色近日,《长安十二时辰》迅速蹿红,网友说不为别的,因为它应该叫做《舌尖上的大唐》,或者《西安美食带货指南》。能将古装悬疑探案剧拍成美食纪录片,让人无疑看到了吃货的春天。然而,如果有人跟你说,《长安十二时辰》里说的美食,就是历史本来的面目,你就毫不犹豫地把这篇文章甩给他!

  9. 舌尖上的唐朝丨那些你不曾熟知的食物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胡阿祥认为,民以食为天,当「”食”为果腹时,是生存的需要;而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时,就上升到「”文化”了。「”食”之为「”文化”,如蛮夷「”不火食”,戎狄「”不粒食”,华夏既「”火食”也「”粒食”,「”食”之文化意义大矣。「”食”之为「”文化”,「”莼鲈之思”是美,「”曲水流觞”是雅,「”箪食瓢饮”是贤,「”画卵雕薪”是奢,「”食”之文化象征伙矣。烧尾宴煎炸炖煮烹调出的「”

  10. 中秋人团圆,月饼这么吃让你美颜又养生

    提起中秋,你会想起什么?所以,象征美好团圆的月饼才是中秋的主要角色。有些月饼属于高脂肪高热量食品,吃多了不利于健康,但也有些月饼,不仅美味独特,更是营养健康的最佳选择。一口口美味醇香的月饼,代表的,都是你和家人的健康美好。满口生津,那是坚果与月饼结合的神奇力量。包装精美,性价比超高,不到200元就可以买到每日坚果搭配新式月饼组合,年轻时尚又健康。

随机推荐

  1. 梦见大夫输液_周公解梦梦到大夫输液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大夫输液好不好

    梦见大夫输液是什么意思梦见大夫输液:心中所想之事不久可实现,但要注意交通安全,上下楼梯、横穿路路时,要特别小心。梦见大夫输液意味着,人际关系带有不安定因素。孕妇梦见大夫输液,你的意见或点子最容易获得赞同的日子。梦见大夫开药输液:抽奖运非常好。周公解梦关于"大夫输液"的数理吉凶宜忌分析:梦见大夫输液是什么意思梦见大夫输液的吉凶:因勤勉而成功发展,名成利就之吉兆无疑。

  2. 同业相仇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tóngyèxiāngchóu【解释】犹言同行是冤家。形容同行业的人不易相处。【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同业相仇”

  3. 梦见看小说_周公解梦梦到看小说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看小说好不好

    做梦梦见看小说好不好?梦见看小说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看小说的详细解说吧。梦见看小说,生意和事业都会很顺利。梦见借小说,要结交新人。梦见和别人谈论小说,自己会变得聪明能干。女人梦见向自己的恋人送小说,是好兆头,能得到他的爱。学生梦见看小说或买小说,考试成绩不理想。工作人员梦见利用工作时间写小说,会有增薪。

  4. 梦见热水泉

    周公解梦梦见热水泉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热水泉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梦见风铃_周公解梦梦到风铃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风铃好不好

    做梦梦见风铃好不好?梦见风铃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风铃的详细解说吧。清脆悦耳的风铃之声,是快乐的象征。梦见风铃的案例分析梦境描述:我梦见自己下自习回到宿舍,忽然发现我的床边挂著一个风铃,一个非常漂亮的粉红色风铃。风铃上有一个纸条,上面写道:祝你生日快乐。梦中的风铃,预示著来自远方的消息及音讯。

  6. 莫里斯·吉布简介

    虽然他的兄弟巴里和罗宾吉布是乐队的主要主唱,但大多数乐队专辑至少收录了他的一两首作品。出生于1949年12月22日出生地:道格拉斯,马恩岛一代:婴儿潮一代中国黄道:牛星星座:摩羯座死亡时间:1月12日,2003年(53岁)死因:心脏骤停文章和照片星期六晚上发烧去了1蜜蜂鹅收集广告牌1音乐奖星期六晚上发烧1978年1月21日与迪斯科!

  7. 一将功成万骨枯

    一将功成万骨枯  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年代:【唐】 作者:【曹松】 体裁:【七绝】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此诗题作《己亥岁》,题下注:&ld...

  8. 梦见群龙

    周公解梦梦见群龙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群龙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不爱你我有无数理由,爱你只有一个理由

    不爱你我有无数理由,爱你只有一个理由,我就是爱你。

  10. 梦见自己过生日预示什么 -周公解梦

    周公解梦,梦见生日,梦见庆生代表什么?梦见自己过生日预示什么梦见生日,代表确定自我,生日是自己的节日,梦见自己过生日,就是寻找自我存在的意思。梦见别人过生日,是吉兆,家人将会安康,并有意外之喜。职员梦见别人过生日预兆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要三思。鳏寡孤独者梦见别人过生日预示出远门,最好全家人同行。梦见母亲过生日,意味着著自己非常关心母亲。

返回
顶部